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好心却不会说话,有多吃亏?清朝一个名臣,用屈辱换了一个教训

好心却不会说话,有多吃亏?清朝一个名臣,用屈辱换了一个教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41 更新时间:2024/3/13 20:48:27

好心却办坏事,好意不会表达反而得罪人,这样的人,我们真是让我们又爱又恨。有的人,正是因为好心不会说话,反而四处得罪人,最后连自己最亲近的人,也难以理解。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我们普通的朋友关系尚且容易因为不会说话,不善于表达,不能够委婉表达等种种类似情况,导致关系破裂,成为陌路,甚至反目成仇,更况跟领导说话,如果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对,自己有理,自己是为领导考虑,就可以不注重说话的方式策略,那么,往往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大多数人甚至会混得很惨。

今天这段故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警示,比如说:好话更要说得漂亮,把正确的话说漂亮,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艺术。

清朝的时候,雍正上台后,翰林院有一个叫孙嘉淦的大臣给雍正提意见,大意就是斥责雍正对兄弟们不是很友爱,对大臣们又有点薄情寡恩。

这让雍正觉得很没有面子,本想杀了了事,但是,想到自己刚登基,孙嘉淦又是名声在外,没有太合适的理由杀他,只好忍着,不过还是给了他一些惩罚,把他赶出来翰林院。开玩笑,翰林院什么地方,怎么能容下这样的人呢!

经过这件事之后,按理说,孙嘉淦也应该有所收敛,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还不该说了吧?不!他没有因为自己被赶出翰林院而改变自己的立场,我估计啊,这家伙是破罐子破摔了,当然,也有跟雍正怄气的心态。

身边有朋友劝解他以后要注意点,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但是,孙嘉淦却不以为意地说:“我是进士出身,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要有风骨,怎么能摇尾乞怜跟那些媚上之辈一样,不跟皇帝说真心话呢?就算是惹来杀身之祸,我也不会做辱没读书人身份的事。”

劝解孙嘉淦的朋友听了之后,叹了一口气说:“你不肯迎合皇上,怎么可能在官场立足呢?你别觉得自己有风骨,如果不能忍受屈辱,那么,你自以为的长处,也是你的短处。时间一长,难免会给你带来麻烦啊!”

孙嘉淦听了很是不屑:“老兄,你这是明哲保身的思想……” 孙嘉淦跟这个朋友好一番争论,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

孙嘉淦依然故我,有事没事给雍正提提意见,看雍正对自己不理不睬的,他反而有点蹬鼻子上脸,言辞也越来越激励。

雍正皇帝最终还是发火了,对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就得给他点颜色看看,不然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下令把孙嘉淦收入大牢,等候处置。

监牢里,“接待”孙嘉淦的官吏是无才无学,看到翰林院的大人物来到自己的地盘,便嘲笑他:“你学富五车,有什么用呢?我大字不认识几个,只知道效忠皇上,却能替皇上审讯你,对你进行打罚,你服不服气?”

要说这个孙嘉淦,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看到这个嚣的“小人物”,这副嘴脸,哪里受得了呢,对这个小吏大骂不止。

这个小吏看到几句话就把这个“大人物”给惹得脸色铁青,情绪激动,便冷一笑说:“你可真是个书呆子,哥还没动手打你,你就激动成这样了,像你这样的人,怎么在朝堂上混下来的?你看不起我,我今天还偏偏给你点颜色看看,让你长长记性。”

说完,这个小吏让旁边的狱卒把孙嘉淦强按在地上,他亲自下场,先让孙嘉淦体验一下什么是杖刑,接着又让狱卒把孙嘉淦架起来,狠狠地赠送了几十个耳光。

孙嘉淦被打得头晕脑胀,浑身疼痛,却依然很硬气,嘴里嘟囔着骂了几句。

这个小吏一看,好家伙,看来揍得不太够呀,于是,又对孙嘉淦一番拳打脚踢,没一会儿,孙嘉淦被打昏迷过去,但是,这个小吏还是不解气,又在孙嘉淦身上撒尿来羞辱他。

孙嘉淦的朋友来到监牢探望他的时候,发现孙嘉淦早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披头散发,衣服上那是血迹斑斑,不用看也知道,身上也必然是伤痕累累。

朋友吃惊地问他:“为什么短短几日不见,你竟然成了这样?”

孙嘉淦将进入牢房之后的遭遇,跟朋友说了一番,朋友听了痛心地说:“兄弟,你这是被他们设计了啊!他们故意羞辱你,故意说那些话,目的就是要激怒你,这样他们就有借口责罚你,甚至把你搞死。再者说了,咱们读书人的抱负是治国平天下,你跟这些小人结什么怨啊,还弄得自己一身是伤?”

