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晋少帝:悲壮,勇敢,无畏,顽强,五代十国竟还有这样的帝王?

后晋少帝:悲壮,勇敢,无畏,顽强,五代十国竟还有这样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296 更新时间:2024/1/15 16:18:32

(后唐王朝)

清泰二年,公元936年。

按干支纪年法,是一个丙申猴年。

这一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在山西太原府起兵叛乱,打算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儿。

按理说石敬瑭虽然是封疆大吏,家大业大,权大势大,但其实和后唐皇室的关系并不算远。

当今天子,即唐末帝李从珂,是老皇帝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而石敬瑭则迎娶过明宗李嗣源的女儿,从这层关系上来说,石敬瑭还是皇帝的姐夫。

所以谁都可能造反,唯独在李从珂的心里,石敬瑭是不会造反的。

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儿大可以坐下来谈,何必大动干戈,起刀兵之事呢?

而作为皇帝的大姐夫,石敬瑭其实也不想走到这一步。

但挨天杀的李从珂几个月前一纸诏书,居然要让自己离开河东,改任山东郓州节度使。

朋友们,搁谁谁能干啊。

河东地区,坐拥山西府的西南大部,所辖州郡无数,经济繁荣,物产丰富,地广民稠,是妥妥的五代十国CBD,而郓州在当时就是个小县城,去了郓州,那不就等于是被朝廷下放,一撸到底?

李从珂啊李从珂,我拿你当小舅子,你没真心拿我当姐夫啊。

(后唐末帝李从珂 形象)

结果皇帝的诏令下来,过了三五个月,石敬瑭说什么也不走,死活就是赖在河东,李从珂也是个急性子,石敬瑭越是不走,他越是连发诏令,催促石敬瑭赶紧收拾收拾行李滚蛋。

结果,皇帝和权臣之间的矛盾就出现了。

面对李从珂近乎刻意打压般的工作调动,石敬瑭愤怒了,他最终决定,振臂一呼,自己单干。

当然了,我们的这位石敬瑭仁兄并非莽夫,他知道只靠自己手里的这点兵力,是很难跟李从珂的后唐大军抗衡的,贸然出击,难免被李从珂按在地上捶的哭爹喊娘,所以他很快开始摇人,寻找帮手。

找来找去,石敬瑭找到了北方草原上的契丹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的身上。

五代十国在中原大地上纷争不休之时,北方草原上的契丹人也在窝里斗。

契丹原分八部,八部之间争斗不休,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彼此针对,彼此消耗,所以一直没有形成过有规模,成系统的政权,后来横空出世了一个耶律阿保机,在草原上南征北战,大展身手,统一契丹各部,建立了大契丹国。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塑像)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不世的枭雄,他一生的志愿,已经不仅仅是克复草原,而是一统天下。

但很可惜,帝王壮志未酬,早早领了便当。

这样一来,一统天下的重任,就落到了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的手上。

耶律德光,史称辽太宗。

太宗皇帝也是个狠人,当了皇帝之后一直在找机会南下,加入五代十国的乱局之中,趁机图谋天下。

但奇怪的是,五代十国里这些割据的政权们,平时虽然动起手来都很凶,打起架来不要命,但您别看他们搞内斗搞得厉害,对契丹人的态度却都是出乎意料的严防死守。

我们自己窝里斗可以,你们契丹人想掺和进来,绝无可能。

由于中原政权大都对耶律德光采取了不沟通,不联络,不合作的态度,这导致太宗皇帝虽然想要南下,但一直没有突破口。

人家不开门,你能怎么样?

结果耶律德光正愁没机会南下,石敬瑭立刻为他提供了便利。

石敬瑭为了对抗李从珂,不惜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契丹借兵,这实在是一个疯狂而没有下限的行为。

幽,为幽州,即北京。

云,为云州,即山西大同。

这片以北京和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广袤土地,多是崇山峻岭,丘陵山川,它们横亘在中原政权和契丹国之间,是大自然送给中原人的天然屏障。

(辽太宗耶律德光 形象)

但现在,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奉送给了耶律德光。

完了,完了,这回是彻底芭比Q了。

自此,中原政权失去了这道屏障,再也无险可守,开始彻底暴露在了游牧民族的铁骑之下。

这实在是一个时代的伤痕。

有了契丹人的鼎力相助,石敬瑭很快灭亡了后唐,并且在后唐的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新王朝,后晋。

后晋建立了,石敬瑭成为了后晋高祖,当上了开国皇帝。

按说石敬瑭和契丹人的关系,基本上可以定义为合作伙伴。

石敬瑭和耶律德光都是生意人,石敬瑭要的是契丹人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使自己消灭后唐,自立为帝,而耶律德光有了幽云十六州,正好可以借道南下,实现自己吞并天下的伟业。

