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五十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文王姬昌的父亲也就是季历在位的时候励精图治,对周边国的戎狄部落发动战争,战绩赫赫。
在周国不断的扩张自己的势力的时候,引起了商王的注意,商王害怕周国这股新势力日后能取代自己的国家。
于是就以赏赐为由,将季历召到殷都,表面上是封赏,实际上是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监视一段时间,而后以一个莫有虚名的罪名将季历杀害。
季历被杀后,年纪尚小的姬昌继承西伯侯之位,所以又称西伯昌。文王姬昌继位后因为国力暂时无法和商朝对着干,所以只能继续臣服于商朝的统治下。
而这时,商纣王的亲信崇侯虎暗中告诉商纣王说:“西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这恐怕对您不利啊”。
于是商纣王就将姬昌拘留在羑里,还将他的儿子杀了做成肉汤逼迫文王姬昌喝下。周国的大臣们得知文王姬昌被拘留在羑里后惊慌不已,想尽各种方法祈求商纣王放回姬昌回去。
最后,周国的大臣赠送一个美人给到商纣王,最终才把姬昌救回,姬昌回周国后,对于灭商的心至始至终都从未有过动摇。
根据《尚书》记载,周国首先讨伐西方犬戎、密须等小国,以固后方,接着东伐耆国、又伐邘,最后伐崇国,深入到商朝势力范围,并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称丰京。
姬昌从继位以来勤于政事,对人都是以礼相待,广纳人才,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都可以来周国谋事业,不限地区,所以吸引了许多外部落的人才。
《史记·周本纪》记载姬昌遵后稷、公刘之业,效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使周国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
在治岐期间,姬昌合理的划分土地,不收取商人来往的过路费,如果有人犯罪其妻儿不用一起坐牢等等,实行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
姬昌的生活也是非常的勤俭,他经常下田和农民一起干活,还主动拜吕尚为军师,经常虚心向吕尚请教兵法,还发布了“有亡荒阅”的律令。
虽然姬昌在世时并未完成灭商大业,但岐周在他的统治下国力日渐强大,为灭商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今天的分享到这就结束了
感谢小伙伴们的聆听
我们下期再见!
点赞 ❤️ 关注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