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清后人今何在?多尔衮十世孙现世,曾大闹火车站,希望住进故宫

满清后人今何在?多尔衮十世孙现世,曾大闹火车站,希望住进故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4/1/16 11:07:54

1912年,宣统帝溥仪退位,最终,清朝宣告灭亡。虽然清政府灭亡了,但一些满清贵族却没有灭亡,而是散落在全国各地,过着避世隐居的生活。而如今,却有一位名叫爱新觉罗·州迪的满清后人大肆宣扬自己的贵族身份,想要博得关注,争取优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满清后人今

众所周知,近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是清朝,不过由于晚清清政府的软弱腐朽,这个朝代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就有这么一个出生在广州,现代名字叫周佑钱的男人,一直都把自己看作是大清皇室尊贵的后代之一。

爱新觉罗的族谱上也有相关记载,这位周先生是多尔衮的第十世子孙,族谱上的名字是爱新觉罗·州迪,当年宣统皇帝的堂弟。

于是,从2002年开始,这位州迪先生就开始频繁去往全国各地,打着保留祖宗传统的响亮口号,以及坚定不移的人生信条,开始了大肆的宣传,他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出台,恢复前清的各种遗传旧俗。

最出人意料的还是这位州迪先生,他竟然开始效仿起了满清的各种装扮,不但留了长辫子,还每天都穿着黄马褂,在街市上到处走访招摇,很是清奇。

多尔衮十世孙火爆网络

州迪的举动也的确吸引了不少的人前往观看,好多不知情的普通人都以为他是演员,大众更是把他的各种照片传到了网络上,在当时瞬间就火爆了各大社交平台,网络媒体也都对他纷纷报道,他的事迹和故事在当地被人议论纷纷,州迪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

面对这些褒贬不一的各种评论,州迪却不以为然,他回应媒体,说道:“我只是想对老祖宗留下的习俗,进行一个传承和保留,至于别人的想法和看法,他不关心,也不在乎,希望普罗大众,不要随便用恶意去揣测别人。”

可事实的真相却并非如此,这位州迪先生完全不像采访中表述的那样无欲无求,他不仅曾经大闹过火车站,在火车站大声喧嚷,自己是皇家后裔,必须享有特权等,当时场面一度混乱不堪,严重影响了当时的治安系统条例,甚至态度异恶劣,多次言语攻击火车站的工作人员。

后来这位州迪先生被警察带走批评教育,才终于消停,不过州迪先生的狂妄自大,从来都不会只表现在单单这一点上。

多次宣言想住进故宫

2007年,州迪前往东北,去祭拜自己的女真祖先,计划中的行程走到一半的时候,州迪又临时做了决定,他想先去一趟北京,拜访一下自己的亲戚爱新觉罗?溥任,这位溥任就是当年晚清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弟弟。

自辛亥革命以后,全国各地的满人都非常地散落,北京当地的满人更是异常低调,几乎没有人会和这位州迪一样,总是大摇大摆地宣扬自己家族的历史。

到了北京的州迪,依旧是此前的那身打扮,身上黄马褂,脑后长辫子。当耄耋之年的溥任看到州迪这身打扮之时,脸色瞬间就难看了起来,溥任对州迪说道:

“大清朝早就不复存在了,你还痴迷这些陈规旧矩干什么?”

溥任希望州迪能够恢复成普通人模样,不要搞所谓的特殊化,以免被别人耻笑算计,怕他遭到别人唾弃诟病。可州迪是谁,他是撞了南墙都绝不会回头的主,又怎么会听得进溥任的劝说。

拜访完溥任的州迪,他又去到了北京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说明了他自己的身份和来历。告诉工作人员,他对紫禁城非常地了解,可以做一名宣传化导游,希望可以让他住到故宫里面。毫无悬念,州迪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不过他这番豪言的壮举,倒是令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故宫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的著名旅游景点,要知道,故宫的所有权从来都不在于个人,它是为国家所有,所以我们更要爱护和保护这些见证了历史的朝代文物。

清朝的灭亡是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以及清政府对国家和人民的辜负,还有当政为官者的不作为,才有了后面我们用血泪换得的教训。

先进文明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也是人类社会的前进动力,我们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优秀的文明传统,尊重并且重视历史,这才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对历史财富的宝贵积累。

结语

人生如瀚海,红尘万丈中,我们都是来去匆匆的行路人,爱新觉罗·州迪的这一生,可谓是俗世中的一抹特殊印记,即便州迪的言行和着装打扮,永远都不会被世人所承受接纳,但他对家族历史的传承也起到了一个宣传作用。

当然,州迪的作为和做法也时刻警醒着我们,宣传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支持,还会给予相应的尊重,但是,一个人最起码要有分辨历史是非黑白的能力,而不是靠打着“皇室子孙”的旗号,用出名来为自己造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满清八旗的旗主到底有多牛?为何和珅看到旗主就像孙子见了爷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权臣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一天,和珅在兰州遇到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看到我也要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很是尴尬,但也只能磕头说是。这个情节当然是虚构的,却反映出一个史实:八旗旗主的身份高于所有的旗人。 八旗是清朝的一项根本制度,由努尔哈赤创建,到皇太极在

