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文帝杨坚代周时,鲜卑人为何没有提出反抗呢?

隋文帝杨坚代周时,鲜卑人为何没有提出反抗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4 更新时间:2024/1/26 7:03:58

老朽说事今天来跟大家说说隋文帝杨坚代周时,鲜卑人为何没有提出反抗呢?经过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当时民族融合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客观说这次改革并没有完全成功,但之后西魏和北周的政策模糊了汉鲜民族的差距,北周灭亡时的鲜卑族已经可以叫做汉化鲜卑了,甚至他们只是名义上的鲜卑族了,实质跟汉人无异,对于杨坚代周,已经快认为自己是汉人的鲜卑人当然对此无所谓了,更何况杨坚还有个普六茹那罗延的鲜卑名字。而元末的时候蒙古人始终没有汉化更别提把自己当成汉人,清末满族人虽然有一定汉化程度,但不可能认为自己是汉人。

杨坚出身于关陇集团,他的父亲杨忠被封为大将军。这个职位,在北周立国之根基,鲜卑风格明显的府兵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这个缘故,十二个大将军和八个柱国将军一道,占据了北周政权金字塔的顶端。为了巩固权利,金字塔顶端的这几大家族相互通婚,姑且算杨坚身上流淌着汉族血液吧,但这种环境下长大,他和鲜卑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杨坚代周,与其说鲜卑人强烈反对,不如说是宇文皇族强烈反对吧,不过这个强烈反对,都被杨坚用各种手段一一化解了,所以看起来也就不算“强烈”了。先是在掌权后,运用政治手腕,把有实力的宇文皇族们各个击破,保证了自己大权独揽。威胁最大的宇文泰侄子尉迟囧,杨坚依靠着当世名将韦孝宽,也顺利平定了兵祸。

老朽说事觉得在即位之后,开始大杀宇文皇族,甚至到烂杀的程度。魏晋南北朝那个时代,朝代更迭频繁,新的政权赶尽杀绝旧的王族,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杨坚这么干虽然残忍,但也彻底断了宇文家复辟的想法。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宇文家想有强烈的反对也难了。不过杨坚能顺利得手,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自己的女婿,北周宣宇文赟,多疑的他其实已经意识到杨坚的存在,会威胁到北周的政权,但却没有下决心彻底除掉他。然后自己还没来得及布局身后政局,便突然一命呜呼,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这也给了杨坚机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李密谋反 兵败被杀 皇帝为何许他厚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复李密书中说:''天生众民,必须有人治理他们,这治理人,不是你是谁!我已年过五十,想也做不到了。我高兴地依附你,唯一希望你早日接受上天的安排,以使万民安宁。当年由于弟兄们的拥戴,我作了宗盟之长。你受封于唐,也是很荣耀的。推翻隋朝,象过去周与殷战于牧野,一仗便决定了殷纣王的命运,现在还不能肯定;象

  • 朱元璋问造反的农民:你造反前为何不告官?农民反问让朱无话可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反问他为什么不告官,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刘伯温临死最后一计骗过了朱元璋

    世人皆知,朱元璋自幼便生活在了社会的底层,可以说,是在大地主和官僚的剥削和压迫下成长起来的,家中甚至经历过了饿死人的事情。此外,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时,曾经以要饭为生,甚至还当过和尚。这就使得朱元璋内心之中,对于贪官污吏有一种骨子里的痛恨,因此,明朝时期贪官的惩治力度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之最。在朱元璋大力

  • 史上最牛太监,控制唐朝三代皇帝,但下场凄惨,脑袋被扔进厕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导读:李辅国在唐玄宗年间入宫做了宦官。后因尽心侍奉太子李亨而成为太子的心腹。李辅国,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直逼京都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太子李亨则奉命在后安抚百姓,安土重迁的百姓们希望李亨留下抗击叛军。李辅国也以国家大义劝说李亨留下抗敌,太子遂与玄宗兵

  • 朱元璋问沈万三,餐桌上的猪蹄叫什么名字?沈万三说3字,免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猪蹄叫啥,沈万三对朱元璋的帮助,朱元璋刁难沈万三

    在明朝初年今天的江浙一带有个湖州商人叫沈万三。沈万三这个人曾经在元朝末年支持过张士诚,为此张士诚当年还为他修建了石碑纪念。沈万三为何能有如此多的钱财说法非常的多,有些人认为他是通过海外贸易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作为富甲一方的大富豪他也成为了朱元璋眼里的“聚宝盆”和“摇钱树”。没人知道沈万三多有钱,但是在

  • 颜真卿:世人皆知的书法大家,亦是彪炳千秋的第一神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颜真卿顶峰时期的书法,颜真卿书法特点20个字,颜真卿最好看的书法

    你出身于名门世家,25岁登进士第,在朝中担任要职;你是草圣张旭的弟子,自创一体楷书。世人都知你是书法大家,却少有知道,你运筹帷幄的谋略;你献身为国的勇气。你为官20多年刚正不阿,却在53岁那年,被奸相排挤出京,担任平原太守。谁也没有想到,一次政治斗争,却让你背上了重大的使命。你抵达平原之后,看出安

  •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姓范!朱元璋:赦免,另再免死5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范仲淹,北宋时的名臣,有着千古第一士大夫的称号。他早年家贫,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仕途。他为官后品格高尚,勤俭节约,不为奢侈,可谓是官员的典范。同时,范仲淹还爱民如子,在政治上主持了著名的庆历新政,减轻了国民负担,加强了国力。范仲淹可谓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典范,为后世所尊崇,被称为真正的完人,受

  • 李渊的野心有多大?把他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看,便能明白其中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建立大唐王朝的第一位皇帝;他是千古一帝李世民的亲生父亲;他就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虽然说李渊的知名度比不上他的儿子李世民,但是李渊却同样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当李渊还是隋朝臣子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一统天下谋反做皇帝的心了,这一点也从他儿子的名字上得到了证实。李渊于北周天和元年出生在长

  • 朱元璋问敌人妹妹:世间何物最大?女子说出2字,成了朱元璋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除了统治手段强硬了一点,还是一位非常爱才的君主。朱元璋看中了元朝的一位将军,朱元璋想尽一切办法拉拢这位将军到自己的队伍中,这位元朝有名的将领便是王保保。朱元璋在和元军的一次交战中,便败在王保保的手下,束手无措之下,朱元璋把王保保的妹妹王氏抓到军中。要不说朱元璋老谋深算呢,很快他就想出了好办法—

  • 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背后流传着一个凄婉悲壮的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文史君就带大家走入一个令人感到无比惋惜的历史传说,而这个故事还要从李白的《蜀道难》说起。众所周知,李白有一篇古文名篇《蜀道难》,其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等诗句。学者研究认为,此词作应该是李白的一首赠友诗。当时他的好友王炎要入蜀地为官,他写下这首诗的目

  • 朱元璋能生育,为何还收养20多个义子?看似心善,其实别有用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的家庭便是其一,他的父母兄弟都离他而去,悲痛欲绝的朱元璋开启了自己的流浪生活。时隔数年他也成了一方霸主,并最后建立起了明朝,在他的一生戎马当中,除了有一些能征善战的将军辅佐他,朱元璋还收养了20多个义子。可奇怪的是,在建国之后,朱元璋不让他们姓朱,这在当时很让人费解,直到270年后人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