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答应我3个条件,我马上退兵称臣,崇祯帝:朕还是死吧

李自成:答应我3个条件,我马上退兵称臣,崇祯帝:朕还是死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54 更新时间:2024/1/31 13:30:32

因为一旦帝国的百姓食不果腹,忍饥挨饿,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时,就会愤然起义进而放手一搏与统治阶级拼个你死我活,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事例很多,但是历史的局限性,失败的例子不在少数。

其中自成的农民起义,就可以说是失败的,但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相比于大多数农民起义者而言,他的起义进行的时间还是较长的,李自成还曾威胁崇祯帝:答应这3个条件,我立刻退兵称臣,崇祯帝:朕还是死吧。

带兵起义,势如破竹

明朝末期天灾人祸接连不断,靠老天爷吃饭的农民,因为天灾的原因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再加上明末政治的腐败,官员对百姓的压迫,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李自成因为家庭贫穷而从小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另外家中还欠了许多外债,李自成经常为被恶霸逼还外债的压迫与威胁担惊受怕。穷困潦倒的家庭迫使李自成很早地就为地主放羊,靠拿取微薄的薪酬补贴家用。

在李自成21岁那年,国内已经有多处地方因农民不堪压迫,选择了起义,李自成当年也因为受到一名驿卒欺辱而反抗,一怒之下打伤了驿卒,迫不得已过上了逃亡的生活。农民起义在进行到1928年时,嘉胤、王大梁、高迎祥和王左卦等人也纷纷起兵响应。

两年后李自成又因看不惯当地的一个官吏剥削百姓,而暗杀了那位贪官,之后也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来反抗当时明朝的统治。

1635年时,明朝派出了更多的军队来镇压这些农民起义,当时多地的农民起义力量较弱小,之后这些领导农民起义领导人,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决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较大的群体,能够有优势对抗明军。

之后在1635年,河南荥阳闻讯而来的就有13家起义团体,13家起义军组成了大团体后,也在一起商议应敌之策。

起义军团结起来后,对抗明军的效果也更为显著,李自成在那期间内也由原本的一个普通起义者变成了领导人,在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更是自称闯王,掌控着一方土地。

在李自成看到当地的农民,因为受到明朝严重的税负剥削而生活艰难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时,也让当地百姓能够接受他,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该口号的提出使李自成甚得民心,得到了更多民众的支持,他的起义军也被壮大了力量。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获得民心的李自成在京城攻去的路上也更加顺利。最终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军已到达京城城下,正当李自成决定乘胜追击,一举拿下京城自称为王时,李自成的谋士却告诉他,切勿轻举妄动。

虽然成功即在眼前,但李自成也面临着巨大忧患。因为当时除了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外,大明境内还有其他势力较小但不容忽视的起义军。另外,关外的满洲人也时刻在关注着明朝局势的变化,想要抓取有利时机,坐收渔翁之利。

如若那时李自成直接选择攻城,必然会实力大损,那时他们也再无实力能够对抗满军。之后取得的胜利也可能会功亏一篑。李自成认为谋士所言极是,因此听从谋士的建议决定先与崇祯皇帝谈判,以求能够继续积攒实力,在日后寻找有利时机取得王位。

为取胜利,提出谈判

当时李自成派遣了投降的一个太监进入城内和崇祯帝秘密谈判。李自成提出要想让他从城门外撤军需要满足他的三个条件。一是割让明朝西北一带的土地给李自成,并封李自成为王,且不受崇祯皇帝的统治。

这一条件可以说是对崇祯皇帝非常不利的,因为割让西北一带给李自成相当于割让了自己国家的土地,培养了一个日后与自己抢夺国土和权力的皇帝,这也只是延迟了他被灭国的时间。

