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武宗为何灭佛?

唐武宗为何灭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71 更新时间:2024/1/15 18:27:04

自古以来,佛教就和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一起成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在整个世界信徒无数,不过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却爆发了很多次灭佛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就是唐武宗灭佛。皇帝和这些“方外之人”有什么冲突,以至于居然下了灭佛命令。

唐武宗为灭佛

佛教自从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就有了很多信徒,可这些人对统治造成了一定影响。首先,在唐朝,僧侣是不需要交税的,也不需要服兵役。

所以,一旦佛教信徒过多,到最后就会“天下几无可战之兵,几无可以充饷之银”。对于国家危害是非常大。再加上在对待佛教态度上都是很尊崇。对这些世外高僧也非常尊敬。

可这也导致了信佛人数开始越变越多,这当中,有的人是真的信奉佛教,有的人则是纯粹为了躲避税收和兵役。这些人本身也没有什么信仰。

而另一方面,佛教信仰已经深入朝堂,导致朝堂官员都成为佛教信徒。

对于这种状况,唐武宗深恶痛绝,在他看来,大臣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君主。怎么可能跑去信佛,简直是岂有此理。所以,作为君主,唐武宗下达了灭佛命令。

在思想方面,佛教更是导致了严重后果,在佛教到来之前,中国本土最为著名的教派是道教和儒家学说,有很多人把儒家学说看作是一种学术观点。

可实际上,在统治者推动下,儒家学说已经成为一种宗教,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就已经从百家之一变成了中国最受推崇的统治思想,而孔子成为圣人。

儒家说在很多方面和佛家相左。儒家学说主张入世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挫折。

在佛教学说当中,如果遇到挫折,要通过成为方外之人的方式来寻求内心深处的宁静。在佛教的教义当中,遇到挫折采取的是一种消极避让的态度。

而且在儒家思想当中,其实也没有宗教多少位置。孔子对鬼神态度明确: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说孔子其实对于鬼神之说是持否定态度。实际上也只有对鬼神之说持否定态度才能够保持君主的权利,在西方也是这样。

世俗的君主和方外的教皇,其实一直都处于争权状态,只不过在西方教皇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胜利。碾压了世俗君主的权利。

唐武宗认为,佛教也有这种势头,如果让越来越多的人信奉佛教那么可能会影响到世俗君主的权威,所有人都成了方外之人,作为世俗的君主,皇帝又该去统治谁呢?

佛教在某些时段确实影响力非常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诗就表现出了佛教巨大的影响力。

如果所有人都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那么皇帝就没有统治对象,在传统的儒家学说,当中,除了虚无缥缈的天地之外,君是排在第三位。

君王是上天的儿子,秉承天的旨意统治人间。

唐武宗灭佛的措施

在唐武宗统治期间,他总共拆除寺庙4600多所,招提,兰若4万多所,命令260,000多僧人还俗。同时成为国家正常的纳税人。自从唐武宗下达灭佛命令以后,所有佛教信徒都受到了波及。

靠信仰佛教来逃避税收已经变得完全不可行。而更为重要的是,唐武宗灭佛行动是非常大规模的。

在他看来,佛教这种宗教就不应该存在,所以在唐武宗之前一共有30万人成为僧侣,唐武宗这次灭佛行动,一共就导致了26万人被迫还俗。只有四万人保留僧侣身份这也说明了唐武宗灭佛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

唐武宗也或许是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佛教动了唐武宗原本的蛋糕。

唐武宗希望,作为自己的子民,可以好好侍奉君主,而不是去侍奉释迦牟尼,要是自己的大臣都跑去侍奉释迦牟尼,他还要靠谁来统治这个天下呢?

