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不受宠的皇子就是爱新觉罗·永珹。这位皇子身份的高低要从他的母亲说起。爱新觉罗·永珹的母亲金氏是朝鲜地区的贵族,但是朝鲜被清朝征服之后,所有朝鲜的贵族都要充当满族人的奴隶包衣。
其实,令妃、华妃、年羹尧等人都是包衣出身。在后宫的众妃嫔当中,奴隶包衣出身的妃子始终是比满族贵族出身的妃子要低级,所以爱新觉罗·永珹的出身并不受乾隆皇帝的重视。
等到金氏生下了几个孩子之后,她的地位才有所提高,永珹也接着成为众皇子中比较有地位的那一个。可是,也正是这个提高,令乾隆皇帝和永珹的父子关系彻底断绝。在当时,比较流行以过继的方法来维持皇室之间的感情,减少皇宫内斗。
毕竟在康熙年间的那场皇室纷争绝对不想再来一次。所以,乾隆皇帝为了笼络自己的叔叔履亲王,就把身份地位较高,而才学也比较丰富的永珹过继给他。从此以后,永珹就失去了皇子的身份,也就成了皇帝的侄子了。
永珹本来是乾隆的儿子,却莫名其妙被过继给了亲王,是乾隆掐灭了他的希望之火,让他彻底排除在皇位候选人之外,可以说是非常残忍了。永珹被过继出去之后,过得也不太好,大概是因为被自己的父亲抛弃很难受吧。他虽然生前无缘皇位,不过他死后却掀起了波澜。
乾隆皇帝在出巡途中被一位老人拦截,老人哭着喊着说,他身边的一个小男孩是永珹的孩子,这个男孩是永城的嫡福晋所出,但是侧福晋不满嫡福晋,将小贝勒扔到了山上,老人就捡到了这个孩子。尽管永珹当时已经去世了,但是,京城的人都对他议论纷纷,也是对死人的不敬。不久后之后,乾隆皇帝亲自审问,后来才发现是老人的臆想罢了,毫无根据。
爱新觉罗·永珹的出身、成长、死亡都是一个个悲剧,母亲不得宠,父亲部疼爱,家中的福晋相互倾轧,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生活的永珹在心理上也的确会有很大的负担,所以,又忧虑成疾,自然就很容易因病去世了。他是乾隆的儿子,却被过继给亲王,生前无缘皇位,死后却掀起波澜!
皇族的亲情从来都不可以衡量,因为那些亲情都是令人寒心的。子不子,父不父,他们的之间始终横亘着一道权力的高墙,无法冲破,无法融化。所以说,出身在平民家族也是一件好事情,毕竟不会为了亲情而斗争。大家有什么想法吗?可以在下方留言!(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