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宦官囚禁皇帝,血洗屠杀长安城──唐文宗与他功亏一篑的甘露之变

宦官囚禁皇帝,血洗屠杀长安城──唐文宗与他功亏一篑的甘露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70 更新时间:2024/2/15 14:46:21

文宗一登基就致力改弦更张,打算振兴前朝积弊。 这样的他,为何最后如囚徒般受制宦官? 一切得从那起事件说起

宝历二年(827 年),唐长安城里的宦官,杀害了年仅十八岁的唐敬宗,推立敬宗的大弟,李昂为帝,即唐文宗

在此之前,文宗早已盼望振兴穆宗、敬宗两朝积弊。 如今终于得到机会的他,一登基就致力改弦更张──唐文宗先是以身作则,去奢从俭:

将没有职事的三千宫女放出宫,将五坊的鹰、犬等动物放归野,将教坊、翰林、总监等机构一千两百余名冗员放还乡。 废除无功受禄的赏赐,退还宫廷强占的土地,禁用锦绣、雕镂之物。

此外,他还勤于政事,无论严寒酷暑,每逢单日必去听朝。 更轮流找宰相诸臣谈话,一谈半天也不觉疲倦。 种种举措,让原本聊备一格的待制官

(按:轮值等待皇帝诏命备询的官员)

成为文宗的智囊团,文宗也得以了解民间疾苦,掌握政局变化。

然而,看似如此励精求治的唐文宗,为何最后竟如囚徒般受制于宦官,只能在皇宫里流泪悲叹?

即位之初,励精图治的年轻皇帝唐文宗

诛灭宦官的皇帝野望

唐文宗既然有心于朝政,当然有拔除宦官党羽的打算──毕竟他亲身见证了宦官如何刺杀其兄,又将自己拥立为帝。

于是,唐文宗网罗了两个心腹:宰相

李训

和昭义节度副使

郑注

。 三人合谋,开始逐步铲除宦官,尤其是涉嫌弑君的王守澄等元和逆党。

为了削弱王守澄之权,唐文宗提拔另一名宦官——仇士良——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

仇士良此前一直被王守澄压制,故出任要职后,旋即向文宗密报元和十五年

(820)

宪宗一夜之间暴崩,确是王守澄指使宦官陈弘志所为。

文宗震怒,随后使计成功杖杀了陈弘志,毒杀了王守澄。 不过,这也令仇士良得以坐大,成为另一股逐渐难以压制的宦官势力。

演员李彧饰演的王守澄

即位八年后,大和九年(835年),宰相李训与郑注又密谋,打算彻底诛灭宦官。

但宦官手中握有军权,故须掌握一定的军事力量,方能取胜。

于是,李训积极扩充势力,以亲信郭行余为邠宁节度使,王璠为河东节度使,命二人以赴镇为名,在京师召募壮士,待机而动。 并以罗立言为京兆尹,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至此,除了宫廷的禁旅仍为宦官所掌握外,都城的卫戍部队以及都城以外的若干据点,则为李系的人所控制。

一切都布署好后,李训先让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执掌军队,以为外援。 二人约定,在王守澄下葬时,命宦官中尉以下者皆集中于浐水

(按:长安城附近的河川)

送葬。 然后由郑注率亲兵将宦官悉数砍杀,一网打尽。

若依计而行,理应大事可成。 然而李训是个投机分子,为了独占诛灭宦官的不世之功,他决定暗自临时改变计划,并和宰相舒元舆、金吾将军韩约[1]等人另想出一计。 只不过,这计划并不顺利⋯⋯。

大敌当前,将军却紧张得发汗

大和九年(835 年)11 月 21 日的早朝上,金吾将军韩约向文宗奏称:

左金吾听事后石榴夜有甘露,卧递门奏讫。

(左金吾后院的石榴树上,昨晚有祥瑞征兆甘露降临,我已通过宫门向皇上奏报完毕。 )

由于这是祥瑞之兆,百官称贺。 事前早已得悉计划的文宗,则故作惊讶,派左、右军中尉,枢密内臣仇士良、鱼弘志等宦官前去查验──实际上,这是要引诱仇士良等人,将宦官一举歼灭。