只不过唐武宗迫使僧侣还俗的手段相当暴力。有很多僧侣最后不愿意还俗,最后因为对抗官方政策而被杀。

不得不说,这些人是有真正的信仰的。和前面那些专门依靠成为佛教教徒来逃避兵役和税收的人不一样,可是唐武宗的佛,并没能避开这些人,而且在烧毁佛教寺庙的同时,他们要求没收僧侣财产。那些不愿意没收的要被收为两税户。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纳税。除了迫使僧侣还俗以外,唐武宗还收回了佛教占领的大片的良田,以及佛教所购买的大批的奴隶,这也证明了很多人其实并不像他们所标榜的那么清心寡欲。可能佛教仅仅只是他们享受生活的一个办法而已。

对唐武宗灭佛的评价

对于唐武宗灭佛,我们可能要一分为二地来看,一方面唐武宗灭佛太过暴力,最终导致很多僧侣被杀。这毫无疑问是没有人道主义的。另外一方面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唐武宗灭地也有他自己的道理,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无脑的宗教迫害。

唐武宗作为世俗中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他需要树立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必定是积极的,强势的,匡扶社稷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

他不可能是消极的、避世的,信奉不可能实现的世外桃源的。虽然说,在我国古代也有以世外桃源为最终归属地的宗教,那就是道教,可是道教主张清静无为是不妄动,和佛教主张的避世是两种情况。

我当时的佛教霸占了大量的田地,让很多人成为奴隶,且大规模地宣扬消极避世的思想,这对于唐武宗来说,都不能忍。唐武宗认为佛教已经影响了他统治的国家的稳定性,所以灭佛行动并不是宗教迫害,反倒是君主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做出的反应。

如果佛教能够保持在适当的规模,让仅仅是真心信奉佛教的人成为佛教信徒。那么唐武宗大概也不会对佛教动手,可是后来佛教的传播速度太快范围太广,信徒也太多。

佛教用于修建寺庙的土地占全国总土地的比例已经很高。这样的话,全国土地减少税收减少。

人丁减少,这对于唐武宗的统治产生了切实威胁。所以唐武宗之所以灭佛,仅仅只是因为佛教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并不是因为他对僧侣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唐武宗灭佛其实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如果发展到了一种极致那么势必会迎来衰落。就如同我们现在对于宗教的传播也不能不管不问,虽然我们国家信仰自由,可是如果一个国家完全都被一种信仰所笼罩,那么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危险的。

如果是仰本身的发展威胁到了国家的统治,那么作为国家的统治机关和统治者就必须要进行一些干预了。从这一点上来看,唐武宗灭佛对于唐朝统治起的效果,反倒是积极的,正面的。

宗教在很多时候,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寄托。在世俗当中,也有一些能够给人们心灵寄托的东西,就看人们怎么选择,信仰宗教,并不是一个错误,可宗教势力过大,对于统治者来说,就是一个错误。其实,哪怕是佛教,也不能真的逃离世俗。

更多文章

  • 隋炀帝先后3次出兵高句丽都未能拿下,唐太宗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炀帝为啥要打高句丽,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死了多少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兵力

    这个重大的使命牵引着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围绕以中原王朝为中心向外开疆拓土,不断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或部落,纳入到汉民族的文化体系当中。这其中当然不乏无数次战争的存在,但大都以我们汉民族的胜利为结局。但是当中原王朝向外拓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小国,这个小国与中国死磕700多年,还耗垮了中国的一个

  • 安禄山本来已经攻占长安,形势大好,为什么却被亲儿子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禄山攻占长安后有何暴行,唐朝安禄山简介,安禄山为什么阉掉李猪儿

    其实,安禄山发动战乱的时候,他的手上已经有了充足的兵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够带领军队直捣长安。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安禄山却被自己的亲儿子安庆绪给杀了。那么,一代叛军将领为什么最后会惨死于自己的亲儿子刀下呢?有人这样评价安禄山——他外表憨厚老实,实则内里奸诈狡猾,善于逢场作戏。是了,在影视剧中,安

