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位极人臣,老来得子惹皇后厌弃丢官,李世民鸣不平

他位极人臣,老来得子惹皇后厌弃丢官,李世民鸣不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93 更新时间:2024/2/4 2:29:46

高颎的智商随他爹高宾,加上自身爱学习,小小年纪便出类拔萃。就连他家的柳树都知道他日后要出人头地,长得异常茂盛,村里的老人吃完饭在村头唠嗑,指着柳树说:“这家以后肯定出大人物。”

高颎

果不其然,因父亲高宾的关系,他的才干早早地被杨坚赏识并委以重任,在平定尉迟迥叛乱时大放异彩,成为大隋的开国功臣,被授予尚书左仆射一职。之后在其位谋其政,规划新都城、修订律令、灭陈国、克突厥等事都办得非常好,杨坚越来越离不开他,他多次请求辞官,都被杨坚拒绝了,他们还成了儿女亲家,高颎女儿成为了太子妃嫔,朝堂内外风头无两。这种铁关系一直维持了近二十年,直到高颎惹到了独家皇后才结束。

年近花甲仕途遇阻,亡妻入梦小儿降生

近来陛下对太子越来越不满意,废太子的传言甚嚣尘上,不少见风使舵之辈趁机上折子参太子,如何帮太子渡过难关?为此高仆射辗转反侧,然而快六十岁的人了,疲惫的双眼还是战胜了焦急的心,高仆射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他仿佛看到了亡妻拓跋氏满脸泪痕地走到床边哀求道:“夫君,太子(杨勇)被废已成定局,不要再做无谓的抗争了,辞官隐退吧。”

杨勇

高仆射:“废立太子动摇国之根本,这个道理陛下不可能不明白。”

拓跋氏:“太子殿下贪图享乐,才干亦不及晋王(杨广)出众,早失二圣欢心,二圣以一生一世一双人为傲,太子殿下侍妾成群,又伙同云氏气死嫡妻元妃,云氏仗着太子恩宠在东宫耀武扬威,皇后对此厌恶至极。呜呜…可怜了我的女儿,太子良娣有什么好的……”

高仆射:“妇人之见!自古以来立嫡立长国家方能安定,贤能易于伪装,长幼却摆明的,皇后再怎么看不惯太子和云氏,难不成能左右陛下废立太子?陛下岂会因一妇人的喜好而放弃天下安定!何况我之前辞官也辞不掉呀,陛下和朝廷离不开我。”

杨广

拓跋氏:“你到现在还看不清局势呢,陛下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看重长子,皇后才是陛下最珍重的,皇后不喜欢的陛下也会反感,太子已经无力回天,还记得皇后杀尉迟氏,陛下负气离宫,你劝陛下回宫时说莫因妇人而轻天下已经得罪了皇后,但念在父亲和你这些年为独孤家和杨家做的贡献,她不动你,你还有回旋的余地,这次肯定能辞……”

高颎又气又急,再次打断拓跋氏,“你们这些妇人懂什么?国家大事岂能按性子来办,我就算不为咱们女儿着想,也要对天下苍生负责,才过上几天安生的日子,不能因废立太子招致战祸。”

杨坚

拓跋氏也急了,“别妇人妇人了,陛下虽贵为天子,却能尊重皇后的意见,更为皇后虚设后宫,无异生子。你看看你,不愿意听我的就算了,我才走多久,屋里的小蹄子就快临盘了!”

高颎从未见过妻子这一面,有点怕,但又醒不过来,直到听到小斯在门外喊:“老爷,夫人快生了快生了!”高颎才醒来,坐了一会脸上的惊恐方才慢慢褪去,吩咐小斯赶紧伺候更衣。

独孤皇后煽风点火,君臣失和含冤丢官

“哈哈哈哈哈,这老高真是老当益壮啊,听说前段时间他的妾侍生了个大胖小子,伽罗,你说咱赏点他什么好呢?”杨坚跟伽罗打趣道。

独孤伽罗:“哼,高夫人走的时候,你好意为他选妻,他说如今老了,除了吃斋念佛别无他想,我还当他对夫人有情有义呢,这才过去多久侍妾就生了,老高这张嘴骗人的鬼,你当心他以后再哄你。”杨坚一听自觉无趣,心里还多了一根刺。

独孤皇后

之后朝上议论政事,杨坚总觉得高颎故意跟他唱反调,废立太子一事暂且不提,出兵讨伐辽东一事更令他耿耿于怀,大隋现如今兵强马壮,这哥们死活不赞同出兵,最后稳赢的战让他做元帅却无功而返,是不想混了么?

