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啥不让其他儿子继承皇位,而让自己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呢

朱元璋为啥不让其他儿子继承皇位,而让自己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86 更新时间:2024/1/17 13:43:22

朱元璋可以选择的对象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离去,朱元璋可以选择的对象其实还有很多。除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之外,朱元璋年长受封的儿子还有十几人之多。看起来朱元璋还是选择颇多,但是有机会参与争储的无非秦、晋、燕等少数几人。

次子秦王:虽然秦王朱樉被立为负责皇族事务的宗人令,而且早在洪武三年就封为秦王。但是朱标伤的前一年就以他过失太多为由将他召回京城。随后在朱标的调解下,朱樉才得以返回封地。但是总体而言,朱樉仍不失为一个有作为的藩王,他在封地期间多次讨伐叛番,而且治军严整。但是可能在政治有不少过失,因此不太为朱元璋所喜。

三子晋王:老三朱棡受封晋王,封地在太原。史书对其评价是多智而残暴,受封去太原途中就被朱元璋训斥了一顿,此后更是在封地玩五马害伤的戏码,让朱元璋对他非常不满,甚至想要废黜他的王爵。

四子燕王:燕王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也是朱元璋诸子中最有能力的一个。因此非常受朱元璋器重,也是朱标伤后朱元璋考虑过的储君人选。

综上,在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离去之时,朱元璋可以选择的储君人选虽然不少,但大体上无非次子秦王、三子晋王、四子燕王和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

朱元璋的宗法观念

朱元璋出身草莽,并非什么儒学经书熏陶下的国君。但是他却是少有的开国之后有长达三十年时间治理地方的开国之君。因此朱元璋在坐稳江山之后,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为后世子孙建立起一整套统治制度。

朱元璋的统治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尽可能地压制和消弭一切不稳定因素。在朱元璋的制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23到地方都采取分权而治的原则。对2023政权威胁最大的三大因素,权臣、外戚和宦官都被他设计的制度管的伤伤的。为了压制权臣他废除宰相制度,甚至命令后世之君不得重新设立,为了抑制外戚,他规定后宫嫔妃从低级别军户和小官吏家庭选出,防止豪门大族借助后宫形成外戚势力。而宦官也被他列入不得干政的行列,当然他的后世子孙没有严格遵守,导致宦官势力在明朝非常强势。

而朱元璋设计这些制度的理论基础就是儒家礼法制度,而其中宗法制也就是明朝皇位继承制度的根本。因此朱元璋在面对嫡长子朱标离去之后,他所剩的选择也就不多了,要么他选择朱允炆作为皇太孙来继承皇位,要么他必须选择秦王以嫡次子身份继承皇位。

不可忽视的存在:太子党

朱标是少有的父子之间没有隔阂猜疑的太子。他在储君之位上权力非常大,朱元璋不仅早早就为他搭建政治班底,让他参与国政,而且公开允许他形成之间的政治派系。

因此明初朱元璋对待官员非常严苛的情况下,太子党是朝廷中一个独特的存在,朱元璋对他们放权而且放心。直到朱标离去,朱元璋已经让朱允炆坐上储君之位时,他才开始放手屠戮了蓝玉等太子党的中坚力量。

在朱标刚刚离去之时,朝中的太子一系仍然实力强大,因此在选择储君的问题上,这些大臣必然是支持朱标之子朱允炆作为储君人选。而秦王朱樉早在1378年就已经就藩,在朝堂上可以说毫无影响力可言。

综上,朱元璋其实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考虑好了储君选择问题。如果从能力看,他无疑会选择朱棣,但是朱棣一方面只是第四子,另一方面朱棣同样无法短时间内获得众多太子党的支持。而且朱棣很有可能并不是马皇后所生,因此从嫡庶方面也会让他与朱元璋制定的政治制度相违背。而朱允炆一方面常年在朱元璋身边,加上为人孝顺,这让已经年逾古稀的朱元璋非常喜欢。朱元璋只有选择他才能一方面满足宗法制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够让太子党迅速支持,而他只需要将蓝玉这样不好控制的人物除掉,为朱允炆创造一个较为简单的接班政局。说到底朱元璋始终认为他们朱家不会自相残杀,他主要防的是别人夺位,因此坚持保留其他诸子的武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到底拥有多少军队,为何能威胁康熙皇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到了康熙年间,努力的恢复江南的生产,渐渐恢复了生机,但清军的残暴依然让老百姓恐惧甚至愤怒,只是因为恐惧,所以将愤怒藏在心中。为了能够拉拢汉人,减少民族矛盾,并且开始任用很多汉人作为封疆大吏,这些人,除了三藩,比较有名的还有,陕西的王辅臣等封疆大吏,汉人的势力,几乎控制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吴三桂的猝

