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猪队友”刘禅并非扶不上墙!站在历史角度,他是个“狡黠胖子”

“猪队友”刘禅并非扶不上墙!站在历史角度,他是个“狡黠胖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8 更新时间:2024/2/4 1:24:17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每每读到这篇《出师表》总感到几分沧桑和疲惫,世人总是能想起那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敬佩他的责任担当,同时替诸葛亮感到遗憾——他的老板怎么是三国著名的"猪"队友后主刘禅

武侯的无奈

人常说不怕蛇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我在前面打野、输出、偷塔、扛线,你却在家挂机。

这也许就是很多人看待诸葛亮与刘禅这对队友之间的尴尬关系。我在前面打仗,你在后面断粮,我在前面对战司马懿,你却在后方和黄皓玩的不可开交。

这样的领导,给谁也一定伺候不好。所以人到晚年心力交瘁的诸葛亮给刘禅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的《出师表》,告诉刘禅:少爷别浪,猥琐发育,我努力点咱们还能赢。

在"其智近妖"的诸葛亮看来,蜀汉的大旗是刘禅扛不起来的,复兴汉室的重任还是要靠自己来实现。

真实的刘禅

然而刘禅真的如很多人看到的那样无能吗?我们先来看一下当事人诸葛亮的回答: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诸葛亮是个正人君子,绝对不是阿谀奉承之辈,更不可能讽刺刘禅,由此可见他眼中的队友并没有众人感觉的那样不堪,其次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也向刘备表示了对刘禅的信心——"甚大增修,过于所望",他的意思就是说,刘禅气量很大,超过了刘备的期望。

除去给将死的刘备宽心的成分,也确实表现出诸葛亮对刘禅的看重。只不过诸葛亮与刘禅在治国理政方面政见不同,因此在外人眼中显得诸葛亮极为出彩,而刘禅就显得有些无能了。

那后主刘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也许刘禅的智慧并不低于其父刘备。

伶俐莫过江湖,聪明莫过帝王,帝王之家最善教子,即便是普通人在优质的教育资源面前也会有所提升,更何况是诸葛亮亲自调教出来的刘禅呢?

所以刘禅的资质并不差,不光资质不差而且气质良好雅量恢弘,颇有人主之德。而且聪明的刘禅甚至在某些重大决策面前较之诸葛亮更具发展眼光。

在诸葛亮数次北伐的过程中,刘禅就曾婉转地表达了北伐战略的问题,只不过一心报主的诸葛亮并没有听取刘禅的建议,而事实上诸葛亮的北伐大业也确实如刘禅所预见的,最终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在最后一次北伐中星殒五丈原。

刘禅的抉择

如果说刘禅和诸葛亮分别代表了刘备生前的两大夙愿,诸葛亮代表了"兴复汉室",而刘禅则表现了"国泰民安"。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冒着猝死案前的风险一次又一次得试图实现着复兴汉室的飘渺梦想,宁可不遵大势不顾天意,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要实现他北伐中原的战略思想。

这时人们总会唾弃那个给诸葛武侯拖后腿的刘禅。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仔细算过这样一笔账。自刘备入川以来休养生息还田与民,让原本不太富裕的巴蜀之地重新焕发出富庶之光,人口增长经济上升,一片海晏河清。

然而诸葛亮接过刘备的接力棒后又开始积极开展军事活动,每次出兵人吃马嚼都是花销,让原本有点起色的巴蜀之地再次面临巨大危机。

也许在诸葛亮看来,只要能完成主公的心愿,举国之力也是理所应当,再加上随先帝出生入死的老臣还在,当年创业的激情还在,所以北伐事业还能被推动下去。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当年跟随先帝南征北战的老臣陆续过世,朝中主战派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益州新势力正在崛起。

这批益州人守在自己家门口,谁都想过上老婆娃娃热炕头的小日子,谁还想着刀头舔血呢?所以为了平衡朝中的势力,也为了不动摇了国之根本,刘禅最终选择了对诸葛亮的军事政策爱答不理。这已经相当温和了,并没有对诸葛亮做出掣肘的动作。

由此可见宽仁的刘禅不仅对国家大事了如指掌,更能比诸葛亮认清现实。其实两人都知道从献帝刘协"禅让"曹丕之后,大汉的国运已经彻底用完了。只不过诸葛亮选择了情怀,而刘禅则更加务实。

狡黠的胖子

建兴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34年,为兴汉事业操劳一生的诸葛亮闭上了疲惫的双眼,多年的劳累最终压垮了这位"卧龙"先生,诸葛亮带着他未完成的遗愿随先主刘备去了,将剩下的二十九年蜀汉社稷交给了刘禅。

此时的刘禅也终于脱离了相父的樊笼,拿回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权力之杖。"新君""继位",先要改革旧制。诸葛时期的政策改改就该能调就调,主战派靠边站,休养派站出来。以姜维为首的主战派受到朝局的排挤不能抬头,修养派则受到了重用。当然聪明的刘禅并没有完全摒弃诸葛时期的政策,任用诸葛亮提名的三人为相,让费祎蒋琬董允执掌朝政。

