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读历史品人生,从曾国藩身上,学做人间清醒

读历史品人生,从曾国藩身上,学做人间清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34 更新时间:2024/5/7 6:54:27

人能被阶层限制吗?

曾国藩,书上对他的评价是一个“笨人”。他28岁,第7次考秀才,才考上了。换到我们今天的理解,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高考考了7次,才有大学可以读。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说都应该算不上是一个聪明人。他的家庭世代都是农民,而且汉人在清朝朝廷里是不受重视的。所以曾国藩刚到京城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仅衣着土气,读书也就只读过“四书五经”,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好像都不如别人,这使他刚到京城的时候非常自卑。但就是这么一个总爱称自己是笨拙之人的曾国藩,后来做到了两江总督的高位。对于曾国藩这个“笨人”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阶级跃迁!

那么他的方法是什么呢?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做事笨拙的人,能胜过做事投机取巧的人,他一辈子都在践行他的处世之道,从他读书习惯看,曾国藩读书从来都是逐句读,在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书后不会去读其他书。他喜欢比较“慢”地完成一件事后,再去进行另一件事。他不完成一天的学习或者是工作,他就绝对不会睡觉。他做事情非常直截了当,但过程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做,虽然这样成功来得可能会比别人慢很多,但是这样的成功经得起推敲。

真心一定会换来真心吗?

大家都知道左宗棠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这样一个厉害人物,他的老师是曾国藩。曾国藩对左宗棠非常器重,不仅传授给他许多知识,在左宗棠的事业上也给了很多帮助。但是左宗棠却没有始终对自己的老师心存感激,相反,左宗棠经常会把曾国藩犯的一些错都悄悄记下来去打小报告,甚至当众骂曾国藩,因为这些事,两个人的关系变得不如从前。

左宗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左宗棠一直认为自己特别聪明,他都用“今亮”来比喻自己,因此左宗棠不甘心只跟在曾国藩的后面做个小小的幕僚。站在左宗棠的角度看,他做这些事情都是有自己的原因的,虽然左宗棠的行为不正确,却也是可以理解的。面对左宗棠对曾国藩进行的攻击,曾国藩从来不会去在背后诋毁左宗棠,任何涉及到左宗棠的事情,绝对不会用私人感情,甚至当左宗棠遇到困难的时候,曾国藩依然不计前嫌选择对他提供帮助。曾国藩的做法让我们知道,不管别人做什么,我们应该遵循自己的原则,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为什么认真做事还要被排挤?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需要到湖南创建湘军,在创建过程中,曾国藩吃了不少苦,有很多人不配合他的工作,对他进行百般阻挠,曾国藩面对当时的困境,和他人对自己的百般刁难,开始了思考,明明他做事是为了国家好,为了百姓好,为什么反而会受到那么多人的排挤?

想了许久,他觉得是自己不太懂人情世故。曾国藩觉得自己特别牛,觉得自己一个人就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因此在曾国藩做事的同时得罪了非常多的人。与他一起共事的人认为,既然你曾国藩瞧不上我们,为什么我们要帮你。除了上面这层原因,另一个方面就是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让别人没有钱赚了。初入职场的我们刚开始也是不屑去处理人际关系,也不善于面对各种应酬,这样子会显得你自己特别清廉和正气,但是身处在一个组织里面做事,我们需要懂得一些人情世故。尽管曾国藩一身正气,但是还是被排挤到只能回乡下了。在经历这件事情之后,他就下定决心要改变,他开始学着会跟每个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处好关系,会去迎合一些必要的应酬。通过这些改变,使得他之后的道路顺畅很多,后面他的湘军需要钱的时候,那曾经和他打过交道的人全部都会帮他,助他做成了他想做的事。有一个词叫做“和光同尘”,他自己诠释得特别好,不要太过展露自己的锋芒,学会融入集体,这样才能够做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

“君子以反身修德”这句话发了曾国藩,通过这句话他悟出了一些处世之道,人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冷静。人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做的不够的地方,该怎么去调整?他认为人只有修德,才能够逢凶化吉。相信了解完曾国藩的生平,你一定受益匪浅。

更多文章

  • 咸丰皇帝猝死之谜被揭晓,专家:太乱了,史官都不好意思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咸丰儿子,满清十三皇朝之咸丰,咸丰为什么斗不过慈安