  • 满清“八旗旗主”有多牛?满朝文武不管是谁,哪怕和珅见了也得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牛录是满语“箭”的音译,满清在很长时间都处于半原始半游牧的状态,族人们在合作狩猎的时候,需要各人出一支箭,每十人之中选拔出一位“牛录额真”作为领袖,这是为了方便当时原始部落的人们进行狩猎的需要,额真是主的意思,牛录额真就是箭主的意思。 后来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还在东北关外晃悠着的努尔

  • 娶身家5百亿的慈禧后裔,家里规矩特别多,妻子不吃饭全家都等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迟重瑞跟陈丽华足足相差了11岁,虽然当初很多人不看好这段婚姻,但是他们在一起已经快30年,其中好跟不好都不是外人说了算的,陈丽华家里至今都保持着,每天晚上一起吃饭的规矩,三代人都一起吃饭,而且陈丽华不吃饭全家都得等着,只有陈丽华动筷了,其他人才可以吃饭。另外陈丽华吃完饭之后,所有孙子孙女会把陈丽华送

  • 雍正初年,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画像汪景祺,浙江杭州人,户部侍郎汪霖之子。此人少年有名,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以至于仕途坎坷,康熙11年出生的他,直到康熙53年才考了一个举人。雍正二年,走投无路的汪景祺经人介绍,投奔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在他那里当过两年幕僚。随年羹尧西游期间,汪景祺著有《读书堂西征随笔》二卷,其中《西安吏治》一篇

  • 雍正王朝:佟国维真是老狐狸,仅凭康熙三句话,就知道押老八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佟国维想要把宝都押在老八身上,毕竟康熙皇帝透出口风,说民意很重要。老八的民意呼声很大,这就更加坚定了佟国维支持老八的决心。但是凡事都得有个万一,如果老八当不成太子,佟国维站错了队就很危险。所以就让自己的侄子隆科多就站胜率不大的老四胤禛跟老十三胤祥的队。佟国维的这一布局很聪明,无论是老四还是老八当

  • 雍正在位13年真是劳苦功高, 乾隆能安稳坐63年皇帝, 必须得跪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在位13年算不算好皇帝,雍正才当十年皇帝,雍正是一个非常严酷的皇帝

    文 | 韦爵爷一朝一代一个皇帝,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个皇帝,可是雍正皇帝则是让人铭记,因为在雍正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下打造了一个盛世,国力强盛,朝局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疆域辽阔,是人们心中的好皇帝。大清盛世虽不是雍正一人之功,但是在位时间最短的雍正确实是劳苦功高,是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公元1

  • 雍正王朝:一个小侍卫,有何能耐,康熙却说要给他一个天大的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十大侍卫排名,雍正侍卫图里琛身高,雍正王朝康熙说过最经典的话

    可是在剧中,康熙却给了一个小侍卫天大的面子,不仅允许他讨论皇位的继承权问题,还答应了他的一个请求。那么这个小侍卫到底是谁,他有何能耐,能有如此大的面子呢?小侍卫是何许人物。此小侍卫就是张五哥,一个孝子。张五哥原来是江夏镇的一个百姓,他的父亲受到冤枉,要被执行死刑。张五哥听信别人的话,自己代替父亲去死

  • 雍正王朝中:雍亲王胤禛的亲信李卫,到底有多么狡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李卫太忠于老四了。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是雍亲王府出去的奴才,忠于本分。连给自己的儿子起名都叫“李忠四爷”,老四听了也是哑然失笑,亲自给他儿子改名“李忠”。觐见四爷,把轿子停胡同外,宁可和翠儿步行来拜见四爷和福晋,他可已经是四品粮道了。老老实实给主子办差,勤于王事。李卫不管是监督年羹尧,还是办差,都

  • 姜子牙执掌封神榜,为何封神时把自己给漏掉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子牙的封神一局可以封神几次,姜子牙为什么要封神,封神英雄榜妲己报恩与姜子牙相爱

    原因很简单,鸿钧已经安排了最好的结局,姜子牙为何要给自己封神呢?在封神的设定中,仙的等级高于神,但凡炼气士,莫不以肉身成圣,也就是修成仙道为最高目标,其中自然也包括姜子牙,但因生来命薄,无缘仙道,所以被元始天尊打发下山,即便如此,姜子牙还苦苦哀求:虽滚芥投针,还望老师提拔,即便如此艰难,还是想一门心

  • 古代6大谋士排行:诸葛亮未上榜、姜子牙仅第三,第一或成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十大谋士排名,历史上姜子牙诸葛亮谁厉害,历史上诸葛亮的谋士

    六、刘伯温:明朝第一谋士,是朱元璋能够统一天下的最重要帮手。不同于三国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刘伯温的存在却是切切实实的建立了新的王朝。关于刘伯温相信不用多说,他的一生有着太多太多让人叹为惊止的计谋和策略,从平定张士诚再到之后消灭陈友谅,此外更是帮助制定了立军卫法。五、张良:汉朝的第一谋士,初汉三杰之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