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括取代廉颇,真的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赵王:我的苦衷你不懂

赵括取代廉颇,真的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赵王:我的苦衷你不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973 更新时间:2024/1/12 23:49:50

[var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长平之战的起因。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准备把上党17城割让给秦国,以便求和。但上党郡守冯亭却对秦国不感冒,转身把该地献给了赵国。这下秦昭王不干了,自己费了半天劲,却让赵国捡了个大便宜,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一怒之下,秦国派王龁通率大军攻打赵国。

[var1]

赵孝成王派出廉颇迎战,但赵军野战不是秦军的对手,在短短的3个月内接连丢失了两道防线,还损兵折将。廉颇无奈,只得率部退守长平,无论秦军如何挑衅,就是坚守不出。赵军不出战,秦军又攻不动,双方形成了相持的局面。这个时候就该拼后勤了,看谁能顶到最后,遗憾的是,在这方面,赵国完败于秦国。

[var1]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论粮食产量,赵国远远不及秦国。当时秦国有关中、四川、江汉和河东四大粮食主产地,而赵国的粮食则主要靠太原盆地和漳滏流域一带来供应。同时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确立了“耕战”的思想,因此极为重视农业生产,而赵国则是商业发达,农业相对落后。具史料记载,当时秦国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赵国三年的总产量。正因为如此,赵国和秦国相持三年后就支持不下去了,前线军中开始缺粮,廉颇一度以唱筹量沙之计来蒙蔽秦军。

[var1]

赵孝成王无奈之下,只能向齐国借粮,但齐国害怕因此得罪秦国,不敢把粮食卖给赵国。四处都筹措不到粮食,大军面临着不战自乱的境地。此时摆在赵孝成王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主动出击,和秦兵决一死战。但他数次催促,廉颇都拒不出战。此时换将已成了必然的选择,秦国此时适时用上了反间计:“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心智早乱的赵孝成王最终用赵括替代了廉颇。客观的说,秦赵在相持了三年之后,赵国的国力早已耗尽,长平之战的结局已经注定了,无论换谁也是不可能打赢的,只不过是损失大小的差异罢了。

更多文章

  • 两架飞机的嫁妆,也没拴住丈夫的心,孔子76世孙的曲折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孔子哪一代后人娶了宋家三姐妹,孔子72世孙有血缘关系吗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做不到十全十美,孔令仪可以说是民国时期的顶级名媛,她拥有令人羡慕的富贵出身,但她的感情却是以悲剧收场,两次婚姻无儿无女。说起孔令仪很多人都不认识,但是对于宋庆龄和宋美龄这两个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想必都了解。宋庆龄和宋美龄是孔令仪的姨妈,孔令仪是宋霭龄和孔祥熙的女儿。孔子后裔:民国顶级大

  • 古人其实很害怕过端午,并非为纪念屈原,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端午为什么纪念屈原,端午古诗四句屈原,端午主要是纪念屈原吗

    [var1]我们先来猜一猜,首先这个节日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放假的日子,而且也带来了美食跟娱乐项目。这个节日存在的年头也是特别长的,同时也有着可考究的精彩的历史起因。那么没错,这个节日就是端午。提起这个节日,我们就想到了粽子,随之也就想到了屈原他老人家,而且我们从小老师跟家长都跟我们讲他为了大义,而毅然

  • 韩国教授:中国文化历史实际只有四千多年,韩国在古代属于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国历史文化,战国韩国与现代韩国,韩国历史有中国历史长吗

    作为相邻的两个国家,中国和韩国的关系可谓一直很微妙。元封二年至三年,汉武帝派兵朝鲜后,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置了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和临屯郡。曾经的附属小国都属于中国,“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句话也不是空穴来风。[var1]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尊重历史是最起码的原则问题。中华历史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创帝制,但为什么没有册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霸气背景图,秦始皇从哪一年开始一统六国,千古一帝秦始皇历史简介

