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现代“北漂”买房难,那么清朝时的“北漂”买房吗?

现代“北漂”买房难,那么清朝时的“北漂”买房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39 更新时间:2024/1/22 23:51:36

那我们张开历史的双眼,到清朝去看一看那时的众多“北漂”们生活得如何,他们需不需要去买房呢?

由于古代的交通并非像现代这般交通便利,如果没有什么重要事件,一个人一生的生存空间最大可能也就自己家周围的一个县区大小。那个时候去京城的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奉旨去北京做官的官员,另一种是去参加会试想要金磅提名进而做官的学子,总而言之,非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一般不进京城。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情况,进京“北漂”的人们很多都是官僚体制下的人物,而关于他们买不买房的问题则关系到他们的工资水平,并且也和当时的物价也有关系。

乾隆年间,有《户部·俸饷》记载,当时的亲王岁俸银两有一万两,郡王五千两,贝勒两千五百两,贝子一千三百两,挺起来有很多,不过这都是满清贵族,相当于皇帝拿国家的钱给满族人。而对于朝中大臣则远没有那么高的薪俸,一品大员年薪一百八十两,二品一百五十五两,三品一百三十两,四品一百零五两,五品有八十两,六品六十两,七品是四十五两,八品是四十两,九品分为正九品和从九品,分别是三十三两一钱和三十一两五钱。爱新觉罗家族对同位满族人的照顾可见一斑。

不过这里有个情况是清政府的官员除了岁奉之外还有禄米以及还会有一些恩俸之类的合法收入,那么这个钱到底能不能买得起房呢?这里我们来介绍两个清朝时期都鼎鼎大名的人物,一个是曾国藩一个是谭嗣同。这两个人一个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一个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不过在初入京为官的时候曾国藩是文七品,而谭嗣同则是四品大卿。

曾国藩做七品官的时候岁俸、恩俸、禄米等加起来差不多一百二十两的收入,谭嗣同则要多一些,差不多两百八十两。清朝的时候虽然没有如今的各种搞房地产开发的来炒作提高房价,但是不同地区的房价也自然而然的不同。由于对当时的具体交易记载的资料并非很多,仅有的一些中记载着道光十九年的一次交易,东四牌楼北十一条胡同内路南院,有三间的瓦房和两间的灰房以及两间西厢房,当时记载的售价是三百吊。

因为银两流通比较麻烦,因此清政府官方铸造铜钱来流通,差不多一吊钱就是一两银子的兑换,虽然有时会受其它贸易的影响等等会有些变动,但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兑换一吊钱,当然这是在清政府还没有财政危机的时候,等到清末时期,财政混乱的时候一两银子甚至可以兑换几百上千钱。还需要普及一个问题是,当时的“一间房”并非是现在的一间房子,古代的时候因为用柱子来支撑房屋,因此把两根相邻的用来支撑房屋的柱子的大小叫做一间房,因此上文所提到的一间房其实并没有我们如今想象中的那么大。

不过仅从三百两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当时入京为官的“北漂”们要想在北京有一套房那也是比较困难的,毕竟身为官员,他们还有着其他上面的消费。

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政府做官的官员服饰都是靠官员自己出钱去买的,而我们也众所周知,古代礼节繁杂,不仅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话更要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比如上朝的时候穿朝服,喜庆过寿等就要穿吉服,平常办公用的常服,自己出行用的行服等等。

对官员来说最特别是朝服,因为一个合格的朝服不仅仅有衣服,还有朝冠、朝袍、补掛、朝珠、朝靴、朝带等组成,通常也不会只穿一件衣服还会加上一些装饰品,不同等级的官员装饰不同的装饰品,又不能不装饰,既是工作需要,也代表着面子。这样一来,官员就需要花去很多银两用在自己身上,再加上自己家的一些女眷和幼童,花销往往也是巨大。特别是女眷,政府有规定,入朝为官凡七品以上官员的正牌夫人均有朝廷对应的朝服制度,重要场合也需要穿自己的朝服入场,而这无疑又再次增加了官员的消费。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官员的出行,比如乘轿子等,这都需要官员自己去支付人工费用。其实抛开那些官员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抛开他们的权力大小,他们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也会为自己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来考虑。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普普通通并不是那种一餐十六个菜的和珅这样的贪官,毕竟贪官是凭借着不合法的手段去谋取利益的,而绝大多数官员都做不到那种像和珅一样的巨贪。

当时的“北漂”们也有着生存压力,他们的工资短时间内根本支撑不起他们去京城买房,一般而言都是租房去住,比如谭嗣同住在北京城南城半截胡同里的浏阳会馆,再比如曾国藩租借了南横街上的一个小跨院,面积差不多三十平方米。

可见无论哪个年代的“北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存压力,即使那个年代的“北漂”都是一个国家级的公务员,但也挡不住京城的房价。更不要说今天为了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生存下去而付出一切的普通人群了。

参考文献:

〔1〕(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版本

〔2〕《清高宗实录》卷,第221页

更多文章

  • 民国两位少女自杀,大总统为何亲自为她们撰写碑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民国总统排名一览表,民国28位才女简介,黎元洪死后谁做了民国总统

    时至今日,在天津河北区中山公园内,还矗立着一块石碑,名为“南皮张氏双烈女碑”,记录着两位张姓烈女的事迹。值得一提的是,撰写碑文的人大有来头,他就是曾当选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两位民间女子自杀,何以劳烦大总统来撰写碑文呢?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张氏双烈女肯定干出过一番令世人为之瞩目的事。“双烈女”是一对同胞

