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川,一个三朝皇族的故乡,孕育着北周、隋朝、唐朝家族

武川,一个三朝皇族的故乡,孕育着北周、隋朝、唐朝家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71 更新时间:2024/2/6 13:02:19

前言:

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喜爱,从古至今,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不管我们身处何方,我们的根,始终是在我们的家乡。这不仅仅是怀旧,更是因为家乡总有一种魔力。

或者说,是一种相似点。让我们孤独在外的时候,偶尔念起,有一股暖意流过我们的心田。今天要说的这个叫做武川的地方,它便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承载着无数的光辉历史的地方,也是不少英雄的故乡。而故事则是从北魏末年说起......

“真王”破六韩拔陵揭竿而起

北魏末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提倡汉化,学习汉族礼仪,使得中原一带的民族进行了大融合。然而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就比如北方六镇,随着民族的大融合,北方六镇的价值也随之转移。而当时的六镇军民想要离镇,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于是,北方六镇的军民们地位越来越低,怨声也随之而来。在一次军粮被克扣讨还无果后,北方六镇中的怀荒镇的军民纷纷起义,很快就得到了全国的响应。

都说乱世出英雄,破六韩拔陵便是在这个时候顺应天时而出现的。流民组织联合了六镇中的三镇以及其他地方的起义军,军事会盟。推举破六韩拔陵为首领,并改元“真王”,由此揭开了六镇起义的序幕。

有了军队之后,破六韩拔陵让手下大将卫可狐带兵讨伐怀朔镇。生擒镇将贺拔度拔父子,战绩连连。一时间,风光无两,让孝文帝都惧怕不已。

孝文帝在其他大臣的建议下,无奈只得用重金请柔然出兵平复。在柔然大军和北魏军队的镇压下,破六韩拔所带领的军队惨遭前后夹击,损失连连,最后不得不宣布起义失败。

破六韩拔陵起义的失败,有的人说是他自恃清高,作战经验不足。但是,笔者认为,在当时起义军并没有任何的支撑来和百足大虫死而不僵的朝廷对抗。它的失败,是必然的,只可惜了破六韩拔陵这个将帅之才。

贺拔(贺拔度拔)父子被俘获释,带领武川豪杰登上历史舞台

而在六镇起义中,不仅诞生了像破六韩拔陵这样的千古将才,贺拔氏也不遑多让。

在起义军攻打怀朔镇时,主将杨钧慌张,毫无对策。而贺拔度拔则率领儿子们作战,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相当漂亮的成绩。

原来,面对起义军时,怀朔镇的人纷纷主张向朝廷求助。然而朝廷虽然已经派出军队前来镇压,但是,起义军已经将怀朔镇重重包围。要想出去通风报信,就必须有一个勇将,杀出重重包围,去云中求救。

虎父无犬子,贺拔胜当即就答应了下来,亲自前去。然而当贺拔胜突破重重包围来到云中的时候,领军者却是在醉生梦死,毫无危机感。

贺拔胜在良好的教育素养的逼迫下,耐着性子跟他们谈,让他们带兵去怀朔镇救济。不料那些腐败分子见贺拔胜是败军之将,便没把他放在眼里。表面上敷衍了一下,过后并没有当回事。

贺拔胜回到怀朔镇的时候,众人都惊呆了。没想到贺拔胜在消失那么久之后,居然还能活着回来。然而,这种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贺拔度拔见援兵迟迟不到,又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带兵突出重围,然而贺拔胜经历数十次的激烈战斗和截杀后,得到的却是按兵不动的指命。

贺拔胜这回彻底的死心了,知道发兵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连夜带着人马回到了怀朔镇。没想到,怀朔镇已经打起来了了,贺拔胜没有顾忌自己连夜奔波的劳累,一头就扎了进去,那里,有他的父兄。

而这样的事实是,贺拔度拔父子最后因为寡不敌众。徒有一身英勇,还是被卫可狐给俘虏了去。不过卫可狐是个逞匹夫之勇之人,而且他得知贺拔父子在怀朔镇的威望很高。所以就把他们给释放了,可是他这一释放,就大错特错了。甚至到最后,卫可狐还要为自己当初的仁慈付出生命的代价。

原来,贺拔度拔父子被释放之后。他们赶紧跑到武川镇去找当地豪杰,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宇文肱父子以及独孤信等人。他们集结了一块人马之后,就向卫可狐宣战。而在这场战役当中,卫可狐因为轻敌,结果死在了乱军当中。他要是知道自己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的妇人之见呢。