    提起历史,他就好像是一个虚拟舞台,有心人随心所欲捏造些稗官野史放上去,就能塑造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也有些真正的英雄人物,被坊间的小说所误导,成了奸臣。自从唐朝以后,皇权高于史官,历史基本已经成为皇帝的“私人日记”了,司马迁手里那支笔,最终失去了锋芒,逐渐覆盖虚假的疑云。在21世纪以来,许多人至臻研

  • 周文王到底是被纣王逼反的还是主动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文王和纣王的关系,周文王和纣王之间的故事,周文王靠什么上位

    周文王姬昌,历史上著名的圣明贤德君王,史书也好,封神演义也好,都明里暗里说文王是被无道昏君商纣王逼反,这符合历史事实吗?其实周人灭商的过程有“以下犯上”的嫌疑,在历史上引起不少争论,然而在重视道德人生的儒家史官和学者看来,周人的这一过程并没有什么可以非议之处,反而应该大力肯定。《论语·泰伯》记载了孔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背后真相或许是一场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离去,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女子。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女子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

  • 西周是如何灭亡的?真的是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是如何灭亡的?是哪些因素导致的?褒姒说起西周灭亡,很多人估计都会想到,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结果真的有敌人来犯时,再次点燃烽火,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最终导致犬戎大军攻破了镐京,周幽王被害伤,当诸侯们反应过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援时,犬戎已经将聚敛起

  • 细说商朝的历代君主,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是商朝兴盛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是我国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其君主称呼为“帝”,并多以天干来进行命名的,例如商朝的建立者汤的帝号为帝天乙,商纣王的帝号为帝辛,纣王不过是周王朝给他的恶谥。商朝的始祖是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的契,他是帝喾与简狄之子,相传是简狄吞燕子蛋而生,故而有“玄鸟生商”一说。契十四传至成汤,汤伐桀于鸣条灭夏,建立商朝

  • 周厉王:朕的财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百姓:我谢谢你八辈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周的财税小故事,厉王简介,资治通鉴周纪全文

    (梦归秋辰:第577期)公元前841年,西周的百姓不约而同地起来反叛,周厉王被迫逃往彘地。对此周厉王非常不解,然后自己愤愤不平地说道:本王尽心用全国之兵护佑百姓都平安,以专利制度让百姓都有田种,都有渔猎为生。本王只不过收了他们一点点财税,但都用于他们了呀,为何他们对寡人如此仇视呢?周厉王随从们听到周

  • 大禹与夏启谁才是家天下的创立者?世袭制的根本内核~朕即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新体系替代旧体系时,总会面对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如何解释自己的正当性。制度的更替更是如此。夏朝之前的君王靠的是自身的德行和功绩,而且这些君王都是黄帝的直系血亲,按后世理论,本就有继承权的,只是选择面更大,择其中有德者居之,君王在世时即选好接班人,直接让位,史称禅让制。到大禹时,论武功真正解决共工、

  • 撤展倒计时|西周玉器主题艺术创作大赏&摄影作品征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相隔多久,古物总是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灵感的涌现、创作的启迪。跨越时空,数千年前西周玉器的纹样至今仍能迸发出艺术设计的火花。本次展览期间,诞生了不少围绕西周玉器创作的作品,一起先睹为快吧!龙、凤、人玉器纹饰解析手绘稿『这次“郁郁乎文哉”展览主要是希望呈现晋国玉器的美,

  • 夏朝之前是什么王朝?考古家:早已考证,中华上下6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朝前的历史简介,夏朝的基本历史信息,历史上真正的夏朝长啥样

    但随着殷墟文化遗址的考古挖掘,一批批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被考古出土,一片片甲骨文重见天日,商朝的历史被证明出来,西方学者的嘴被堵上了。后来,西方又开始鼓吹说中国的夏朝是杜撰的;但随着我国考古(夏代二里头遗址)的进行以及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的验收,夏朝的历史真相即将浮出水面。但中国的历史究竟有多长呢?这恐怕无

  • 指尖上的国宝82丨西周虢国人龙合纹玉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玉璧作为礼玉六器之一,担负着祭天地、祭祖先、事鬼神的重大宗教责任。玉璧为六器之首,是古代最重要的玉礼器,其使用年代之久,出土地域之广,数量之多,是其他玉器无法相提并论的。而用来作礼器的玉璧往往是玉中的佼佼者,一般材质优良,造型规整,纹饰优美,制作精细。在虢国墓地出土的礼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