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588年,努尔哈赤将11岁的东果格格,嫁给28岁的何和礼 新婚

1588年,努尔哈赤将11岁的东果格格,嫁给28岁的何和礼 新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12 更新时间:2024/1/16 17:51:15

1588年4月,天高气爽,一支喜气洋洋的队伍正在路上缓缓而行,领头的,正是未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彼时的他,是女真族的首领,他此行,是为了迎娶哈达贝勒的女儿纳喇氏。

当时,女真族的迎亲规矩是,新郎必须要亲自去迎娶新娘才能彰显诚意,努尔哈赤这才率领众将士前去迎亲。

正当大家欢天喜地,喜气洋洋的前进时,一个身披铠甲,手拿利器的武士大大咧咧的从努尔哈赤身前经过,这一下子就吸引了努尔哈赤的注意。

他问随从:“这是什么人。”

随从回答:“这是栋鄂部的第一神箭手钮翁金。”

努尔哈赤闻言,立马来了兴致。彼时,他年轻气盛,正想着联合各部落攻打明朝建国称帝,栋鄂部的首领何和礼,就是他极力拉拢的对象。

但碍于某些原因,他至今未能与何和礼搭上关系,现在有这种好机会,他怎么能放过。

当下,努尔哈赤便叫住了钮翁金,要跟他比试一下。努尔哈赤指着百步之外的柳树对钮翁金说:“我们比试一下,每人用五箭去射击柳树,看谁的箭法好。”

听他这么说,钮翁金当仁不让的率先射出了五箭,努尔哈赤也紧随其后放出了自己的箭。《清太祖实录》一书中记载了两人的比赛结果:钮翁金五箭射中了三箭,三箭参差不齐,努尔哈赤五箭全中,且呈一条直线。

看到结果,钮翁金没什么表示,默默的离开了。

《八旗通志》一书中记载,钮翁金回去把赛箭结果告诉了何和礼,何和礼听后,亲自率领了30名将士为努尔哈赤护行,两人之间的友好交集,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婚娶事件结束后不久,何和礼便亲自率领500名将士,去建州努尔哈赤投诚,后来史学家认为,钮翁金其实就是何和礼放给努尔哈赤的试金石。

目的就是为了测试努尔哈赤是不是值得自己追随的人物,努尔哈赤对钮翁金的态度,让何和礼看到了他的真诚和决断,这才决定投诚。

努尔哈赤对何和礼的到来非常高兴,他很早便想拉拢何和礼,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何和礼来投诚,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于是,何和礼一出现,努尔哈赤就封他为一等大臣,这还不够,为了拉进与何和礼的关系,努尔哈赤还决定将自己11岁的女儿东果格格嫁给他。

听闻努尔哈赤要给自己赐婚,何和礼马上表示了婉拒,他表示,自己在栋鄂部早已成婚,膝下已有子女,再与年轻女子成婚,实在不合礼仪,尤其是东果格格还小,嫁给自己,恐怕会委屈了格格。

但努尔哈赤不这么认为,先前他试图拉拢何和礼的时候,已经深知对方厚重的人品,现在能亲上加亲笼络对方,他自是执意到底。

没办法,何和礼只能接受了东果格格。何和礼远在栋鄂部的妻子听说后,大为惊诧,因为栋鄂部与努尔哈赤所在的女真族,存在世仇,她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何和礼会娶东果格格。

原来,努尔哈赤有个六叔,这个六叔又有个儿子名叫阿哈纳,阿哈纳到了适婚年纪后,想娶沙革达部部长的女儿,但沙革达部部长嫌弃阿哈纳贫困,就拒绝了他,转头却把女儿嫁给了何和礼的父亲,这惹得努尔哈赤一家非常不满。

后来,这个女子被暗杀,何和礼的父亲便怀疑是努尔哈赤一族干的,两族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有了这层障碍,何和礼的妻子不相信何和礼能这么简单的与努尔哈赤冰释前嫌,然而,她在家等待了良久,仍旧没能等来何和礼的影子。

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要结婚了,于是事不宜迟,听闻当天正是何和礼成亲的日子,她马上带着100亲信,持刀杀到了成亲的礼堂。

听闻自己的妻子杀来了,因为心中有愧,一向骁勇善战的何和礼率先低下了态度,他看着妻子,劝说道:“夫人,你先回家,后面的事情,我们再慢慢谈。”

他的夫人却不愿意:“后面慢慢谈,你有了她,还能容得下我们吗?这件事必须现在解决,你要是选了她,可就别怪我带剩下的栋鄂部将士攻打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听说何和礼正在跟妻子纠缠不休,为了避免生出事端,便亲自去前厅劝解,他对气鼓鼓的何和礼妻子说:“你放心,就算今天何和礼成亲了,你还是正室,东果格格才是小妾。”

一族首领都来劝架了,何和礼的妻子也不能再绷着脸,为了支持何和礼,她便率领剩下的栋鄂部族人,一同归顺了努尔哈赤。

后来,也真如努尔哈赤所言,何和礼的妻子,至死都保留了正室的名分,但可怜的是,她空有正室之名,却无正室之实。

《啸亭杂录》记载,努尔哈赤不让她的子女承袭爵位,甚至还下令让人称呼她为厄吓妈妈,指责她不懂谦让,没有道德,可怜何和礼的妻子,背锅背的莫名其妙,真是倒霉。

参考

「1」学成.清开国重臣何和礼.[J].满族研究.2009(2).32-33

「2」孙文良;李治亭 .清开国勋臣何和礼.[J].社会科学战线.1984.228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珅平日排场有多大?吃饭荒唐1幕被还原,网友:根本就是个废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和珅简介和生活,和珅有多不简单,和珅是怎么为人的

