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凭一己之力拉低皇帝格调的宋真宗,一招毁掉古代皇帝的最高奖项

凭一己之力拉低皇帝格调的宋真宗,一招毁掉古代皇帝的最高奖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63 更新时间:2024/3/15 3:09:56

那皇帝工作做得好,老天爷要怎么知道呢?当然就要让皇帝陛下亲自告诉他老人家了,于是这就引申出了中国古代最大的封建迷信活动:封禅大典。

所谓“封”就是祭天,而所谓“禅”就是祭地,其实说到底,封禅大典在中国古代其实就是皇帝陛下的自我表扬大会,宣告天下,干了什么什么大事。

在古代,封禅大典自然是具有各种各样的大意义,尽管这些意义在我们看来不过是劳民伤财而已,但是在那个时代,封禅是每个皇帝的梦想。

不过,最有趣的是,因为宋真宗的封禅,让剩下的皇帝都感觉封禅太掉价了,所以就再也没人干封禅这件事了。

封禅,其实原本是多么有格调的一件事情

其实在宋真宗之前,封禅是多么“高大上”的事情,我们在这里都不说有哪些哪些皇帝封禅过,我们就举两个皇帝封禅失败的例子,大家就明白封禅的意义了。

首先是唐太宗李世民,要知道,唐太宗可是千古一帝评选中的重要提名者,当我们谈论千古一帝的时候,唐太宗一定是绕不开的话题。唐太宗确实也想封禅,但是因为魏征的劝谏就不干了。

说到底,魏征不同意封禅,无非就是两个字:“不配”。什么德行还没到啊,劳民伤财啊,都可以归结为这两个字。

还有一个封禅失败的典型范例就是宋真宗的父亲——宋太宗。

宋太宗其实是做梦都想封禅,为此不惜铺垫了数不清的伏笔,什么各地百姓上表啊,百姓进京啊,百官觐见啊之类的。

结果最后一场雷劈下来,把皇宫给点燃了,不敢封禅了。

宋太宗我们姑且不论,唐太宗如此英明神武的帝王,在封禅问题上都纠结不已,更别提其他的皇帝对封禅的谨慎程度了。

封禅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诺贝尔奖”,皇帝的最高荣誉。

结果,宋真宗的横空出世,让封禅掉价了。

真宗其实还不错

我们客观地评价宋真宗这位皇帝,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原本皇位根本不会落在他身上,在宋太宗赵光义心中,真宗的存在感相对来说也很低,即使是在赵恒的大哥赵元佐发疯,二哥赵元僖早亡的情况下,赵光义也不想立赵恒为太子,一直都在纠结。

最后因为太宗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实在没办法了,再加上赵恒此人也没什么大过错,作为老三也该轮到他了,于是皇位也就这样到了他身上。

真宗在位期间的澶渊之盟,为北宋带来了和平;而真宗的统治时期,北宋的经济来到了第一个顶峰,史称“咸平之治”。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宋真宗陷入迷信的晚年而戛然而止。

封禅,封禅!天书,福瑞!

景德五年(1008年),王旦率群臣早朝完毕时,有关官员上报:在左承天门上挂着祥瑞。宋真宗认为这是天书,于是率领大臣们亲自打开“天书”。

宋真宗疯狂迷信的晚年就此开

王钦若和王旦联手,搞了个所谓的天书,那既然天书来了,说明老天对皇帝陛下的工作很满意嘛,既然如此,那就一定得封禅了。不然岂不是对不起上天的一片好意。

不得不说,宋真宗和他的大臣们充分发挥了“大宋王朝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正月才发现天书,十月份大家就出发去泰山封禅了。

整个封禅典礼一共耗费了47天,消耗的人力,物力数不胜数;连泰山周围的各种神都纷纷收益: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这还不算完,在宋真宗统治后期,封信迷信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话已经说不清楚了,还在全国各地不停修道观,修雕像,雕像都是万金级别,铺张浪费已经根本形容不了这样的行为。

这些好了,原本封禅是一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封建迷信行为,不是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这样级别的皇帝,根本跟封禅搭不上边。

结果宋真宗一己之力就把封禅这件事情的档次彻底拉到谷底,自从宋真宗之后,就再也没有皇帝封禅了,毕竟只要你一封禅,就和宋真宗一个档次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第一位太子被当众斩杀,真的不是因为昏庸,剧情竟然这样狗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最开明的太子是谁,唐朝太子李重瑞简介,唐朝天寿太子李昶

    李渊起兵太原时,李建成手下的谋士刘文静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当时李建成在晋阳起兵,就是因为刘文静的谋划,以此来逼迫李渊起兵反隋,可以说,如果不是李建成的谋士刘文静,那么生性多疑的李渊可能不会建立唐朝了。并且在李建成与屈突通部对峙时候,李建成突出奇兵袭击并斩杀了刘纲,占据了都尉南城后以此逼迫屈突通不得不退

