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明朝会有火耗'一年数征的事情,清朝有冰敬'碳敬,养廉银等。富的宋朝,一样存在问题。明朝的官员们都是躺着一条血淋淋的路在前进。由于朱元璋的痛恨,所以明朝的俸禄压的特别的低。一般的官员们为了衙门的开支就必须来一点儿灰色收入。
正常的就比如火耗还有收粮食时候的那一脚,这些朝廷没有公开表态,不过也没有直接的否定,这样就算是明朝高级官僚同意了自上而下的腐败。王振,刘瑾,他们都做过这些!高拱,张居正,他们也做过这些!
俸禄太低,官员们的公务有时候就无法执行,总督,巡抚,按察使,布政使,指挥使,每个人都是一方父母官。由于各自掣肘之于,他们管理的人越多,管理的事情越多,需要的银子也就越多,只有这样个人的权威才能够更好的发挥。
俸禄太高,官员们有了足够的资金自己生活也能够维持衙门的开支,这对于官员而言是不错的,但是有句话说:饱暖思淫欲。 整个朝廷中,好的人,坏的人,不好不坏的人,他们都在做一件腐败的勾当,自己根本无法脱污泥而不染。
所以制度反腐不靠谱,为什么根绝不了腐败?因为后来的的皇帝需要哪些有知识的人来给自己抬轿子,不可能把抬轿子的都除了。到最后不得不妥协,把自己的搜刮权分一些给自己的代理人。
朱元璋如果真想杜绝腐败,有一招很简单:就是下令老百姓告发官员贪腐、枉法、与地方土豪勾结欺压良善,如情况属实,把贪官及与之勾结的土豪家族的财产全部充公,无偿分给官员所在地区的普通百姓,或者用这些财产抵充当地老百姓应交的赋税
综上,我认为,如此一来,群众的眼睛绝对是雪亮的,人人监督,不用朱元璋一个人劳心劳力了。但后果也很严重,就是全国的地主揭竿而起,大批官员倒戈当带路党,冲进皇宫。真正要把贪腐杜绝,必须是在公有制下,官场整体风气正派,且群众有高度的觉悟,不会被人利用挑动群众斗群众。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