  • 王羲之真迹《快雪时晴帖》,只有短短28字,乾隆却盖了170多个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羲之雨晴帖全集,王羲之晴雪帖真迹在哪里,王羲之晴雪帖图片大全

    咱们就不说这个帖的内容了,只要是王羲之的真迹,就算得上是一个“国宝级文物”了。从正常人的角度出发,这样一个“宝物”如果在谁手里都会小心翼翼地保存,生怕有点损坏。哪天想拿出来观摩欣赏一下,都恨不得隔着东西去看它,万一不留神口水滴上去了呢?有个人和咱们的看法不同,从得到这个宝物开始,一直疯狂在上面题字。

  • 民国盗墓土夫子,出手从无虚被称“祖师爷”,金盆洗手成考古专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盗墓祖师爷藏宝图,盗墓祖师爷姚玉忠判死刑,盗墓祖师爷是温韬吗

    为什么说任全生可能还有些许的良心呢?这就要从他的经历来说起了,因为一本小说我们都知道长沙的盗墓贼一般是被称为土夫子的。这是因为当时长沙周边的墓地大多是用糯米泥作为回填土,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黄泥。所以当时有一批人专门挖这些泥来卖,因为是陵墓的封土,所以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古董。后来一些觉得有利可图的土夫子

  • 因为太漂亮被康熙看中,为康熙生下皇子,为何一直没有名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的35个皇子,女主是康熙表妹康熙独宠一人,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喝粥

    因为身份很低微,并没有名字的记载,她比康熙小37岁,出身很是普通,只是康熙在外出游访的时候,偶尔遇见的,很倾心的女子。所以才决定把这个陈氏纳入自己的后宫中。而坊间也有传闻,这个陈氏已经有了婚约,下了聘礼,只是还没有过门。但是既是被皇帝给相中了,谁还敢说什么,所以也只能听从命运了。在陈氏进宫之后,就很

  • 和珅藏钱有秘诀,江洋大盗都拿他没办法,唯有此人能一招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的个人资料,海升烧和珅的车,刘墉坑和珅二十箱金子

    其实用这些形容和珅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其实都太过片面了。首先就是和珅是个大胖子这件事,和珅胖过么?自然是胖过的,但其实只是在和珅临去世之前没多久比较胖,之前的和珅都是非常清秀的,勉强还能够说是一个大帅哥。其次就是贪婪了,如今提起和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和珅是一个大贪官,甚至到了就连皇帝都知道和珅非常

  • 清朝两个身份低下的妃子:一个生下皇帝,一个成雍正最大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后宫一妃子死后七年才被发现,历史上雍正最宠爱的妃子,清朝皇帝喜欢雍正的妃子

    清朝的后宫,跟其他的朝代不一样,能够有资格参加选秀的女子都是满族八旗子弟出身的,不过又一类人却很特殊,就是包衣女才,是专门侍奉八旗子弟的奴才,虽然等级很低,但是由于他么忠心侍主,所以还很受贵族子弟看重。不过在康熙以前,还没有皇帝娶过包衣奴才。最出名的两个女人就是德妃还有良妃,很多人都很惊讶,德妃不应

  • 此人是清代升官最快的,八年时间官居正一品,连和珅都望尘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在看到标题第一句的时候,脑海中直接浮现出了一个人:和珅。靠贪发家,成为乾隆身边的大红人,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笔者专门整理了一下他的仕途履历,也算得上比较快。但细细比对之后发现,清朝晋升官职最快的是著名的军机大臣傅恒,而且论当红程度,丝毫不亚于和珅。首先我们对和珅做一个了解:如果说用一

  • 溥仪从小身体就被宫女玩坏,清朝末代皇帝的童年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溥仪小时候宫女都对他做了什么,溥仪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溥仪被太监和宫女教唆

    满清的灭亡让封建统治彻底的从中国消失,社会阶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自然备受大家关注。 作为一个在幼年时期就登上皇位的亡国之君,溥仪的命运很凄惨,但是和历史上的亡国之君相比,溥仪最后的下场还好,起码生命得到的保障,但及即便如此,溥仪还是没能给自己留一个子嗣。 溥仪终其一

  • 乾隆登基后,与钮枯禄氏交好的妃子都获得了晋封,为何没有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视剧中,安陵容是一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她进宫完全是为了能够光耀门楣,她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当初进宫的时候,要不是多亏了甄嬛的那一支花,可能她就会被遣送回家,进宫后的安陵容,本来是跟甄嬛交好的。可是人总是会根据自己所处的境地而改变,她因出身卑微备受后宫妃子欺负,在加上甄嬛和沈眉庄都备受皇帝宠爱

  • 他有勇有谋,本有望延续太平天国历史,却死于自己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平天国最大历史功绩,太平 天国刘文彩,太平 天国 杨童舒

    在一些研究者印象中,水军是太平军的一大软肋,其实,在保卫天京等重要城市上,水军的作用不可忽视的。同时,他们当中也不乏骁勇善战的水军将领,曾被封为纪王的黄金爱便是其中佼佼者。黄金爱从小生活在福建晋江海滨,练就一身好水性,能够潜伏在深水里,昼夜不露面。1852年,太平军在长沙、岳州一带搜罗民船,建立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