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对外战争有多强,内部就有多混乱!

元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对外战争有多强,内部就有多混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14 更新时间:2024/3/6 14:12:07

如此强盛的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覆灭的?‍

一个帝国衰亡的原因,其实在建国初期就已注定。正如大汉王朝“国皆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军事强盛导致地方割据、分崩离析。又如弱宋重文轻武,以至于文风鼎盛、经济繁荣,但举国无可战之兵,元朝亦是如此,经过几代人的征伐,元朝终于在忽必烈手中达到顶峰,遥望四野,再难找到匹敌的对手。然而强大的帝国,总是先从内部开始瓦解。

元朝为了统治不同民族的子民,在内部建立了严苛的等级制度,将人按照灭国的先后顺序分为四等,一等为蒙古人,蒙古人建立帝国后,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自然要将自己划归在超然地位。二等为“色目”人,所谓色目指的是多色眼睛的人种,普遍被成吉思汗征服的中东人和欧洲人。因为蒙古自身人口稀少,希望得到来自外部的支持,故而将色目人列为第二等。三等人是汉人,这里的汉人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汉人,而是对北方汉人、女真人、契丹人以及四川、云南汉人的统称。四等是南人,是对南宋政权灭亡后的南宋汉人。

元朝建立等级制度,本意是维护自身统治,却没想到这种极不平等的制度,激化了等级矛盾,汉人如果杀一个蒙古人或色目人,要被处死或坐牢,而蒙古人杀死一个汉人,只需要赔偿一头毛驴。

元朝虽然有《元典章》,但却只对汉人有效,其他种族按照自己的风俗形式即可。元朝末年,又逢黄河决堤,灾民无家可归,“易子而食”已成常态。元顺帝共调遣十五万民夫治水,黄河水患虽然被化解,但这次治水也敲响了元朝覆灭的丧钟。

韩山童是发配民福的一员,从他祖上开始,家中就是白莲教,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他先是散布流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又在私底下打造出一个独眼石人的雕像,继而打响了元朝灭亡的第一炮。万万没想到,那句流言变成了谶言,自韩山童后,各地被压迫的汉人纷纷暴起反抗,大元王朝至此走向衰亡。

蒙古骑兵曾将半个欧洲划入版图,为何无法平定红巾军起义?‍

成吉思汗曾率领蒙古骑兵三次西征,当时无可匹敌,然而毕竟是游牧民族组成的国家,汉朝有汉朝的制度,唐宋有唐宋的制度,唯独元朝没有形成完备的制度。征服了南宋后,他们目睹了宋王朝的奢靡享受,自身也随之腐化,甚至在与南宋交战时,元朝第二代军事将领,就已经显露出腐化的迹象。

这样的军队在享受到奢靡的生活之后,必然难以保持强盛的战斗力。蒙古虽然征服汉人王朝,但自身人数不多,在庞大的汉人基数面前不值一提,更何况盘子铺得太大,根本没有足够兵力驻守。

马背上的民族掠夺成性,在打下广阔的疆域后没有想着如何治理,反而继续向外扩张。在南宋灭亡后,元朝还曾派遣军队远征日本、缅甸等,只知道征服,不懂得消化,只会平白消耗国力。

其次,元朝有调兵制度,却没有养兵、练兵制度,身为游牧民族,自然可以做到弓马娴熟,上马皆是可战之兵,但几十年的时间,足够让他们忘记草原生活,又没有制度保证军队的战力,以至于后来朱光卿在广州起义,元朝用七个月才能平定。

汉人起兵造反,自然不能调集汉人军队去平息,在元朝制度的欺压下,各地义军蜂拥而起,仓皇之下,元朝政府只能调集蒙古人和色目人混编军队平叛,不仅战斗力远不如前,军队数量也是相形见绌。随着反抗暴元的农民起义军越来越多,元朝逐渐无力抵抗。元朝末年,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三方人马都没有管北方的元大都,仿佛那就是一块蛋糕,随时都可以拿下。朱元璋平定陈友谅和张士诚后,也是一边派兵南下,一边北上攻打元大都,根本没把元朝的军队放在眼里。

元朝建立后,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草原习俗,因为内部是由一个个部落组成,就免不了权力争夺,九十八年里换了十五个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就是元顺帝,频繁的政权交接,导致内部权力不稳、内耗严重、国家混乱,如此灭亡也是咎由自取。

元朝灭亡后最终落得了怎样的结局?‍

元朝灭宋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草原民族不通教化,攻下一城屠戮一城,直至宋朝灭亡,共有两百多座城池惨遭屠戮。据史料最保守估计,元朝共屠杀汉人六千三百余万,其中四川在蒙元入侵前,原有一千三百万到两千万人,屠杀后剩余不到八十万人,元朝对汉人如此,那么元朝灭亡后又是怎么对待元朝余孽的?

