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年悖论:韩国发现一封信,推翻已定公案,引清军入关不是吴三桂

千年悖论:韩国发现一封信,推翻已定公案,引清军入关不是吴三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98 更新时间:2024/2/4 7:35:07

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的灭亡更像是一种偶然事件,天灾频发,外患不断,使得明朝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最终走向了分崩离析。

其实这些只是表象,正如历史学博士张宏杰在《千年悖论》中所写:

大明朝的问题不在于遍地的水灾、旱灾、蝗灾,不在于四处蜂起的盗贼,也不在于几位奸臣和昏君,这些只是表象,在这一切的背后,支撑社会正常运转的精神支柱已经垮了。

这种精神支柱是纲常名教的道德约束,这其实就是儒家思想伦理规范中天然的缺陷在明朝后期被无限放大了,我们都知道,儒家提倡人之初性本善,但这是否定了人的自然天性,它没有为人性的软弱丑恶留下可弹的空间,甚至不承认人的生存的自主权利。

在明朝之前,儒家思想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软约束发挥作用的,但是在明朝这种软约束越来越僵硬,最终使得这一伦理陷入了困境,进而使得整个社会无法正常运转,进而拖垮了明朝。

张宏杰博士的观点可谓是一针见血,总能让人豁然开朗,以至于使得让他的历史书籍成为了不少历史爱好者的枕边读物,当然也包括我。

研究历史并不一定非要以整个王朝为视角来大谈特谈,有时候从点切入则更能击中要害,而《千年悖论》就是这样一本神奇的历史读物,其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就是明末清初的吴三桂

在我们的印象中吴三桂是不忠不义之人,但韩国发现一封信,推翻了这种已定公案,引清军入关的不是吴三桂,而这也正好印证了张宏杰《千年悖论》中的吴三桂。

吴三桂英勇无比

末年,吴三桂刚满18岁,在我们现在人看来,这个年纪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但是对吴三桂来说,这一年却是他走向政治舞台的起点,只不过谁也想不到,吴三桂还能如此英勇。

吴三桂的舅舅是祖大寿,这个名字我们需要重点圈一下,因为他是吴三桂心目中钦佩的英雄,而他后来所做的事情,深深影响着吴三桂。

《千年悖论》中有这么一个故事,着实能表现吴三桂的英勇: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祖大寿手下一位总兵,有一次他带500名士兵出城巡逻,可是在城外却遭遇了皇太极率领的四万骑兵。

吴襄很慌,赶紧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可是还是在城下被皇太极给包了饺子,既然逃不掉,只能硬着头皮迎战,毕竟这时候还没有人想着要投降满洲的皇太极。

祖大寿听闻吴襄被包围,便去城上观看军情,顺便还带上了吴三桂,祖大寿看到吴襄遇到的情况,只得连连摇头,毕竟此时城中也仅仅只有3000人,根本不够皇太极塞牙缝。

所以当吴三桂请求舅舅去救父亲时,祖大寿直接拒绝了,而皇太极本就没想着吃掉这500人,而是想着围点打援,等到城门一开,直接先解决掉援兵,进而入主锦州城。

可是他没想到,等来等去就等到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带与他带的20多位家丁,没错,是吴三桂带着家丁直接冲入了皇太极的包围圈。

吴三桂骑在马上左右冲杀,愣是冲到了吴襄身边,然后带着他从包围圈中给冲了出去,皇太极很震惊,但又怀疑这是明军设下的圈套,所以任由吴三桂嚣张的返回城中。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吴三桂心中埋下了坚持对抗满清的种子,那么为何他又会投降满清?

吴三桂降清诱因

就个人情感而言,吴三桂最不愿意做的就是成为不忠不义之人,他爱大明,也想着为大明奋斗终生,最起码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没有想过要做一个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叛徒。

可是吴三桂最后还是降清了,并且当上了清朝的平西王。

至于吴三桂投降的原因,很多人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这更是没有的事,陈圆圆虽然美艳,但吴三桂也从来不缺女人。

张宏杰博士在《千年悖论》中的观点尤为让人记忆犹新,可以说他的观点抛开了以往的论调而仅仅从人性方面作为切入。

他认为促使吴三桂降清的除了大明王朝已经烂到了根子的原因外,还有两个比较著名的人物降清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一是祖大寿,其二是洪承畴

崇祯元年,身为名将的祖大寿被派去了宁远,因宫功升任为前锋总兵官,后跟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袁崇焕入狱后,祖大寿逃出关外,在袁崇焕的招抚下,返回明朝。

