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临死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他不懂何意,17年后才知其中道理

刘伯温临死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他不懂何意,17年后才知其中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79 更新时间:2024/3/17 16:28:01

但就是这样一个才情并茂的谦谦君子,最后却病死在榻上,让人徒生悲凉。临死之前,刘伯温的一个举动让众人疑惑不解,他居然送了朱元璋一筐鱼。

那么,刘伯温这一生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又为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鱼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少年壮志却不得酬

刘伯温出生于元末的浙江省,在这个风景优美、文化繁荣的地方,人的思想也变得很开阔。

受到这样环境的熏陶,再加上刘伯温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十里八乡都知道这个“神童”的存在。

后来刘伯温前往府学读书,在别人看来晦涩难懂的《春秋》,他学起来却是得心应手。

在别人还“读书不求甚解”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将所学内容倒背如流,并且阐发自己的观点了。

十七岁的刘伯温离开了府学,来到了当时一位儒学名士的门下,他的才华令这位大儒都赞叹不已,认为他以后一定是一个人中龙凤。

通过刘伯温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我们就知道他的天资卓越,文学颇有造诣。二十三岁那年,刘伯温来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为进士。

本以为自此以后凭借着这样的知识和能力,步步高升是必然的,然而意外总是来的那么突然,打乱了原本的计划。

元朝末年时局动荡,不时战火纷飞,朝廷内外都忙着对付外敌,自然就没有人来管这些新科进士了,刘伯温的一腔才华没有得到重用,反而白白浪费了三年时光。

刘伯温虽然曾经也沉浸在不能入仕的难过中,可他很快就调整心情继续精进自己的知识,知识储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即使现在用不到,也总会有用到的时候。

果不其然,三年后朝廷腾出空闲的职位给当年的这些进士。

刘伯温初到岗位,就在短时间内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政绩,尤其是民间百姓对他好评不断。

刘伯温平时很喜欢与乡间父老待在一起,听他们讲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风貌,也听他们抱怨赋税严苛、强盗横行,并用自己的能力帮他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这样的官员怎么会不受百姓的爱戴呢?优秀的人总会招来嫉妒,这话放在哪个时代都没毛病。

刘伯温为人正直又踏实、学富五车,百姓又对他赞不绝口,无形中引来了一些宵小之徒的嫉妒和忌惮。

他们多次刁难和排挤刘伯温,刘伯温气愤又无奈,最后只好辞官回乡去了。失去刘伯温是朝廷的遗憾,因为他们错失了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才子。

真正的建功立业

多年后,朝廷再一次看中刘伯温的能力,请求他继续回到朝堂之上。

刘伯温虽然因之前的事而气愤,但他内心还是对朝廷抱有期望,也希望自己能够在仕途上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但是朝臣的迂腐、天子的昏聩,再一次让他失望了,刘伯温也深刻的认识到元的灭亡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即使自己再尽心尽力辅佐天子、挽救时代,也无力回天。

也正是这个时候,天下各种势力群起而攻之,很快就将元朝撕的粉碎。

天下四分五裂,有权有势之人各据一方,其中有一人却与众多贵族众不同,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从一介平民发家,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那些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草莽英雄,纷纷都聚集在了他的麾下,成为了征讨天下的助力。

朱元璋自然也听过刘伯温的鼎鼎大名,听说过刘伯温机智聪慧的各类事件,如果有这样的人来做自己的谋士,天下还不是唾手可得吗?

于是,他便将刘伯温请到了自己的阵营里,好似当年的刘备那样。

刘伯温也看的通透,认为朱元璋也是人中龙凤必然有所作为,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就这样“双向奔赴”的君臣二人,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朱元璋的确没有看走眼,刘伯温到来后为他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制订了不少独特的方针政策。

这二人在这乱世之中相互信任共同前进,最终朱元璋得到了天下,刘伯温也成了著名的谋臣之一。

刘伯温的一筐鱼

都说乱世中的友谊到了太平盛世就不作数了,君臣之间更是如此。

刘伯温跟随朱元璋多年,他实在是太了解朱元璋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更是十分明白。

朱元璋是一个只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享福的人,于是乎刘伯温选择了急流勇退,并不贪恋那些金银珠宝和泼天权势,毅然决然的辞官回乡去了。

只能说刘伯温的内心实在是洞若明火,他完全预见到了朱元璋对开国元勋们残忍的打压,也正是由于他的先见之明提前远离官场,才保住自己一家人的性命。

终究是君臣一场,枪林弹雨里一起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刘伯温对朱元璋的做法即使再寒心,也还是有些兄弟情义的。

刘伯温生死弥留之际,认真嘱咐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将一本书籍和一筐鱼送给朱元璋,希望后者能从中感悟出一些道理,交代完了这些就撒手人寰了。

朱元璋看到书,知道刘伯温是在告诉自己他没有二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利用这本书更好的管理国家,据悉此书为《无字天书》,一时间心头悲寂。

可看到这筐鱼的时候,朱元璋就“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实在不明白刘伯温是什么意思,一直也没想明白,后来干脆遗忘了这件事。

匆匆十七年过去了,朱元璋没想到自己最喜爱的儿子朱标、太子朱标死在了病痛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皇帝才明白了刘伯温当年送鱼的含义。

原来刘伯温的意思是,筐就那么大、鱼却又很多,在小的空间里弱肉强食,鱼儿最终都会死去,这不就是朱元璋大肆分封儿子当割据封王的事情吗?

