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以后袁绍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73 更新时间:2024/1/4 9:12:15

那么,官渡之战以后袁绍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呢?

官渡之败对于袁绍来说自然是伤筋动骨,可以说在各个层面严重打击了袁绍势力,但还没到一蹶不振的地步,蜀汉户口尚不及冀州一州,也能在荆州丢失、夷陵惨败、南中叛乱之后再度振兴,屡屡北伐曹魏,袁绍为何不能东山再起呢?

况且相对而言,官渡之败的损失可能还比不上高欢的沙苑之败和宇文泰的邙山之败。

先看一下袁绍在官渡之战的损失,史书记载,曹操战后的捷报文书说曹军“斩首七万馀级”,缴获“辎重财物巨亿”,袁绍方面失去的人才包括颜良、文丑、淳于琼、睢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叡、沮授许攸、张郃、高览,可谓十分惨重,而且,袁绍先前煽动的豫州诸郡也纷纷重新倒向了曹操。

至于高欢在沙苑之战的损失,史书上说是“丧甲士八万人,弃铠仗十有八万”,将领窦泰败死,随后在对抗西魏追击时,莫多娄贷文和高敖曹也先后战死。窦泰是公爵加开府仪同三司,长期担任高欢的先锋,后来被北齐朝廷赐予配享太庙,莫多娄贷文也是五州大都督加仪同三司,高敖曹更是当时著名的猛将。

当然这倒也没比袁绍在官渡的损失严重,但沙苑之战后东魏大片地盘响应宇文泰,不光洛阳成了西魏的领土,连深入中原的颍川等地都纷纷响应,西魏方面把战线一口气推进了四五百公里。河东也在此时落入西魏手中,后来阻拦了高欢一辈子的玉璧一带就此并入西魏版图,甚至连晋州刺史都跑了路,直接威胁到了高欢的大本营晋阳。

至于邙山之战就更夸张了,史书记载高欢这一战“擒西魏督将已下四百余人,俘斩六万计”,西魏将领尤其是宗室损失惨重,仅彭乐所部就擒获了临洮王元东、蜀郡王元荣宗、江夏王元升、钜鹿王元阐、谯郡王元亮、詹事赵善及督将僚佐四十八人。

这一战对西魏赖以起家的武川旧部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宇文泰不得不改革军制重新招募精锐,原本家底就很薄的西魏面临灭顶之灾,连高欢都在死前后悔自己没有在邙山之战后全力追击,一举荡平西魏。

虽然遭遇了如此大败,但高欢缓过来了,宇文泰也缓过来了,东魏(北齐)始终强于西魏(北周),北周又统一了北方,双方都没有因为大败而一蹶不振。

不过高欢和宇文泰都有相比于袁绍的有利条件:

高欢的有利条件在于其实力远强于官渡时的袁绍,即使损兵折将又丧地数百公里,家底仍非宇文泰所能比。

而宇文泰的有利条件在于邙山之战后仅四年高欢就去世了,打乱了东魏的扩张步伐,而袁绍却是官渡之战后没多久自己就挂了。

所以,官渡之战袁绍要东山再起就看他的寿命了!

如果袁绍克服了寿命问题,那他也是有优势的。首先官渡之战对于曹军的打击应该也很大,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曹操在战后并没有及时扩大战果,其战线甚至比战前还更近。

史书记载曹操在官渡之战前进军黎阳,此地是河北重镇,但官渡战后黎阳却重回袁绍手中,到袁绍去世曹操都没能将其拿下。

袁绍战败后冀州也发生了叛乱,但曹操却无力配合这些叛乱进攻冀州,这中间自然有兵粮短缺的原因,不过史书里说官渡之战时曹操兵不满万,那么袁绍军应该给曹操军造成了不小的战损。

曹操在袁绍死前发起的唯一一场扩大战果的行动是进攻仓亭,问题是仓亭在黄河南岸,属于兖州的地盘,而且早些年就在曹操手中,因而这最多算是收复失地,对袁绍的打击不大。

其次袁绍的盟友以及潜在盟友还是很多的。刘表是反曹的,官渡之战后还发起了至少两场北伐,袁家兄弟相争时,刘表还给袁谭写过书信劝其兄弟和睦。虽然势力内斗严重且缺乏进取心,但还是能给曹操制造一些麻烦,例如博望之战时曹操就把河北前线的李典等人派去支援夏侯惇了。

