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清朝官员视角出发,看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内容的交涉

从清朝官员视角出发,看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内容的交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529 更新时间:2023/12/6 5:50:16

协定关税治外法权。

关税自主,法律独立,是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权利,无论大国小国都应该享有这两项权利,这样才能在国际社会上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平等权和独立权。在《南京条约》中,我们丧失的各项权利中,首当其冲的正是这两项。

所以在现代外交理念下成长的我们,认定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时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唯这两项最能表现我们的所遭受的不平等之深刻之长久。诚然在现代国家中存在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国家,不是大国的傀儡就是被扶植起来的国家,是不对等的。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但当时清朝人的对这两点的看法,却与现在我们的看法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负责交涉条约的伊里布耆英等人,面对英人提出的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要求,并没有怎么争执。在伊里布和耆英的看来,协定关税明规定之后,会少了商业交易中的许多纠纷这样更加的方便,还可以减少官府和外商的冲突。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海关关税为4%,因为太少,所以清廷不是十分注重。通商的十三行离北京极远,地方官员改定税率增加收入,又是自海禁时期就形成的不成文规定。所以虽然中央定下的海关税为4%,到了广东地方上,官员加上许多陋规杂税之后,海关税往往变成了20%左右。

税率还不公开,十三行的行总会根据广东官府的指示,时不时的变动税率,往往都是有增无减。外商注重利益每次交税的时候,都会和官员讲价,但结果往往不得人意,这就必然会引出许多的冲突。

十三行时的清朝,没有及时的给外人平等。等到十三行消失了,平等却也在中国消失了。

伊里布、耆英认为,广东官员在关税上的盘剥,是造成战争的原因之一。协定关税之后,关税为5%。伊里布还认为这时有利于政府。既能减少与外商的冲突,协定之后的关税还比之前高,伊里布就这样以一个商人的头脑,同意了协定关税。

但是他们却忘了,关税是一个国家独立的象征,怎么能和其他国家进行政治性的关税谈判。伊里布的同意协定关税,无疑是丢掉了国家的自主性。

毫无近代外交经验的交涉团队,面对治外法权,也只是简单的认为,让夷人自己管自己,官府的负担反而会减轻。

这一思想是有可追溯的,早在乾隆年间,广州地方官府面对外商与外商产生的案件,都是不干涉不过问,让外商自行解决。中国人和外国人产生的民事案件也双方自行解决,只有外国人对中国人犯了刑事案件时候,官府才会进行审理,但是往往外国人都认为官府的审理不合理,常拒不执行,官府对此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早在乾隆时期,广东的地方官员就已经变相的放弃了境内的法权。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伊里布、耆英等人同意治外法权就不奇怪了。

这种盲目的丢法对中国以后的国际法权建设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后来,外商在上海,上海道台提出要圈一块地自建用来居住时,道台也觉得华洋杂居不便,让外人自己居住方便管理的想法,而同意了外人的要求。殊不知后来酿成大祸,那块地方最后演变成租界,成了中国近代说不出的痛。

十九世纪上海租界一角

通商口岸和北京驻使。

在全球化影响下,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交往密切。回过头去看,不平等条约中的通商口岸和驻使节,仿佛看的并没有那么痛。同时随着多元史观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通商口岸的开放,是中国接受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驻使节则有利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

这两件现在看起来是国与国之间交往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在清朝看来却是极为痛苦。在几次条约的交涉中,清朝的官员,不对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更为损害主权的内容进行交涉,反而对两件事情进行了最频繁的交涉。(当听到英国索要香港岛时,负责交涉的官员既然没有人知道香港在哪里。)

《天津条约》咸丰帝就因为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而不同意条约,进而引发了英法联军进京。朝中的士大夫们也认为,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是天下大不韪,视之为洪水猛兽。甚至想要用关税全免多家赔款来换取英法取消这两个要求。