  • 狐狸精喜欢什么样的男人?从聊斋志异中探寻女妖精们的择偶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怎么找到聊斋的狐狸精,聊斋之狐狸精全集免费下载,浅析聊斋志异的爱情

    现在男女相亲,要的是有房、有车、有存款,看的是身材颜值经济水平。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古代不一定好,现代也不一定合理。那么,在妖精界,女妖精们是根据什么标准来择偶的呢?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寻找答案!《聊斋志异》包含了490多个短篇,其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故事,最

  • 早在成吉思汗之前,这位我们皇帝便成为中亚霸主,若不伤必征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耶律大石字重德,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他自幼文武双全,不仅精通汉文、契丹文,而且善于骑射。天庆五年,耶律大石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翰林承旨。他也是《辽史》中记载的,辽朝唯一一个契丹进士。辽朝以翰林为林牙,所以耶律大石又被称为大石林牙。后来他又先后担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等职。公元1122

  • 崇祯皇帝无法解决明朝的财政危机,为什么清朝却解决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满清和大明其实也没什么不一样。满清杀的士绅多,但大明杀的官员也不少。王朝初期都不手软的,但是害人的目的性差不少,大清就冲钱去,谁不给钱杀谁。目的明确而且可持续,这点上就比较高明了。大明是为了除腐败什么的害人,这个就没法持续了。因为为制度问题,皇帝受到太多制约。张居正变化被废除,就没什么机会了。张居正

  • 延禧攻略:剧中的贤德皇后,乾隆深爱着的女人,伤因却扑朔迷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和富察氏大婚之时,弘历只有16岁,富察氏只有15岁——看起来似乎还很小,但在当时这正是初婚的平均年龄。他们两人的婚姻生活非常美满,直到23年后富察氏离世。两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看起来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无论弘历前往哪里,富察氏都会陪伴左右;弘历生病时,她会尽心服侍直至弘历痊愈。孝贤皇后富察氏,出身

  • 北宋历史上真实的庞太师,敢和皇帝爱妃作对,还救了大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真实的庞太师不仅不是个奸臣,还是一位极具浩然正气的大忠臣!庞太师原名庞籍,生于公元988年,为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的进士出身,曾任黄州司理参军,因工作表现突出而深受上司好评,毫无疑问,他是凭着真才实学一步步晋升至大理寺丞、枢密使、宰相等官位的。不仅如此,他还是

  • 嘉庆皇帝从和珅手里抄到了那么多黄金白银,最后都花到哪儿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白莲教起义从嘉庆元年,一直持续到了嘉庆9年才算真正平定!这可苦了嘉庆皇帝。战争一直都是花钱巨大的项目,在镇压白莲教时,清政府出动16省数十万的军队,导致十几名提督,总兵等殒命。前后投资超过两亿两白银,相当于国库5年的收入,而且这个资金是远远不止的,善后工作又需要大量的金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库并

  • 《清平乐》帝后终究是一段虐恋?宋仁宗为何一直不信任曹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书中的曹皇后是个很有故事的女子,也很有可能是在这方面吸引了皇上的注意,不得不说皇帝也是明白自己被曹皇后的才华所吸引了,因为张贵妃虽然貌美,但是人非常的实在也是没有什么聪明的脑袋,所以看起来也是没有一些不雅,皇上虽然也喜欢但是却无法掏心窝,所以说曹皇后是一个很好懂他的人。曹皇后是一个很倔强的人,即使说

  • 康熙并非嫡子,上面还有哥哥福全,为什么他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政治体制上,一般都会排斥女人干政,清朝时期也不例外,但是在刚入中原时期,女性在政治中还有一定的话语权,孝庄太后虽然没有垂帘听政,却在顺治即位与康熙即位的时候都产生了影响。由于福全是宁悫妃董鄂氏(不是顺治最爱的董鄂妃)所生,生母身份卑微,而且孝庄从一开始就讨厌董鄂氏,这也间接导致了孝庄不喜欢福全

  • 明仁宗朱高炽之伤,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突然驾崩,真相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有个皇帝在位,仅仅九个月就驾崩于寝宫之内,伤因颇受争议。但他在位的九个月中受到的赞誉,比在位超过40年的万历皇帝和嘉靖皇帝都要高,他就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和徐皇后嫡长子,根据当时规矩,他在17岁的时候就被朱棣立为燕王世子。他生性沉重端庄、喜好读书,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正统的儒家教育。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