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虽实有其人但其《太誓》并未传世,现存者为伪作

姜子牙虽实有其人但其《太誓》并未传世,现存者为伪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79 更新时间:2023/12/24 12:39:23

姜子牙是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子牙”,或曰为“字”。如郑国公孙侨“字子产”,孔子弟子原宪“字子思”、端木赐“字子贡”,等等。或曰为吕尚另名。《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唐徐寅诗云:“姜牙兆寄熊罴内,陶侃文成掌握间。”“子”,就是尊称了。

姜子牙,亦称“太公望”。《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悦,曰:‘自吾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周西伯”,即周文王。司马迁说,吕尚曾经很穷破窘困,年老了,才凭借钓鱼的机会,得“奸”西伯。后人,多将“奸”解为“见”。其实不妨理解为“设圈套”,即后世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法。西伯出外狩猎前占卜,卦辞说,所获猎物不是龙螭,也不是虎罴;得到的,是称霸大业的辅臣。西伯于是在渭水北岸遇见了吕尚,相谈之后大喜,说,周国先军太公说过,必有圣人来周,周定由此兴旺。这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的到来很久了。因此,吕尚又称“太公望”。二人乘车而返,吕尚被自尊为太师。又因此,姜子牙还被称为“师尚父”。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文王崩,武王即位,尊吕尚为“师尚父”。汉刘向《别录》云:“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毛传》:“凉,佐也。”

吕尚

《大明》是周族史诗。《诗序》曰:“《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天鉴文王明德,降命周族大兴;武王承继天命,尚父辅佐功成。此诗当作于周初,姜子牙确有其人当可为证。

还可以作为证据的是《清华简》。

目前已整理出的,有《耆夜》一篇,记载周武王八年征伐耆国,即黎国得胜回周都后,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参与者有武王、周公、毕公、召公、辛甲、作册逸、师尚父等人。典礼中,众人饮酒赋诗,诗之内容亦载于简文。

《尚书》中,有《西伯戡黎》一文。《尚书大传》、《史记》等皆以为伐黎为文王八年。宋以后,对究竟是文王还是武王伐耆,已出现争论。从《清华简.耆夜》看,“武王伐耆”当更可信。

但不管是文王还是武王,吕尚或曰师尚父,属于周初王室权力核心成员这一点可以肯定。

《清华简》中,还整理出《良臣》一篇,记录自黄帝始之辅佐“明君”之“良臣”,师尚父依然在列,此又为一证。

清华简

经碳14年代测定,并经树轮校正,《清华简》成简年代在前305年加减30年,与古文字学考证年代一致。简中整理出的先秦典籍,被称作继孔壁中书和汲冢竹书之后的“第三次重大发现”。

关于姜子牙是“怎样一个人”,《史记·太史公世家》有所记载。

先说他的功绩。

周西伯姬昌被商纣王囚于羑里,后来脱身回国,私下与吕尚商议推行德政,推翻商纣。其中很多用兵谋略和奇计,是太公所出的基本谋略,后世在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隐秘权术时,都遵法效仿。周西伯为政清明,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有诗人称其为被人称赞为膺受天命的文王;西伯征讨崇国、密须和犬夷后,大规模建造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向了周,这多数是出于太公的谋略。

武王即位第九年,欲完成文王大业,进行了东征商纣的演习,看诸侯是否会响应。军队出征之际,太师尚父左手握黄钱,右手持白进行了誓师。各国诸候不召自来有八百之众。演习之后,武王和太师尚父作了《太誓》。

两年后,纣王诛杀王子比干,囚禁箕子。武王准备伐商,然而占ト不吉,群臣因此害怕,只有太公强劝武王出兵。十ー年正月甲子日,武王牧野誓师,大败殷军,杀了商纣。第二天,武王于社坛之上,向神祇昭告纣王罪行。武王把商纣聚敛的钱币和屯积的粮食,用以赈济百姓;増高比干的墓,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势的九鼎迁往周国,并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一起开创新时期。这些事大多是太师尚父的谋略。

