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淑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八月二十四日,与嘉庆帝同岁,其祖上原是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奴才,但其全族在乾隆六年抬入世管佐领,三代之后又改为公中佐领,其族人有很多在朝中任重要官职,直到喜塔腊氏出身时,家中已经抬旗二十年,所以说她出身时候,已经是上三旗的满洲女子。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经乾隆帝指婚,15岁的喜塔腊氏与皇十五子永琰喜结连理,成为永琰的嫡福晋,婚后两人生活十分融洽,夫妻关系也十分好,很快便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生下一女儿,排行第二,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又生一儿子,起名旻宁(即后来的道光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再生一女,封号为庄静固伦公主,在这几年当中,喜塔腊氏生下二女一子,这也说明了两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嘉庆元年(1795年),颙琰成为大清第五位皇帝,喜塔腊氏也顺其自然的成为了皇后,好运才刚来到,可喜塔腊氏却福薄命短,于嘉庆二年(1797年)逝世,按理来说,皇后之死是为国丧,需举国同悲,对照《大清会典》关于后后丧仪的规定和以前皇后的丧礼实例,喜塔腊氏死后却明显受到了冷遇。
喜塔腊氏是清朝唯一的包衣皇后,也是唯一生过皇帝的嫡皇后(原配皇后),她15岁嫁于嘉庆帝,相依相伴23年,并且生下一子二女,两人感情十分深厚,对于原配妻子的逝世,嘉庆帝说“皇后册立莆及一年,母仪未久”,也就是说喜塔腊氏当皇后没多久,但这种说辞明显说不过去,康熙帝的孝昭皇后册立半年就逝世了,还有孝懿皇后才当了不到一天就崩逝,但其丧礼十分的隆重,那到底是何原因呢?
其实,嘉庆帝是一个十分懂得隐忍的帝王,他之所以将皇后的丧礼办得冷清,很大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太上皇还在世,为取太上皇欢心,处处取吉利,如果按正常规定办理,一片缟素,哭声连天,这会使得太上皇心情不好,结发妻子病逝,却不能尽情表露自己的情感,实在也很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