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评1:康熙最初中意的2个接班人,并非雍正

《雍正王朝》评1:康熙最初中意的2个接班人,并非雍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82 更新时间:2024/1/25 6:36:08

治国之道,一张一弛。

康熙久经考虑,最后选定雍正为接班人,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

首先,当然是因为康熙儿子多,选择的机会也多。否则像咸丰一样,百亩良田只长着同治一根独苗,任何标准都是多余的,有多少奇谋伟略都白搭。

再次,康熙皇帝太长寿,考验儿子们的时间足够。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它能化腐朽为神奇,也能让天才变为废柴,从而不断地改变康熙对储君的要求。

但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康熙最中意的接班人,一直是二阿哥胤礽。其他皇子无论有多么优秀,都只能靠边站。

假设在此期间,康熙驾崩,那继位的一定是太子胤礽。

这种“一定”时间太久,对胤礽并不是什么好事。皇太子屡次监国,影响力越来越大,太子的权力也逐渐与皇帝的权力产生冲突,于是,太子的麻烦来了。

九王夺嫡,源自康熙皇帝对太子的提防和不信任。为了加强皇权,康熙不断地提拔其他皇子,打击太子势力(如索额图等),以制衡太子,太子逐渐失权,而同时被激发的,还有其他皇子的野心。

历史上的胤礽,没有私通母妃,更没有发动兵变,父亲给他钦定的那些罪行,多是子虚乌有避实就虚。如果真有实罪,只是因为当太子时间太长,威胁到了皇权。

大阿哥首先跳了出来,欲置太子于死地,取而代之。被老康熙一句话打回原形:凭你这般蠢材,也想当太子?

大阿哥被圈禁了,但二阿哥也废了。胤礽累了,也怕了,身在太子之位,却得不到康熙的信任,就等于把自己摆在靶子上,任由众兄弟射出明枪暗箭。

看穿一切的太子,选择了自暴自弃,并最终彻底被废,给其他兄弟腾出了位置。

康熙一眼扫去,第一个看到的,是八阿哥胤禩。《雍正王朝》中,康熙评价老八“处处学我,但处处都不像我”,言外之意,指责八阿哥心术不正。

但我们回顾历史,看看康熙晚年那场夺嫡之争,就可以发现,心术最不正的,并非诸皇子,而是老康熙自己。焦晃演的老康熙太好,让观众浑觉得这就是康熙,其实历史上的康熙远没有这样慈祥和善,而是工于心计,善使帝王心术。

我甚至怀疑,诸皇子的夺嫡之争就是老皇帝一手策划的,儿子们闹的越厉害,他的皇权越重,皇位越稳固。

当皇帝虽然标榜做好人做正人,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个皇帝是好人正人?能维持一副好人面目的皇帝,手下一定有一群肯背锅的臣子唱黑脸。

因此在太子失宠后,老八的确入了康熙法眼,一度可能成为新储君。

但老八错就错在,他没有吸取二哥的教训,甚至没有搞清楚二哥为什么会失宠,就一股脑梭哈,私下联络群臣,推举自己。

于是,在京四品以上大臣,军机处,各地督抚,无不一面倒上表拥戴八阿哥。

这就犯了康熙的大忌-----你丫还没当太子呢,就有这么多人投靠,真让你当了太子,你还把我这皇帝放在眼里吗?

康熙帝一生最讨厌的,就是朋党,尤其不能让一派独大,所以不管是大臣还是儿子,一旦打上这个标签,就废了。

老十四经此一事,对皇阿玛的帝王心术看的明明白白:不管老八有多么贤德,不管老四有多么能干,都只有被动受命的份,图森破,真正能决定未来谁当皇帝的,只有他皇阿玛。所以后来老十四也就悄悄退出阿哥党,假装独来独往,而只在康熙那里拼命表现。

而老四胤禛,本来是没有机会的。在太子失宠之前,胤禛的人生定位,是要做一个实心办差的王爷,辅佐二哥,这与康熙对他的期望不谋而合。因此他才要做“冷面王”,不惜得罪全朝官员,而康熙也坐看他当“孤臣”,拿他当杀人剑,砍向欠债不还的群臣。

试想,如果康熙真的在那时就看中胤禛做接班人,会让他这样做吗?

答案是否定的,老康熙只是想用胤禛的冷面,去革除晚年弊政,从而为新皇帝即位打好基础。

老康熙希望胤禛能有所作为,但又害怕胤禛用力过猛,动摇朝局,所以总是在胤禛的作为初见成效时,就出来收拾局面,各打五十大板,这边私下认可胤禛,那边又去慰劳群臣。

这样的纵容,让许多问题都由小变大,成为一个个脓包,不挤破会维持表面和谐,但一旦挤破,大清就危险了。

人老了都一样,喜欢听好听的,看好看的,不喜欢折腾。最后的岁月里,老康熙自己不解决问题,而眼看着脓包将会危急社稷,这才不得不考虑将皇四子胤禛设为储君,原因有三:第一,胤禛了解那些脓包的来龙去脉;第二,胤禛和造成那些脓包的人形同水火,第三,他有挑破脓包后的善后手腕。