贺拔家族(贺拔度拔和他的3个儿子)将星荟萃,宇文家族(宇文肱和他的4个儿子)人才济济

贺拔一家在六镇可谓是耀眼的明星,风头最健的当然要数贺拔度拔和他的3个儿子了。贺拔度拔本人已经是个勇猛善战之人,而且他的3个儿子的本事也是了得。

老大贺拔允,武艺高强,颇有胆略;老二贺拔胜,小勇绝伦,有万夫不当之勇;老三贺拔岳,勇冠三军、文韬武略。可见贺拔一门将星荟萃,在北魏穷途末路的时候,却是大放光芒,流彩奕奕。

和贺拔氏一样的,还有宇文家族一门,领军人物是宇文肱。宇文肱为人急公好义,人人称道,被人称为“任侠有气干”。

而宇文肱的4个儿子也是了不起的人物,老大宇文颢,英勇善战,孝顺父母;老二宇文连,性情厚道,打仗勇猛;老三宇文洛生,乐善好施,少有大志;老四宇文泰(北周政权奠基人),相貌奇伟,深谋远虑。

在破六韩拔陵一路高歌而进,朝廷之臣都纷纷没有对策的时候。宇文肱亲自带兵斩杀了破六韩拔陵所带的卫可孤,为柔然和朝廷镇压乱民奠定了基础。

宇文肱死后,他的儿子宇文泰更是一度与高欢一争天下霸主之位。可以说,宇文家族,是一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将才之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宇文家族最后建立了北周政权,可见这个家族的实力。

而宇文家族之所以人才济济,是因为宇文肱教子有方。缘于孩子打小的时候,他就对孩子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教育。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出他们超于常人的意志力。而后来事实证明,宇文肱做到了,他不仅做到了,还做得相当的完美。

汉人重量级人物杨忠(杨坚之父)、李虎李渊祖父)登场,为子孙建国奠定基础

而武川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仅仅诞生了乱臣武将,而且还诞生着帝王将相的先辈。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和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先辈,他们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

而他们的身份却是汉人,毕竟六镇当时是以鲜卑为主导,汉人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然而,他们的先辈杨忠和李虎能够混出了名堂来。成为汉人中的少部分重量级人物,可见他们的能力得有多好。

而杨、李两人都是武学出身,生于武川。后来跟随着独孤信,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就连后来他们的儿孙们能够有机会出人头地,也皆是由于这两人在前期给子孙谋得一个较好的生路。使得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从而为子孙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点上来讲,这两人倒是不谋而合了。由此可见,杨家和李家的根源颇深,只不过后来的一亡一兴倒是让人唏嘘不已。

千年以后,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个苍老的武川大地。曾经诞生了那么多的英雄人物,跟它的地理环境还是分不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到底还是没错的。而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先人在前面引路,后来的隋朝和唐朝才走得比较平稳一些。

总评:

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什么样的环境可以孕育出什么样的人,可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所以,当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时,我们就要投身到那个充满人才的地方,这样我们才能熏陶出人才的性质。而如果我们只是在平庸的环境里成长,那么我们很大可能就只能成为平庸,过着平凡的生活。不过,平凡有时也是一种享受,毕竟平平淡淡才是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也喜欢今天的文字故事,就请点赞,转发。谢谢!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

更多文章

  • 这十人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除他之外都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贞观之治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按照规矩的话,应该是李建成继承皇位。因为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可是由于李世民在外领兵作战,得到了军方的支持,不甘心让文臣支持的李建成当上皇帝。于是就劝说李世民,发动政变夺取东宫位置。不然的话,李建成一旦当上皇帝,会对掌握兵权的李世民不放心。于是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杀死了李建

  • 唐朝军队为何被称做古代最厉害的军队?无非2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军队其实混合型民族部队,以汉人为主,兼有胡人,他们的战斗能力堪称天下第一,当时李靖夜袭阴山,活捉了突厥的可汗,可以说是非常传奇的一段故事了,后来唐朝不断的开疆扩土,将外蒙古和西域等地都收为了中华的版图。当时他们除了有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高句丽等与唐朝对立,吐蕃帝国也是对中原虎视眈眈

  • 安徽发现汉代古墓,被盗多次出土镇馆之宝,专家:还有唐朝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代墓被盗图片,唐朝17座陵墓被盗,西汉大墓被盗纪实

