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饮马黄河的契丹,为什么会答应澶渊之盟?因为它的处境比北宋更差

饮马黄河的契丹,为什么会答应澶渊之盟?因为它的处境比北宋更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84 更新时间:2024/1/15 5:44:48

契丹“兴师寻盟”一说,出自宋朝使臣曹利用之口。与其说寻盟是契丹的目的,不如说是曹利用为契丹找的托词。但是,和谈却是对契丹最好的选择,而且一直也是契丹萧太后的决策选项之一。

个中原因就是:契丹的处境比北宋更窘迫。

北宋的处境,一个是河北边患,即契丹;一个是西北边患,即党项。第三个是契丹兵临澶州导致的文臣纷争。文臣纷争,虽不严重却极复杂。文臣里有主战派和主和派。而主和派里面还要细分,吴人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蜀人陈叟主张迁都成都。所以,宋真宗避战迁都,将会比北上硬刚更纠结。

所以,当此之时,宋真宗力主议和,并非全是因为性格柔弱。形势比人强。此时形势,不允许北宋过分要强。

而契丹呢?

自后周世宗柴荣高平之战后,契丹的攻击锐度远逊于公元947年灭国后晋之时。赵匡胤三伐北汉,契丹只是出兵助战。但到此为止,助战成功之后,契丹不会进攻北宋。即便赵匡胤在第三次征北汉时去世,契丹也没有向中原扩大战果。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国北汉。而契丹在遭遇石岭关之败后,便再无作为。随即,北宋发动了第一次幽州之战。战后,契丹疯狂反攻。但是,公元986年,北宋发动了第二次幽州之战。战后,契丹再次疯狂反攻。北宋是举国进攻,而契丹只是反攻。战场形势、孰强孰弱,自见分晓。

景德之战,是公元947年之后,契丹铁骑第一次饮马黄河。但是,此时的契丹处境一点儿也不比北宋更好。

首先是松散的内部治理。

辽五京,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上京临潢府建于公元918年,是契丹人的总根据地。东京辽阳府,建于公元928年,主要统治渤海人;南京析津府,建于公元938年,主要统治中原汉人。而中京大定府,建于公元1007年,主要统治奚人;西京大同府,建于公元1044年,主要巩固山西和北方草原。辽五京并非唐朝的两京,不是皇帝和朝廷的五个办公地点,而是五个大型行政区域。其中奚和渤海一直处于半独立的状态,直到公元11世纪初,也就是澶渊之盟前后,才算正式纳入契丹的政治体系。也就是说,在澶渊之盟钱,西京大同府和中京大定府这两个行政区域还没建立起来。

其次是紧张的外部关系。

契丹在东面,始终面临来自高丽的压力。澶渊之盟五年后,契丹兴兵四十万进攻高丽。高丽对于契丹,就相当于党项对于北宋。搞不定高丽,契丹的东面就一直紧张。契丹在西面,虽然与党项结盟,目的是一同对付北宋。但党项这个盟友并不稳定,一直在北宋与契丹之间骑墙观望。甚至,契丹还曾与党项人兵戎相见。而契丹东部的女真人也牵扯了大量精力。但是,因为契丹处于强势时期,所以这些关系还不紧迫,但并非不存在。

第三是失调的力量配比。

契丹军队的主力,主要由宫廷军和部族军构成。部族军充以边防,多为契丹以外的少数民族。宫廷军主要分布于十二大斡鲁朵,是大辽的中央禁军。历代契丹皇帝都要建立自己的斡鲁朵,死后便成为新皇帝的遗产,而新皇帝还要建立自己的斡鲁朵。于是,层层叠加,就有了十二大斡鲁朵。但,斡鲁朵与与北宋禁军完全不同。各个斡鲁朵,不仅是军队编制,而且还是生产、行政机构,拥有民户、奴隶以及领地。这就是契丹治下的藩镇。终辽一世,斡鲁朵拥护亲贵造反的事件,层出不穷。打仗依靠斡鲁朵,但越是打仗,斡鲁朵的实力就会越强。而因其独立的藩镇属性,所以力量越强也就越加难以控制。