现在石敬瑭称帝了,幽云十六州也划归契丹人,那么这场生意就算交易完成了。

但我们的石敬瑭同志对这个交易结果似乎并不满意,他更希望自己可以锦上添花。

契丹铁骑的威力让石敬瑭惊羡不已,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军事战场上的能力又让他十分畏惧。

在这种心理之下,石敬瑭认为,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后晋初立,根基不稳,有必要找一个靠谱的大哥来保护自己。

契丹人骁勇善战,正是自己属意的好大哥。

结果,石敬瑭一寻思,也别好大哥了,我直接认你当爹不就得了。

于是,我们的石敬瑭同志以“儿皇帝”自居,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年年献礼,年年进贡,这使得后晋彻底沦为了辽朝的傀儡政权。

这样的行为,非但读者朋友们读来义愤填膺,就连作者本人也是十分不耻。

今人看来如此愤慨,而在当时,就连石敬瑭的手下也觉得这事儿办得实在是太丢人了。

刘知远 即之后的后汉高祖)

石敬瑭的得力干将,马步军都指挥使刘知远就曾经规劝过石敬瑭:

《新五代史》: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

我说领导,当年你向契丹求援,其实给点钱让他们帮你办事儿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割让土地,现在后唐已灭,后晋已经建立,您要是实在畏惧辽人的势力,俯首称臣不就得了,干嘛如此卑躬屈膝的管人家叫爹呢?

不得不说,刘知远是个十分有远见卓识的人,不然以后也不可能当上后汉的高祖。

当然了,刘知远的故事扯得太远,我们放到以后再说。

本篇文章,我们主要聊石敬瑭同志。

石敬瑭活着的时候,对契丹人可以说是毕恭毕敬,结果他一死,他儿子石重贵就开始跟他唱反调。

石重贵,山西太原府人,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的养子。

石敬瑭即将过世的时候,曾经找来当时的宰相冯道,表示要立亲生儿子石重睿为皇帝。

冯道在皇帝的病榻前答应的挺好,结果皇帝一咽气,他就一脚踢开了石重睿,反而把皇帝的养子石重贵立为了新帝。

(宰相冯道 形象)

宰相冯道并不是个奸佞臣子,相反,他是一个很能为国家着想的人。

石重睿虽然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但实在年幼,当了皇帝之后主少国疑,怎么带领后晋王朝改革转型,勇攀高峰?

小皇帝坐朝堂,自己这个当丞相的,岂不是又得当爹,又得当妈,一步一步地帮助他?

这里是五代十国,这里不是育儿乐园,我冯道可以等石重睿长大,但那些虎视眈眈的枭雄们,会等石重睿长大么?

于是,正值壮年的养子石重贵被选中了。

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六月,石重贵被以宰相冯道为首的一众朝臣们拥戴,成为了后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史称后晋少帝。

相比之父亲石敬瑭的卑躬屈膝,苟且生存的国策,年轻的少帝石重贵反倒是个很有骨气的人。

当了皇帝的石重贵不仅没有继续向契丹称臣,反而大张旗鼓地向耶律德光宣战了。

如果是架空历史的电视剧,抑或是那些牵强附会的历史小说,那么身为主人公的石重贵必然能一雪前耻,攻灭契丹,为后晋王朝正名。

但很可惜,历史不是电视剧,历史没有排练,没有剧本,历史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对局。

太宗耶律德光是那个时代的枭雄,而少帝石重贵只是一个毫无政治基础和战场经验的莽撞儿郎。

(后晋少帝石重贵 形象)

主动出击的石重贵虽然先声夺人,但仅凭想要洗刷耻辱的信念去对抗强大的契丹人,是远远不够的。

信念是个好东西,一个人如果拥有了信念,往往可以做到很多原本不能做到的事情。

项羽有了信念,可以破釜沉舟,孤军深入,攻灭暴秦。

刘邦有了信念,可以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建立大汉。

石重贵有了信念,可以孤注一掷,跟契丹人做一场生死对决。

但可惜的是,石重贵没有项羽的英武,也没有刘邦的头脑,他只是乱世之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割据政权的小皇帝。

而依靠信念而成功的前提是,你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

一个人如果只有信念,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看来,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面前,石重贵根本算不上强大。

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契丹军队攻陷后晋大部,少帝石重贵无奈之下,选择了投降。

这个曾经在五代十国舞台上显赫一时的政权,居然仅仅过了十一年,就走向了灭亡。

石敬瑭献出了燕云十六州,换来了十一年的功名霸业,但他可能想不到,后世的英雄儿女们,为了夺回这片土地,整整用了,四百三十年。

更多文章

  • 如果说朱亚文版朱瞻基不是朱瞻基,那么许凯版甚至是不像位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亚文朱瞻基图片,大明风华朱瞻基朱亚文,如何评价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

