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0万人远征2年不缺粮,秦国后勤有多强?3大黑科技领先西方千年

60万人远征2年不缺粮,秦国后勤有多强?3大黑科技领先西方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4/2/9 1:02:16

所以,在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的灭国战中,后勤保障能力就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var1]

公元前224年,60万秦军在老将翦的统率下,由霸上(陕西西安)出发,长途行军800多公里,发动了第二次灭楚战争。

鉴于第一次伐楚时秦国朝堂对楚国实力的错误低估,王翦伐楚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前后耗时2年之久。那么供养60万远征大军是个什么概念呢?

为了直观的知道60万军队的后勤补给难度,我们可以对比下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var1]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动用的总兵力也同样是60万人,那么供养这么多人需要动用多少后勤人员呢?足足543万人!543万民工用小推车和耕牛为前线的解放军运送了4.34亿斤粮食。

要知道,淮海战役前后持续时间两个月,而秦军作战时间是两年。解放军的背后是根据地上亿的人口基数,而秦国直至统一,全国人口也不过2千万。2000多年前的秦国,究竟是怎么做到供养60万大军远离本土征战两年而不缺粮的呢?

秦国强大的农业生产能力是关键。

[var1]

《史记》记载:汉元年十月,刘邦军至霸上,秦人争执牛羊酒食献享军士,而刘邦的回答是“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刘邦驻军的霸上是秦朝的粮仓(秦灭楚时王翦大军的出发地),经历长达3年的秦末动乱之后,霸上的粮食储备依然能够确保刘邦的十万大军不乏食,足见秦国农业的发达。

但是,粮食产量还受制于运输能力,毕竟粮食再多,无法及时送达前线还是无济于事,正如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受制于蜀道运输困难,纵然坐拥天府之国,但北伐将士依然饱受缺粮的困扰。

那么战国时期的秦国,是保障前线大军的后勤的呢?3大黑科技是关键。

[var1]

第一是造车。秦国在运输军粮时普遍采用双辕车,双辕车较过去的单辕车而言,仅需一匹马,可以更能均衡、灵活的牵引车辆,节省了畜力,提高了效率。

而在驾驶方式上,秦人将皮带拴在马的肩胛和胸肌处,不要小看这个不起眼的细节,西方直到一千多年后,还采取的是将皮带拴在马的喉部这种落后的驾驶方式,这种驾驶方式不仅无法发挥马匹的最大动能,而且在高速行驶时容易导致马匹窒息而亡。

[var1]

1993年,甘肃曾出土了秦人的车辆模型,虽然并非实物车辆,但时隔2000多年,依然能够活动自如,足可窥见秦人造车时对质量和工艺的把关之严。

第二是制图。同样是在甘肃的放马滩,出土了秦国木板地图,上面不仅鲜明的标注了道路与关隘,而且还绘有山、水、沟溪地形,甚至使用了具有特定意义的形象符号,已初步形成了图例规则,准确度和比例的把握同样领先西方上千年。

[var1]

精准的地图,确保了秦国的后勤运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指定地点。

第三是修路。2000多年前的秦人掌握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筑路能力,秦灭巴蜀后为了贯通关中和巴蜀腹地,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采取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火烧水激法”,修建了石牛道,扩建了褒斜栈道。史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var1]

而秦统一后,更是将修路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秦始皇时代修筑的驰道道广50步(69.3米),相当于今天的23车道,直到2000多年后残存的驰道依然坚固异,几无杂草。这也足可窥见秦统一之前强大的筑路能力对后勤保障的巨大作用。

正是凭借着这些领先西方千年的黑科技,让仅有500万人口的秦国能够支撑起60万远征军的庞大后勤。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死后,陵墓让后人寻找上千年,近年却在垃圾堆中现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炀帝的墓在哪儿,炀帝陵墓发掘,隋炀帝隋文帝墓

    封建时期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崇尚神学的社会,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民间百姓,他们都相信死后的世界是存在的。因此,在他们百年之后,其后人就会为他们精挑细选一座好的墓穴,选一个风水宝地可以福泽后人,若是选一个凶险之地必将祸及子孙。而王侯将相几乎都会提前将自己的陵墓设计好,在死后加入丰厚的陪葬品,寓意自己死后继续

  • 孔子两位得意学生,一个是全国首富,一个穷困潦倒,差距咋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最高境界的一句话,孔子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孔子满身肌肉的图片

