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有钱人的姨太太们,建国后咋解决的?那些姨太太都去哪了?

民国有钱人的姨太太们,建国后咋解决的?那些姨太太都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434 更新时间:2024/1/20 1:14:08

在今天很多人印象中,这些女子身着旗袍打扮得花枝招展,每天的工作就是打麻将、穿梭于酒会歌舞厅。不过实际上,这些姨太太们的日子并没有电视剧中那般光鲜。

最重要的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全国范围内,将重婚定义成了犯罪行为,从民国横跨到新中国的姨太太们,处境一时间极为尴尬,迎接她们的又是怎样的命运?

按照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第一条男女婚姻自由,实施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第二条特意补充了禁止重婚纳妾。这条规定在中华大地可谓是亘古未有,士人豪富之家“娶小老婆”的行为被视为犯罪,在国内外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同时,也引发了第二个问题:此前已经纳妾包括农村的一些童养媳,又该如何妥善处置,无疑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为此,1952年,新中国又出台了《关于婚姻法实行以前重婚的处理原则的规定》,明确提出:“在1950年5月1日以前形成的重婚,由于是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所造成的,一般不加以干涉,如果当事人提出离婚要求的,则准予离婚。

整部法规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不告不理外加今后不许。也就是说,只要小妾或者姨太太愿意离婚,政府都会给予支持,假如双方都愿意维持现状,政府不会进行任何干涉。接下来这些所谓的姨太太就迎来了不同的命运,总体大致有三类。

首先第一种是小妾在进入这个家庭之时,年龄比原配小很多,等到原配因老病去世之后,小妾依旧是身处壮年。这个时候,小妾“转正”被扶为正妻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好也符合国家关于一夫一妻的规定。

比如说梁超的小妾桂荃,在原配夫人李仙蕙死后,她就开始以妻子的名义与丈夫梁启超一起生活,并且悉心养育子女,这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之一。

第二种情况便是响应国家号召,自主解除豢养关系,各自谋取生路。过去有权有势的纳妾,并非全部都是凭借自愿,也有很多仗势欺人,强行纳娶的情况发生。比如,1950年6月12日,婚姻法刚刚颁布一个月,就发生了一起典型案例,还被《人民日报》刊登在了头版头条。

一个名叫王淑的女人,过去在一家商店当店员,最终被老板周某抢占为小妾。而周某比王淑的年龄大了40多岁,双方根本没有任何感情。

在与周某生活的过程中,王淑更是苦不堪言,她不愿意忍受70岁周某的蹂躏,毅然向当地政府提出了离婚。结果很快获得了批准,王淑得以重获自由。这起离婚案件也被当作小妾主动申请离婚,追求自由的典范,向全国范围内宣传。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况,男主人选择主动遣散自己的小妾,典型案例就是范绍增。在新中国成立前,范绍增属于是地方军阀,在解放战争中主动向解放军起义,建国后受到了宽待。

但是在建国之前,这些军阀有人有枪,个个腰缠万贯,也因此,大大小小的军阀们几乎个个纳娶诸多小妾。随着新中国成立,这些人的大笔进项彻底不复存在,没有了巨额收入,也就无力供养这些小妾。

于是乎,范绍增通知自己的五房小妾,她们可以自谋生路。当然,他留下了自己的原配。之所以放走年轻漂亮的小妾,留下人老珠黄的原配,就是因为后者年纪太大,已经失去了自我谋生的能力,他需要为原配负责。

其中四个小妾拿着一笔钱恋恋不舍离开了家门,只有一个姨太太叶绍芳,死活不愿意离开,范绍增最开始是将她送到成都居住,数年之后经过上级同意,又回到了范绍增身边,照顾他的衣食起居。

第三种情况就是维持现状不变,正室与小妾继续共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有些小妾一直生活到了21世纪。当然,也有一些小妾选择和自己的儿女生活,诸如杜月笙张作霖的小妾,都属于此类情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涌现出了一股崇尚军阀姨太太的歪风邪气,一些年轻女子,穿上旗袍画上浓妆,极度渴望自己也能穿越回到民国,成为某某军阀的姨太太。她们自认为,如此便可以过上锦衣玉食呼风唤雨的生活,所谓的军阀姨太太,实际的生活只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

不少权势熏天的军阀甚至会娶十几个以及更多的姨太太,这些姨太太本质上就是封建时期的小妾,地位如同男人的衣服,新衣服或许会受到重视和喜欢,一旦人老珠黄,下场往往可悲。

另外,既然是军阀的姨太太,在军阀混战之时,往往有不少军阀随时都面临折戟沉沙的命运。当他的军队地盘被吞并,一同被吞并的也有他的姨太太,这个时候这些女人的命运就可想而知。

最典型的莫过于四川军阀杨森,在一些川军影视剧中,此人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常正面的形象,但是在纳妾方面,杨森对待姨太太的表现令不少人乍舌。

杨森的前三房姨太都是暴病身亡,四姨太田衡秋得了脑溢血之后,被他置之不理断然抛弃,五姨太原本是杨森下属的女儿,被父亲带到杨森府中赴宴,结果当晚被留在床帷之中,最终溺水身亡,六姨太陈顺容因家暴被打成了精神病,杨森命令属下将其用铁链拘至乡下看管。看到这里,还有人愿意幻想成为军阀姨太太吗?

