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如果没有许攸的话 曹操能不能打赢袁绍

官渡之战如果没有许攸的话 曹操能不能打赢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16 更新时间:2024/1/4 9:34:03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时,如果许攸不反叛,曹操能打赢袁绍吗?

很难,许攸就是在袁绍和曹操进入对峙的时候投奔曹操的。

当时曹操需要早点决战,而袁绍却不怕跟他进行旷日持久地相持不下。原因就是:袁绍兵多粮足;而曹操则粮草缺乏。曹操已经几乎到了难以为继、黔驴技穷的时候。曹操也一度想要退兵回许都。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却说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回许昌,迟疑不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

后来,荀彧回信一封,书略曰:

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计之奇,断不可失。惟明公察焉。

荀彧的话,怎么看都是唯心论。将军交战把胜利的希望放在敌方不会用兵或者生变上,放在己方英明神武上;而不是放在敌我双方实力的对比上,这不是唯心论吗?

不过,荀彧聊聊数语的唯心论还真是坚定了曹操必胜的信念,坚持下去了。曹操在苦苦支撑,等待着袁绍犯错误,等待着战机的出现。

袁绍还真的是很配合,接连不断地昏招频出。

先是袁绍派大将韩猛押运粮草被曹兵劫走。袁绍才意识到了粮草安全的重要性,就派大将淳于琼带兵两万到乌巢镇守,保护粮草。这一项人事任命又是重大的用人失误。因为,淳于琼是一个大酒鬼,不符合独当一面。这是袁绍犯的第二个错误。这个错误还有点侥幸的意思,那么袁绍接下来所犯的错误是致命的。

袁绍拒绝了许攸的建议。许攸当时是袁绍帐下最积极主张攻打曹操的谋士,因此对于这次战争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许攸对于袁、曹双方的兵力部署,作战特点都了然于胸。许攸的情报信息是许昌空虚,曹操缺粮。

许攸于是建议袁绍分一支兵前去夜袭许昌。许昌是曹操的大本营。这是釜底抽薪之计,曹操一旦许昌陷落就有了后顾之忧,军心必然大乱,曹操也无家可归了。

袁绍没有采纳许攸的建议,更错上加错的是他逼走了许攸。原因是许攸的子侄辈有贪污腐败的行为。袁绍不能容忍许攸的子侄辈发战争财,就开除了许攸。

许攸羞愤不已,欲自杀,被手下人拦住了。手下的人建议他投奔曹操。许攸手下的人都建议他投奔曹操,由此可见袁绍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曹操的粮草仅够支用一天的时候,许攸到来了。这简直就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曹操真的是喜出望外,在自己无计可施的关键时刻,敌方的参谋长来投奔了,这不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吗?

这个大馅饼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袁绍免费赠送的。曹操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出去迎接许攸。曹操的粮草仅够一天,也就是说:再等一天,曹操就会因为缺粮而军心动摇起来了。到那时候,曹操再英明神武,恐怕也只有求和或者退兵两条路可走了。而无论是求和还是退兵,都意味着袁绍的胜利。

当然,换了别人也许还有第三条路可走,那就是:投降。不过曹操是不可能投降的,哪有上级向下级投降的道理?

许攸的到来,意味着曹操的困难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尽管黑得像头发,黑得像煤炭,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但是黑暗即将消失了。因为,许攸带来了光明。许攸被曹操指明了取胜的道路。

许攸建议曹操袭击乌巢。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高明的智谋,曹操之所以没有想到,主要原因就是曹操不了解袁绍的底细和兵力部署。许攸了解啊,因为许攸是参谋长啊,更重要的是,许攸对这场战争非常上心。

曹操听从了许攸的建议,并且亲自动手,带兵五千前去夜袭乌巢。淳于琼在醉意朦胧之中被曹军擒拿了,乌巢的粮草被曹操全部付之一炬。

袁绍的粮仓被烧,果然军心大乱。大将张郃高览叛变投敌,又造成袁绍实力大损。袁绍终于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不可挽回的巨大代价。后来,曹操又用关门捉贼、十面埋伏之计大败袁绍。袁绍无力回天,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

应该说,不是许攸的计策,曹操当时并没有想到,也不了解袁绍的“七寸”之所在,所以曹操当时已经是黔驴技穷了。没有许攸,曹操当时不能速败袁绍。至于最后能不能打败袁绍,关键不在曹操,而是在袁绍。袁绍不出错,曹操就坚持不下去而退兵;袁绍如果出错,曹操就有机可乘。另外,刘备还在曹操的后方袭扰曹操。

所以说,不是许攸的投奔,曹操很难取得胜利。这也是许攸功高盖主被许褚所杀的主要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于邢邵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邢邵,北魏,历史解密