2021 年中国电视剧《与君歌》中,演员何晟铭饰演的仇子梁,即以仇士良为原型

只是,当仇士良、鱼弘志两大宦官带人进入左金吾庭院后,韩约由于过度紧张,在隆冬时节竟然不断冒汗,马上令仇士良起了疑心。

恰在此时,一阵大风吹动布幕,露出伏兵。

守门的金吾卫士本想关大门,但被仇士良高声怒斥停止。

刹那间,仇士良率领宦官们逃了出去。 仇士良等逃回殿上,对文宗说:

事急矣。 请陛下入内。

随即将文宗扶上软舆,退入宫内。

此时,金吾兵已登上含元殿,李训当即指挥金吾兵护驾,并大呼:「卫乘舆者,人赐钱百千!」 金吾兵应声而上。

仇士良见情势危急,赶紧决开殿后罘罳

(宫阙中花格似网或有孔的屏风)

,挟持文宗软舆,抄近道入内。 李训急忙攀住辇乘,抓住不放,大呼:

陛下不得入内

仇士良与李训厮打时,跌倒在地,李训打算抽出靴中刀将其刺杀时,仇士良却被宦官救起。

此时,京兆少尹罗立言率京兆逻卒三百余人从东边杀来,御史中丞李孝本带御史台从人二百余从西边冲来,双方与金吾兵会合,击杀宦官数十人。

李训虽仍抓住文宗辇乘不放,一直拖到宣政门,但最后被宦者郗志荣击倒在地,帝辇进入东上阁,宦者紧闭阁门。 一场恶战就此结束。

若然文宗有点血性,有点勇气,纵使情势有变,纵使宦官气焰嚣张,文宗尚有力挽狂澜之机。

若然他能在软轿上高喊「护驾」,由他亲自号令士兵诛杀宦官,则鹿死谁手亦未可知。

毕竟在君主时代,皇帝最大,宦官纵使手握兵权,也不敢公然对抗皇帝。 然而,文宗在千钧一发之际退缩了,他不但不敢挺身而出,反击宦官,而且连振臂一呼的勇气都没有,结果功败垂成。

李训见大势已去,遂脱下紫服,穿上从吏的绿衫,策马而出。

他在道上扬言说:

我何罪而窜谪!

(我到底犯了什么罪,要将我贬出京城! )

故无人怀疑,并未阻拦他。 与此同时,仇士良指挥宦官率禁兵千余人,对在京师的公卿百官与吏卒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当时中书省的官员们正准备吃午饭,听到神策军扑来,大家却根本不知何故,只能纷纷夺门而逃。 未能逃走的中书、门下两省,及没有逃走的金吾士卒六百多人,全部死难。

接着,仇士良下令长安全城戒严,捕杀所谓贼党,又有一千多名无辜士民被杀。

皇宫内

「横尸流血,狼藉涂地,诸司印及图籍、帷幕、器皿俱尽。」 (《资治通鉴》)

宰相舒元舆等也被逮捕下狱,遭到严刑拷打,被逼自诬谋反。 李训家被劫掠一空,京城的无赖们也趁火打劫,整个长安沸反盈天,史称

「甘露之变」

仇士良一一清除余党,文宗受制于家奴

甘露之变后,将军韩约也被仇士良杀害。

至于李训,则在逃出京师后,原本要投奔旧交终南山僧人,并打算剃发为僧。

只是众僧徒不同意,李训只好离开山寺,结果在奔往凤翔的途中,为盩屋镇遏使宗楚所擒获,械送京师。

押送到昆明池的时候,李训怕被送到神策军中受到酷刑折磨,对押送者说:「所在兵有得我者即富贵。 不如持我首行,免被夺取。」 押送者便斩下他的首级送往神策军。 之后,宰相王涯等与甘露之变无关者也惨遭屠戮,死者达几千人之多。

正当长安血流成河之际,郑注还浑然不知李训等人的甘露之变计划,正率领亲兵依约出发。

直到行至扶风县境时,听说李训事败,郑注才马上返回凤翔。 而仇士良控制了京师局势后,则立即派人持密敕给凤翔监军张仲清,命他诛杀郑注及其党羽。

张仲清也是一个大宦官,得知京师发生了巨变,惶惑不安,六神无主。

押衙李叔和为他献计说:

叔和为公以好召注,屏其从兵,于坐取之,事立定矣。

张仲清依计而行。 郑注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不会不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 然而,他不但欣然赴约,而且当李叔和要求他将亲兵留在外面时,还完全照办,可见郑注胸有成竹,相信能以三寸不烂之舌,与对方讲和。

然而宴席上,正当郑注举杯饮茶之际,李叔和从他身后抽出刀来,当场杀死了他。

不仅跟随他的亲兵悉数罹难,他全家老幼也全部被诛,亲信幕僚节度副使钱可复、节度判官卢简能、观察判官萧杰、掌书记卢弘茂等耈皆遭惨杀,「死者千余人」。

李训、韩约、郑注一干人被铲除后,仇士良等宦官权势更盛,文宗从此过着囚徒生活。

开成四年

(839)

冬天,文宗欲在延英殿召见宰相,但被宦官拒绝。 他辗转至思政殿,问:「所直学士谓谁?」

宦官回答:「周墀也。」 文宗欲见,这次宦官同意了。

周墀来到后,文宗问:

「自尔所况,朕何如主?」

周墀再拜曰:

「臣不足以知,然天下言陛下、舜主也。」

文宗还算有自知之明,不敢与尧舜相提并论,他说:

「所以问,谓与周赧、汉献孰愈?」

周墀大惊道:

「陛下之德,成、康、文、景未足比,何自方二主哉?」

文宗叹曰:

「赧、献受制强臣,今朕受制家奴,自以不及远矣。」

说罢不禁伤心落泪,周墀不敢再接话,伏地呜咽流涕。

仇士良退休:被自己立的皇帝逼退

唐文宗固然悲惨,仇士良的下场也不好。

仇士良在其掌权的八年间,幽禁了一位皇帝,诛杀四名宰相,刺伤一名宰相,处决两名亲王,斩了一名皇妃,矫诏擅立了一位皇帝──文宗死后,仇士良拥立武宗继位。

但武宗英武果断,重用铁腕宰相李德裕,君臣协力,仇士良无法招架。 会昌四年(844),仇士良决定退休,武宗当即照准。

唐武宗

仇士良离开皇宫前,一众宦官前来送行,向其请教如何保持权势。

仇士良对他们说:

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书,见儒臣近则又纳谏,智虑深远,减好玩,省游幸,吾属恩且薄而权轻矣。 为诸君计,莫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毬猎声色蛊其心,极侈靡,使悦不知息,则必斥经术,闇外事,万机在我,恩泽权力欲焉往哉!

这就是说,不能让皇帝读书明理,亲近群臣,要令其沉浸于声色犬马,这样才容易摆布。

但退休后不久,仇士良就暴卒了。

后来,朝廷在其府邸发现上千件兵器,武宗当即下旨,削去仇士良一切官爵。 虽然史书上记载仇是正常死亡,然而,他很可能是被武宗派的刺客所杀的。 果真如此,实在大快人心。

[1] 韩约将军在长安大名鼎鼎,不是因为作战英勇,而是由于出色的烹饪手艺,尤其是他亲手做的「樱桃毕罗」。 樱桃毕罗是以樱桃为馅料,用薄饼皮包制而成的点心,熟后樱桃颜色不变,被称为「长安一绝」。 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韩约除善做樱桃毕罗外,还能制作「冷胡突鱠」(带有鱼肉片的汤)、「醴鱼臆」(甜味鱼胸)、「连蒸炸草獐皮索饼」(一种獐肉饼)。 可惜,韩约应去当御厨,不应当将军。

参考资料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赵益,《日落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

赵剑敏,《细说隋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傅乐成,《中国通史》下册(增订新版),大中国图书公司,2002年。

魏风华,《被封印的唐史:盛大帝国的朝野死角》,现代出版社,2018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徽宗喝醉将妃子睡错了,幸运捡到100多年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干了多少荒唐事,宋徽宗嫔妃下落,宋徽宗被俘后生了多少小孩

    当时宋朝之时,因为国家整个都是处于一种重文轻武的局面,便和周围国家战争里常常被打败,甚至是还出现了很多皇室成员被俘掳的场面,这就是“靖康之变”。就是这场战乱让赵构在南边当了皇帝,也就是说,这个最后留下的唯一一位皇子保全了宋代之后一百多年的江山,那个时候赵构实在南京当官的。改元建淡,之后南宋的王朝还有