第二个条件是要求崇祯皇帝负责李自成起义大军去往西北的全部费用,这笔费用不是小数也不是可以轻易拿出的。

第三个条件是李自成提出在满军进攻明朝时可以出兵援助,但他会独立领导其军队,并且不受其统治,也不作为其臣子。

条件苛刻,果断被拒

以上三个条件,崇祯皇帝如若满足李自成可以说是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大患,日后还可能被李自成控制了自己。因此崇祯皇帝认为如若答应李自成这些苛刻条件,在他死后将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他皇帝的尊严也将无处安放,天下的百姓又将如看待他。

但最初的崇祯皇帝也并没有下定决心,拒绝李自成,毕竟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如若拒绝,被灭国只是几日之时,如若现在答应李自成的三个条件,或许还会有翻盘的机会。

但崇祯皇帝并不想当这个割让国土的罪人,这可能遗臭万年,因此纠结之下崇祯皇帝询问了大学士魏藻德的意见,大学士魏藻德对于这种决定国家存亡之事,也并不敢轻易判断。

因此他被皇帝问话后,也只是静静地跪着一言不发,之后崇祯皇帝也明白大学士的意思,因此崇祯帝说:朕还是死吧!此句一出即表明崇祯皇帝并不同意李自成提出的三个条件,李自成得知消息后,自然也就如此前他所说,决定攻打城门。

当时城内知道皇帝放弃挣扎之后,对抗的士兵也早已士气全无,城门也很快被李自成攻破。崇祯皇帝在拒绝了李自成提出的三个条件后,就慌忙安排了太监护送太子出城,以保留着自己的后代安全,想要之后太子能够复兴明朝。

当时崇祯皇帝自知自己已无逃生希望,因此召集了宫中所有的女眷,并亲手将她们杀死,为大明殉葬。之后,崇祯皇帝带着一位太监来到了一棵槐树下,选择自缢而死。

小结:

崇祯皇帝的死可以说是比较凄凉的,崇祯皇帝在位期间也比较尽心尽责,但因为在他继位时大明王朝早已因为前任皇帝的错误政策而千疮百孔,所以即使崇祯登基之后铲除了阉党,宵衣旰食,但已经无法挽回明朝的败落之势。

另外,崇祯皇帝在面临可以存活的机会时,并没有答应李自成的提出的三个条件,也是有一定骨气的,宁愿灭国也不愿将国土分给异姓。

而明朝最终呈现如此败落之势,也是因为前任皇帝的不当统治,使得百姓被压迫得无法喘气,致使众多农民无奈选择起义,而不得民心的大明也已是强弩之末,束手无策了。

可见任何朝代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如水,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真正为国为民着想,国家才会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出生,按照中国帝王的传统,自然也给笼上了神秘的色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有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则天二字并非阿武的本名,而是来自于死后谥号“则天大圣皇后”,开元史官吴兢因做《则天实录》,这是则天二字的最早出处。但这个称呼并未流传开来,在漫长的千余年中,人们一般都以“武后”来称呼她。武则天这个名称,是近代才开始流行的。我很怀疑她是否会喜欢这样的称呼,如果她只是满足于当太后

  • 朱元璋杀尽有功之臣,唯独漏掉一人,多年后大明江山因他易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十二子,叨叨解说朱元璋,真命天子朱元璋40集免费

    假如,国泰民安,百姓和乐,那么统治阶级就会大兴土木,建设宫殿和其它大型工程,劳民伤财,百姓根本过不上好日子。假如国家灭亡了,百姓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到处兵荒马乱,百姓也流离失所。但是朝代更迭时期的战乱是历史必然,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根本无力抵抗,他们只能成为被压迫者。元朝末期的统治者并没有能力继续

  •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十几年,为何没生下一男半女?有一致命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武则天李治是何关系,武则天喜欢过李世民吗,武则天和李世民的故事

    她的传奇开始于她先后侍奉两代帝王,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她为李治陆续生下六位子女,而在豆蔻年华入宫侍奉太宗的十余年间却未有所出,这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武则天无所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她不受太宗宠幸,武则天入宫长达13年,直到太宗去世,她的品级还是个才人,而且从记载中的太宗在后宫的临幸记录中可以看到武则天被宠

