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稳定江东的艰难战事:孙策孙权周瑜先后出马,历时九年才成功

稳定江东的艰难战事:孙策孙权周瑜先后出马,历时九年才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68 更新时间:2024/2/4 2:15:41

山越人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农业生产,保障了自给自足。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铸造兵器,构建防御壁垒,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长期的山地生活,也使他们养成了彪悍的性情和体格,经常下山进行抢掠,严重影响当地局势。据史料中的记载,从东汉的汉武帝时期开始,地方官府就不断地出兵镇压山越叛乱。但是山越人凭借着山地的优势依险据守,使得官军的镇压收效甚微。到了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狼烟四起,地方官吏趁机压榨穷苦大众。许多不堪重负的人也逃亡到了山区,加入了山越人的势力,跟他们共同对抗官府。

根据《三国志》当中的记载:孙策进驻江东之后,就曾对山越人的叛乱进行过集中的军事镇压。孙权接掌江东初期,也相应的继续进行了大范围的军事行动,但是总得来说效果不算很突出,只是暂时压制住了山越人,使他们不敢妄动。此后,山越人的复动,致使孙权征剿江夏行动的失败,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不彻底解决山越人的问题,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对外用兵。所以,从建安八年开始,他就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镇抚山越上面,直到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才得以彻底解决了江东境内的山越问题。

关于孙权镇抚山越的军事行动,史料上并没有太多详尽的记载,不过其中麻、保二屯的山越平复行动却格外引人注目,因为针对于这一处的平复行动就进行了三次。据史料上的考证得知:麻、保二屯,位于扬州丹阳郡春谷县沿江一带的山区。这里依山傍水、地势险峻,当时的山越活动频繁且规模也很大。

第一次平复行动发生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根据《三国志•太史慈传》中的记载:太史慈跟随孙策一起平讨麻、保一带的贼寇(尝从策讨麻、保贼),贼寇兵卒立在军营中的缘楼上咒骂(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手扶着缘楼的横梁(以手持楼棼),太史慈张弓搭箭射向贼人(慈引弓射之),正好将贼人的手钉在了梁上(矢贯手著棼),己方的上万士兵无不称好(围外万人莫不称善)。这是太史慈刚归附孙策不久,就参加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当时出动的军队至少在万人以上,并且有孙策亲自带队,这也说明当时这一地区的山越叛乱确实比较猖獗。

第二次平复行动发生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到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之间。根据《三国志•凌统传》中的记载:凌统跟随孙权平叛山贼(后从击山贼),孙权平定了保屯的贼人就返回了(权破保屯先还),此时还剩下麻屯的一万多贼寇(余麻屯万人),凌统率领张异等人围攻贼寇(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遂大破之)。

在征讨江夏的过程中,破贼校尉凌操战死,十五岁的凌统被孙权提升为别部司马、领破贼都尉,接手了凌操的兵马。在江夏行动失败,返回的过程中,跟随孙权平复了麻、保地区的山越叛乱。虽然这次行动大胜而归,但是不够彻底,要不然也不会有第三次平复行动了。

为什么说这个事件发生在建安八年到九年之间呢?因为既然孙权亲自领军出征,说明他对这次征讨行动非常重视。既然如此重视那为什么打到一半就走了呢?这只能说明这期间应该是发生了对他来说更为重要的事情。而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孙权的弟弟,时任丹阳太守的孙翊就是在这一时段被害的。所以,这次平复行动发生的时间应该就在这一时段。

第三次平复行动发生在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据《三国志•周瑜传》中的记载:十一年,周瑜率领孙瑜等人征讨麻、保二屯(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斩首了贼寇的首领(枭其渠帅),抓获俘虏一万多人(囚俘万余口)。这在《三国志•孙瑜传》中也有相应的记载:十一年,孙瑜跟随周瑜一同征讨麻、保一带的贼寇(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大获全胜(破之)。

麻、保一带的山越叛乱,历经了孙策、孙权、周瑜等人的三次征剿,最终得到平定。这足以说明这一地区的叛乱猖獗程度和江东政权对这一地区的重视程度,所以,对这一段的记载才格外的引人注目。

参考书籍:《三国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蒙擒杀关羽,孙权为什么在吕蒙卧室墙上凿洞,暗中窥探他的举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权不让吕蒙杀关羽,正史孙权默许吕蒙杀关羽吗,孙权周瑜吕蒙能玩吗

    经谋士徐庶举荐,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旷世奇才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诸葛亮以其非凡的胆识和眼光,为刘备的宏图伟业制定出了发展规划“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把占据荆二州、联吴抗曹作为蜀汉发展的基本“国策”。诸葛亮目光如炬,为刘备制定的发展方略可谓明智之极。当时曹操已经占据北方、中原,实

  • 韩信之死,都说是吕后所为,难道就没有刘邦的默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是怎么被吕后杀的,韩信为何不救吕后,吕后杀韩信的方式