在对抗满清中,祖大寿一直不遗余力,在被清军抓获后,也曾誓死不降,但最终祖大寿还是投降了,甚至成为了皇太极招抚汉人的一面旗帜。

面对祖大寿的投降,吴三桂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没有想到,那个在朝廷诸公中最让他敬重的洪承畴也会投降。

洪承畴是崇祯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甚至可以说是明朝的最后一颗稻草,吴三桂从来没有想过,这个胸中自有圣道天理的偶像会投降。

松锦之战后,洪承畴成为了满清的俘虏,所有人都等着洪承畴殉国的消息,甚至崇祯皇帝还在北京设好了祭坛。

可是洪承畴却投降了,这着实打了众人的脸,而就是这些人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吴三桂的民族情怀,最终让他也走向了这条路。

引清军入关的人

或许很多人会说,洪承畴也好,祖大寿也罢,他们投降是在走投无路,成为了俘虏后才做出的决定,而吴三桂不是,他本能反抗一下,本可以不引清军入关。

正是由于这点,才让他成为了不忠不义之人,但是在韩国发现了一封书信,让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之说成为了欲加之罪,进而让《千年悖论》中的吴三桂更加贴近真实的历史。

在韩国有一部《燕行录》,这是朝鲜使臣来华所见所闻的记录,其中有一封《贝勒尚善寄吴三桂书》的书信。

这封信是尚善在岳州前线写给吴三桂的,这封信中详尽写了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行为,其中还有这么一句话:

王在明时,不过一总兵尔,国破不降,而能请兵灭贼,以复君仇者,可谓尽忠于明室矣。

这句话指明了吴三桂在当时清军入关时,仅仅只是一个总兵,在明朝灭亡的时候,他并没有投降李自成,而是想着“请兵灭贼”来报仇。

这里“请”的自然是清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馊主意是吴三桂想出的,当我们再看其他史料时,便能发现借兵灭贼这主意是童逵行提出的,而下命令是蓟辽总督王永吉,至于吴三桂,他只是执行了这条命令,毕竟只是总兵的他,根本没有能力否决上级的决定,这也就意味着,吴三桂不是引清军入关的人。

只不过他们都没想到的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李自成被打败后,明朝并没有因此复兴,而他们请兵灭贼的愿望最终埋葬了大明朝。

而在尚善看来,吴三桂虽然降清了,但他对明朝还是忠心的,至于说为何吴三桂会成为人人喊打的坏人,自然是少不了史书对他诋毁。

毕竟连那个被满清竭尽全力美化的洪承畴最终也在清朝中叶成为了人人喊打的佞臣,更别提自立为帝不服满清统治的吴三桂了。

如果您对历史感兴趣,如果您想追寻历史背后的真相,一定要读读张宏杰博士的《千年悖论》,其中很多历史都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正如莫言对他的评价那般:

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又迷人,让我们这些历史书页背后的观赏者触目惊心、目眩神离、欲言又止……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千年悖论》等。

(图网,侵删)

更多文章

  • 嘉庆不服从乾隆临终嘱咐,执意抄家和珅,为何15年后追悔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死后嘉庆为什么急着处死和珅,乾隆死后嘉庆为什么要拿下和珅,嘉庆为啥要处死和珅

    众所周知清朝时期最大的贪官是和珅,他所贪污的钱财数额是巨大的,在乾隆帝死后没多久,嘉庆皇帝就迫不及待地拿和珅开刀。嘉庆帝在查抄和珅时,竟然在其家中搜出巨额财产,总额相当于大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的总和还多。嘉庆帝因为得到了和珅的巨额财产,让他所执掌的清朝国库一下子就变得丰盈起来,因此民间有“和珅跌倒,

  • 皇帝和皇后夫妻恩爱,妃子被冷落,于是就闹离婚,成为民国大新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帝与皇后结婚后离婚,皇帝皇后秀恩爱,妃子被皇帝冷落后如何释放自己

    这时皇后婉容就像逃出牢笼的小鸟一样快乐,住在皇宫里的日子,婉容不能迈出宫门半步,但在迁居天津后,她就像普通人可以随便出门玩,还可以参加多种多样的宴会和社交活动。溥仪很宠爱皇后婉容,他和婉容出双入对,走到哪里都带着婉容。婉容想到哪里玩,溥仪就陪同前往,真是一对恩爱夫妻,形影不离,如胶似胶。到天津后,溥

  • 同样是雍正的门人,李卫官封两江总督,而年羹尧却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两江李卫,年羹尧死后李卫对雍正的态度,李卫与年羹尧关系

