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的东吴实力不弱,为何存在感却最低?专家:你看孙权干了啥

三国时的东吴实力不弱,为何存在感却最低?专家:你看孙权干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43 更新时间:2024/1/16 19:46:42

孙权在影视剧中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东吴”政权主要可分成两个时代,也就是孙策与孙权,两人的执政风格是完全不同

孙策虽然二十多岁就英年早逝,但他是个相当有野心的政治家,凭借一己之力与聪明的手腕,成功抢下一片天,不仅领地不小,以地理位置来说,还有长江作为屏障,容易防守,不易遭到对手并吞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东渡长江攻打江东时,其弟孙权跟随孙策作战,商议军政战略时经常提出不同的计略,孙策感到很惊奇,自认为计谋不如他。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二弟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臣下。”

孙策去世,临死前张昭等大臣希望孙策将兵权交给个性与孙策相似的三弟孙翊但是孙策却属意二弟孙权,将印绶兵符交给了孙权

到了孙权的时代,反而着重于民生发展,似乎就鲜少看到他“作战”,连带让东吴的存在感减低不少。

孙权做了什么呢?

首先:发展农业。

首先,在农业社会,农业收获左右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家都知道,南方地区条件好,水好土壤好,气温也高,所以孙权发展农业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孙权还亲自开垦,修建了水利设施,致力于确保农业用水的稳定,在那个时代是相当难得的

如同上述所说,好的农业发展技术,结合面积大+邻长江等优势,保证了境内的粮食不会枯竭,更是他们在一片战乱中,能存活超过50年的原因之一

其次:稳住江东大族。

东吴占据江东之后,当地的江东势力并不妥协,孙策用武力强攻,想把当地的大家族都赶尽杀绝,封上他们的嘴巴。这一杀不要紧,就让很多人更讨厌东吴了。作为入侵者,他们没有更好地去和当地势力做出适当的妥协,反而强攻,导致江东大族宁愿去跟着东汉腐朽的官吏混,也不想和他们合作

孙权当政后,一改之前的做法,想拉拢当地的江东大族,但是由于积怨太深,阻力太大。首先,之前孙策屠杀太狠,江东大族早就在心里结下了梁子了,同时他们对孙权并不信任。所以,宁愿保住自己的基业,谋稳定,也不图大发展,不想让吴国人这么快就在江东建立起统治,更不会让孙权当上皇帝

为了稳住他们,孙权想了很多主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江东人才到自己的集团中担任要职,将彼此利益互绑,终于稳住了江东,后来这些江东大族也是一心一意地辅佐东吴,比如陆逊等很有才华的人。

最后:发展商业与交通。

除了农业的发展之外,商业与交通的基础也是孙权所打下

他开通贯穿南北的海路,延伸到当今中国的辽东半岛,促进整个华中与华北地区物资的运送与文化交流,以当今角度来看,孙权似乎是一位相当有远见的政治家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开国第一功”李善长,朱元璋赐其免死铁券,为何又赐死他家70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何不杀李善长,朱元璋与李善长斗法,朱元璋行刑前李善长掏出免死铁券

    后来朱元璋更是赐予李善长丹书铁券,免他三次死罪,如此深沐皇恩的李善长,最终被朱元璋斩杀了家中70多口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年少择明主李善长,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李善长家中富裕,在他幼时家中长辈就将他送到了私塾中读书,李善长在读书一道上颇有天赋,小小年纪十分富有谋略,先生们一致认为李善长是位可造之材,若

  • 孙权犯两大战术错误,曹操基业难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行不通,刘备曹操孙权三个人的特点,孙权搭配曹操

    合肥是曹操南进的重要根据地,军事地位极为重要。孙权若攻下合肥,将敞开大门北上。以此作为北伐的根据地,将对曹操建立的基业构成极大的威胁。正因如此,孙权才有了夺取合肥的意图。赤壁之战后,曹操并没有大举撤退,而是驻守荆州北部。孙权亲自率军,欲乘胜攻合肥,再北上攻曹。孙权率众将士,包围合肥,下令猛攻。曹操得