    刘邦作为一国之主,自己的老婆和大臣联合害死了另一位大臣,他怎么可能熟视无睹。应该来说是刘邦起了杀心,借吕后的名义除掉了韩信。至于刘邦不亲自出面,到底是不忍心杀害昔日的哥们,还是因为怕天下人指责,就不清楚了。其实韩信没有善终,既可以说是帝王的无情,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韩信出生特别可怜,从小就无依无靠,

  • 韩信遭遇胯下之辱,欺负他的恶少年,他的结局如何?一般人难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信胯下之辱是在谁的胯下,韩信怎么处理胯下之辱,韩信教学打法

    然而他越是这样的低调,就越让那个恶少觉得对方怕了自己,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得寸进尺的要求,如果韩信今天不用剑把他刺死的话,那不如从他的胯下钻过去。很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都以为,接下来肯定是一场画面血腥残暴、少儿不宜观看的恶斗时,韩信却乖乖地从这个恶少的胯下钻了过去。这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胯下之辱''这

  • 关羽兵败身亡后,刘备为何拿刘封开刀?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败亡跟刘封有关吗,关羽死后刘封怎么处理,关羽死后刘封去哪了

    刘封关羽败走麦城并非只有刘封未发兵救援,整个蜀汉集团几乎都未发兵。刘封新取上庸三郡未发兵救援荆州也是合理的,最多只能算不支持关羽北伐,罪不至死,为什么刘备却在关羽兵败身亡之后拿他开刀呢?答案很简单!刘封刘封是谁?从刘备投奔刘表开始,刘封就已经开始跟随刘备,并被收为养子,先后参与了新野、赤壁、汉中之战

  • 东晋十六国,一个让人遗忘的时代,一个让汉人不愿意想起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还有汉人吗,东晋十六国梳理,东晋十六国历史记录

    八王之乱后,西晋王朝统治岌岌可危,公元316年西晋王朝灭亡,次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开启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同时北方多个游牧民族相继建立了很多割据小国,虽然名为十六国,但其实这个时期的国家不止十六个,还有一些更小的国家没算在里面,由于东晋未能致力于收复中原,所以一直没能实现统一。公元386年,

  •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没有身孕,为何跟了李治一年就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为何嫁给李治,武则天和李世民及李治,武则天最开始是嫁给李治吗

    那时候孙权要和刘备正在一起,对抗曹操呢。本来他们两个就是盟友,在赤壁的时候,还把曹操给暴打了一顿,曹操吃了一个哑巴亏,再也不说要去灭孙权去了。可是,这时候孙权感觉刘备这小子野心不小,可能比曹操的野心还要大。所以,他就想把妹妹嫁给刘备,然后再给刘备弄一些美女,给他提供优厚的条件,让刘备天天沉溺在酒色当

  • 李世民杀兄杀弟可为什么历史上还说他是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君李世民简介,唐王李世民除兄灭弟,李世民为何杀死自己的亲哥哥

    往往评判一个君主的好坏,主要是看他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好处?为老百姓做了那些实事?至于他的家事,他杀了谁?他爱上了谁?这些对于百姓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也不是老百姓所能左右的了的事。所以,即使李世民杀兄,杀弟,也不妨碍他能成为一代明君。也可能正是他懂得皇位的来之不易,让他在当上皇帝后,更加懂得如何治

  •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他们在一个朋友圈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安石王维杜牧的资料20字,杜牧王维的资料和代表作,杜牧和白居易

    在所有的这些人中,成就最高的人当属是李白和杜甫,正是他们两个让世人了解到了唐诗的魅力。当然了这两个人的成就最高,是后人给他们的评价。当时的真实情况并非是如此,李白是真正的写诗大咖,杜甫是不入流了群演,还好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李白和王维,还有杜甫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在他们三个人当中,王维是最幸运的

  • 被发现的隋朝千年粮仓专家称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十大粮仓分布图,隋朝七大粮仓,隋朝保护至今的粮仓

    说到仓库,大家都知道它的目的就是一个,储存粮食。“民以食为天”粮食自古以来,都是最为重要的储备物资。古代的时候,多少农民起义,都是因为缺粮,没有饭吃而导致的。所以,之后历代的君王,为了自己的统治更加长久,就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这也就是隋炀帝,当初建立回洛仓的原因。实际上回洛仓的建立,是在隋炀帝迁都

  • 府兵制:为唐朝两代帝王创造辉煌,到玄宗皇帝手中成为鸡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府兵制对后世的影响,唐朝的府兵制,唐朝府兵制最新消息

    府兵制形成及其性质府兵制起于西魏,兴于北周,备于隋,善于唐。唐朝的府兵制就是从北魏以来的一个历史缩影,因为正是北魏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于洛阳,实行全面汉化,才使得饱受戍边之苦的北方六大军镇在宇文泰的带领下脱离北魏,建立西魏。当西魏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首的军事联盟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周后,便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