    这两个人成为雍正门人以后,都尽心尽力为雍正做事。算是非常忠心的了。尤其是李卫这个人,他自己虽然有一些小心思,但是无时无刻都是在为自己的主子着想。所以他的官位越做越大,等到雍正做了皇帝以后,直接封了他一个江苏巡抚。后来荣耀就更加不用说了,提升成为了两江总督都。而且他这辈子没有什么波折,除了年轻的时候吃

  • 康熙为何没有明确立胤禛为继承人?九龙夺嫡太残酷,他怕重蹈覆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九龙夺嫡,tvb雍正九龙夺嫡,康熙对胤禛的态度

    因此他将目光转移到了其他几个皇子身上,这才上演了九龙夺嫡的闹剧。康熙一辈子老婆多,因此儿子也不少,有排名的儿子就有35人,没有夭折的,也有24人。如此庞大的一个儿子集团,如果大多数是蠢蛋也就算了,可偏偏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是人精。因此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就成了非常头疼的问题,因此康熙索性就不明摆着立继承

  • 吴定彩:率部在安庆城与湘军死战,打出太平军老兵最后的“倔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庆之围湘军多少人,吴定彩,吴定彩死守安庆

    吴定彩,太平军将领,两广的老兄弟,先后参加过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之战,是太平天国中的元老级将领之一。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以杨秀清为首的诸王在这次动乱中先后身死,这就使得太平军元气大伤,将领层出现断层的局面,天王洪秀全为了改善这个局面,从原有的太平军头目中挑选了一批实战丰富的将领来统帅太

  • 姜子牙是什么神?为什么感觉他很厉害?神和仙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子牙是什么神,姜子牙破迷仙阵完整版,姜子牙和杨戬谁厉害

    封神演义最后一篇,申公豹嘲笑完姜子牙忙了半天一个神位都没有。姜子牙道,难道我姜尚是为了自己的神位下山的吗?此言可谓大义凛然,如果封神演义的主角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一个神位忙了整部剧的话,那么封神演义真没啥意义可以流芳。姜公年将耄耋,辅周罚纣,救黎民于水火,安抚天下正邪魂魄于封神台,即完成了神界的轮回次序

  • 周朝灭亡是因为分封制,如果不是,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朝的分封制及作用,周朝的分封制是怎样的,周朝实现分封制的原因

    一:分封制究竟有没有错武王伐纣之后,周朝建立,并且延续了800年之久,尽管中间又卡了一下,分为西周和东周,但也算是顺利接班还是周朝。周朝一开始就进行了分封制,将一些国土分给一些有功的人或者是皇室宗亲,比如姜子牙封到了齐国地段,后面的晋国、蔡国等等都是周天子的亲戚。所以一开始分封制并没有错,那后面为何

  • 她是古代四大妖姬之一,夺取纣王江山的女妖,复原图美的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妲己水池迷惑纣王,历史十大妖姬,凤青青露肚皮给纣王跳舞

    苏妲己,商朝人氏,父亲大人苏护是一位侯爷,出生河南温县,长的倾国倾城,能歌善舞的蛇蝎美人。她因《封神演义》而被世人熟知,千年的九尾狐幻化成人,也是仙界有名的仙女,来到王宫,成为纣王的王后。如今,网上流传着美人的画像,据传是根据苏妲己的古尸进行容貌还原,历史记载,“乌云秀发,杏脸桃腮,眉如春山浅淡..

  • 妲己:我不是狐狸精,也非红颜祸水,请放过我一个弱女子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狐狸精美女妲己图片,狐狸精妲己吻戏,狐狸精妲己迷惑商纣王

    在90年拍的《封神榜》和小说当中,妲己是被九尾狐狸精附体,蛊惑纣王,在新拍的《封神演义》当中也差不多,不过是说苏妲己是为了报仇才愿意接受狐妖的法力,然后如何如何的鼓动商纣王一步一步自取灭亡,最终被周朝所取代。反正无论如何,妲己都算不是一个正面人物,而且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中,妲己和商朝的灭亡也有着很大的

  • 商朝灭亡后,一名皇室子弟在海外建立国家,沿存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中原王朝的统一以及疆域扩张,在文化传播以及人口迁徙等因素影响下,周边地区也发展出了一些政权。很多人对于商朝的了解,多是通过神话故事《封神榜》得知的。《封神榜》中记录了武王伐商的故事,一代暴君商纣王宠妖姬、灭忠良,后来,大周以燎原之势灭了商朝,商纣王自焚于摘星楼,商朝退出历史舞台。商朝虽然灭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