    甚至西安因为古墓而被迫停工的工地数不胜数,下面说到的这座古墓就是在修建铁路的时候被发现的。其实修建铁路的时候发现古墓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工地停工成了必然,甚至如果古墓太珍贵的话,铁路都是要更改线路的,这无异于将之前的准备全部推翻。所以在发现古墓之后工地便停工了,由考古队员对古墓进行勘测。当时负责勘测

  • 河北农民耕地挖出青砖,千年古墓由此揭开,墓主人还是唐朝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墓青砖图片,河北农田挖出千年古墓,河北考古挖出古墓

    首先说说这些普通人是怎么发现古墓的,一边来说想要发现古墓无外乎就是几种可能。首先就是需要挖土的工作,这类工作非常的多,无论是砖厂还是挖地窖,都是需要挖土。而采土量过大后,自然便会不可避免的挖到古墓,就算是最初不知道这是古墓,但是久而久之总是能够挖到古墓中的。第二种可能就是古墓有一部分损毁,然后因为种

  • 唐朝历史上一宗悬案:当朝皇帝终生没找到母亲,反而多次被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八大悬案,历史上唐朝八大诡案,唐朝十大奇案之谜

    天宝末年,安禄山叛变,率兵进入长安。沈氏被叛军抓住,囚禁在东都洛阳宫中。广平王李豫率军攻下洛阳,沈氏还在宫中。当时,由于北伐,沈氏无法赶回长安。不久,叛军史思明攻占了河南,沈氏又被叛兵抓走,没人知道她的下落。过了七八年,唐肃宗李亨死了,广平王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代宗封沈氏为皇后,李适为太子,而沈氏

  •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浅谈安史之乱的由来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史之乱的资料,安史之乱被谁平定,安史之乱对中国的影响

    然而,就在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伴随着马蹄声而来的番兵用手中的枪划破了这幅充满生机的画,曾端坐在皇位上的帝王仓皇出逃,面容华美的女人死在了马嵬驿上,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乱几乎彻底摧毁了盛唐的根基,对唐朝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场战乱的爆发虽然突然,但是其根源祸端其实早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埋下了

  • 历史上被误解的5大名人,杨广第五,曹操第三,第二被黑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广个人资料介绍,历史人物杨广简介,历史上杨广的人物评价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崇祯皇帝。我们都知道后世的人们都说他是“昏君,但是在历史上,他真的是这样子的吗?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在历史上从他当上皇帝的那一刻起,面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负责,一直持续到李自成打进了北京。说起来他也非常不幸运,在他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明朝的情况非常不乐观,用“内忧外患“”这个词来形容,一

  • 唐朝因谁而亡,并不是因为安禄山和唐玄宗,此人才是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死后为啥安禄山吐血而亡,唐玄宗为什么守安禄山,安禄山和唐玄宗差多少岁

    许多人将唐朝的灭亡,归咎于唐玄宗,认为如果不是唐玄宗晚年宠信奸臣,就不会有安禄山的叛乱,唐朝也就不会因此灭亡,但是其实唐朝的灭亡和安禄山唐玄宗没有太大的关系,此人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此人叫做黄巢,他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叫做不第后赋菊,这是黄巢在科举落榜后,写下的一首诗,这里面既有对唐朝黑暗官场的控诉,

  • 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37年前药农发现的这个文物揭开了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的无字碑谜团,武则天死前为什么要立无字碑,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石碑

    李世民病危时曾一度想除掉武则天,但被袁天罡劝止。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走到了一起。李治登基后武则天迅速受宠,她又用计谋先后打败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并取而代之登上了后位。李治生性懦弱加上体弱多病,武则天开始一步步染指朝政,最后形成了“二圣临朝”的局面。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大权独揽,先后废除了亲生

  • 唐朝这位名将驸马爷,被高阳公主丈夫连累,连砍三刀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高阳和驸马吻戏,唐朝驸马有多惨,穿越唐朝当驸马七个皇子战死

    公主长大了,皇帝自然是要为公主操心婚姻大事,并且对高阳的夫婿挑选很是重视,于是便给高阳挑选了一位开国功臣的儿子,就是房玄龄儿子房遗直,而李世民选择房家也是存在私心的,因为可以顺便拉拢贵臣。可是人家房遗直可不愿意,因为他听说高阳公主是一位非常有脾气的公主,所以不愿当驸马。所以便选择了房家次子房遗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