    [var1]因此关于秦始皇为何没有册立皇后成为了一个谜团,引发了众多的猜测。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说这与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有关。其实关于秦始皇的出身也存在很多的疑点,有说法是秦始皇是赵姬与吕不韦所生。在赵姬进宫前就已经怀有身孕,导致宫中对秦始皇也有诸多猜疑。而且此后赵姬又与私通,还诞下两子,甚至还让嫪毐

  • 战国时期,弱小的卫国为何能苦苦支撑,直到秦朝时期才灭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卫国是怎么灭亡的,秦朝卫国,秦朝的卫国战争纪录片

    战国时期,一个诸侯争霸混乱异常的时期,最终以秦灭六国结束,在这之前曾经有过战国七雄相互牵制的局面,除此之外还么有一些零散小国,其中有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这一时期,每个国家都想保全自身,甚至吞并别的国家,最终你死我活,秦国成了最大的赢家,别的国家纷纷陨落,却只有一国除外,它败絮其表、内力羸弱,

  • 春秋名相管仲,是如何帮助齐桓公壮大齐国,成就春秋第一霸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五霸齐桓公与管仲,春秋冷知识管仲治齐与齐桓公称霸,齐桓公管仲完整版

    [var1]管仲与齐桓公之间还有一段广为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齐桓公为登基之前,由于其兄齐襄公残暴无常,便离开齐国逃亡,同时离开的还有他的哥哥公子纠。后来齐襄公被人杀死了,杀死齐襄公的人当了齐国君主,好景不长,这位刚上任不久的齐侯也去世了。现在拥有王位继承资格的就剩下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齐桓公),双方为

  • 战国第一战神,功高震主,为自保想一办法,令人瞠目结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四大战神排名,战国时第一战神,战国时期第一战神

    [var1]公元前229年,王翦领兵伐赵,李牧统兵御敌,结果两个战神平分秋色,打了个平手,王翦见强攻不行,就用反间计除掉了李牧,李牧死后,赵国再也没有人是王翦的对手,很快就灭亡了。赵国灭亡后,燕国认为自己国小力弱,硬拼肯定拼不过秦国,就派了史上著名的刺客荆轲前去行刺秦王,结果行刺失败,给了秦国攻打燕

  • 姜维本是魏国降将,为何能得诸葛亮衣钵?其实他很有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国姜维,姜维打魏国完整版,姜维能消灭魏国吗

    [var1]诸葛亮的家族后辈里,也有不少的青年才俊,比如诸葛恪,诸葛诞,还有诸葛亮的两个儿子,对蜀汉也是忠心耿耿,但是诸葛亮的衣钵居然传给了一个来自魏国的小降将,他的名字叫姜维。我们来分析一下,姜维这个人是如何得到诸葛亮的青睐的?其实诸葛亮在北伐中原时,姜维在守城的时候就展露了他的智慧,居然能够让神

  • 早在秦朝时就已经出现“啃老族”?一封秦国士兵的家书揭开事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最普通的家书,秦国士兵刻下家书,秦国战争时期感人的家书

    [var1]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号墓发现了两片距今已经两千多年的木简,这木简正是当时的秦国时期使用的用来传递书信的工具。经过研究,专家发现这是一封家书,是战争时期两个在战场上作战的士兵利用闲暇时间写给家里大哥的一封书信,也就是这封信的内容让我们知道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啃老

  • 历史上比孔子还厉害的老师,他不出名,却教出四位厉害弟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七十二弟子一览表,孔子老师苌弘,孔子的老师叫什么名字

    [var1]一个是少正卯,鲁国人,在当时的鲁国很有名气。少正卯和孔子一同开办讲学,但是当时,很多孔子的学生常常被少正卯的讲学吸引过去。在孔子当上鲁国的代理宰相后,以妖言惑众的名义把少正卯斩杀。这个事情就让人难免多想了,原来孔老夫子也会因为嫉妒一个人而设计杀害他。还有一个就是鬼谷子,鬼谷子这个人简直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