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蜀两国曾经订立盟约——伐灭魏国,中分天下

吴蜀两国曾经订立盟约——伐灭魏国,中分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87 更新时间:2024/2/4 7:34:07

[var1]

公元229年四月,孙权在武昌南郊正式即皇帝位,布告天下。并且派遣使者通告蜀国,吴蜀两国在夷陵之战刘备死后,重新恢复了同盟关系。但是蜀汉向来以自己为正统,天天喊着要讨伐曹魏,称曹丕为“汉贼”。现在孙权又称帝了,所以蜀国面对使者,应该是非常尴尬的。蜀汉内部有部分大臣就非常不满,认为应当和吴国断绝关系。诸葛亮权衡利弊,力排众议,认为应当承认孙权称帝,并且派卫尉陈震出使吴国,吴蜀中分天下的盟约就是这时定下的。

[var1]

根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是岁,孙权称帝,与蜀约盟,共交分天下。《三国志·陈震传》记载:(陈)震到武昌,孙权与震升坛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按照这份约定,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属吴国;并州、凉州、冀州、兖州归蜀国,司隶校尉则以函谷关为界中分。是不是非常的不可思议,但是当时双方是非常严肃慎重的,孙权和陈震还升坛盟誓,举行了祭告天地的仪式。

[var1]

除了划分土地,双方的盟约中还记载:“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双方非常重视这次盟誓,通过两件事可以看出来。在中分天下之前,孙权曾经任命了朱然为兖州牧,盟约订立之后,因为兖州被划给了蜀国,孙权便马上撤了朱然兖州牧的职位。而同样,蜀国也将刘永的封号鲁王改为甘陵王、刘理的梁王改为安平王,表示对吴国的尊重。虽然只是画饼充饥,但吴蜀两国的姿势却非常端正,或许在吴蜀两国看来,伐灭魏国,中分天下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

[var1]

东汉,天下分为十三州。三国鼎立,魏国独占九州,吴国占有三州之地,蜀国只有益州和汉中。而按照这份约定,消灭魏国后,吴国将占有豫州、青州、徐州、幽州、扬州、荆州、交州和半个司州,一共七个半;而蜀国则占有益州、并州、凉州、冀州、兖州和半个司州,一共五个半。其实双方都明白,所谓的中分天下不过是个愿景而已,假如真的消灭了曹魏,双方不可能和平共处。

[var1]

在我看来,这份盟誓似乎更像是孙权的一厢情愿。想想当时孙权刚刚称帝,总要提振一下士气,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在蜀国方面,一方面是为了稳固和吴国的同盟,另一面诸葛亮也确实从公元228年开始北伐曹魏。不过,我们毕竟只是以后来者的眼光来看历史事件,因为我们知道吴蜀最终没有伐灭魏国,或许在当时这份军事同盟并没有那么可笑,你怎么看?

参考:《三国志》、张大可《三国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哪些名人不到20岁早逝?一位7岁做了孔子老师,一位8岁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以前读过夏完淳的一首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是夏完淳在被杀之前所写的一首诀别诗,名字叫别云间,我看他的意思就是别人间了。夏完淳是明朝末年的斗士,在父亲、师傅的感染之下,充满了爱国热情。他是上海松江人,他的父亲夏允彝是江南抗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个论断其实大错特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齐国攻秦,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的句子

    文|飞鱼说原创百家号首发欢迎转载点评!战国风云激荡,诸侯国不断争霸,此消彼长,国强国弱,在当时而言,最终哪个国家能力揽狂澜,一统华夏,其实是充满了迷幻的色彩,因为没人能知晓,这个桂冠会落在谁的头上,战国七雄,几乎无一例外都强大过,魏国称霸过,齐国强大过,楚国让诸侯忌惮过,就连最为弱小的韩国也让其余诸

  • 孙膑围魏救赵为何能用两次?对现代商业战争有启发吗?该如何运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说说孙膑为何要围魏救赵,围魏救赵中孙膑是怎么想的,围魏救赵孙膑的计谋妙在哪里