大明立国之初,举国百废待兴,但朱元璋却不愿放过这些鞑子,他派遣大将军徐达、李文忠深入草原追击元朝残余势力,共发动九次战争,直至将蒙元的黄金家族驱赶到大漠深处。朱元璋多年坚持“杀鞑子”的政策,期间被杀的蒙古人多不胜数,几乎做到了“闻明色变”的地步。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对待草原的态度不亚于朱元璋,前后五次北伐草原,将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几乎屠戮殆尽。元朝覆灭后,黄金家族面对的不只是明朝的围剿,还有内部的分裂,元朝本就是各草原部族拼凑成的帝国,一朝被明军击溃,黄金家族再难号召,其他部族不仅内部分崩离析,而且还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

纵观元朝历史不过百年,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最终落得如此凄惨结局,也是历史的必然。一个自身不健全的畸形王朝,即便凭借武力强盛,一时也难有后继之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陵墓至今一千多年,为何无人敢挖,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墓在今天陕西省西安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被称为乾陵,是和唐高宗李治一起合葬的墓,除了主墓乾陵,周边还有17个小型陪葬墓,在中国古代历朝皇帝的墓中,这个墓的规模算是很大的,而且在唐十八陵中,乾陵是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个,也是唯一没有遭到盗墓的一个。民国时的军阀孙仲连曾派遣一个机械师去开挖武后墓

  • 王阳明:人到中年,守好5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金田路主力 史 上那点事儿 王阳明: 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军事家、教育家人到中年阅尽千帆,最难得的是心境。 守好五个字,修好一片心。 余生,愿你活出更好的自己。 1、容人生下半场,应当修炼出更加开阔的胸襟。王阳明虽然没有做过宰相,却比一般宰相更加大肚能容。 他说:“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

  • 王维为了她放弃驸马之位,久经辗转后,换来的却是她撒手人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王维刚开始的人生还是非常顺利的,在白居易还有孟浩然为自己前途担忧的时候,王维早早的就状元及第开始做官了,王维被选为状元得意的不仅是他的仕途,就连他的爱情也跟着他的官图一起来了,太平公主想要嫁给他。要知道王维英俊潇洒又才华横溢,现如今又取得状元的称号,做当朝驸马是绰绰有余,可是王维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公主

  • 武则天要杀袁天罡,为了保命袁天罡说了8字预言,却泄露了天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 ----《牧童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在这繁华的长安城中有多少人机关算尽,却不如有些人什么都不想来的成功。的确,在一堆聪明人里面,有时候算计太多反而会惹人猜忌,倒不如什么都不做,还能保持住本心。就如唐朝时期的袁天罡一般,他机关算尽,到最后却落得个要被武则天

  • 同样是农民起义,为什么朱元璋能够成功,洪秀全却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两个人起义的时候背景是比较相似的,比如都是异族统治,而且统治者都很腐败,民不聊生等等。但是朱元璋的时代,已经有人率先揭竿而起了,可以说朱元璋在起义之前,已经有很多同仁帮助他消耗了元朝的力量了,而洪秀全是天下独一份,满清的力量还很强大,所以更加困难。第二就是洪秀全利用的是宗教进行起义,而朱元璋尽管

  • 武则天去世前,为何会把江山还给李家?一件事证明她真的很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武氏为并州文水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生于帝都长安,一说生于利州。武氏是武士彟和杨氏的次女,有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两人,一位是韩国夫人武顺,另一位是郭夫人。武氏的本名没有被记载下来,今有人推测为武元华。其父武士彟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富有。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

  • 太子朱标落水被侍卫救起,朱元璋看到侍卫衣服后为何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奇葩朝代,明朝就是其中之一。众所周知,在明朝君王的统治期间,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明朝中期赫赫有名的红丸案,以及明朝后期青年皇帝爱上了人老珠黄,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姐姐,这些故事广为流传,逐渐成为人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我们今天要来具体讨论的事,是

  • 武松为哥报仇,杀嫂前为啥先扯开她衣服?原因是宋朝的这条法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武松井冈山打虎,还就一个情节想必你也是忘不了的就是,武松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和大嫂潘金莲。那为什么武松杀掉潘金莲的时候要扯开她的衣裳呢?原来故事的情节安排是存在玄机的呀。不少文学爱好者私下猜测,武松心中虽然充满了愤怒,可是还是明白,这个杀人偿命的道理。那这个宋朝规定,女子与外人偷情是要判处死刑的,而

  • 武则天杀死自己的女儿?或许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真是多不胜数,前有至尊红颜,后有武媚娘传奇,似乎只有要武则天的剧集,收视效果都挺不错,而在故事中,几乎每部电视剧都有演绎小公主的死,有的说恶妃所杀,有的说武则天自己所杀,多少年来,小公主之死似乎成了谜团,不得而知。那么回归历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法一、小公主为王皇后所杀。武则天

  • 曹派酱香·宋代官窖·茅台镇酿造历史活化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窖坛酒业,茅台镇十大古酿,茅台鸭溪窖顺口溜

    宋代官窖位于茅台镇古镇酒业当天,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遵义市酒业协会、仁怀市酒业协会、贵州酒中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宋代官窖”发布会,在仁怀市茅台镇向阳街道宋窖遗址现场举行。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李汉宇,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专职副会长刘员,省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世界酒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