    这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一个点,历史上的明宣宗绝非如此,历史上的朱高煦也非如此。首先,储位上,朱瞻基的储位名正言顺,朱棣五征漠北没有失败,第五次的时候朱瞻基也没有随行,“出师未捷”和“阵前易储”纯属荒谬。 其次,关于追杀事件。洪熙年间朱高煦未曾造反,朱瞻基继位后这位二叔才明面造的反。朱高煦造反后朱瞻基

  • 如果明朝这个女人的命再长几年,土木之变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 如果当时朱祁镇的祖母,也就是大明的太皇太后张氏能够在多活长几年的话,有她在朝,王振根本起不来,朱祁镇也绝不敢那么冒进地对瓦剌发动进攻了,如此土木之败就可以被规避掉了! 诚孝张皇后是指挥使张麒的女儿,早在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炽被封为了燕王世子的时候,张氏就于同时被封为了燕王世子妃; 永乐二年,朱高

  • 从地图看唐朝疆域的变化:前期打垮了无数大国,后期熬垮多个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唐朝,在最繁盛的时期时,它的疆域由东向西,从朝鲜半岛到中亚咸海;由北到南,从越南顺化一带到包贝加尔湖。疆域之辽阔是很多朝代都难以比拟的。然而,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否,不仅仅在于疆土是否辽阔,更在于民心向背。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一个朝代来说,统治者就像船,而人民就像水。

  • 如果时光倒流,“鸦片战争”发生在明朝,结果会有不同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清朝的失败,也有很多人认为清政府其实没有问题,只是时间不对罢了。如果是300年前的明朝碰上“鸦片战争”也会出现同样的局面,不见得比清政府好多少。 那么我们可以一起回过头来看看,用事实来说话,鸦片战争如果发生在明朝,结局会是怎样? 在明朝末年,各种农作物不断引进中国,这些产量巨大的农作物给当时的中

  • 如果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那么下一次外敌入侵,指望谁来抵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 1、李定国抗清众所周知,云南很多地方,至今对李定国保持着巨大的崇拜。现在云南人和满族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那么,这是不是破坏民族团结,是不是应该勒令云南人不再崇拜李定国? 2、如果有一天,中国和东洋四岛合并,那么,按照这个理论,戚继光、张自忠、左权都不再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 李存勖:比朱温更狠,比柴荣更强,比赵匡胤更有希望统一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存勖跟柴荣都好可惜,朱温与李存勖谁更厉害,李存勖与朱温

    (五代十国)公元920年的中华大地,可以说是热闹非凡。别的不说,光是这一年的年号,就有足足七个。后梁龙德三年,南吴顺义三年,前蜀乾德五年,吴越同光元年,于阗同庆十二年,契丹天赞二年,南汉乾亨七年。就算是中华大地民物咸若,熙皓同风,一去千里,疆域广阔,一时间弄出这么多政权,老百姓也有点晕头转向。自从公

  • 如果宋朝不是历史上的正统地位,那么历史将有20多年空档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的巅峰时期,宋朝在历史中的地位,历史上的宋朝真实情况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什么是十国?即“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 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

  • 如果太子朱标没死,朱棣会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朱标威望极高,富有执政经验 朱元璋从小就把他当接班人培养,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立十岁的朱标为世子,至朱标病逝,27年的接班人生涯,老朱从没想过换人。不仅自己悉心教导,还请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 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从此,朱标开始学习并协

  • 秦琼为保命装病12年,李世民送来的药都不敢吃,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一个明君,李世民确实没有像刘邦那样杀功臣,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杀。这点从玄武门之变就可以看出,要是威胁到他的地位,亲兄弟都可以下手,外人自然更是不用多说。比如多次救过李世民的尉迟恭,就曾受到过李世民的警告。在一次酒宴上,尉迟恭仗着自己功劳大,借酒发疯,甚至与同僚大打出手。事后李世民威胁尉迟恭,如果

  • 一分钟看懂五代十国史,解读最强乱世,盘点历代帝王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朱全忠 画像)晚唐时期,也就是大唐帝国快要灭亡的时候,有两个人走上了历史舞台,这两个人分别是朱全忠,李克用。两位老哥都曾经是大唐的臣子,给唐朝打过工,但俩人都是狼子野心,一看唐朝要完蛋了,都摇身一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当然,唐朝末年割据的军阀海了去了,之所以挑出这俩人说,是因为他们势力很大,能力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