这就是契丹的问题。

因为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所以契丹的攻击锐度一直提升不上来。

举国征战的动静太大,上述问题就让这个选项变得不可能。长城以北奚人和渤海人只是臣服,尚未彻底制服,所以后方不稳。长城以南的汉人虽然成了新财源,但随时都有投降北宋的可能,所以前线猜疑。北部的女真人和东部的高丽人,始终与契丹纠缠不断,打不死也打不服,所以精力分散。

公元986年君子馆之战,北宋主力、刘廷让所部“全军皆没,死者数万人”。于是,契丹战神耶律休哥主张趁宋败绩、大举攻宋。而契丹萧太后却力主退兵。举国征战不可能组织,长途远征也就没必要组织。

远征北宋腹地、逐鹿黄河中原,就要打持久战。而这一点,契丹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同是不带粮草的野战骑兵,契丹完全没有女真的信心,能够一战破汴梁。即便深入中原得利,但得利最多的,一定是手握重兵的斡鲁朵和将军们,而不是上京的大辽朝廷。翰鲁朵和将军们,就是契丹的藩镇。契丹大辽不允许自己的“藩镇”强过自己,因为大唐就是前车之鉴。

公元998年,战神耶律休哥去世;公元999年,名将耶律斜轸去世。两大名将相继离世,而契丹却对北宋发起了疯狂进攻。原因就是契丹大辽的领导层发生了巨变,萧太后和韩德让成了一家独大的领导层。

这个新领导层,集中了契丹的全部权力,却也承担了契丹的全部问题。所以,此时进攻北宋,既是一场对外用兵,又是一场对内用威。对外的目的,是从北宋手中收回关南之地,对内的目的是宣示朝廷才是最强的翰鲁朵。

所以,景德、澶渊之战,契丹不能输。两次幽州之战,赵光义输了就输了,他还是皇帝。而如果萧太后和辽圣宗输了,那契丹大辽就可能易主。

人改变不了局面,而是局面改变人。雪崩爆发,不是因为有人在雪山上一夫高呼,而是因为雪山上堆积了足够的雪花。这一切都是局势使然。

与公元947年相隔半个世纪之后,契丹大军再一次饮马黄河、深入中原。他们的最初目的,当然是拿下瀛州和莫州的关南之地;而他们的进取目的,自然也不会拒绝过黄河、陷开封。但是,如果打不到开封、拿不下关南呢?

那就和谈。

契丹决策层并不拒绝和谈。契丹的人的战略处境,使自己不能拒绝和谈。而景德、澶渊之战的战场形势,更让和谈成为契丹人的最好选择。但,宋辽两军几十万人,已经在千里河北战场上生死鏖战。河北虽大,却容不下一张可以谈判的桌子。宋辽都想和谈,但和谈并不容易。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小寡妇仅15岁,守寡长达101年,漫长的时光她如何度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福建清朝女子守寡,清朝唯一守寡皇后,晚清时期一对年龄很小的夫妻

    我们都知道,古代女子命运凄惨。不仅要遵守三从四德,还要裹小脚,遵守无理的封建礼教。没有什么比一堆不讲理的规矩更伤害人的了。尤其是古人最重视的“守节”,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女性的青春!何谓守节?丈夫死了不能再嫁人。要么自杀殉节,要么守着丈夫的牌位过一辈子,以此来显示贞洁。或者有为出嫁的少女,死了丈夫,也不

  • 宋朝这位皇帝,死后头颅成饮器,躯干烧成花肥,朱元璋叹息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赵昀是南宋的第五代皇帝,他是赵匡胤儿子赵德昭九世孙,但他的皇位却是天上砸下来的。赵昀原名赵与莒,1205年出生于绍兴府山县,赵昀起先并不是一位皇子,他是皇帝宋宁宗的远房堂侄,赵昀的家世同普通百姓差不了多少。赵昀七岁时候父亲还去世了,母亲带着赵昀一直寄居在叔叔家里,处境十分的惨。正在这时,宋宁宗赵扩让

  • 蒲松龄笔下的《野狗》到底有多恐怖?恐怖到风月难以幻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蒲松龄诡异事件,蒲松龄一生共娶了好多个妻子,蒲松龄诗词十首