  • 相传有4人伤后做了阎王,其中一个是包拯,一个百姓提起来都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包拯墓碑三大疑点,历史上三个阎王都不敢要的人,包拯下山崖真实故事

    包拯包拯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代忠臣包青天便是四大阎罗王之一。包拯生前是开封府尹,生活在天子脚下,断的都是大案,牵扯到的犯人来头也都很大。但是包拯都秉公办理,不附权贵、铁面无私,敢于为百姓出头的作风,故此这才获得了一个包青天的美名。他的形象可以说在后世流传极广,俨然成了父母官最完美的样子。但当

  • 唐朝一个名将,凭1杆枪威震边关,杜甫却用2句诗让他威风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杜甫在唐朝就很有名吗,唐朝历史背景加杜甫简介,杜甫怎么评价唐朝

    在唐朝的对外战争中,先后出现过一大批威震天下的名将。唐初有李靖、徐世勣、尉迟敬德等人,之后是薛仁贵、苏定方、刘仁轨等人,还有高仙芝、王忠嗣等人,都曾长驱万里,扬威异域,打出了大唐兵威和国威。唐玄宗时期,有一个十分另类的名将,他武艺高强,战绩辉煌,但却遭到大诗人杜甫的鄙视,曾经写下两句诗,让他威风扫地

  • 中国古代的四位痴情男子,写《江城子》的苏轼仅排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认识了一位大诗人-潘岳,令我印象深刻。自此,我的观念改变了一点点:原来,古代也有痴情的男子啊!接下来,我要跟大家介绍三位痴情的大诗人,他们分别是潘岳、王维和杜甫。如果有所欠缺,希望专业人士能前来指点一二。第一位痴心人隆重登场,他是两晋时期的潘岳,又称潘安。现在我们常用“貌胜潘

  • 爱就爱的炽烈,分就分得决绝,李白的爱情就是这么直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爱情观里的李白,李白后人现状,少年行李白

    笔者认为是大唐。虽说,现代人对搭讪的看法已不那么保守,但随便邀陌生女子去酒吧小坐的行为还是颇为轻浮的。但让李白没想到的是,这位美女竟同意了。从这里就能看出,女子对李白还是挺有好感的。在两人举杯共饮时,女孩的一颦一笑都让李白沉醉。李白用眼睛捕捉下这一幕幕,将她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酒过三巡,两

  • 古代“守宫砂”真的存在吗?李时珍已证实,看看原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守宫底砂里有白色虫子,古代真的有守宫砂么,李时珍守宫砂原理

    其实,关于守宫砂是否真实存在还是很有争议的,据晋朝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记载:如果用朱砂喂养壁虎,那么壁虎全身就会变为赤色。等它吃满七斤朱砂后,再把壁虎捣烂,然后用其点染处女的肢体,颜色就不会消退。直到在发生房事后,其颜色才会渐渐变淡消失,因此称其为“守宫砂”。只是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说法毫无科学

  • 五代十国之南汉第一名将潘崇彻,凭什么让北宋名将潘美惧怕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装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御众有方,治军有道公元947年,南楚发生内乱,已故楚王马殷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而爆发的战乱,互相攻打,史称“众驹争槽”,此次内乱正好给了南汉可乘之机。948年即乾合六年,南汉之主刘晟趁机派巨象指挥使吴珣、内侍吴怀恩率军攻打南楚桂州等地,南楚因内乱及南唐的攻打,根本无力抵抗南

  • 我们古代盛极一时的教派,后被朱元璋亲手剿灭,如今却人尽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十二子,朱元璋三子朱棡简介,朱元璋惩贪72集

    大概在唐代初期,摩尼教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了我们。武则天时期的波斯人拂多诞是可考的第一位传入者。由于信徒将主神称为“明尊”,因此有了明教的称呼。不过摩尼教在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遭到了以开明著称的唐朝皇帝反对。《通典》上就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下令“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从而禁止国人信奉。后来摩尼教却通

  •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别被骗了,杨贵妃不是你想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说唐代,唐代的审美观因为一个杨玉环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大家都觉得那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时代,但是仔细一想,这个胖,还是要适度的胖,要胖的匀称,胖的合适。总的来说,胖,也要胖对地方,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这样才会使身材显得凹凸有致,尽管胖,也是美的一塌糊涂。那么,杨玉环究竟是有多美呢,历史上的杨

  • 朱元璋矛盾的铁血治贪:杀了十几万贪官,为啥结果却是越治越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建王朝中,皇帝第一恨的是谋反之人,第二个恨的就是贪污之人。谋逆之人,是快刀斩乱麻要结束自己的统治,而贪污之人就像是蛀虫,一点点钝刀子割肉一样,慢慢蚕食,也是会结束自己的统治,稍有不慎,王朝都得倾覆。然而历朝历代,各个皇帝使出了各种手段治贪,但贪污还是存在,即便有前人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那里,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