而曹操的地盘本来也不算稳固,能够完全掌握的只有兖州,司、豫、徐州的控制力都差点,扬州北部等地更是只能安抚代管。虽然官渡之战后这些地方响应袁绍的可能性大减,但徐州昌豨还多次反叛曹操,如果袁绍打来,他肯定是会再次响应的。

最后袁绍处于形胜之地,事实上山西河北是中国历史上最容易争得天下的位置,如刘秀起于河北,李渊起于山西,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关陇,而山西河北都在袁绍手中。相比之下,曹操起兵的河南属于四战之地,非常容易给他人做嫁衣,如李密朱温,都在成为最强势力之后,反被山西起家的势力所灭。

河南战胜河北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从河南起家统一北方的人,除曹操外恐怕就只有商汤黄帝了,都是些史前人物。

但要是曹操没有碰上袁绍病故和袁家兄弟内斗这种好事,他还能不能顺利平定河北,老实说要打一个问号,毕竟袁绍死后他还用了五年才消灭袁家,如果袁绍没死,五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而五年之后刘备孙权这两个强力对手也马上就要崛起了。

其实袁绍的情况比较像慕容垂,后燕在参合陂之战被拓跋珪活埋四万军队,慕容垂在讨伐拓跋珪路过参合陂后气病交加而死,而慕容垂死后政权陷入内斗,一年不到就被拓跋珪打得四分五裂。看上去好像是参合陂之战搞得后燕政权元气大伤,但事实上参合陂之战后拓跋珪依然躲着慕容垂跑,不敢与之正面交锋。

在202年袁绍去世之后,袁氏集团陷入内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邺城,南皮,并州,白狼山每一战曹操都废了极大的力气拿下,直到公元207年才彻底拿下河北,足见袁绍血槽之厚。

可见曹操能打败袁氏,还是建立在袁绍死亡,袁谭、袁尚内讧的基础上,更是建立在袁谭请曹操出兵河北的基础上。

而且袁绍死时,河北士民哭得如同丧亲,真正挡住袁绍的是时间!

官渡之败,袁绍只是丧失了一举灭曹的机会,且信心、士气大受打击,而其实力虽受损,当仍不在曹操之下。袁绍死后,袁谭袁尚合力,曹操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若袁绍不死,长期相持问题不大,未必后来就无机会。

因此,袁绍在官渡战后没有去世那么快,那他在和曹操的对决中会有很大可能处于优势,如果曹操比袁绍去世更早,那曹家大概率是会输的,但如果两人卒年相近,双雄并立的可能性更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后死后她为什么没有被汉文帝清算,否认其合法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后死后谁当皇帝,吕后秘史,王立群讲吕后全部视频

    为什么会这样呢?诸吕都被清算了,吕后为啥没有呢?毕竟汉文帝和吕后可以说是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吕后剧照其实铲除诸吕,和否认吕后的合法性,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高后崩,合葬长陵。禄、产等惧诛,谋作乱。大臣征之,天诱其统,卒灭吕氏。按照历史的记载,汉朝的官方版本中这样说:吕后死后,吕禄、吕产这些人发动叛乱,

  • 古人是怎么看待刘邦杀异姓王功臣的?竟然编排了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杀的异姓诸侯王,刘邦为什么要杀异姓诸侯王,刘邦斩杀功臣之谜

    这个小故事就是:韩信、彭越、英布转世,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瓜分了汉家天下,而刘邦、吕后变成了汉献帝和伏皇后,被曹操欺压了一辈子。故事发生在汉灵帝时期,故事主角叫司马貌,字重湘,是益州蜀郡的秀才。因为汉灵帝时朝廷腐败、卖官鬻爵,司马貌空有一身才学,到五十岁都没取得功名。于是有一天,司马貌愤慨于命

  • 庞德在曹操阵营中大放异彩,如果与马超交手,胜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为何离开马超,庞德 马超,马超马腾庞德组合如何