  • 武则天12年都没为李世民怀孕,却为李治生下6个孩子?原因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与李治有血缘吗,武则天跟李世民12年为何不怀孕,武则天为李治连生6个孩子

    自从武则天跟随李世民进宫之后,就开启了她的政治道路,刚开始李世民被武则天的长相所吸引,并且还封其为“媚娘”,但是她跟随了李世民12年,却没为李世民怀上一个,但之后却为李治生下了6个孩子,这是为何呢?要说的是,武则天和李世民两人的年龄相差太大了,武则天刚进宫只有14岁,还办法生育,此时李世民已经四十岁

  • 狄仁杰:大帅的名号不是白领的,用兵谋略堪称大周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是武则天举天下贤士提拔起来的一位贤才,武则天在政期间,虽说对于异己毫不留情,对于不听自己话的女儿和儿子处置起来也是杀伐果断。但是武曌对于听从自己号令的有德有才之士也是非常器重和爱惜的,对狄仁杰及其部更是如此,将国家大事放心交给他,并且对他很多的信任,不仅将神都交由他治理而且与他相知,待其如己,

  • 岳飞部将之女,成为南宋皇后,搬弄是非,气坏宋高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相面入宫此人名叫李凤娘,是岳飞的部将李道之女。李道与岳飞是同乡,也来自相州汤阴,曾在宗泽、桑仲麾下为将。1133年,李道被划入岳家军中,他跟随岳飞参加了许多战斗,因屡建战功,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鄂州御前诸军统制。李凤娘出生于1145年,据说在她出生时,“有黑凤集道营前石上”,于是李道给女儿取名凤

  • 武则天的秘密:嫁给李世民13年都没怀孕,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一生的四个秘密,历史上的武则天嫁过李世民吗,李世民如何让武则天11年不怀孕

    然而虽然武则天成功的成为了皇帝,可是让小编好奇的是,他进宫也有十几年了,嫁给李世民13年却依然没有怀孕。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隐情呢?武则天的出众的长相令我们都非常惊艳,然而很可惜的就是毕竟她年龄还是太小了,而那时候的李世民年纪却很大了,他审美也就相对来说会发生改变,更加喜欢成熟稳重的妃子,然而武则

  • 朱元璋第十九世孙孤身隐居山村,掏山挖洞50年,建成“古堡洞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先功先生,今年八十岁,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九世孙。他孤身隐居山村,掏山挖洞,已经在河南省鹤壁市东石林村外小河边的洞穴里生活了五十多年,建成“古堡洞穴”。每年朱永功都会挖洞,从刚开始的第一个洞,如今已经连续挖了6个洞了,分别用作堂屋、卧室、储藏室、厨房等等,其中三个洞相连。尽管每个洞的面积都不

  • 相士说他是皇帝命,但要挖9个池塘,他却只挖8个,结果便宜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身边的十大谋士,朱元璋早年偶遇相士,朱元璋杀功臣谁最厉害

    元朝末年,群雄逐鹿,式微的蒙元朝廷自知难敌早早做起了回草原的准备。偌大的中原腹地便成了起义军竞相争夺的王霸之地。而在这些起义军里,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实力最为强劲,天下无出其右者。在我们今天看来,当年鹿死谁手早已尘埃落定,然而在当年的人看来也许结局大不相同,首先论实力,陈友谅当时拥有60万大军,而朱元璋

  • 爱乾坤不爱胭脂,武则天创造了四个纪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刚进宫的时候,叫“媚娘”。“媚娘”是隋朝时期流行的一首歌的名字。蒙曼说:媚娘就像是“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的小芳,只是一个统称。武媚娘是男人给的名字,武则天特意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字来作为名字:“曌”武曌,日月当空,何止霸气!一、乾坤比胭脂更重要武则天出身隋杨皇室,从小性格便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