事实上,对于平民女子而言,生的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在乱世之中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因为,她的家庭根本无力保护这种美貌,美貌不但无法成为优势,反而成为悲剧的开端。哪些无脑对黑暗时代向往的人,又是何等的可悲可笑?

更多文章

  • 如懿绝望断发休了乾隆,冷静决绝的道出多少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刚愎自用,薄情寡性,自私虚伪,疑心更重”这番话直击渣渣龙内心,如懿一心一意爱着皇帝,她要的从来只是情分而不是位分,可渣渣龙却百般羞辱,一切悲剧的源头就是皇帝本人。乾隆一辈子没人敢这样跟他说话,心里崩溃,气急败坏……直接狠狠的给了如懿一大嘴巴,还要怒气废了如懿,不料如懿早已伤心欲绝,冷静决绝的断发休

  • 蒙古铁骑最后的统帅,不顾伤亡硬刚英法联军,最后屈死农民军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上图_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人年纪轻轻就官居一品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铁木真二弟拙赤合撒儿的二十六代孙,1825年,和索特纳木多布济去世,僧格林沁正式继承扎萨克多罗郡王的位置,从没落贵族一跃成为能够在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的蒙古显贵。僧格林沁虎背

  • 汉末群雄:孙策尽收江东地,曹操煮酒论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末三国孙策有多厉害,孙策曹操和刘备哪个更厉害,孙策与曹操打野

    话说刘勋为孙策所欺,出攻上缭,上缭土豪皆坚壁清野,敛守城中,刘勋竟无所得,只好屯兵海昏为攻城计。忽闻孙策袭击皖城,慌忙退回;路过彭泽,被孙贲、孙辅截击一阵后,败走流沂,遣使至夏口,向江夏太守黄祖处求援;黄祖遣舟师五千人援助刘勋。当由孙贲申报孙策,孙策督兵亲往,大破刘勋军;刘勋逃往许都,刘勋部兵二千余

  • 古时候中原男性,为什么不愿娶匈奴女性?原因让人羞于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匈奴美女照片,甘肃人是匈奴的后代吗,汉朝皇帝娶匈奴老婆

    在古代有一种婚姻制度,叫做和亲,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我国的皇帝,会将本国的公主下嫁到其他的国家,这其中就包括匈奴,一方面是为了可以平息战乱,另一方面是可以在他国有一个眼线,增加本国的势力。能用一个女人来换取两国的和平,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能够挽救很多士兵的性命,也可以节省很多的金钱,虽然这些对那些女

  • 雍正王朝:郑春华哼唱的摇篮曲有何魔力?为何使康熙瞬间腿软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康熙听从了李德全的劝谏,但是喝了鹿血酒之后康熙体内火力正盛,因此他就带着侍卫图里琛和德楞泰在行宫中散步遛弯,用这个来发泄鹿血酒带来的效果。也正是在遛弯时康熙意外发现了,原来自己没翻郑春华的牌子,好儿子太子胤礽替他翻了牌子,撞破了郑春华与胤礽在小屋中幽会的事情。而当康熙发现郑春华与胤礽幽会之后,郑

  • 刘彻作为千古一帝,陵墓里却没有皇后陪葬,其中隐藏一个残忍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也是个多情的皇帝,后宫佳丽众多,皇后曾有过两位,一位是大名鼎鼎的陈阿娇,另一位是一代贤后卫子夫,但在汉武帝死后被葬入茂陵时,却没有一位皇后与其陪葬,这其中隐藏了一个残忍真相,说起来颇令人唏嘘,也展现了“千古一帝”刘彻的另一面。陈阿娇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就是典故“金屋藏娇”中的女主角陈阿娇,她出

  • 南京:李鸿章祠堂荷花池遗址真容再现 游客可走进触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为遗址量身定制“池中钢盆” 残壁犹在 荷香犹存】位于南京四条巷77号的李鸿章祠堂,始建于1901年,南北长144米、东西宽58米,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建筑群原貌分东西两路,东路为祠门、御碑、东西厢房、享殿以及寝殿;西路为祠堂配套建筑和花园。其中,李公祠西路的荷花池遗址经过两年多的保

  • 五虎上将中属他下场凄惨,全家人遭曹操杀害,妻子被人玩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最牛一首诗,曹操的五虎将都有谁,杨修为什么被曹操杀

    这个人就是五虎上将中的一员,马超。马超一开始属于西凉军统领,在当时算是有小小的精锐部队,因为西凉军战士虽然不多,但是个个都非常骁勇善战,建安十六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于

  • 来份清朝十二帝寿命列表,从寿命都能看出清朝的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皇帝第一阶段:清朝初创一、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2.21—1626.9.30,终年68岁;二、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1.28-1643.9.21,终年52岁;三.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1638.3.15-1661.2.5,终年24岁;第二阶段:清朝全

  • 男子带祖传“赵云佩剑”来鉴宝,专家:你被骗了,但这个来头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佩剑鉴宝节目,赵云第41代子孙带宝剑鉴宝,赵云的佩剑真品

    男子带祖传“赵云佩剑”来鉴宝,专家:你被骗了,但这个来头更大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国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很多领域都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因此吸引了很多外国的人来到我国学习。并且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慢慢的连成一个整体,因此各国的贸易往来就更加的密切了,那个时候咱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