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是被虚构的吗?

夏朝是被虚构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68 更新时间:2023/12/27 16:12:48

说起上古历史,很多人都知道夏商周三个朝代。这三个朝代是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开化,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转折点。关于这三个朝代,还有很多神话传说。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小说《封神榜》,就是描写周朝取代商朝的那段历史。

司马迁的《史记》中,夏朝存在了不到500年。它出现在约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其最后一位君主是有名的暴君,最后被成汤所灭。但是,外国史学家却对夏朝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很多人认为夏朝只是古人虚构出来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这样一个朝代存在,这是为什呢?

有些人以为,这是因为《史记》和司马迁距离夏朝1500~2000年,不足信。其实,在中国现存的更早的文献中,大多数都提到了夏朝或大禹,一般都是夏商周三代并列的。

司马迁只是综合已经存在的文献而已。

例如,《尚书》有不少篇说到夏朝和商朝,周朝人确认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统朝代。其中《周书》产生的年代在西周初年,距夏朝不过数百年。晚一些的《左传》中,夏商周三代是并列的,且提到夏朝及《夏书》的地方极多;也直接提到了夏朝君王 (夏朝时称为“后”,商周称为王,以后称皇帝) 的名字,如、相、皋、孔甲、桀等。

而我们也很清楚的是,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君主,问题是关于他的历史记载,是少之又少,神话传说倒是不缺。历史学家们出于严谨考虑,一直认为没有考古印证的记载都存疑,所以夏朝是否存在成了史学界一大谜团。

由于上古文明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我们中国境内也有很多文明走向消亡,没有传承下来,所以就算挖出来的东西确定出自商代之前,也不能确定就是夏的遗迹。

众所周知,在建国之后的考古发掘中,我们挖出了大量的青铜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通过专家考证,这些甲骨多半来自于中国的商朝。根据史料记载,商朝的政权十分迷信,无论干什么都得先占卜。这些人有一种占卜方法,就是把龟甲或者动物的肩胛骨放在火上烤,烤热了之后甲骨就会龟裂,然后古人看甲骨的裂纹预测吉凶。

通过这些甲骨,然后比对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很确定地说,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称为商的政权存在。

而此后大量出土的青铜器,又说明了在商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周政权存在。通过对这些出土文物的研究我们发现,商周这两个政权之间是具有继承性质的。所谓继承,不单是一个政权在同一块土地上取代了另一个政权,而是说两个政权之间的文化是延续的。

但是和商周两朝不同,夏朝到今天都没有确凿的考古证据存在。在我们的文字记载中,夏朝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夏商周还有传承关系,所以我们不能挖出来一个商周之前的文明就说是夏朝。

其实,商朝之前的文明我们已经挖出来好几个了,比如说二里头遗址、仰韶遗址、龙山遗址等。这些遗址虽然能通过科学手段进行断代,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文字记载,谁也无法确定这就是史料记载中的夏朝遗迹。

当然,在文献中记载的夏朝的年代,中原地区确实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豫西二里头遗址,按C14测定为3900至3600年之前,其时代恰在商之前,确实开始建立了相当不小的宫室和宗庙,还有道路及排水体系;其青铜铸造技术,已经比再早一些年代的文化有了很大进展,开始铸造鼎、爵等礼器,这和夏朝铸鼎的历史记录是符合的。

But!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考古证据,是否可以和“夏王朝”的文献记载相匹配,在历史学界尚无定论中国学术界现在已经基本上接受了夏王朝就是相当于“二里头文化”这个阶段的说法。而西方学术界则不太认可这个说法。

这倒不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之类的祸心,而是研究方法不同。西方史学界在研究文献的时,首先要研究文献的成文时间,文献的性质,以及是否有旁证。

其实对于这些上古文明,史学家们的考据是很严谨的。历史学家不可能挖出来一个东西就往朝代年谱里安。商周之后中国的历史记载一直没有中断,所以这个时间段内挖出来的东西,很轻松就能确定属于哪个时代,甚至还能确定到具体人物。

可是,已发现的考古证据无法提供有效线索,来判断《尚书》《左传》《孟子》《史记》中有关夏代的说法是否正确。反过来,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铜铭文来看,并无表明夏朝存在的证据殷商离“夏王朝”时间更近,对“夏王朝”记载的详实程度还不如几百年后的孟子,这个在逻辑上是很难说得通的。

