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曾定下一条祖训,崇祯皇帝做到了,可惜大明已灭

朱棣曾定下一条祖训,崇祯皇帝做到了,可惜大明已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87 更新时间:2024/1/23 3:39:04

明思宗朱由检是大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他在政期间,大力铲除宦官,生活节俭,曾六次下“罪己诏”,年轻有为却奈何明朝的统治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在加上天灾人祸,瘟疫横行,内忧外患,各种矛盾齐齐爆发,各地起义接连不断,这个时期的明朝,显然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1644年3月17日,京城被围,朱由检捶胸顿足,大呼“内外诸臣误我!”,失声痛哭,折腾了一夜,一位皇帝将成为亡国奴,这恐怕是对“皇帝”这个身份最残忍的事情。

次日,崇祯帝再次得到了内城被攻破的消息,守城官兵早已逃跑,身边的太监劝他赶紧逃命,他却爬上煤山,看到了满城火光,江山不再,瞬间泪如雨下,良久才回到乾清宫准备后事,可惜满朝文武皆忙着逃命,内阁空空如也,崇祯帝心中苦闷到了极点,突然下令太监将周皇后叫来,又叫左右将酒送上来,连饮十几碗,流泪道:“朕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负我百姓”,周皇后、袁贵妃也跟着流泪。

崇祯帝又名人叫来子嗣,托孤之后对周皇后到:“大势已去,你作为皇后,应当自尽。”,周皇后道:“今日能为大明社稷殉国,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遗憾了。”,周皇后跑回坤宁宫自尽,袁贵妃亦自尽而死。

崇祯帝的几个女儿皆被其所杀,连同妃子纷纷殉国。

崇祯帝敲响了景阳大钟,本想召集群臣商议出逃,可惜等了许久也不见有人来,大臣们早已逃之夭夭,崇祯帝大骂贪生怕死,该杀,心中已有死志,在太监承恩的陪同下再次登上了煤山。

一夜的奔波,崇祯帝早已狼狈不堪,长发披肩,左脚光着,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此事天已大亮,他手扶着亭柱,回想起大明两百多年的江山就要葬送在他的手里,他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想到这,崇祯帝解下腰带,颤抖的将将其搭在了那棵歪脖子树上,转身吩咐王承恩道:“朕死后,要将朕的脸部遮起来,以示无脸面对列祖列宗之意”,说完便自缢而死,所以他死时头发是遮住脸的。

崇祯帝最后的话听起来不禁使人沉默,他虽然是一位亡国之君,但绝对不是一位昏君,相反,他能在北方满人和蒙古不断骚扰,东边倭寇猖獗,南方少数民族不安分的情况下顺利登基,并且铲除魏党,无一不说明他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他是明代除了朱元璋之外,对宦官依赖最少的皇帝,他坚持每天早朝、午会,很少近女色,禁止后宫干政,衣食简朴,年仅30岁已经是满头白发。

在国家灭亡之际,他没有逃亡,而是选择了自杀殉国,这不由使人想到了明成祖朱棣定下的一条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意思便是国君要与国家共存亡。

崇祯帝做到了,可惜大明还是已经灭亡,不得不叫人扼腕叹息。

更多文章

  • 朱棣改史改的狠啊,连亲妈都改成别人了,真是史上最心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但在这个问题上,朱元璋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保守的,他提出了“统一华夷”、“君主华夷”等口号,同时在政治上试图通过分封来分化蒙古,又沿着长城一线布防;针对南方倭寇的袭扰则实施了海禁,建立起防卫式的对外原则。朱元璋的这些措施,总的指导思想是收缩防御,并不完全奏效,而且这就跟传统的华夷理论相违背了,因为经典的

  • 白居易的一首诗,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世间最真挚的情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居易最经典的五首诗,刈麦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一直以来,觉得白居易的这四句诗很惊艳,虽然它很直白,但它的感情色彩却非常强烈。我有着我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我有着我十分感怀的事情,却深深地刻在了心里。这两句所表达出的情感,我想是极易打动读者的。如果前面两句不能打动你的心,接下来的两句