《天津条约》签订现场

现在我们看来,不禁要觉得荒缪。没有关税一个国家还有什么主权可言。大量的外国商品涌入,本国企业没有关税的保护,别说赔款了,到时候正常的财政运行都不知道可不可行。当时的士大夫真是不知道后来民国收回关税主权时候的艰辛。一输再输的时候还想着闭关自守,还想着清议,现在看来未免太不切实际。

片面最惠国待遇

现在我们都把片面最惠国待遇,看作是列强之间的相互勾的结果。其实不然,片面最惠国待遇最后可以成真,很大程度上源于清政府官员的无知。

英国通过武力获得了一系列的权益,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要求订立和约,这时却无人反对。负责条约交涉的是军机大臣穆彰阿,伊里布和耆英。他们作为朝中抚夷派的代表自然不想和美法起兵端。

《黄埔条约》部分内容

便决定给美国法国和英国一样的权益。他们有一套很荒缪的理论。认为如果不给美国法国商人相关权益的话。两国的商人会假冒成英国的商人来华贸易,反而会促进美国法国英国三国之间的团结,这样对自己是相当不利的。不如拉拢美国法国,给他们权益,这样他们就会感激中国,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英国。

并且中国对外国的贸易的有限的,英国现在是独占贸易,让美国和法国进入,不仅对中国无害,还能让英国不独占贸易。正是这样的无知,造成了一直欺压我们的片面最惠国待遇。伊里布等人不知道的是,十多年后法国就联合英国打进了北京。

两次鸦片战争,两次的失败,数份不平等条约,都没有换来清政府的觉醒。鸦片战争的硝烟散去之后,清政府才匆匆忙忙的建立总理衙门,近代外交才开始起步。二十年的光阴,就这样荒废掉了。现在看来,不平等条约所折射出来的清政府,不仅无能而且非常的无知。

更多文章

  • 乾隆帝最喜欢的女人:并非只有孝贤皇后,另外还有四位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孝贤皇后的儿子,乾隆最重视的女人孝贤皇后,乾隆最疼爱的五位公主

    要想了解乾隆帝的内心世界,我们还得从他的陵寝说起。乾隆皇帝在生前,就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陵寝,后称之为裕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与此同时,乾隆帝还修建了裕陵妃园寝,用来安葬他的妃嫔,因为乾隆帝裕陵的地宫中棺位有限,所以那些生前不得宠的,只能葬入妃园寝。那么谁才能够与乾隆帝合葬呢?这有两个标准:其一,

  • 清朝末年,“大韩帝国”犯我国土,结果被痛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甲午战争后的大韩帝国,大韩帝国灭亡时间,大韩帝国版图演变

    这个国家就是与中国隔江相望的朝鲜李氏王朝!要知道一直以来,朝鲜李氏王朝对中国恭顺有加。在对外关系上,清政府向来软弱无能,西方列强船坚炮利,打不过也就算了,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昔日素来恭顺的“小弟”如今咋也翻脸不认人,竟向昔日的“老大哥”落井下石,妄图趁火打劫呢?这事说来话长,得从三方面来讲。其一,领

  • 这个小国很嚣张,元朝、明朝、清朝都被打败,无法将其征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征服欧洲的元朝皇帝,元朝征服过欧洲哪些国家,元朝征服四川没

    从今天的角度而言,这个国家就是咱们的近邻越南,当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有不同的名称,那么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还得从元朝皇帝忽必烈开始说起!话说忽必烈在征服南宋后,就开始对越南的陈朝发出命令,要陈朝国王亲自来朝,贵族子弟入质,而且要编制户口,出兵役,交纳赋税,在各地设置达鲁花赤,如果陈朝答

  • 一小宫女被乾隆狂宠,十年七次给他怀孕生子,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最小的宫女,乾隆试婚宫女生孩子,乾隆送2个宫女给刘墉

