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退位还是假禅让?周公有心夺天下,为何又禅位给周成王

真退位还是假禅让?周公有心夺天下,为何又禅位给周成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15 更新时间:2024/2/20 10:08:53

周公是继三皇五帝以后,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位完人。西汉文帝时期,著名的大才子贾谊曾评价周公说“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黄帝后圣人前,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既然周公享有如此高的声誉,不妨来了解一下周公的那些事儿。

有关周公那些事儿

周公,本姓为姬,原名曰旦,史书中又称他叫周公旦。周朝正宗皇室出身,履历丰富华丽。他本是周文王姬昌的四儿子,周武王姬发同胞弟,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周朝建立后,负责四处采风,收集素材并编纂出《周礼》一书。因封地在周地,受封头等公爵,故而有周公的称谓。作为周朝的宗室成员和元勋,周公凭借超强的智慧和过人的才能,后人继续追封周公为儒家“元圣”。

现在提起周公,往往会将他和“解梦”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周公解梦”仅是周公光辉一生的冰山一角。后人对他的敬仰,却是他禅位让贤的美德,即周公执政六年后,将周朝的王位禅让给亲侄子(周武王的嫡长子)周成王,这场不流血的王权移交,令史家称赞不已。

周公在大周建立初期,根基未稳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匡复周朝社稷,又在周朝江山坚若磐石时,选择退位让贤。平心而论,这样大公无私的人格和激流勇退的精神,确实值得代代称颂。然而,也有一部分历史学家指出:周公所谓退位让贤存在很大的疑点。

是真退位,还是假禅让

自古以来,王权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从历朝历代的史书来看,特别是皇家宗室,他们丝毫没有骨肉亲情可言,人人最惦记的是朝堂上那把椅子。所以,有些人通过翻阅《荀子·儒效》和《淮南子·记论训》时,从中发现一些端倪,提出“周公有夺取天下的想法”。比如荀子原文记载:

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

此处“屏”是“屏蔽”之意,“及”是“继承”,通俗点讲是:周公跳过父死子继的周成王,想要搞一出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说明周公辅政时,俨然有取代周成王自立的想法。此外,《韩诗外传·卷三》有记载说“周公践天子之位”,也表明周公一度想要夺取周朝的王权。

另一部古老的史书《周书·金滕》曾有另一段记述:周公召集周朝派头最大的两位元老太公和召公说“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

古汉语中,“辟”是王位的意思(比如有个词叫复辟)。顾名思义,“弗辟”是不坐王位之意。所以,周公此番话表明他内心矛盾的一面。周武王伐纣大业未成,中途突然驾崩,天下还没有全部平定,必须有人来继承自己的事业,保护得来不易的成果。

矛盾的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年纪还很小,无法肩负起这份大任。所以,周公经过再三权衡,决定自己先登上王位,解决那些尚未臣服的诸侯,否则文武二王开创的事业毁于一旦。九泉之下,自己将无脸面再见父兄。

这段记载与《荀子·儒效》中,周公履天子之籍的原因是防止“恶天下之倍周”不谋而合。很显然,周朝建立初期,制度草创、人心未稳。绝不是年幼的周成王能够压得住的场面,必须让精明老练的王室成员来坐天下,才能保住新兴的周朝江山社稷。

即使周公有野心,都难以长久称王

周公到底有没有称王周朝的野心,已是无法考究的事儿,除非周公本人承认。然而客观地说,即使周公有取代周成王的野心,他都不会取得成功。因为当时还有两位重量级人物太公和召公的存在,此二老的才能与周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公和召公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他俩关系特别密切,暗地里观察着周公的一举一动。

若是周公稍有不臣之心,太公和召公必然不会袖手旁观。后来,周公的两位亲兄弟蔡叔管叔暗通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兵反周。周公迫于压力,为了笼络周朝人心,只好顺水推舟,上演一幕“退位禅让”的大戏。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有时候,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周公内心有何想法,真的无人能知。常言道“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评价一个人不能过分地挑剔,只要他生前身后没有作出有损他人和公德的事儿,那么他就是一个值得称颂的人物。看待周公“真退位还是假禅让”的问题同样适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华夏朝史:三国第一谋士郭嘉,临死前竟然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郭嘉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因为他并没有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早在曹操还没有成就霸业的时候就死掉了。不过,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郭嘉,因为他作为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绝对是完全不输诸葛亮的,

  • 华夏朝史:太平天国嘉应州血战,这一战彻底注定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太平天国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看好,因为这场农民起义真的就是太残暴,洪秀全并没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甚至就连最基本的口号“人人平等,天下大同”都没有做到,反而是变本加厉的剥削老百姓,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水深

  • 古埃及是夏朝是否真的有所依据,仅凭文明的契合能否具有说服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个问题要从:“埃及夏朝说,苏美尔夏朝说”中找出原因了,很显然不管夏朝有还是没有,夏朝这连个字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夏朝还真就是有的。别的暂且不用多说,试问,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人说过,春朝,秋朝以及冬朝呢?即便是让人捕风捉影都没人去捉呢?所以,夏朝的存在也就是一种毋庸置疑的存在了。当

  • 华夏朝史:横扫大半个世界的蒙古帝国,为何后来会变的弱小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蒙古帝国来,这个帝国在中国历史上那可就非常的优秀了,尤其是在铁木真的带领下,更是横扫了大半个世界的战绩,最被网民们津津乐道,甚至说起元朝来很多网友都会自豪感油然而生,可见蒙古帝国的存在对网友们的影响到

  • 华夏朝史:他堪称中国历史上的骄傲,仅凭一本书就流传了两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中国历史上的骄傲来,那可就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毕竟华夏大地本身就是一个让人骄傲的地方。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中国历史上的骄傲有很多,但是仅凭一本书就能流传两千多年的还真就不多,或许除了孔孟之外剩余的也不

  • 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现的,那么商朝之前的历史是如何记录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口口相传的历史这里从假设的角度去论证的话,如果说商朝之前是没有文字出现的,那中国人是商朝之前的历史到底是如何记载下来的,这个问题就成为了史学界之中一个难以解答的疑问。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从今天社会学和观察学的角度出发的话,我们会发现即使在文字和网络信息储存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和中国偏

  • 华夏朝史:古代4位使用方天画戟的战将,其实有一位足以堪比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方天画戟来,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吕布的标志,不过在古代的战将中,可不只有吕布一个人用过方天画戟,虽然吕布很厉害,虽然方天画戟是吕布的标准,虽然吕布是人中吕布,但是即便是很多人都无法媲美吕布,可是总会有

  • 华夏朝史: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同样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是汉武帝,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一位皇帝是汉武帝,估计同样也不会有太多的人会反对。很显然,汉武帝刘彻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不简单,而且还是非常极

  • 华夏朝史:历史上4位生死未卜的古人,其中有一位是道家的创始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其实,在历史上有很多生死未卜的人,只不过这4位影响力比较大罢了,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即便是他们生死未卜,但是现在肯定他们都死了,毕竟他们的存在是上百年上千年之前的事情。然而,这4位在历史上很有影

  • 华夏朝史:金庸笔下的大英雄吴六奇,历史上的他真有反清复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估计看过《鹿鼎记》的朋友都知道,在金庸的笔下吴六奇是一位反清复明的大英雄,可惜的是他虽然成功的打入清廷内部,但是却不幸被华山派杀害,而且因为他被杀后还导致反清复明大业难以继续,可见这个吴六奇对于反清复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