这个时候的孙嘉淦,早已经没有之前的傲气,他神情颓废,悔恨地说:“我现在才知道监狱小吏不好惹啊!你说得很对,我不能在这里不明不白地死去,不然就算我含冤而死,也会让我的家人跟着遭罪。我以前真是太意气用事了,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后果,让亲者痛仇者快。”

还好,孙嘉淦后来得以出狱,但是,出狱之后的孙嘉淦性情大变,处世圆润,再也没有之前那样锋芒毕露了。做人做事固然要坚守本心,但是,更要懂得用柔性的方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子霄读史感悟】

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棱角,但是,我们的棱角不能够伤到别人,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可以有我们的德行操守,可以去帮助别人改进,可以去给他人提意见,但是,越是好话,越是我们去提醒他人,纠正他人,甚至去改变他人,更要懂得用对方法,不然,哪怕我们全是善意,在对方看来,依然是恶意满满,说到底,好话也要好好说。

没有人想活得平凡,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打磨,最终被生活抹去棱角,成为了鹅卵石,平庸地活着。

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更多文章

  • 大破朱仙镇对岳飞的未来影响是什么。武侯诸葛再世,未必对等鄂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朱仙镇因战国名士朱亥参与“窃符救赵”获功,所得食邑和封地而得名。朱仙镇在北宋末年那时候是一座边城,像一切边城一样,那个地方风沙弥漫黄雾遮天。这里的老百姓像古往今来一切边民一样都是两国军兵的抢劫对象。史载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细分开来,不可能都做的到,南宋朝纲腐败人尽皆知,军粮供应不上也

  • 从放牛娃到君临天下,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朝四百余位帝王中,朱元璋是出身最差的一个。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父亲叫朱五四,爷爷叫朱初一,几代都是贫农。他自己曾说“世之寒微,有能过我者乎”?他小时候当过放牛娃,做过和尚,最后实在走投无路,去参加了起义军,最终建立大明坐上皇位。那么他是怎么从社会最底层逆袭坐上九五至尊的皇位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位

  • 虽为侧福晋顾太清却婚姻美满,满族第一女词人直逼纳兰性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顾太清纳兰性德,顾太清简介,顾太清的十首诗

    纳兰性德想必读者都知道,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

  • 她是有史第一位“皇贵妃”也是明朝最后遭遇殉葬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想必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他的后宫中有名的两名皇后,分别是汪皇后与杭皇后。其他几位有宠的妃子,要么出身低贱(比如李惜儿名妓)。唐贵妃,良家女,她是有史可考明朝第一位“皇贵妃”,也极可能是明朝最后一批被殉葬的妃子。唐氏曾陪同代宗一起骑马游玩,马把她跌了下来。代宗见惊吓了美人,特意下令挑选御厩中最好的马、日

  • 他并非宗室,却被封为贝子,死后又被追封郡王,传说是乾隆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有什么区别,乾隆后期立的哪位儿子为王,贝子和贝勒有何区别

    说起福康安,朝中大臣们也许都会向他投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福康安长得很有型,又有才华,可谓文武双全,在平定大小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反击廓尔喀(尼泊尔)入侵等重大军事行动中均立下大功,年仅三十几岁就拿到了异姓所能拿到的所有爵位。而仰仗乾隆的宠信,福康安生活奢靡又讲究排场,乾隆对此也不管不问,对

  • 康熙63岁时生了一个娃,雍正拿他当儿子,乾隆拿他当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位六十一年里,后宫妃子很多,他的子嗣更是多得很。最小的儿子出生的时候,康熙帝已经六十三岁了,但是依旧不影响,可以看出他的身体并没有像一般中老年人一样。康熙对这个小儿子十分喜欢,用心赐名胤祕,连带着他的生母也是母凭子贵,普普通通的女子,因为生了他,也得到了宠爱,皇帝不论去哪里都让她陪着。他不仅受他父

  • 明朝篇 · 明朝VS蒙古:君子动钱不动手!「中国通史笔记」1.115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历史资料选编,明朝战争史之征战,明朝与元朝对边疆治理的区别

    每天进步一点点,有没有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一起学习?✿(。◕ᴗ◕。)✿明朝与北方的互市1534年,北元的俺答汗想与明互市贸易,嘉靖认为有诈,不信任蒙元残余势力,持敌视态度,并在1542年处死俺答汗的使者。俺答汗于是通过侵扰边境来掠夺物资,因其周围也有敌对势力,所以抢了就走。为了阻止蒙古人南下,明朝从14

  • 说说曾国藩和湘军,对湖南后辈和国运的影响难以估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国藩组建湘军的意义,曾国藩为什么要裁湘军,曾国藩如何训练湘军

    曾国藩问道,“阁下是?”“大人字子涵,名国藩?”曾国藩点点头。中年人颤抖着递上封书信。曾国藩打开一看,原来母亲已于六月十二日去世。其时,他刚接到主持江西乡试的圣旨。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父母亡故,在职官员必须停薪留职,回家守孝。曾国藩立即逆江而上,在黄州登陆;坐车到武昌,拜访倒霉蛋湖北巡抚常大淳

  • 成吉思汗把蒙古帝国最远扩张到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吉思汗打下的蒙古帝国资料,成吉思汗统治的蒙古有多少人,成吉思汗是蒙古还是外蒙人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及蒙古大汗位,号 成吉思汗,他建立了历史上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在位期间,先后进行了多次对外扩张。1205年,成吉思汗第一次攻打西夏,他带兵攻打利吉斯城,但久攻不下。成吉思汗下令分兵攻打麒麟古萨城,以便掠夺补充军用物资。1211年,蒙古率军进攻金朝,金朝的都城很快沦陷。1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西夏篇(1038年-1227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1.李元昊,党项族,自称嵬名曩霄,字嵬理,银州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县)人,在位11年(1038-1048),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追封祖宗,修建宫殿,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创造西夏文字,颁布秃发令,改革政治军事,派兵攻取瓜州、沙州(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三个战略要地。击退宋辽来犯,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