把问题留给下一代,还语重心长地告诉下一代“相信你们有这个智慧”,是典型的老人政治。

造化弄人,如果在康熙晚年,那些弊政就被彻底革除了,再显清平世界,可能康熙皇帝又会另选接班人的。毕竟,让一个与天下为敌的冷面王接手天下,是有很大风险的。

运气不好,来个天下数省大旱几年,谁知道雍正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崇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焦晃版的康熙,初看慈祥,越看越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王朝 康熙 解说,焦晃雍正王朝视频,焦晃康熙精彩片段复立太子

    人老成精,活到《雍正王朝》中,老年康熙这个地步,帝王心术已经深不可测。如果不是电视剧给我们以第三人的欣赏角度,那些藏在老皇帝内心的弯弯绕,我们是永远不会知道的。康熙一生,名为守成,实为开创,活的又够长,经历了许多王朝好几个帝王加起来才能经历的事,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人生经验。看人识人,搭上个三五眼就能

  • 《雍正王朝》评5:康雍乾三朝最受宠的重臣——马齐的为官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王朝十大清官,雍正王朝康熙帝说马齐是什么,雍正王朝真实历史详细讲解

    明珠索额图都是一代雄才,可一旦大一统事业底定,就面临鸟尽弓藏,不好混了;佟国维和廉亲王胤禩,贵为皇亲国戚,权倾一时,可却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张廷玉心思缜密,一生谨慎,临了却被乾隆皇帝恶整,晚节不保;怡亲王胤祥忠义无双,是清朝中叶唯一一个铁帽子王,却身体不好早早去世;鄂尔泰身怀奇才,却在康熙朝不得

  • 《雍正王朝》之康熙拔剑,诸皇子野心昭然若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各怀鬼胎宫斗如戏,全靠演技。当八阿哥胤禩的小把戏穿帮,被康熙老师痛骂出局之时,其他的皇子们都以为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个个跃跃欲试。但除了那个忠心耿耿的拼命十三郎胤祥,其他皇子表现的方式无一不是套路。先前被废的二皇子胤礽,长跪于宫门之前装孙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叩头认错,但其实内心毫无波澜。很明显,

  • 《雍正王朝》评:小混混李卫,何以成为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卫简介,铜仁李卫最终判决书,李卫审黄大人完整

    小混混李卫,倒后来居上,官员无论大小,都不敢在他跟前造次,连读书人的领袖李绂,都对他毕恭毕敬。年羹尧桀骜不驯,连总督巡抚都不放在眼里,唯独对这个狗儿高看一眼。如果原因只是为了打狗看主人,那田文镜同样也是老四的自己人,为什么屡遭白眼?其次是因为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人。八股取士选拔上来的人才,虽然有文化

  • 《甄嬛传》:让雍正念念不忘的纯元皇后竟是这样一个人,太后临终前说出了她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甄嬛传》中,从未露面的纯元皇后却一直贯穿始终,雍正对她念念不忘,以至于与她长相相似的甄嬛打败一个个的宫斗对手,成为终极BOSS,不得不惊异于纯元皇后这一神奇的存在。辣么,这位奇女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要说的是,在历史上这样一位纯元皇后并不存在,而是小说《后宫甄嬛传》中虚构的人物。在小说中,她的

  • 雍正第一个女人为何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她是雍正年少时的玩伴,也许四阿哥胤禛在人群中多看了她几眼,机缘巧合中,宋氏成为了雍正的试婚格格。宋氏出身汉军旗,父亲仅是六品主事,所以她嫁给雍正也非常简单,没有什么仪式,一顶小轿抬着她就进胤禛府了。她是雍正的第一个女人。清朝皇家的试婚有别于现代人的试婚,只试身体,不谈感情。皇子在成年之后,都有这

  • 历史上的今天|曾国藩逝世,生前已经预测到后世评价,至今已经151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撰文:赵立波同治四年的九月开始,曾国藩的失眠老毛病开始逐渐加重,身心疲倦至极,在当时的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倦甚,不愿治事。三点睡,五更醒。”严重睡眠不足已经损害了曾国藩的精神,与此同时,一种巨大的忧郁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失眠直接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加之年岁渐长,空前的孤独和颓唐让

  • 邬思道辅佐雍正只为实现人生价值?或许不然,其实这里可以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其实很多朋友都这样认为,都觉得邬思道属于那种一心只为追名的人,并且他辅助雍正上位也是为了自己的抱负,毕竟当初科考失利,隐姓埋名多年只为一个机会。但是真的是这样么?邬思道辅佐雍正只为实现人生价值?或许不然!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当初邬思道帮助田文镜押运粮草远赴西北年羹尧军中。从表面上看,是因为粮草数

  • 大清铜币“滇川”版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清滇川铜币价格表,大清铜币川滇二十文紫铜版,川字的大清铜币

    我们一般看见的大清铜币中间一般就是一个字,中间有两个字的比较少见,因为一般情况下两个字在中间的话就会显得钱币非常的拥挤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视觉效果比较差,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中间有两个字的“滇川”的大清铜币。图中这枚滇川版本的二十文大清铜币,是当时2021年在拍卖成交比较高的一枚钱币,相对来说我们印象中

  • 为何乾隆整日花天酒地贪图享乐,他还成了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在历史上也有很长寿的皇帝,古代历史中超过八十岁的皇帝一共有五个,从时间先后顺序来说,第一个是晚年沉迷成佛的梁武帝萧衍,第二个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第三个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第四个的话,恐怕没几个人能知道,忽必烈除了建立了元朝以外,他还是一个十分长寿的皇帝,活了整整八十岁。最后一个也是历史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