深谙帝王心术的刘禅还让三人相互制衡,大大削弱了相权,巩固了自己在朝中的绝对地位。看到这里一个足以颠覆众人的"狡黠胖子"的形象是不是已经站在了你的面前。相较同一时期的东吴和北魏,刘禅治理下的蜀汉已经算是不错了。此时的东吴宫斗惨烈政变不断,早已一片血腥。

而北魏也好不到哪去,君主一代不如一代,权力失衡,宗族与寒门的关系越来越僵硬,朝局也是岌岌可危。只有刘禅带领着一众蜀汉官员过起了吃喝不愁的小日子。

乐不思蜀

如果要说刘禅到底有什么确凿的人生污点,那主要就是不想打仗了。务实的刘禅深知复兴无望,所以关起门来经营起自己的小日子。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兵伐蜀,刘禅携众大臣投降,蜀汉灭亡。而司马炎更是用乐不思蜀羞辱这位亡国之君。

然而这也是刘禅最具智慧和仁义的选择,这样不仅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保全了当年的蜀国群臣和蜀汉子民,也算对得起这么多年来众人对自己的忠诚追随。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诞辰日:她是好皇帝吗?解决继位难题,布了哪些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明年今天,就是武则天诞辰1400年了。如何理解这个备受争议的女皇帝?她算得上是女权主义者吗?她在晚年为了避免权力交接的腥风血雨,做了哪些努力?博雅精选了几位大家的音频,和你一起了解这位女皇帝的正面与侧面。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你身边有没有女同学当干部呢?在古代女人的地位很低,只能当男人的帮手,而且

  • “猛张飞”刘昌毅:淮海庆功宴上怒掀酒桌,65岁依旧还带兵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经过炮火洗礼活下来的英雄,经常被人描绘成神一般的存在,而实际上他们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是用自已的血肉之躯在坚持自已的信仰,只有在胜利的旗帜下,他们的脸上挂着微笑时,那时的他们才会像正常人一样鲜活。通往胜利的道路是残酷的,练就了他们坚毅的性格,很多看起来比较“粗糙”的英雄,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九死一生

  • 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东晋才子的爱而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来是因为这些女子脾气暴躁,不好招惹。二来有些时候,如果一个男人娶了公主,那么他将不再拥有任何权力。即使当时还能拥有地位和财富,这些男人也会感觉失去了梦想,因而变得颓废。已婚男人若想迎娶公主,那就必须休弃自己的发妻。而王献之也曾为了不娶公主,尽力挣扎过一番。王献之的妻子就是他的堂姐,名为郗道茂。两人

  • 《大秦赋》:嬴政一统天下中这3个男人,一个比一个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大秦帝国》的终章篇,《大秦赋》无论是画质、配色、道具、服装,还是主演、配角、群演等都表现的张弛有度,大型战争画面也让人赏心悦目。目前,张鲁一已经上线,即将对战国发动最后的统一战争,而在这个准备过程中,有3个男人必不可少,为他后期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现在的进度来看,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快要下

  • 李渊如果采取预防措施,“玄武门之变”可以避免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沿袭了北周和隋朝的许多政治惯性,这家公司在成立初期,对与董事长一起打天下的皇子功臣们都予以厚待,与大家共坐天下。所以李渊这个皇帝,当的并不自在,未能像秦始皇,汉高祖,朱元璋等人一样迅速实行君主集权,遇事都很少独断专行,而要虚心听从皇子和关陇贵族的意见。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在唐初的舞台上,高祖李渊

  • 《大秦赋》申越:不只是保镖,更是嬴政成长的引路人,以死明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赋》最近在热播,虽然豆瓣评分开始逐渐下滑,口碑略有些崩塌,但总体来说,喜欢的人依旧在追剧。只是该吐槽还是大胆吐槽。今天我们想说的,是赢政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申越。关于申越历史上的原型人物,很多人说是姬昊。但今天我们不讲正史,只讲剧中的人物。这位申越是当初秦昭襄王一眼相中的,在赢异人被

  • 三国最后一位将领,打败西晋十万大军,东吴因为他多存在8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志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且在东吴之中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但是东吴之中却还有一人可以与陆逊齐名,而且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成功的击退了晋国大将羊祜,还把东吴的叛将步阐给击杀了,而且一直辅佐东吴当时的掌权者孙皓,而且对外又帮助东吴抵御强敌。可谓是是一个文武全才,确确实实是东吴的中流

  • 揭秘巢剌王妃悲惨的宫廷生活,玄武门之变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早年播出的电视剧《大唐情史》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继位,拉开了贞观之治的序幕。剧中的玳姬隐太子李建成的宠妃,高阳公主生母。一度让李世民着迷不已的绝代佳人。玄武门之变后,禀性刚烈的玳姬本想杀身做个烈妇,在李世民的百般辩解和蛊惑下,玳姬以不杀太子建成五子为条件,顺从了李世民。后来生下了高阳公主,自此,玳

  • 李白这两首诗不出名,但是放在一起看,可见李白的盖世才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看看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再看看李白的《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都是怀古诗,字面意思不难,这两首诗选择的诗歌体裁都是七言绝句,主题都是昔胜今衰的变化中感叹人世无常,选取的片段

  • 课本里学的司马光砸缸,被司马光救的那个小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后,通过宣传,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