    像是“千古女帝”武则天和李世民、李治父子,“羞花之貌”的杨玉环和李隆基,“大脚皇后”马皇后和朱元璋。我们今天所讲述的,就是一位清朝的女子,奴才出身的她,最终却是被乾隆皇帝专宠十年,这样的一份恩宠,究竟是怎么出现在一个平凡女子身上的呢?跨级封嫔清朝的继承人制度,在雍正当上了皇帝之后便有了很大的发展,或

  • 和珅的财富,堪比清朝十五年的收入,为何嘉庆能一年花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庆杀和珅完整版,和珅与嘉庆的经典语句,和珅给嘉庆送美女

    在嘉庆登基之后便把和珅抄了家,光是和珅的府邸就随便抄了八百兆两银子。八百兆,也许我们还要掰掰手指数数是几位数,但换一种说法或许更直观。当时清朝政府的一年财政收入是七千万两银子,和珅一座宅邸的财富便抵得上举国上下收入的十五倍。要知道,他为官三十年,这还不是他的全部财富。嘉庆皇帝民间常常有许多传言,说到

  • 胤禵出征时,康熙高规格对待有何意图,其实是做给一部分人看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为什么要选胤禵为大将军王,康熙的胤禵,康熙十四子胤禵登基

    (康熙皇帝) 为什么说康熙这样的安排,是一个天然的戏剧情节呢? 戏剧点之一,康熙在二度废太子之后,对于究竟应该立谁为太子的问题,只字不提。就算他已经年迈了,他也没有任何确定谁为继承人的表示。然而,当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叛乱的时候,他却突然高调派皇十四子胤禵率军前往平定,给予胤禵极高的规格。 戏剧点

  • 胤禩自诩“八贤王”,夺取皇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康熙如是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对胤禩有多绝情,康熙八皇子胤禩长相,康熙八子胤禩能力如何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粘贴和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康熙皇帝的八阿哥胤禩是雍正登基前最大的政敌之一。胤禩自诩“八贤王”,朝中大臣也大多支持他,但他为何还是败给了雍正呢? 胤禩夺取皇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康熙如是说。康熙说胤禩,处处学习自己,却处处是“画虎类犬”,实际上学的都是皮毛,一点也不像

  • 清朝第一大案:三位总督、巡抚被杀,一省官员全部获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十大大案纪实,总督能杀巡抚吗,清朝两江总督遇刺案

    事情还得从乾隆三十九年说起,乾隆帝接到了陕甘总督勒尔锦的奏报,原来因甘肃地瘠民穷,又经常闹旱灾,因此勒尔锦向皇帝请求重开“捐监”的旧例。所谓“捐监”,指的是富裕的百姓可以通过捐一定数量的粮食,获得国子监监生的资格。经过户部的“研究”,乾隆帝同意了这个要求,并调王亶望担任甘肃布政使,负责捐监一事。王亶

  • 第一次给慈禧画像 画家:她亲切美丽,感觉立即就喜欢上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的画像原尺寸,皇后给慈禧画像,慈禧流传真实画像

    在袁世凯的介绍之下,华士认识了奕劻,并为他画了两张画像。1899年,华士离开了中国,前往朝鲜。去为朝鲜高宗李熙画像。1905华士在大洋彼岸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邀请。清朝外务部邀请华士来华,为外务部人员画像。这个时候的华士已经成名,并不想去遭一路的车马奔波,便开了一个高价,以拒绝邀请。没想到,外务部居然立

  • 清朝建都北京,九位皇帝却葬身河北深山中,这是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皇帝为啥要埋在河北,清朝各个皇帝的出生地,清朝皇帝都埋在哪儿了

    在距离北京市区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境内,坐落着一个皇家陵寝建筑群,这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其中包括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丰帝、同治帝,以及非常著名的孝庄太后、慈禧太后、香妃等,这里因位于北京东边,被称为清东陵。在今天125公里不算啥,但在古代,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