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术和袁绍为何不联合起来?他们联合起来不早就是天下最大诸侯?

袁术和袁绍为何不联合起来?他们联合起来不早就是天下最大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00 更新时间:2024/1/14 22:21:29

首先,两人存在嫡庶之争

中国古代是个宗法社会,讲究的就是一个名分,在一个大家族中,嫡庶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嫡子将继承爵位,也将集成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庶子就得需要靠自己的打拼。

红楼梦里,嫡子贾宝玉众星捧月,庶子贾环则是被丫头欺负,充分体现了嫡庶之分。而在袁绍这个家族中,袁术虽然是弟弟,但他是嫡子,袁绍是庶出,袁术看不起袁绍。袁术甚至曾经说过,袁绍根本不是袁家人!这种恶意中伤已经到了人身攻击的地步,使得两个人仇怨很难解开。

其次,袁术妒忌袁绍

袁绍这个人其实志大才疏,袁术这个人志大才更疏,但是袁术有一个缺点,他仗着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身份,藐视一切人,包括这个哥哥袁绍。

作为嫡子,他也有这个资本,但是问题来了,他们的爷爷生了四个儿子,老大老二,死得比较早,没有继承人。袁术的爸爸袁逢,后来做了司空,是三公之一的高官,他实质上成为了袁家的话事人,袁术理所应当的就成为了袁家第二代中,地位最高的小家伙。

可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老爸为自己给的二哥,添了一个儿子,把袁术的大哥,袁绍过继给了袁成。这样一来,他就成了袁家的嫡系,这个地位像坐着火箭一样直接就上来了。

当然,作为一个左中郎将的儿子,袁绍在理论上还是比不过真正的司空嫡子袁术。但是,实际上,袁绍得到的爱很多。

不仅有他亲生父亲的喜爱,他的四叔也爱屋及乌,非常宠爱这个自己二哥名义上的儿子。这让性高气傲的袁术非常不满,他认为自己的大哥夺走了四叔和父亲对本应对他的宠爱,心中妒火中烧。

袁绍长大以后,在京城的游侠界有很大的名气,许多人都愿意投靠袁绍。袁绍和这些人广交朋友,打算利用这些人除去专政的宦官,当时他的声势很大。

当时的宦官头子特地约谈了他的叔叔,袁绍的四叔吓坏了把这个混小子一顿臭骂,不过,通过这件事情使袁绍的名气更大了。

地位比他更高,资源比他更好的袁术却没有他这么大的声望,这也让袁术非常的不爽。袁术这个心胸狭隘的人,可以说是记仇记了一辈子,直到临死都不愿意和自己的哥哥和解,更不用说联合起来了。

更多文章

  • 东汉的建立,离不开豪强世族支持,为何还会发生“党锢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汉两次党锢之祸,党锢是什么意思,党锢之祸

    尽管从皇帝的角度来说,更希望把皇权掌控在自己手里,但东汉的皇帝却发现,想要把王朝延续下去,那他们就必须与豪门世家达成妥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采取皇家与豪强子女通婚的方式。也正因为外戚原本就有强大的势力,想让他们站在皇帝的角度考虑利益得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东汉王朝所出的股肱重臣

  • 秦亡时六国后裔要复国,晋朝灭亡时,魏蜀吴三国后裔为何不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灭亡后六国复国,夫差死后吴国有复国吗,历史上秦灭六国的下场

    [var1]事件回顾我们先看看,在秦国即将灭亡的时候,一些所谓的起义,他们都是打着怎样的旗号呢?首先是陈胜,陈胜打的旗号是公子扶苏的名号。其次,项羽打的旗号是楚人的旗号,因为曾经项梁的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与此同时,刘邦和项羽相差不大,毕竟他最开始也是打的楚国的旗号。[var1]而张良

  • 不为人知的昌平君,险些挡住秦国统一的步伐,逼得秦始皇孤注一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为啥抹杀昌平君,昌平君个人简介,昌平君反秦