    孔子的众多弟子不仅将孔子的思想开枝散叶,更是以孔子的思想身体力行。[var1]在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中,有两个人格外突出,他们分别是子贡和颜回。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孔子的《论语》里,子贡出现过44次;颜回的言行被写进《论语》并成为《论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可见孔子对这二人格外看重。[var1]子贡最显著的

  • 李世民驾崩前,交给程咬金一个秘密任务,影响了唐朝之后2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程咬金,李世民登基后对程咬金的态度,李世民在位期间程咬金哪里去了

    李渊建立唐朝时候,自然也要儿子们加官进爵,而战功最大的次子李世民则被任命为了尚书令。这样一来,身为长子的李建成意见很大,毕竟按照他的想法,将来的大唐是要靠他来继承的,总让弟弟骑在自己头上,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李建成便找到李渊抱怨,催促着他赶紧将自己嫡长子的身份再稳固稳固,李渊向来对这个儿子很看

  • 他本是突厥可汗,却成为大唐名将,发誓永不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唐活捉突厥可汗,狄仁杰突厥可汗,薛延陀历史

    他就是大唐“道德名将”:契苾何力。他虽为藩将,却至死忠于大唐,母亲和弟弟被薛延陀部俘虏,威逼他投降,他却割耳明志,誓死不从。他作战勇猛,却兼怀汉人的足智多谋,善于出奇制胜,与吐谷浑一战中,他亲率数千骑直捣主帅牙帐,征服吐谷浑,之后远征高句丽,白崖城一战,契苾何力率八百骑兵,对抗高句丽一万人,身中数箭

  • 湖南农民发现武则天唯一现存文物,拒绝10万出售,主动上交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能当上皇帝的人,有几个不是踩着别人的尸体上位的呢?为了皇位,父子之间反目,兄弟之间相互残杀,毕竟权力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皇帝们为了永保江山和个人平安,他们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名山大川,修筑祭坛焚香,然后祈求或者祷告上苍,保佑天下太平,并把刻好心愿的简册埋到土里,这就是传说中的“封禅”活动。

  • 唐朝“以胖为美”,多胖才叫美?让杨贵妃用体重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杨贵妃胖的图片,唐朝杨贵妃到底有多胖,杨贵妃最胖多少斤

    说起唐朝我们脑子中应该会浮现出很多个词汇,比如唐朝诗歌,文学作品,宗教信仰,风土人情。我们还会想到唐朝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还有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我们还会想到一个人,她开创了以胖为美的时代潮流 ,她就是杨贵妃。关于唐朝,有太多太多话题可聊。唐朝的确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

  • 窦漪房弄个假皇帝上朝,吴王都怀疑了为何还不敢确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窦漪房晋升为太皇太后,美人心计刘恒和窦漪房,历史上的窦漪房画像

    在电视剧《美人心计》里,薄太后的前半生都在为皇位算计着,但是她的儿子坐上皇帝之后,并没有几年就病重了,窦漪房为了稳定朝纲,所以就弄了个假皇帝每天戴着面纱上朝,这样的做法很快就引起了大臣们的猜疑![var1][var1]毕竟每日只有窦漪房在那里把持朝政,皇帝一句话都不说,不引起怀疑才怪呢,但是大多数人

  • 皇帝李治在一岁时抓周,胡乱画了一个字,但却吓坏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治为何只当了42天的皇帝,李治娶李世民的老婆,李世民为何要立李治

    但其实他的儿子李治也是个不错的皇帝,有才能,只不过被他父亲李世民和妻子武则天的光芒给掩盖了。说起这李治,它小时候其实就有一件趣事,并且还差点吓坏了父亲李世民,那么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呢?其实这件事发生在李治一岁左右,当时正在给他举行一场活动,名为“抓周”,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呢?想必大家小时候也都抓

  • 秦始皇是靠什么把六国灭了,从而统一中国,创立了“皇帝”的尊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哪一年统一了六国,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音乐,秦始皇六国图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9月10日),即嬴政。首次完成中国统一,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

  • 秦琼为何在玄武门之变中隐身?李建成手下这员猛将,只有他能抵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上朝,途经玄武门的时候,遭到李世民伏击。逃跑途中,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用箭射死,齐王李元吉也死于尉迟恭的箭下。当时唐高祖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径直来到船上,禀告说:“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