    一、不减吕布之勇的马超。 在《三国演义》中,前有吕布,后有马超,这两人都是以勇力著称。在潼关之战的时候,曹操就对马超评价道,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在那一战中,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险些命丧战场。曹操看着驰骋沙场的马超,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曹操之所以这样评价马超,是因为马超和吕布一

  • 如果马谡按照诸葛亮的布置丢失了街亭,诸葛亮还会惩罚马谡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谡听诸葛亮的话会守住街亭吗,老三国马谡守街亭,马谡丢街亭三维地图

    一、马谡失守街亭的原因。 马谡失守街亭的原因,一般被认为是没有遵从诸葛亮的部署造成的。诸葛亮在派马谡守街亭的时候,是让他依托街亭原有的城寨,挡路扎营,抵抗张郃。但是马谡却没有守卫街亭的城寨,而是把军队拉上了南山。南山上没有水源,张郃经过观察发现了这个情况,派兵断绝了蜀军的汲水之道。马谡的部下由于缺

  • 刘备出身是织席贩履之徒,他是怎么从一介草根逆袭为一方君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刘备是草根,刘备的一生主要事迹

    一、织席贩履的出身。 在历史记载中,刘备的血统十分高贵,是中山靖王之后。在和曹操一起到许都的时候,刘备和汉献帝论起辈分,还得到了皇叔的称呼。可是在他年幼的时候,家境已经败落。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刘备和母亲相依为命,依靠贩履织席为业。这一点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因此刘备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草根。

  • 萧何对不起哪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何个人简介,韩信临死前萧何大喊哪三句话,陈平与萧何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很多人就是由这幅有趣的对联,开始了解韩信,也开始了解西汉初期那众多风云人物的。今天要说的,就是韩信的这位所谓“知己”萧何,一个把韩信推向帅坛,后来又把韩信引入地狱的人,他真的适合用“知己”来称呼吗?我觉得不应该,萧何与韩信,根本是两种人,完全不同。萧何只是想利用韩信的才能

  • 为什么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会在隆中“躺平”,不问世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出自诸葛亮临去世前给他的八岁儿子写的《诫子书》。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郑重交代这句话,自然是出于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句话也解释了当年他隐居隆中,躬耕陇亩时的心情。那么,为什么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会甘心在隆中“躺平”,不问世事呢? 一、各方面条件俱佳的诸葛亮。 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诸葛亮是一

  • 诸葛亮一见魏延就要杀他,说他脑生反骨,日后必反,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反骨魏延,诸葛亮魏延反骨片段,魏延脑后真有反骨吗

    一、对魏延给予重任的诸葛亮。 其实,诸葛亮在现实中对魏延是十分看重的。魏延是当时蜀军中首屈一指的将领,也是刘备时期留下的硕果仅存的大将。刘备在夺取汉中的时候,想要选拔一员大将担任汉中太守,镇守蜀汉的北大门。当时大家都认为是张飞,张飞也认为是自己,但是刘备却选拔了魏延。当这个消息宣布的时候,大家都感

  • 刘封的上庸距离麦城很近,为何他却始终按兵不动,拒绝救援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喝止不住,后来他手下只剩三百人。关羽在关平、廖化两人的救助下,不得已退守麦城。赵累向关羽说道:“这儿距离上庸很近,可以派人去向刘封、孟达求援。有了这支生力军,再慢慢等待川中大军。”廖化自告奋勇,前去突围,向孟达、刘封两人求援。廖化冲破吴军的包围圈,来到上庸,见到刘封和孟达,请求救援关羽。但是刘封

  •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关羽来镇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让关羽守荆州,关羽镇守荆州地图,假如赵云帮关羽守荆州

    一、关羽是刘备阵营军事能力最强的将领。 在刘备阵营中,关羽被称为熊虎之将,万人之敌。他的军事能力超群,得到了大家的公认。甚至有人评价说“蜀小国,名将唯羽。”关羽很早就跟随刘备起兵,在刘备手下担任将领并身经百战。刘备赖以起家的军队是并州的骑兵,关羽在这支骑兵中独占鳌头。在白马之战中,关羽单枪匹马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