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八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2]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概要》,《文物》2000年第12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第六册,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丁山:《商周史料考证》,中华书局,1988年版。
[5] 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文物》1976年第1期。
[6] 李学勤:《何尊新释》,《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
[7] 朱凤瀚:《〈召诰〉、〈洛诰〉、何尊与成周》,《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十一册,中华书局,1992年版。
[9] 李学勤:《论多友鼎的时代及意义》,《人文杂志》1981年第6期。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二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1年版,第401页。
版权声明
《硬核博物馆》连载的全部文章包括原创、肖像、评论、剧本、改编、译本、转载等内容,其著作权一律归原作者所有,《硬核博物馆》为经原作者合法授权的唯一版权代理方。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号内容需联系sophie.liu@gugongedu.com.
2. 未经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硬核博物馆》原创文章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硬核博物馆》团队将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3.转载申请细则:
1)提前三个工作日邮件沟通转载申请;
2)保持文章图片完整性;
3)完整标注文章作者和其他文章中标注的版权信息;
4)完整标注来源《硬核博物馆》,以及作者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