  • 武则天自创18个文字,为何现代只认可1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造了哪18个字,武则天写过的字,武则天简介30字左右是谁写的

    武则天作为古代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其自身才能自然不用怀疑,不然也不能在男权为主的古代登上帝位,压制住了一帮野心勃勃的人。而且武则天不仅是在政务上能力极强,其实她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底蕴,毕竟她入宫的时候就是被李世民封为了才人,这个称号必须是有文化的人才能获得的。当武则天成为皇帝后,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做

  • 唐朝的没落,为何让曾经盛极一时的士族门阀也衰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顶级门阀士族,士族门阀制度,唐朝的门阀情况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制度势力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诞生消亡,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是这样,封建专制君主制被时代逐渐瓦解也是这样。稳如磐石的封建社会制度尚且不过如此,更何况依附于这种制度下的士族门阀制度以及官僚制度了。以唐朝为过渡线,东汉以后至唐以前,中国保持着“君主-贵族”的社会形态

  • 隋文帝:哥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没想到却当上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于隋文帝的资料,隋文帝皇帝葬礼完整版,隋文帝的历史评价和功绩

    很多人不知道,隋朝的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是个美男子。虽然《隋书》把杨坚的相貌写得盘根错节,如同鬼怪投胎,神龙下凡,但请不要相信,这些都是后来史官为“君权天授”所造的势。我们看一下,史官们是怎么造势的。一、写隋文帝长了一颗龙头——“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额头上有五个隆起的肉瘤延伸到头顶上。二、“目

  • 英明如李世民,却也栽在美色上,差点立弟弟的妃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诬陷李世民的两个妃子最后咋样了,李世民的妃子燕妃墓,李世民和妃子吻戏

    在世人的眼光中,李世民为了权力屠杀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逼迫自己的父亲让位,着实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是他们所处的位置以及环境,决定了会有这样的结局。如果李世民不先下手为强,今后他或许就会成为别人的刀下亡魂。所以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理解李世民这样的做法,但是他接下来的举动却实在难以让人理解。在杀死太子李

  • 这个唐朝名将,竟是个官场伪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唐宝民刘仁轨是唐朝名将,因救援新罗,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日本、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1935年,日本侵略正在不断加深,学者傅斯年给刚出世的儿子取名为“傅仁轨”,就是为了纪念刘仁轨)。刘仁轨后来官至宰相,被称为“一代贤相”。《新唐书》、《旧唐书》中对他评价都不低,就连武则天都对他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

  • 明人李贽延长南北朝时间,理由挺充分,但称东晋为牛晋,有点任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两晋共传十五帝,享国一百五十五年。其中的西晋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以此看来,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占的比重可不小。但是,西晋的国祚只有五十一年,而若从灭东吴的时间点算起,时间更短,仅有三十七年,存在感并不强。存在感不强就算了,很多史学家

  • 唐朝被憋屈的将军,打无数胜仗不被重用,被李世民冷藏二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最可怕的五个将军,唐朝李世民历史动画片,历史上唐朝最惨的功臣

    苏定方是隋唐时期的人物,从小就学到了一身好武艺,而且胆魄惊人,在乡里名气不小。适逢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为了求得自保之力,苏定方加入到窦建德领导的起义军中。并且凭借自身能力,在几次战争中都立下了功劳,受到了窦建德手下的大将高雅贤的重视,并且还被他收为义子。但是好景不长,窦建德在争斗中战败,苏定方便与高

  • 唐朝只比武则天地位低的女人,本想做第二个女皇帝,却输给亲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有个武则天,唐朝女皇武则天完整版,武则天后面唐朝还有几代

    按正常的推理,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应该是天之娇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事实也正是如此。他们一家非同一般,父亲、母亲、四个哥哥中的两个都当过皇帝,这就让太平公主从小的心气可不是一般的高。甚至一度也想像她的母亲一样成为第二个女皇。但女皇并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就做的,太平公主的人生历程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