  • 刘裕: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打遍大半个中国无敌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裕杀了司马家多少人,宋武帝刘裕电视剧,刘裕有多猛

    刘裕像,来源于网络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江山分裂、战乱纷仍的时期,在这段动荡的历史中涌现了很多军事才能出众、战斗力爆表的牛人,如王镇恶、檀道济、沈田子、沈庆之、桓玄、拓跋焘、宇文泰、陈霸先等,而这些人中,前三个是刘裕的手下,桓玄则是他的手下败将。作为南朝宋开国皇帝的刘裕,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强,但事实

  • 明朝的东厂和锦衣卫遇鬼杀鬼,遇神杀神,崇祯吊死时,他们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东厂和锦衣卫,锦衣卫与东厂哪个厉害,历史上锦衣卫东厂西厂

    在很多影视剧的作品中,东厂和锦衣卫的官吏武功都非常的高,他们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在他们的眼里,无论是皇上的亲戚,还是在朝的文武百官,那都是不把他们的眼里。所以这些文武百官在他们的眼里都可以随意的欺负他们。东厂和锦衣卫在明朝的官场中可以说是群雄霸气的。他们在明朝官场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在1644年的时

  • 东晋 衣冠南渡 11个皇帝,要不没有掌握实权,要不就英年早逝(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

  • 苏轼写的这首词,全宋词里面仅此一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轼的宋词,豪放派苏轼宋词十首,苏轼都写过哪首诗

    平时十月幸莲汤,玉甃琼粱。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苏轼见到华清宫遗址,想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于是自创此调,写了这首词来咏叹玄宗和贵妇的故事。唐玄宗在天宝四年册封杨玉环为贵妇,自此到天宝十四年,每年十月都要临幸华清宫。华清宫的温泉由玉石砌成,

  •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白痴皇帝,竟然都出自晋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他做这皇帝22年,并没有享到几天清福,先是被司马道子玩弄于股掌之间,后又被桓玄所控制,最后被急于篡位的刘裕杀死,期间艰辛痛苦,非常人所能忍受。幸好他是个白痴,并不知道所发生的一切,也算是不幸中的天幸了。司马德宗即位后不久,桓玄就打败司马道子,成为左右东晋政局的新一任权臣,他初入建康之时,还装做样地黜

  • 宋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贬秦桧,身为太上皇的高宗为何不反对?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陷害岳飞造成冤狱,已是人所共知,从当时到今天,骂他的人数也数不清,虽说有些人别有居心地为其翻案,却迷惑不了人民群众的眼睛。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这样一个下三滥的奸臣,居然得了善终,活到66岁才死,死后还被追赠申王,谥号“忠献”,简直就是天大的讽刺!当然,大家都知道,杀害岳飞之事,秦桧是直接凶手,出力

  • 李白之谜(135)-李白受到皇帝的征召可能是哪些人举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写道:“白久居峨眉,与丹丘因持盈法师达,白亦因之入翰林,名动京师。”这是李白的“自述”,魏颢的“转述”,当是事实的真相。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冬,元丹丘以“道流”身份受邀入京,助力玉真公主的道教活动。李白闻讯,即刻赶到元丹丘的隐居地颍阳山居,作诗二首。其一是《秋日炼药院镊白发

  • 宋江死后,武松为何一点都不伤心,只冷冷的说了六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武松与宋江很早就结拜为兄弟,后来武松跟随宋江一起上了梁山,武松也是处处保护宋江的安全。但是两人的性格和志向并不同,宋江一心只想为朝廷效力,后来为了自己的利益,要带领梁山的兄弟们一起去朝廷接受招安,但是武松和林冲几位兄弟并不愿意,因为看透了宋江,知道他并不是为了兄弟们着想,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升官发财。后

  • 唐史(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起兵抗隋,是被逼无奈还是早有预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萧皇后影视剧照,和图文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必删。先来回顾一下,上一期我们说的是“玄武门之变 ”。事实上,李世民最终决定发动政变夺取太子之位的心路历程是缓慢的,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因素。有对政治的抱负,有对皇位的野心,有对兄长的不忍,有对父亲的埋怨。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从客观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