    时间已经到了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军灭了韩、赵、魏,三国已是囊中之物,成为秦属颍川郡、邯郸郡、东郡。下一个还有些实力,能与秦掰一掰手腕的目标就是楚国。大殿上,文臣们气定神闲,统一六国是既定的方针,事态按部就班地顺利发展。老将王翦则神色凝重,“兵者,国之大事。”每一场胜利都是将士们的鲜血换来的。一个年

  • 汉朝和亲把女子送给匈奴,匈奴想要礼尚往来,汉朝皇帝急忙说不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既然汉朝的皇帝不喜欢匈奴的女人,那自然是因为那边的女人长得丑,难登大雅之堂。但在深究之下,你会发现这个想法过于纯真、简单了。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成因。首先,在汉朝帝王看来,匈奴本来就是一个该灭掉的番邦,但是因为当时汉朝的力量还不足以把这个种族一举歼灭,因此也就只能够采取先讨好

  • 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之所以失败,原来是因为这些虫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赤壁小乔和曹操吻戏,赤壁小乔和曹操做了什么,曹操兵败赤壁缺粮杀马充饥

    一般人认为曹军失败是因为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但是近年来,有的论者提出了许多关于火攻的质疑。他们认为,曹操之所以失败,原来是因为军队遭遇了疾病瘟疫,导致战斗力丧失,更为详尽的是,他们说是血吸虫病造成曹军赤壁战败。血吸虫的理论是根据史籍提出这一论点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叙述赤壁之战时,并未提及

  • 此人堪称三国谋士的败类,出的馊主意把主公给坑死,还不知道悔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最机智的谋士,三国演义小兵喊主公死了,为什么谋士不自己当主公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一片树叶成就不了一片森林,一颗星星照亮不了一片夜空。在三国时期,每个卓越领导者的身边都少不了人才辅助,文臣武将是左膀右臂,而谋臣的地位更加显得重要。谋士们眼光天下,有神算预测的奇异能力,深得主子的信任和重用。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三国霸主之一的刘备。除了孔

  • 康熙祭拜孔子因一字不下跪,大臣用黄布遮住,康熙立马下跪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中国古代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开始了祭拜孔子的先河,之后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独尊儒家思想开始,历朝历代统治者开始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建立孔庙,祭拜孔子。[var1]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他们要更好的治理国家但统治者,统治占据大多数的汉族,必须依靠文化思想,而绝不是

  • 韩信如果自立门户能否赢过刘邦?答案是不能,因为韩信有一个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后要杀韩信韩信为什么不反抗,韩信vs韩信,天赐韩信vs梦泪韩信

    汉高祖刘邦的成就离不开底下的文臣武士们,萧何向刘邦举荐了韩信,这一重要的“举荐”决定了韩信的一生。作为“初汉三杰”之一的韩信,无可厚非,韩信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连刘邦都曾对韩信自愧不如,高度认可韩信战无不胜的传奇。连刘邦都自认为在军事才能上远不如韩信,足以说明韩信的“卓尔不凡”。眼见韩信如此有能力却

  • 不愧是司马懿的后代,反应就是机警,一句话博得大臣一片喝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最可怕的一段话,击剑的大师司马懿,杨修杀了司马懿后为啥大哭

    毕竟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对于司马懿却是:老谋深算,从他处置曹爽夺权的事情中就可以看的出。不过,司马懿确实聪明,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在魏国与其他两国交兵的过程中,司马懿总是按照自己的用兵方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有把握打胜仗的时候,就用最快的速度进行攻击;没有把握打胜仗的时候,就用最

  • 通过魏晋十六国的‘河南刘氏’,浅析刘氏家族的人口大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汉朝的刘氏发展变化刘氏之所以能够出现人口大爆发,归根到底还是汉朝起到了一个助推力的作用。众所周知,无论是东西两汉的任何一个时代,当时的朝廷掌权者都是刘氏的天下。即便吕雉想要从中作梗,可是折腾来折腾去,还是被刘家所掌控。也正因为东西汉这两个朝代使得刘氏开花结果,眨眼之间已扩充数倍。而我们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