未来在狭小的空见内,这些人必然会斗的你死我活,为此朱元璋在立朱标的嫡长子为皇太子后,以避免诸多儿子相残,并且让所有藩王都赶回了自己的封地,无诏不得回京。

他希望能弥补一二,希望承纳皇太子的“鱼筐”里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以此为大明朝的前行道路扫清障碍。

奈何,大势已成即使朱元璋也改变不了,狭小的大名最终发生了削藩、靖难之役,刘伯温的警告应验了......

所幸这件事情有惊无险,大明朝依然是朱明江山,朱棣也延续了洪武之治,并且开拓了永乐盛世。

总的来说,刘伯温从年少到垂暮都一直清醒又聪慧,他之所以没有明着告诉朱元璋“一筐鱼”的含义,恐怕也是害怕朱元璋已经不再相信自己,反而认为自己是在挑拨离间了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如何被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一个如此了不起的历史时代,承载着那个朝代的辉煌,没想到繁盛一时的盛唐奇景,却因为一场叛乱而结束,这就是安史之乱,为何这场叛乱发生在盛唐时期,他又是如何被平叛的呢?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青年时期的李隆基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唐中宗李显儒弱无能,造成韦后乱政,甚至李显也是死于韦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危难关头,

  • 元朝国祚到底多少年?注意是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国祚有几年,国祚什么意思,宁夏元朝实业和元朝置业

    最近一段时间,淮下书生总是在网络历史圈,听到这么一个观点,说元朝国祚不止98年,而应该是365年。网络历史圈某些观点1635年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向后金投降并献上传国玉玺,才能算元朝真正的灭亡。这里注意一下,这个传国玉玺也并不是真正的秦国那个传国玉玺。额哲派人献玉玺言归正传,也就是说按照他

  • 唐朝在历史上是最强大最富庶的时代,却为何没有大规模修建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最富庶的郡县,唐朝修建长城了吗,古唐朝

    唐朝的价值取向和其它中国古王朝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最直观的,唐朝的服饰,袒胸露乳,和古代中国的价值取向甚至可以说完全背道而驰的。再比如,唐朝时华夷之辩这种思潮很少,大量来自今天伊朗、阿富汗、朝鲜和日本的“移民”在朝中为官,甚至是做高官。这其实涉及到唐朝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这里小编不想去和人争论唐朝皇族

  • 岳飞的仁义忠诚、民族英雄名号与如今的华夏各族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人首先是自私的,绝大多数人在自身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才愿意坚持正义,而当时宋朝皇帝自宋徽宗昏庸已久,常发生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事件,很多的官员、民众为保护自己早都把仁义忠诚抛到坟地去了,很多官员都先想好投降之路了。秦桧就是往这个方向走到了极端,更是这些类群极端之首,他夫妻两人在经历靖康之变,两个

  • 湖南澧县发现澧水流域首座明代壁画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湖南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谭远辉介绍,北室的龛里面写了字,是一些吉语,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子孙昌盛、爵禄封侯这十六个字。现在用肉眼看,上面的还看得清,下面的已经看不清了,用红外拍出来还是看得比较清楚。据介绍,壁画墓在中国北方发现较多,南方并不多见。此次发现的墓葬受盗墓影响,并未发现棺椁和随葬品,但填

  • 武则天临死之际留下遗诏把江山还给李氏?现在想想真是明智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临终前遗诏,武则天临死时说出的最后十句话,武则天死前为何归还李氏江山

    大家都知道在武则天死后,尸体是被葬在乾陵,也没留下什么比较贵重得东西,只是留下了一块无字碑。对于这么一块什么都没有的石碑,很多人都认为,武则天生前极具远见和智慧,死前所做的决定也必定是具有高瞻远瞩性。武则天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深知,只要自己一死,李氏掌权后,肯定会重翻旧账,将她打入黑名单。要知道她

  • 安徽男子修脚30年,用脚皮拼出《清明上河图》,富商欲20万买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修脚来,鲁可水的家族与这门事业可谓渊源颇深,而他的祖上,还曾被慈禧亲封为“刀王”。这事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一路逃难到西安。到了西安时,慈禧太后的脚疾犯了,痛痒难忍。地方官为了巴结慈禧,便推荐了一位当地的修脚师傅。这师傅拿出修脚工具,只是轻轻几刀,就替慈禧去掉了顽

  • 岳飞被宋高宗杀掉,是因为他要“迎回二圣”?专家:没有这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说到岳飞,他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大英雄,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主动站出来肩负起国家给他的使命,带领岳家军和敌人厮杀,开始保家卫国了。可以说正是他的出现,让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立足了根基

  • “石母”是什么?古代皇帝修建陵墓,工匠最怕挖出它,道光吃过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山顶石母,石公石母传说,石母最新消息

    前言:对于人类来说,疾病、伤亡、痛苦都是不能排斥的。这是自然规律。人类是不可能改变的。就连封建皇帝也一直想通过一些手段延长自己的寿命,但是没有人成功。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很多人常说:除了生伤,什么都不新的。皇帝最后的固执很多皇帝一直想要永生,甚至有些皇帝为了给自己获得永生,研究了一些“炼金秘

  • 古代史上最大的包工头,盖了两个朝代的皇宫,还修了明朝4个皇帝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皇帝陵墓大小排行,明朝被发掘的皇帝陵墓,明朝第一个皇帝陵墓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历史解读乾清宫历史解读三大殿历史解读天安门这些建筑老外们见了激动,中国人见了感动,见证着中华民族5个世纪的鼎盛、荣辱与复兴,历史解读历史解读而这些建筑全部出自出自一个建筑师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