而对于这种只存在于文字记载中的文明,史学家又必须保持怀疑态度,毕竟古人没有科学的记录手段,很多东西可能是出自臆想或政治需要。

当然,我们也不是要迷信外国人。西方史学家在接触中华古文化时,他们对于西亚北非的古文明已经研究很长时间了,满脑子都是西方考古成就,当时中国又没有足够的田野考古成果,他们对于中国古文献又是那样生疏,掌握起来又是那样困难,所以,他们曾认为水稻是从印度传过来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是从中东传过来的,中国文字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后代等。

2004年以来,中国官方考古界也在继“夏商周断代工程”后,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是一项多学科结合、联合攻关的国家级重大考古项目。此项工程共涉及20多个自然和人文学科,旨在找出并解答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诸多问题,比如中华民族传说中的祖先黄帝炎帝是否确有其人,是否还有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等等。

但到目前为止,官方也未曾发现中国古代存在超级文明的任何证据,只是研究了中原地区6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城邑,然后宣布在距今5000年前,我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

编者注: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思考与交流,感谢作者原创,如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朝第三代君王——姒太康,因狩猎而失去“王位”的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上古时代和夏朝,最大的领域叫天下,管理者叫“天子”,天子所在的国家叫天子国,天子管理诸侯,诸侯的领地就叫“国”,诸侯再管理的领地叫“采邑”,管理和所有者就是大夫,而采邑又叫“家”。以前的“国”和“家”是分开的,代表不同的地域,每个诸侯都可以成为一个国主,以前的“家”就是诸侯的领地,但是众多国主中只

  • 被列为中国三大亡国妖妃之一的妺喜竟是史上“第一女间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位历史有名的迷惑君王以致亡国的妺喜,她究竟有多美呢?关于妺喜的相关记载表明,她是有施部落中最美的女子,有诗赞曰:“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有施部落被夏桀使用武力征服成功,力战不殆后不得不献美求和,这个美人也就是妺喜了。妺喜被送到夏桀身边后迅速得到夏桀的宠

  • 夏朝第五任君主——姒相,一心复国壮志未酬,只因有后羿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国都斟鄩已经被有穷国的后羿占领,姒相要掌权,只能离开斟鄩,把国都迁到了斟灌,实际政权依然是后羿在掌管,姒相虽然是天子,只能管辖很小的一片区域。说到后羿,很多人联想到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后羿是有穷国的国主,妻子是嫦娥和纯狐。后羿非常善于射箭,技术非常地高超,而且他确实是一个能力非常出众的大英雄。

  • 夏朝第四任君王——姒中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仲康与后羿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昨天我们讲到,由于夏后族诸侯对于后羿代理夏朝朝政不满,后羿不得不立启的儿子中康为夏朝的君主。其实中康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知道后羿打算从启的儿子中挑选继位者,他就笼络了夏后族的众多诸侯,所以夏后族诸侯向后羿推荐了中康继位,虽然中康顺利继位了,但是政权还是由后羿掌控的,中康成了后羿的傀儡皇帝。但是中康也

  • 陕西历史博物院,周朝春秋战国青铜器(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青铜制品强度更加高,很多器物再也不需要强壮的三足,支柱慢慢纤细起来,唯有这款酒壶还延续陶器粗壮短足的风格。

  • 镇馆之宝|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妇好鸮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所处时代:商代晚期器物规格: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出土地点: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宫殿宗庙遗址西南侧妇好墓妇好鸮尊的年代属于殷墟青铜器二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鸟形铜尊。其整体为一昂首挺胸鸮形。鸮尊生动的造型,配以蝉纹、双头夔纹、饕餮纹、盘蛇纹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商朝的一生,就是鸟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 陕西历史博物院,周朝春秋战国青铜器(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玻璃展柜里面两条青龙扭曲着身躯缠绕在一起,那个时代二龙戏珠的典故可能还没有出现,两个龙头并没有凑在一起,也没什么龙珠好戏。上述青铜金属制品多是奢侈品生活中其实没多少实用价值,展馆中一些看似粗糙的构件引起我的极 大兴 趣。 湖北 博物馆曾侯乙墓中的H型F型铜制构件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建筑构件,今天陕

  • 夏朝篡位皇帝——后羿和寒浞,很多人都不知道后羿当过夏朝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后羿:“羿”是他的名,“后”是夏朝对君主的尊称,代表的是国王或首领的意思。后羿是历史上少见的几位改姓未改朝代的篡位者,后羿称帝后并没有更改夏朝的国号。自从后羿当夏朝君主后,就把自己最信任的好朋友寒浞升为左膀右臂,最后把寒浞升到了宰相。后羿没称帝时和寒浞一样都是隶属夏朝的诸侯,后羿是有穷国的国主,寒浞

  • 『浙·永嘉』启灶窑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年代:唐保护等级:永嘉县文物保护单位拍摄时间:2020年12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