吕尚

成为天下之王的武王,把齐国营丘封给太师尚父。当时,夷族莱人的莱侯带兵来犯,想争抢营丘,没有成功。

太公到齐国后,修明政事,按当地习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致使民众大多归附齐国,使齐国成为了大国。周成王年幼登基时,管蔡叛变,淮夷也背叛了周朝,成王便派召康公对太公说:“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因此征讨各国,成为大国,定都营丘。

太公去世时已有一百多岁。

《史记·周本纪》亦记载了吕尚事迹,可与《齐太公世家》对读。

再说姜子牙的“身世”以及“归周”。

《史记》成书于前100年前后,距周初,已过去了近千年时间。司马迁能大致描述姜子牙之作为,实为不易。

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又在秦皇焚书之后,史迁一定也苦于可据资料匮乏。所以,关于姜子牙“身世”及“归周”,司马迁采取了博采众说的方法。

司马迁说,太公望吕尚,是东海边之人。他的先祖曾经担任过四岳之官,协助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其后人有的被封在吕地,有的被封在申地,姓姜。夏、商两朝,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成为平民,吕尚是他们的后代。吕尚本来姓姜,后来用封地为姓,因此叫作吕尚。

司马迁

司马迁又讲,有人说,太公博学多识,曾侍奉过商纣王。纣王无道,太公于是离去了。他四处游说列国诸侯,但没有碰到知遇之君,最后西行归依了周西伯。有人说,吕尚是一个隐居不仕的隐士,隐居在海滨。周西伯囚于羑里,西伯的大臣散宜生、闳天久闻吕尚美名,就去邀请他。吕尚也因“闻西伯贤,又善养老,”因而前往,于是三人寻找美女珍宝,献给纣王,以赎取西伯。西伯因此得以释放回国。虽然对于吕尚归周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普遍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的太师。

这一段话,充分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官的严谨态度。

其实,太公的“姜姓”和“封于吕地”,倒是一个重要线索。

《国语·晋语十》云:“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异类虽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韦昭《注》:“相及,相嫁娶也。”

这是说,姬姓的黄帝一族和姜姓的炎帝一族,异族而婚,繁衍后代,这与后来所说的“同族不婚”相吻合。

“生民”,即繁衍后代。《诗.大雅》里,有《生民》一篇,亦为周族史诗。其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这是说,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是姜嫄,踩了天帝脚印,生下了伟大的后稷,培育出了后来伟大的周族。

之后,周族重要先祖古公亶父,仍然娶姜氏女为妻。《诗·大雅·绵》、《诗·大雅·思齐》都有记载歌颂——“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即大名鼎鼎的“太姜”。

邑姜

有意思的是,《左传·昭公元年》载:“昔武王邑姜,方震太叔。”杜预《注》:“邑姜,武王后,齐太公之女。”周武王是姜子牙的女婿。

此后各代周族王室于姜姓为婚姻,历历不绝。

周初,“封建亲戚”,血亲姬姓封国五十五,外戚封国十六,其中姜姓封为齐、许、申、吕。姬姓继续与这些姜姓国频繁通婚。

起于姬水之姬姓,与起于姜水之姜姓,即“黄”、“炎”二族,当皆出自“氐”“羌”——“姬”,“氐”也;“姜”,“羌”也,均居于渭水两岸。

所以,姜子牙钓于渭阳,就好理解了。而“东海边之人”一说,似不必过于当真。还不必当真的,是《封神演义》中关于姜子牙的描写,就当作“演义”来看就好。

司马迁所云吕尚与武王共同所作《太誓》,至今未见传世,汉代以后出现的几个版本,皆是托伪。另,《汉书·艺文志》录太公二百三十七篇、《隋书·经籍志》收太公六韬五卷,亦为后人托伪也已成定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河南郑州商城遗址发现商代中期高等级贵族墓葬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该墓葬区的发现极大丰富了郑州商城聚落结构布局的内涵,为进一步探讨郑州商城的变迁时间和功能演变提供了新材料。这是郑州商城遗址商代中期高等级贵族墓葬区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任卓如 摄这是郑州商城遗址高等级贵族墓M2底部的殉狗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任卓如 摄这是郑州商城遗址高等级贵族