    ▲和珅当年吃饭模样相当浮夸,全等侍女喂食(图/百科词条)日前,有一部视频还原了和珅当时坐拥富庶的实况。和珅用膳,基本上侍女会在桌边围成一圈,围着老爷,提供他各种需要。此时的和珅只要坐在主位上,什么都不用做,等着侍女亲自将食物喂入口。两位侍女会分别站在和珅左右两侧,左一口、右一口,和珅只要转头、张嘴即

  • 鳌拜的一个致命弱点,被孝庄利用,令康熙稳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康熙擒拿鳌拜这段历史中,孝庄皇太后的作用比较隐蔽,甚至常常被忽略。比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孝庄皇太后就被直接无视,完全没有出场的机会。少年康熙被神化,被无限拔高,成了天降伟人,这当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细读历史,就会发现,没有孝庄皇太后在背后运筹帷幄,指点小康熙,以小康熙的那点能耐

  • 古代的纳兰淳雪,相貌倾城,为何不得乾隆宠爱?甚至遭他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纳兰淳雪的经典语录,乾隆的妃子纳兰淳雪,纳兰淳雪到底有多厉害

    在里面只要是嫔妃使用什么计谋,耍手段,皇上都能看出来,而且女主角也不再是傻白甜,而是非常腹黑。当时就算进宫不久的纳兰淳雪,也是因为皇帝的性格吃了一个大亏。任何绿茶婊都逃不过皇帝的眼睛。有一次,纳兰淳雪故意想要吸引皇上,然后在御花园里唱小曲,声音非常好听,好像夜莺的声音一样。这个时候就是为了吸引皇上,

  • 古代人发明的四大“奇技淫巧”,第三件慈禧最爱,只可惜已失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发明的四大奇技淫巧,第三件慈禧最爱,可惜都已经失传。现代化技术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日新月异,高科技产品数不胜数,但要谈智慧,许多人觉得现代人与古人无可匹敌,古时候的思想虽然封建又不高科技,但是他们有无限的智慧。“奇技谓奇异技能,淫巧谓过度工巧。二者大同,但技据人身,巧指器物为异耳。”一般人都用奇技

  • 古代嫔妃红杏出墙,皇帝如何处置她们?康熙做法让人哭笑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第一种就是选择视若无睹,皇帝也是人再加上日理万机,难免身心疲惫的时候,所以后宫里的妃子们即便有个别“红杏出墙”,但只要不是自己很喜欢的那位妃子,皇帝就可以做到明知道她背叛自己却还是舍不得杀她,再加上一些妃子还很可能涉及到朝政的一些人员联系,所以更是杀不得。例如汉成帝在知道赵飞燕背叛他后,就没有

  • 古代网红如何出名?《聊斋志异》中第一人,靠当众吃翔而名动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故事大概意思是,有一个叫金世成的长山人。一向居家很不检点。有一天出家当了僧人,后来好像得了颠病,喜欢吃不洁之物,不以为恶,反以为美。在路上,看到狗或者羊遗秽(也就是翔)在前,经常伏下身子吃。还自号为佛,周围的那些愚民愚妇却对他的行为感到很惊异,拜金世成为师,执弟子礼的民众数以千计、万计。金世成责

  • 爱抱怨的你值得一看,考生意外被乾隆钦点为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毕沅,字秋帆,江苏太仓人,师从沈德潜在灵岩山求学,因此自号灵岩山人。毕沅幼年丧父,由母亲张藻养育成人。毕沅的外祖母是清代著名才女顾若宪,母亲因此博学多才。在母亲的熏陶之下,毕沅六岁就能读《诗经》、《离骚》,十岁精通声韵,善作诗文。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毕沅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

  • 八国联军为破坏大清龙脉,炮轰顺治陵墓,三炮后落荒而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顺治陵墓内部图片,顺治最著名的一首诗,顺治的皇后简介

    据记载:他死后还不像其他的帝王那般大操大办,而是采取的火葬,很少的陪葬品,以至于盗墓者都懒得盗掘。这可能也是顺治的孝陵能够保存完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了吧。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一路北上占领了清朝的首都紫禁城,慈禧太后带上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在紫禁城掠夺一番过后,便直接去了遵化的清东陵。八国联军士

  • 八国强迫签订《辛丑条约》错!是十一国!这三国得谁庇护?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辛丑条约有哪11国,岁次辛丑,辛丑与乙未对冲的结果

    在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最大,向列强赔款4.5亿两,并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一提到《辛丑条约》,人们就会想起八国联军侵华,那么《辛丑条约》是清政府与英、法、德、日、美、意、奥、俄等八国签订的吗?不是!当年参加联军侵华的只要英、法等8个国家,但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却

  • 古代没有手机,清朝王爷是如何消遣时间的?你是想象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庆王爷简介,清朝王爷玩啥都到极致,古代没有手机怎么打发时间

    不过虽然出行受到了限制,但是他们的生活与普通百姓比较起来是非常奢侈的,首先来说说吃,说到吃可并不仅仅只是说这些王爷的一日三餐有多么丰盛,清朝的王爷他们一日三餐其实并没有特别丰盛,早餐大都市下人从大街上买来的吊炉,马蹄,油条,烧饼这些午餐和晚餐,他们吃的最多的是火锅,只是他们每一顿都有肉吃,真正奢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