    邢邵因文才出众,官至中书监,摄国子祭酒,备受皇帝信任,每给大臣授职,都要听取他的意见。邢邵在出任西兖州刺史期间,廉洁善政,执法严明,凡有贪赃枉法之事,都能及时处理。因此,辖区内社会安定,鸣冤告状的人很少。距州府五十里的定陶县令之妻,挟丈夫之威,强索民财,激起民愤。邢邵得知后前往追查,吓得她连夜逃遁。

  • 周瑜和诸葛亮相比 两人谁在正史上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周瑜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正史中,周瑜与诸葛亮谁更胜一筹?周瑜与诸葛亮,说实在的,就是不好比较。关键有一点,周瑜死早了点,大多数成绩还没有出来。如果不死那么早,他们表现出来的成绩就能分出高低。由于周瑜死得早,就只有用周瑜活着时期的成绩作一番比较了。

  • 盛庸一代名将,靖难之役朱允炆为什么不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盛庸一代名将,靖难之役朱允炆为什么不重用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盛庸是明朝著名将领,曾在靖难之役中多次击败朱棣大军,差点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势。只可惜朱允炆后知后觉,并没有在初期重用盛庸,导致朱棣部队有了喘息之际。此后朱棣攻破京城,他十分欣赏盛庸的能力,所以没有杀

  • 哈尔滨保卫战的结果如何 哈尔滨保卫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哈尔滨,抗日战争,历史解密

    战争过程26日,冯占海联合依兰镇守使李杜进驻哈尔滨。27日凌晨,伪吉林“剿匪”司令于深澄指挥2个旅向上号、三棵树、南岗地区发动进攻,日军飞机对三棵树、南岗地区狂轰滥炸。担任该地区防御任务的2个旅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不久,冯占海等率预备队投入战斗,一边开展政治攻势,一边猛攻,伪军不支,向拉林仓方向

  • 庞统的综合能力相比诸葛亮究竟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受文学作品以及民间传说的影响,我们对于诸葛亮还是过誉了。尤其以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的脍炙人口, 这就造成庞统的一生都有被诸葛光环笼罩。庞统的综合能力并不亚于诸葛亮,个别能力更甚在以识人知人出名的名士司马徽的眼里,庞统的能力是顶尖的。而庞统还有一个比诸葛亮还要出色的能力,那就是识人知人,敢说真话。比

  • 他被秦穆公相中,妻子在府中唱了首歌两人相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百里奚,战国,历史解密

    “百里奚,五羊皮,可记得熬白菜。煮小米,灶下没柴火,劈了门闩炖母鸡?今天富贵了,扔下儿子忘了妻!”百里奚的妻子在府上哀叹婉转的唱着这首自编自唱的歌曲,百里奚这才认识到妻子在自己府上打了很久的工,两人紧紧相拥,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原来,百里奚最开始在楚国当奴仆,被秦穆公看重他的才能,拿了五章羊皮卷把百里

  • 安庆绪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父亲安禄山?与安庆宗的死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庆绪,唐朝,历史解密

    安庆绪,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次子,唐朝时期叛臣,曾参与安史之乱,后杀父自立为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权力这种东西,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正是因为它的至高无上,这才引得很多人的争相追逐。所以在看待安庆绪为何杀了自己父亲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将这个安庆绪杀安禄山的第一诱因定为是为了得到权力

  • 齐国一直没有吞并鲁国,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齐国一直没有吞并鲁国,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齐国有一个很牛掰的始祖,叫姜子牙。这哥们帮着周武王姬发,搞定了商纣王,建立了周王朝,所以得到了齐国这么大的一块封地。鲁国的开国君主其实是周公旦,这哥们灭了奄国以后,就把这里变成了自己的封地。不过他忙着辅佐周成王,压根

  • 明末为何会爆发大规模鼠疫?对明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帝朱由检作为明朝的亡国皇帝,他与历史上的其他亡国帝却非常不同,崇祯在位十八年,期间他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然而在位期间天公不作美,在位十八年,旱九年、涝九年,百姓苦不堪言,朝廷面对这么严重的天灾也是束手无策。百姓忍无可忍,纷纷起兵反明,最终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也在煤山自缢。其实除了旱涝灾害,明朝还

  • 朱棣称帝的时候,其他藩王没有反对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26个儿子,朱棣打进南京称帝其他藩王没有意见吗?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共拥有着26个儿子,在朱元璋逝世以后,朱棣不满自己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于是就高举“靖难”大旗,将朱允炆打败,自己当了皇帝。说到这里不仅有很多人就有疑问了,朱元璋总共26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