“母后,儿臣差一点不能回来给您尽孝了,您不知道那高仆射,把儿臣的话当做耳边风就算了,还想要了儿臣的性命。”杨坚在门外听到汉王在跟母亲诉苦,连忙进去一问究竟,杨谅添油加醋地说了讨伐辽东的事。

“高仆射当初反对出兵,陛下反而封他为大元帅,我就知道会有今天的结果,不过这次他倒是表里如一了。”杨坚听完伽罗的话,更气了,不久便以不值得信任的理由把高颎罢免了。

李世民曾叹息道:“高颎为人正直,又有才干,帮助文帝成就一统霸业,治国亦是一把好手,文帝却听妇人的话,厌弃了他。”

更多文章

  • 明朝首辅表示要为新朝廷效力,官员为何不愿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四大首辅徐阁老,明朝的邵阳首辅,方献夫是明朝首辅吗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官员都是忠于自己的朝廷的,如果他们的朝廷被别人改变的话,他们有的人可能会选择自杀,他们宁愿死也不想效忠于新朝廷,而正是因为官员们这种对朝廷效忠之心才导致明朝首辅表示要为新朝廷效力,官员却不愿意。他们觉得还是旧朝廷比较好,因为他们世代都是效忠于旧朝廷的。虽然官员们不能阻止改朝换代,但

  • 明朝的造船技术比清朝先进吗?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为什么不挖明朝墓,清朝推翻明朝,明朝造船业有多发达

    所以明朝的造船技术比清朝先进吗?我的答案是不先进,甚至很落伍。但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将明清两朝的造船技术放在大的历史潮流中,长江后浪推前浪,清朝的技术一定是比明朝先进的,但将两者各自放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明朝的造船技术是绝对领先当时整个世界水平的,而清朝,虽然有能力自己建造

  •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是在什么样情况下,才成为太上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和他自己儿子的关系其实非常差,两个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感情,双方互相防备,李隆基很多次都差点把他杀掉,唐玄宗儿子李亨,他当太子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的,差点被他爹给逼疯。其实在宋朝以前,皇家的关系都非常微妙,皇帝怕儿子篡位,儿子怕皇帝怀疑自己想篡位,大家都疑神疑鬼的,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因

  • 明朝的海上贸易是如何兴起的,后来有什么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定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构建出一个以自己国家为主导,有等级有秩序,并且和谐的理想世界。明太祖朱元璋等到国家发展到后来,在农业、手工业、工商业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船只建造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得自宋朝和元朝以来中国海外贸易发展的十分强盛,也使得对外的移民得到了不断的增

  • 明朝锦衣卫的飞鱼服和清朝的黄马褂相比,那个更好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最开始的时候主要职责是保护皇上的安全,以及作为仪仗队来撑场面的。如果皇上要出宫或者是举行大典,锦衣卫就会在前面开路。既然是仪仗队,那肯定是要很气派的,才能够展示出皇家的威严。锦衣卫身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看起来非常的帅气,能够展现出大明王朝的威严和兴盛。现在我们一提到飞

  • 康乾盛世是虚假繁荣,大清灭亡的祸根早被乾隆种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统治者们口中的“康乾盛世”并不像史书中那样辉煌,整体国情不容乐观。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农民占大多数,城市化率不足8%,虽然和明朝相比,人口出现了阶梯式增长,但却也只是繁荣的表象而已,与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还是相距甚远。在康熙年间,经过对周边小国的连年征讨,老百姓们确实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但

  • 明朝的锦衣卫和清朝的血滴子组织性质是否一样?有哪些区别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飞鱼袍就本质而言,无论是锦衣卫还是血滴子,这两大机构最初成立的用意就是为强化和提高皇权而服务,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明朝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防止手下的这些文臣武将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朱元璋就将身边的仪鸾卫建立成为锦衣卫。这支组织机构只对皇帝朱元璋负责,其最高首领由朱

  • 河北省这个县,面积近一万平方公里,曾经是清朝的皇家猎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河北十大古县排名,皇家猎场,河北最有历史的县

    皇帝打猎蕴含政治、军事目的今天的围场县地处古长城以北,康熙帝在位前期,就不止一次前往这里接见蒙古诸部贵族,看望远嫁的公主。到了康熙中期,皇帝干脆把这里圈定为皇家猎场,木兰围场由此形成。说是打猎享乐,倒不如说是借机宣示强大武力,保证边疆的和平安定。而且,清朝承平日久,皇帝也想借机训练军队并考察诸王公大

  • 明朝皇帝很少杀言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皇帝很少杀言官,因为他们明白,若是真的把这样的说真话的人给杀了,既伤害了说真话的人,让人不敢再说真话,这样会非常不得民心;也显得自己是一个昏庸的君王;最重要的是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做错了事情还没有人指正,会造成非常坏的后果,所以皇帝需要这样的人存在,也尽量容忍这样的人存在。在明朝,一身青年为

  • 富察皇后的容貌被复原,颜值堪称绝代佳人,难怪乾隆会那么宠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富察皇后一生简介,乾隆写给富察皇后的诗,乾隆怀念富察小说

    相较于女主角爱憎分明,泼辣果敢的性子,不少人都更加偏爱由秦岚所饰演的富察皇后。这样一位温柔似水、大方得体的富察皇后不仅成为女主角魏璎珞的白月光,也成为不少观众心中的白月光。就连她的丈夫乾隆皇帝,对富察皇后也是宠爱有加。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富察皇后不仅仅有智慧的头脑,还有绝妙的容颜。那么,她到底有多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