    这就好比在某些疾病方面,用西药快速见效,用中药却需要一个周期才能康复。那么可以说西药一定比中药强吗?当然不能这么说,因为中医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源上解决你的病灶。[var1]01围魏救赵是孙膑的一场表演战,多次运用都能见效。其实围魏救赵的战术,需要分为两场大战来分析,一场就是桂陵之战,还有一场则是

  •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只能排到第二第三位,排第一的令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白起王翦谁厉害了,王翦跟白起谁是灭六国的关键,战国白起王翦

    文|飞鱼说原创百家号首发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有四大名将,他们都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本事被人们所认可,他们分别是秦国白起、王翦,赵国李牧、廉颇,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排名,战场上也几乎没有正面较量过,而我们后世的读者也往往根据《千字文》里,起翦颇牧,用兵最精,来排名战国四大名将。[var1]其实,千字文里出

  • 山东诸侯第一次合纵攻秦占据天时地利,为何失败了?错不在公孙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孙衍第二次伐秦,合纵攻秦失败原因,五国合纵伐秦完整版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公孙衍是谁,为何《孟子》中会把公孙衍和张仪并称,难道张仪的对手不是苏秦吗?其实,有时候我们所知道历史,只是史官们想让我们后世看到的,而并非真实的历史,张仪和苏秦的故事,就是如此。因为张仪和苏秦,并不是同一时期的人,根据197

  • 古代父母去世,子女为何守孝3年?孔子一句话道清了内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子守孝三年,古代儿子死了父母要守孝吗,孔子去世学生守孝

    [var1]孔子曾经和宰予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宰予问,“守孝期三年时间太久了,能不能改成一年?”孔子反驳道,“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的大意是孩子生长到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也是天经地义的要求,你难道小时候没有接受过父母三年

  • 刺秦行动失败之前,也意味着他还有一线生机,可秦王手下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云涛刺秦,杨树林刺秦完整版,张良刺秦是真的吗

    [var1]案件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荆轲的人,他在燕国土生土长,对燕国太子丹十分尊敬。主要原因还是太子丹在荆轲前去刺杀之前,就已经对他非常不错了。荆轲感念于太子丹的热情款待,终于决定为燕国卖命。那个时候的死士的的确确就是死士,他们拿了钱当然要干事,绝不会一走了之。所以留下了后来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凄凉故事。

  • 山海经五大异兽,其中一个是凤凰的后代,百禽拜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山海经十大异兽排名,山海经异兽录飞升选择,山海经异兽图片可爱版

    第一位:彩凤[var1]彩凤,凤凰子嗣中美貌仅次于孔雀的神鸟,它虽没有凤凰那么崇高的地位,但是其形象与凤凰最为相近,呈王者象,为百禽拜服。第二位:应龙[var1]应龙,生有双翼,鳞身脊棘,头大而长,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它最早出现是在先前的黄帝时期,《山海经》《史记》均有其记载。而据《

  • 名将吴起为了当上将军亲手杀了自己的发妻和邻里三十多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吴起一生战绩,吴起郭艳梅照片,吴起刘天才视频完整版

    [var1]当年吴起可是富二代,家有良田千倾,家产万贯,但他却不甘于当个平平庸庸的富家公子,反而常常怀着英雄奇志,所以吴起经常用自己的家财去贿赂当值人员,想要谋求一官半职。但是年轻的他并不认识几个有实权的权贵,所以他屡屡被骗,万贯家财也抵不住他这样糟蹋,很快他就要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一家人过起了贫穷的

  • 嬴政统一华夏的最大功臣是谁?当属王翦父子,山东六国他俩灭5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少李轻兵去不回,荆人胜气鼓如雷。将军料敌元非怯,能使君王促驾来。——李复《王翦》说起东周可能不少人会比较陌生,但假如说春秋战国,可能很多人会口若悬河。但春秋战国和东周其实指的是同一个历史时期。东周的前半段我们称之为春秋,而后半段则是被称为战国了。春秋原本只是节气,那个时期比较重要的事情一般都是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