  • 李世民东征途中,薛仁贵做了一件皇帝忌讳的事,差点丢掉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贞观十七年,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率领大军30余万向高句丽进发。大军行至海边,李世民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心里不由的泛起了嘀咕:这茫茫大海一望无际,风浪这么大,我们这么多人到底能不能过去?想到这些的他感到心里很烦闷,就差遣行军总管张士贵问计于薛仁贵。薛仁贵听完张士贵的转述后,哈哈大笑说道:“烦请通禀

  •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自己亲妈不认,却认别的女人为亲生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为什么不认母亲,朱棣是谁的亲妈,朱棣最后和谁生的

    比如有一个地方,发生了儿子打母亲的事,结果那里的知府被撤去了职位,引起了轰动,科举考试也因为这个停了下来,并且把城墙也拆去了一角。用来警告后人,告诉后人们要注重孝顺父母,当然,不仅是人民,皇帝也是非常注重有关孝顺之道的问题。但事在历史上的长河,却发生了一起让人们觉得非常大逆不道又气愤的事,这件事情又

  • 唐玄宗霸占儿媳杨玉环,儿子李瑁如何自处?教科书式生存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玄宗功与名唐玄宗李隆基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在公元710年联手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横扫韦氏集团,扶持父亲李旦继位称为唐睿宗。唐睿宗登基后在立谁为太子的事情上犯了难,嫡长子是李贤,于国有功是李隆基,而此时李贤主动放弃,因此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两年后,睿宗让位给李隆基,史称唐玄宗。在清朝时期,康熙皇

  • 朱棣42岁登基,当了22年皇帝,嫔妃无数,为何没有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登上皇位多少岁,朱棣当了几年皇帝皇位传给谁了,朱棣最后有没有做皇帝

    我们都知道,朱棣的,一生一共有四个儿子,还有五个女儿,虽然说在众多的帝王之中,他们的子女不算多,但是相比于那些没有留下子嗣的皇帝的话,也算还是正常的水平,但是如果你了解朱棣的话,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在朱棣的子女中最后一个孩子,出名是朱高爔1392年出生的,如果小编没记错的话,那一年的话,朱元璋应该还

  • 唐朝著名外交家王玄策是否真有此人?西藏出土一石碑,记载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奔涌的历史长河之中有许多奇人轶事存在于世间,他们有的凭借医术救人于天下,有的凭借智慧闻名于国家首脑之间,有的则凭借勇气与智慧闻达于天下。而今天我们所讲的王玄策则是凭借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以一己之力战胜消灭掉一个国家。王玄策是唐朝的著名外交家,军事家,来自洛阳。虽然他曾凭借一己之力灭掉了印度整个国家,但

  •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再没有一个儿女?一个宫女说出了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孙子能够放心接位,几乎所有位高权重的功臣都被他找到各种借口杀掉。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登基为帝,年号“建文帝”。朱元璋在位时为了防患于未然,曾两次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藩王们各拥重兵,坐镇一方。朱允炆登基后感到这些藩王明显威胁到了自己,决定执行削番政策。这下把矛头

  • 朱棣 明朝将来会有多少皇帝 高僧回答4个字, 朱棣大喜 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后期皇帝评价朱棣,朱棣在位明朝有多强,朱棣是如何当上明朝的皇帝

    后来朱元璋老的时候,面临选太子,他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叫了过来,跟他们训话说:朕要在你们之中选一个出来当太子,也就是以后大明的皇帝,朱元璋知道这样说难免会有一些人心狠手辣,不顾手足之情,所以朱元璋提前告诉他的儿子们,朱元璋拿出一只竹子在皇子们面前折断。皇子们顿时都有点不知所措,都在想朱元璋到底意欲何为,

  • 唐朝之前无比强大,怎么死了个唐宣宗就不行了?做错了一个决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宣宗为什么不能挽救唐朝,唐宣宗贞陵地宫入口,唐宣宗女儿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们一定知道,唐朝的辉煌岁月持续的时间并不算长,尤其是唐宣宗去世以后唐朝早就大势已去了,这就是为什么呢?首先就是唐玄宗去世以后的皇权争夺。唐宣宗不太认可太子,临死前留下命令让自己的四儿子继承王位,最终两位皇子之中皇长子还是赢了,也就是后来的唐懿宗。当然了这并不是导致唐朝衰亡的原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