  • 成吉思汗明明传位给窝阔台了,可为何往后接班的不是他的后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哪年死的,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有多厉害,成吉思汗定窝阔台为继承人

    虽然在成吉思汗死后,有人主张选择幼子拖雷,但经历过一场小风波,窝阔台还是顺利登基了,是为元太宗。窝阔台是个短命的大汗,他在位13年,死的时候也才56岁。他死后,长子贵由接班了。可惜这家伙命更短,在位还不到两年呢。贵由死后,汗位转入拖雷一系。成吉思汗明明传位给窝阔台了,可为何往后接班的不是他的后人呢?

  • 他是春秋战国的一代霸主,一生拥有众多子嗣,但国家也因此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进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齐国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那个谁的拳头大谁称霸的年代,齐桓公毫无疑问成为那个时代第一个霸主。然而齐桓公有一个很致命的毛病,这个毛病伴随了他的一生。拥有自知之明的他,直接

  • 河北鸡泽发现一通明代万历年间石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鸡泽县新发现的明代万历四十七年石碑。新华社记者赵鸿宇摄新发现的石碑保存较好,高196厘米、宽76厘米、厚24厘米,青石材质,共刻590字,绝大部分清晰可读。鸡泽县文保所所长张兵虎说,东岳庙是古人祈求风调雨顺的场所,这通石碑是曾在明朝军队中担任监军的康应乾所立,碑文记载了康应乾个人对当地东岳庙建设

  • 他私通张士诚被朱元璋软禁至死,200多年后,子孙称帝,自称监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士诚为啥打不过朱元璋,朱元璋消灭张士诚,揭秘张士诚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杀死

    朱元璋自小和大哥朱兴隆感情很好,爱屋及乌,连带着也把侄子当成亲儿子看待。因此,在侄子前来投靠他后,朱元璋对其委以重任,没想到朱文正领军力阻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实力逼人,三百年后子孙还称帝,年号洪武。朱文正一个农村娃,自打投奔了朱元璋后,很快被大城市的花花世界给迷了眼,整天出入青楼,从不混点好的,流连花

  • 西王母真的存在?答案就在这本战国帛书中,难怪周穆王要西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那么她真的存在于历史之中吗?她到底是不是玉皇大帝的妻子呢?后来的一本战国帛书揭露了真相。公元281年,晋朝时,汲郡不准和几个盗贼偷偷掘开了战国魏安厘王的陵墓,并从中发现了《穆天子传》的竹简。而这个珍贵的出土文物就详细记载了当年周穆王西征遇王母的事件。[var1]据竹简描述,当时周穆王听说

  • 张献忠与李自成不和,两个人互相较劲,导致清军钻了空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张献忠和李自成,如果两个人能联手,一起对付清军,或许将改变历史。遗憾地是,他们没有联手,反而互相威胁,互相攻击。张献忠与李自成最开始,都属于闯王高迎祥的阵营,受高迎祥的领导,不过,张献忠并不是高迎祥的部下,他有自己的部队,只是,农民军十三家头领在“荥阳大会”之后,分工时,张献忠被编在高迎祥一队。张献

  • 被荆轲献头给嬴政的樊於期,历史上犯了什么罪,要叛逃秦国、投奔太子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秦将樊於期秦将樊於期得罪秦王,逃到了燕国,被太子丹收留。后来,太子丹找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想用樊於期的头当献礼,说了这么一番话:“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可知,秦王诛杀了樊於期的父母宗族,还重金悬赏樊於期的头颅。那么,秦将樊於期究竟犯

  • 他是明朝状元,只当了不到20天,就被皇帝下令处死,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文|程哥高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而在古代叫科举制度,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通过层层考试,最后第一名则是为状元。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状元及第,是每位读书人毕生的追求,也是至高的荣耀。考中进士,这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