  • 破译一个10万,甲骨文为什么这么难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的甲骨文大概有1300多个字,也就是说,还有3000多个字仍没有被破译。2015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向全国发布过一个悬赏公告,破译一个未释读的甲骨文,可以获得10万元奖励。破解甲骨文为什么这么难?除了时间久远,文字的形态和使用情况发生不少变化之外。破解甲骨文的难点还在于,作为

  • 封神中,除元始天尊之外,为何只有陆压愿意送法宝给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是因为姜子牙与仙道无缘,所以元始天尊便让他下山辅保明君,以换取其下半辈子的人间富贵;二是因为封神大战在即,元始天尊需要姜子牙来帮他代为掌管封神榜;在以上这两点中,姜子牙辅保明君成就帝业自然不成问题,毕竟其恩师是仙界顶级大佬元始天尊,在姜子牙下山前,元始天尊肯定会把兵书战策以及治国安邦之策全都交给他

  • 《人民日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新成果——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出土金覆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核心阅读9月1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介绍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后城咀石城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等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国史前文明化与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中,二里头遗址考古新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多网格式的结构布局,制陶和骨角

  • 西周后期诸侯、贵族势力便已提升,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已无法驾驭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周都的沦陷给渭河谷地带来了混乱、骚动和满目疮痍。《史记》云:西戎“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然而真实的情形可能要远比司马迁描述得复杂。渭河平原上的众多聚居地可能都遭到入侵者的劫掠,引起了普遍的社会恐慌和经济凋敝。西申和鄫可能已不再是周人的严重威胁,因为他们在王室中的阵地已经被翦除。倒是

  • 马车止分享:广东省博物馆《玉鸣锵锵——商代妇好玉器特展》系列之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广东省博物馆展回顾《玉鸣锵锵——商代妇好玉器特展》系列之三马车止分享1976年,在举世闻名的安阳殷墟,商代“中兴之主”武丁之妻、传奇王后“妇好”之墓发掘出土。除了能与甲骨卜辞资料相印证墓主身份、史料价值重大的带铭青铜器外,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750余件精美绝伦的玉器,这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一次重大发现。在

  • 《中华文化瑰宝最美甲骨文—殷商甲骨文藏品》于9月21日14:00开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原标题:《中华文化瑰宝最美甲骨文—殷商甲骨文藏品》于9月21日14:00开售

  • 5、夏桀:只是玩玩,怎么就把夏给玩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对于孔甲来说,这是非常的贴切。不降在临终前,因担心儿子孔甲性情乖僻而治理不好国家,就将王位内禅给弟弟、孔甲的叔父扃。不过,兜兜转转了一圈,在廑死后,王位又回到了孔甲这里。运气虽有,但是能力却真不行,这也说明了当初不降对孔甲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孔甲在位期间,吃喝嫖赌抽几乎样

  • 姜太公为何摆谱?洪秀全人设谜团?他讲历史人物,孩子们超爱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绝不该是那些枯燥的一二三,四五六。历史不是为了应试而学,更为了探究我们从何而来,去往何处;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人物也不只有广为流传的那些“丰功伟绩”,他们是人不是神,他们也食人间烟火,不该活在传说中。《楚河说历史》 专门打破历史的枯燥,让你寻找大历史中的那些真实闪光点。 试听音频来自博雅小学堂APP

  • 宝鸡西周墓中出土的青铜器,曾留下未解之谜,四十年后终于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周公是谁,他究竟埋在哪里?史学界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而该青铜器也就伴随着产生了许多未解之谜。然而2003年,北大考古队在展开调研工作的过程中,有了意外的发现,考古学者们将青铜器身上的谜团逐一解开。1963年宝鸡市贾庄村的一位村民,在自家后院种菜的时候,意外挖出了一块铜疙瘩。由于该村民没怎么上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