    明末清初之际,在胶东地区爆发了一场持续很久的农民起义。起义军的领袖叫于七,所以这场起义被称为于七之乱。正值武力巅峰的清军,当然不允许起义愈演愈烈。真实的历史鲜有什么怀柔招安,多是高效率的暴力屠杀。所以,清军对于七之乱的手段就是暴力屠杀。于是,清廷派重兵扑灭于七之乱。在胶东地区,大兴连坐族诛。凡是跟起

  • 北宋唯一一个世袭的武将世家:威震西北二百年,功绩远超杨家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来这折家将并非是汉人,而是党项族的人。折家将是真正的武将世家,他们从五代开始到南宋初年,就一直捍卫着中原地区的西北门户,尽最大可能把契丹、西夏和生羌(没有归顺朝廷的羌族部落称生羌)拒之门外。说到折家将,那就要从五代时期的名将折从阮算起的,他可以说是第一代折家大将,折从阮自后晋、后汉、后周以来,一

  • 乾隆:大家别被《如懿传》骗了,朕不是渣男,朕的柔情你们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与如懿的真实历史,如懿怀孕晕倒在永寿宫,如懿语录

    翻开史书,我们发现,乾隆1735年登基成为皇帝,时年25岁,1796年退位成为太上皇(仍然掌权),在位60年,1799年驾崩,实际掌权事件达64年之久。在我国历史上有皇帝以来,乾隆是掌握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那个时代最富有、最懂得享受的君王之一——乾隆登基时,国库仅有6000万两白银。到了乾隆四十

  • 为何手握重兵的杨秀清,斗不过无权的洪秀全?最终还被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秀全怎样杀了杨秀清,杨秀清和洪秀全吻戏,洪秀全杀杨秀清完整视频

    在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一直都是一对冲突激烈的矛盾。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相权最为强大。在那个时候,相权几乎已经和君权并驾齐驱,甚至有超过君权的念头。比如说晋国的大臣赵盾,晋灵公对于赵盾就怕的不得了,不敢正面和赵盾对抗,只能派刺客去行刺赵盾。而到了明朝,虽然丞相一职被废除了,但是“丞相”却一直没有走远

  • 为什么明朝还有元朝遗民?因为我们来自传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和元朝之间的传承,贵州安顺明朝遗民,元朝皇帝帝位传承图

    元亡明兴,远不止是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一个结束异族统治、“华夏重光”的“大关节”。——摘自姚大力的《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一文但是,这只是史学家钱穆的看法。当时的明朝人根本就不这么看。元末明初的人“仅言开国,不及攘夷”,认为这就是一次改朝换代而已。所以,元末明初之时,肯定有大量的元朝

  • 此人是康熙的知己,曾办“千叟宴”不开席,只是因为他没有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千叟宴时感谢的四个人,康熙千叟宴纯音乐mp3,康熙千叟宴完整版

    对于比较喜欢历史的人,可能都是知道的一个皇帝是很难找到一个很懂自己的人,更何况自古代的大臣虽然看起来很为皇上着想,或是很能顺从皇上,但是确实没有一个人能让皇上等着开席的,而且在古代的大多的宴会上都是以皇上到正式开始的,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一个大臣可以称为是康熙的知己,不过康熙晚年曾开设千叟宴,但是久久

  • 朱元璋68岁生的女儿,被朱棣当“孙女”养,得到了三代皇帝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的十二儿子和朱棣关系,朱元璋哪个儿子能力最强,为什么朱元璋的儿子都活不过40岁

    也就是说,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了的后妃,还有没生养的后妃,通通殉葬。所以,这个妃子的运气算是非常好的了,成了极少数的几个没有殉葬的后妃。她的女儿运气也一样好。她是老朱68岁时生下来的孩子,比他的孙子还要小很多,所以他受到了父亲的喜爱。老来得女的老皇帝,对幺女通常都是非常疼爱的。晚年的他,总是和这个小女儿

  • 甲午战争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剩下三支海军部队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原因,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吨位,甲午战争北洋海军为什么会失败

    北洋水师于1888年12月17日在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成立,是清朝四支海军部队中实力最强的、规模最大的舰队,清政府每年拨给400万两白银。北洋水师拥有25艘军舰,50艘辅助军舰,30艘运输船,4000多名官兵,舰队总体实力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北洋水师的主要军舰有定远舰、镇远舰、经远号、来远号、致远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