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曹操的身边还有郭嘉,为什么他也没有为吕布说话呢?这一切还得从吕布的生前事迹开始说起。吕布出生于公元161年8月8日,是三国时期出场较早的第一代名将。但是这也意味着他日后昙花一现的短暂命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正反两个角度来探讨一下吕布的性格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吕布身上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他非常的骁勇善战。袁绍曾经和董卓有过一场非常激烈的对战。当时的董卓可谓是志在必得,他不仅亲自率领了很多的将士前去讨伐,他甚至还带着了自己的必胜武器吕布上阵。袁绍一方看到吕布来了,自然是惊慌失措,于是接连派出了关羽和张飞两人迎战。
最让人意料不到的是,连武功高强的关羽和张飞两人联手也没能战败吕布。当时在一旁观战的刘备顿时胆战心惊,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的能力,可是他没有想到吕布竟然可以以一抵二。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刘备也决定加入。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就在被三人围攻的前提之下,吕布竟然还能坚持二十多个回合。
在最后退兵回营的时候,吕布还专门拿着自己的长枪对着刘备虚晃一枪,以示挑衅。虽然吕布的武功高强,但是有勇无谋也是吕布身上最为明显的一个缺点。公元187年的时候,吕布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骑都尉。但是他还是凭借自己非常出色的个人能力赢得了丁原的赏识,并且还被丁原收为义词。
189年的时候,汉献帝继位,可是地方却称新帝登基地位不稳的机会发动了战乱。丁原奉汉献帝之令前去平息叛乱。当时丁原和董卓之间有着面对面的交锋,但是当时丁原的手下有着吕布这样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所以董卓根本没有办法取得任何进展和突破。但是最后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赤兔宝马和金珠玉带成功地打动了吕布的心,让他不惜对自己的义父痛下杀手。
190年之后,吕布就已经彻底的加入了董卓的政治集团,为董卓卖命。其实平心而论董卓对待吕布并不算差。但是董卓本人也是一个脾气非常火爆的人,动辄就要对吕布发火,甚至有一次还用针扎他的手。所以吕布也一直怀恨在心,把董卓对他的种种都暗自记在心里。
而且再加上当时吕布早就已经爱慕貂蝉许久,可是貂蝉却被董卓霸占。所以吕布的心中更是痛恨董卓。192年的时候,在身边人的煽风点火之下,吕布终于决定对董卓下手。从那之后,袁绍,刘备,曹操都曾经接受过吕布,可是吕布从来没有忠心过任何一个人。
如果吕布懂得对一个人忠心耿耿的重要性或者说他真的愿意对一个人心悦诚服,也许他的结局就不会那么悲惨。但是只可惜吕布至始至终都只是一个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蒙蔽了双眼的人。他为了几件宝物就杀害了自己的第一个义父,后来又为了一个女子杀害了自己的第二个义父,可谓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公元198年的冬天,曹操带兵攻打吕布。其实当时已经到了寒冬季节,曹操大军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再加上他们初来乍到水土不服,所以吕布如果愿意抵抗也许还有几分胜算。但是曹操一到达就给吕布写了一封劝降信,在信中先是把吕布夸的天花乱坠后来再是画饼充饥。可惜吕布并没有看到曹操真实的意图,相反还颇为动摇。
后来吕布兵败被押到了曹操的面前。他颤抖着对曹操求情,希望他能够放过自己。并且吕布还向曹操许诺说能够放过他,就相当于得到了全世界。其实曹操的内心也是十分动摇的,因为他早就已经见识过吕布的骁勇善战,如果自己真的能够把他收为囊中,说不定会如虎添翼。但是降将的心思是最难琢磨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他是真的心悦诚服,还是只是为了保命说出违心之话。举棋不定的曹操决定问一问自己身边人的意见。
于是曹操就问了自己身边刘备的意见,刘备也是一个深谙政治套路的人,他没有直接告诉曹操是该留还是该杀。相反,他却告诉曹操,让他回想一下吕布几次三番弑父的事情。这样一来也就坚定了曹操要杀吕布的决心。但是有不少读者都感到十分意外,为什么曹操只问刘备而没有问身旁的郭嘉呢?郭嘉在这次行动中其实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罢了。他的意见和刘备的意见相比,显然不具备对的心和科比性。
其实曹操这一问也是有一定的玄机的。曹操问刘备的意见一来是因为他自己的确还没有下定主意,二来是他想试探一下刘备的心思。如果刘备说可以留下吕布,那曹操就可以借口他有二臣之心。那正中曹操下怀,他就可以赶快将刘备就地正法。可是如果刘备说出的话是截然相反的。那么曹操就想让刘备和吕布彻底撕破脸。
这样一来吕布事后也绝对不会再为刘备卖命了。而且吕布曾经还救过刘备一家,如果刘备此时建议他杀了吕布,那么刘备就会落下一个不仁不义的罪名。刘备自从行走江湖,打的就是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号,他就是靠仁义这块招牌来招揽人才的。所以曹操让刘备表达自己的意见就是想让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只有自相矛盾的举动才更加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