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为何刘邦和项羽没敢造反呢?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为何刘邦和项羽没敢造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69 更新时间:2024/1/17 5:32:56

秦始皇时期刘邦项羽没有起兵造反的原因是不相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刘邦没有造反,是因为他没有造反的理由。楚国的文人、士大夫是很有气节的,因此在楚国灭亡的时候能够喊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让秦始皇一生挥之不去的诅咒。但刘邦并不是楚国贵族,早年间的他生活习性接近于一个市井无赖,虽然经历了国破家亡,但对其生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因此不像亡国的贵族那样一心想着复国。秦国在灭掉楚国之后,实行安抚政策。刘邦还做了泗水亭的亭长,可以说还受到了秦朝的恩惠。刘邦的老家沛县,这一个“沛”字就体现出了当地雨水丰沛,土地肥沃,因此当地百姓无需过多劳作就能获得不错的收成。照这样看来刘邦最初在沛县的生活还是非常滋润的,为什么要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反抗秦国呢。

秦二世胡亥继位之后大兴土木,命令全国各地抽调服徭役的人员到咸阳修建阿房宫和史皇帝陵。由于服徭役的人员需求巨大,刘邦所在的泗水亭需要出三百名壮丁,刘邦的一伙兄弟们都被迫去服徭役,而他本人则负责押送这些徭役去咸阳。由于人们知道去咸阳服徭役的人很多都被累死在现场,与其等死不如提前逃跑。

因此一路上逃跑的人很多,刘邦干脆做了个顺水人情把大家都遣散了。随行的官差跑回去向县令举报刘邦造反,刘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一伙愿意追随他的兄弟上了芒砀山,开始了他的反叛之路。总的来看,刘邦造反完全是被繁重的徭役逼迫的,如果扶苏继位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刘邦则不会造反。项羽没有造反,是因为时机还尚未成熟。项羽在秦始皇在世时就一心想要起兵造反,恢复楚国。当秦始皇的车驾从他面前经过时,他那一句“或可取而代之!”就将他当时的心理表达的淋漓尽致。只不过项羽的叔叔项梁认为时机还尚未成熟,当时六国贵族都有恢复自己国家的想法,但谁也不想做那只出头鸟

大家都在等着其他人率先起义,之后再顺势拉起反秦的大旗。秦始皇在位时期,项梁项羽叔侄一直没有停歇造反的准备工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天下所有的兵器收缴上来制造了12个金人,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手持武器能够造反。因此想要造反最重要的是秘密打造武器,这个准备过程需要时期。终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拉开了秦末天下大乱的序幕,陈胜的军队人数发展迅速,也吸引了秦朝绝大多数的军事力量。项梁见时机已经成熟,就率领八千子弟兵过江,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亡秦复楚的斗争中。成大事者不争一时之长短,项梁项羽叔侄厚积薄发,成为撼动前朝统治的一支最强大的力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夹竹桃”真的有毒吗?古代真的有用它下毒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对于植物草药的利用由来已久,传说古代神农尝百草,初步将各类植物花草进行了一个分辨,将那些对人体有利的植物分辨了出来,但最终却栽在了一株断肠草上面。后世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神农氏,便将其尊称为药王,广建药王庙,以表示对他的尊重。说起来,我国中医理论的成型建立,可能就是出自这神农尝百草之后,人们对这些草

  • 王羲之是如何成为书圣的?他年轻时下了多少功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羲之,东晋,历史解密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大臣、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颇高,兼善隶、草、楷、行各体,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巩在《墨池记》中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

  • 秦汉两朝的刑法都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汉两朝的刑法都有什么特点?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开始的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而刑法作为管理国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深受当权者的重视。我们都知道,刑法诞生于一种国家内部需要加强管理的环境下,它是法律的边界线,以令人恐惧的刑罚方式来约束百姓己,从而使国家

  • 张辽的实力如何?在曹营能排第几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张辽,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代的名将本来有很多,但在《三国演义》的“商业互吹”中来看,似乎蜀国五虎将的风头最盛,他们的人气大有超过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势头。可以这么说,武艺水平能够接近五虎将的人好像都算非常给力了。记得关羽曾经说过“张辽的武艺不在我和张飞之下”这样的一句话。关二爷从不轻易夸人,因此他对张辽赞赏的

  • 左慈做了什么事?为何会被曹操杀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献帝昏聩无能,内外大事都是曹操独断专行,还封曹操为魏王。这时孙权刚好和曹操讲和,得知这个消息后打算给曹操送四十担柑子。左慈知道这个消息后想戏弄曹操,将柑子都变成了空心的,然后乘机劝曹操停止战争,莫让百姓生灵涂炭。这种观点与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理念背道而驰,自然是两者只

  • 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为什么会越来越弱最后走向失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为什么会越来越弱最后走向失败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天国运动是晚清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领导集团,1850年末到1851年初建立的这个农民起义武装力量,用了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

  • 在二十四史中,《隋书》的质量为何名列前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隋书》,二十四史之一,由唐太宗下令编撰,这部书史书为什么能在“二十四史”中名列前茅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下令有司编撰前朝史书(《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唐朝贞观年间编撰的史书有八部(有两部为私修),在“二

  • 秦始皇当初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烧的是什么书,坑的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对焚书坑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何为焚书坑儒?焚的什么书?坑的什么人纵观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从帝王到贩夫走卒,永远都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秦始皇。始皇帝雄才大略,成为第一个一统中华,并将中华一统的信念根植人心的千古一帝。然后,后世多有诽谤,经常被提及的就是焚书坑儒。那么何为

  • 钟繇有什么具体成就?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钟繇是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那么钟繇有什么具体成就?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简介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以功累迁前军师。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

  • 曹丕和曹睿都托孤过司马懿 两人真的做出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曹丕和曹睿托孤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托孤司马懿 曹丕和曹睿做错了吗?在三国的历史上,司马懿算是曹魏的四朝老臣了,这家伙生生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而且曹丕和曹睿还是很信任司马懿的,临死前还任命其为辅政大臣,就像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一样,这司马懿就相当于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