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家分晋,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上演史上最强无间道

三家分晋,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上演史上最强无间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54 更新时间:2024/2/25 14:10:44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认为是春秋战国分水岭。

《资治通鉴》记载:

“周威烈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从此中国进入战国时代。

[var1]

强卿的由来

晋国,周朝最大的姬姓诸侯国,相比齐楚等国,晋国与周天子血缘纽带最近,政治根基深厚,占据黄河中游平原,土壤肥沃,有优厚的自然耕作条件,有充沛的经济文化底蕴。

晋文公以来,长期充当中原霸主,可最后却被大臣瓜分,成为大国最先灭亡的,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以前,各诸侯国通常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大夫,各子孙都有自己的封地,以血缘关系作为诸侯的屏卫。

公元前672年,晋国发生骊姬之乱,晋献公大肆追杀各公子,后来的晋文公重耳正是在这次暴乱中逃亡出走,此后晋国不再封王子王孙为贵族,也没有封地赐予,史称“晋无公族”。

[var1]

晋文公上台后依然延续这一传统,公元前633年,他设置六卿执掌三军,从此臣属开始有了军事大权,他的儿子晋成公更是以“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

也就是说,异姓官员大夫取代王室宗亲成为贵族,并取得封地,王室和朝臣势力的一降一升,打破了原先平衡的政治力量,宗亲血脉走向衰弱,异姓大臣逐渐崛起。

虽然在晋文公时代尚可以压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晋国君主奢靡享乐,不理政务,再也没有出现类似晋文公的政治家。

再加上长期的争霸战争和对外用兵,国家权力落入几个大夫手里,而且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积极对外征战。

就这样,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已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制约。

春秋末期,晋国国君权力衰落,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这六卿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依仗各自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

[var1]

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以智家的势力最大,智氏正卿智襄子也叫智伯,大有取姬晋代之的势头。

韩赵魏反攻倒算,灭智分晋

智伯虽然势力最强,可毕竟韩赵魏三家也不是吃素的,要想取代晋国必须把这三家搞定。

于是智伯做好两手打算,先假借晋公之名削减各家土地,如果三家应允了,相当于削弱他们的实力,慢慢将其吞并,如果不答应,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

此时正值越国勾践灭吴崛起,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智伯找到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

智伯对他们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他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给公家,他自己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

[var1]

韩赵魏不是傻子,听上去智伯的一番话好像大公无私,但实际上就是为了削弱三家势力。

但由于三家心不齐,再加上畏惧智伯势力,韩康子最先屈服,主动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晋公,魏桓子也惧怕智伯的威力,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轮到赵襄子的时候,赵襄子很硬气地回答:

“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到手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能再交出来。”

智伯一听来了神,立刻要求韩魏两家共同攻打赵,公元前455年,智伯率领中军,韩军担任右路,魏军担任左路,三路人马直奔赵家。

[var1]

赵家连智家一家都对付不了,更别提三家一起来了,干脆高挂免战牌坚守不出,并布置大量弓箭手加强防御,经过两年多的拉锯战,智伯仍未攻下晋阳城。

一天智伯心生一计,吩咐兵士在晋阳城外的晋水旁边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

雨季到来,水坝上的水蓄积满后,在水坝上挖开了个豁口,这样,大水直冲晋阳,灌到城里。

智伯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韩魏表面不做声色,内心都大吃一惊,原来魏家的安邑、韩家的平阳旁边各有一条河道。

智伯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

被大水淹没的晋阳城内,赵襄子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紧急与部下商议对策,这个时候投降是不可能的了,一旦投降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经过研究,赵上下一致认为韩魏与智伯不是一条心,决定以韩魏为突破口,派遣使者于当晚出城策反韩魏。

韩魏本来就对智伯非常忌惮,经过赵这么一劝说欣然接受,共同反击智伯。

[var1]

第二天夜里,智伯正在睡觉,猛然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起来,发现兵营里全是水,他开始还以为是堤坝决口,哪知道这是韩赵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是不一会儿,水势越来越大,把兵营全淹了。智伯正在惊慌不定,霎时间,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

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马逮住杀了。

为了以绝后患,三家开始率军攻打智氏封邑,杀掉智伯家族二百余口,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

最强大的智氏家族被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剿灭,天下为之震惊。

铲除掉国内最大的对手后,三家再无顾忌,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派使者到洛阳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

[var1]

此时的周天子早已落魄不堪,哪还有什么拒绝的胆量,只能做个顺水人情,将三家正式封为诸侯,至此三家成为中原大国。

与同时代的秦楚燕齐等四国并列为战国七雄,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晋国,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诸侯霸主从此成为历史。

后续

韩赵魏杀死智氏后,智家有一位门客叫做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恩德,他决定要给智伯报仇。

为了刺杀赵襄子,他甚至用漆涂满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使自己的声音改变,最后暗伏桥下刺杀赵襄子,最终未遂被其逮捕,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的千古绝唱。

更多文章

  • 此人是名将李牧之孙,是韩信一生最佩服的人,曾说过一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左车,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自幼熟读兵法、谋略方面的书籍,长大后成为赵王歇身边的谋臣,因功被封为广武君。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赵王觉得项羽实力较强,就站到了他的阵营。刘刘邦派韩信带着上万汉军进攻赵国,想将其一举拿下,有更多与项羽决战的资本。秦朝末年,天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原六国贵族纷纷复

  • 阿斗死后,司马炎用这三样东西下葬,每一样都能把刘备气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近年来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大家一直以来都冤枉阿斗了,他真的不是“扶不起”,而且有可能是三国历史里最聪明的人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证据何在?刘禅在蜀汉当了四十年的皇帝,而且在投降了魏国之后,还苟活了八年,最后是自然死亡的,也就是老了病死的。光就这一点,三国里能善终的就没几个,贾诩算其中之一,而他普

  • 春秋五霸之秦穆公-一位剑走偏锋的另类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五霸秦穆公,秦穆公为什么算春秋五霸,秦穆公春秋霸主是怎样炼成的

    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和其他四位一心图谋中原的霸主不同。秦穆公在东进中原失败后,另辟蹊径,将战略重心放在西部,虽然从没有会盟诸侯的壮举,但却向西吞并大量蛮夷部落,使秦国疆域拓展千余里,一跃成为当时中国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霸主,为战国时期争雄天下奠定战略基础。[var1]西北狼对中原的

  • 曹丕给儿子留下3把利刃,若不是这点,司马懿只能引颈就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曹丕临终时,看出儿子的平庸,于是安排了四位大臣辅佐曹睿。这四个人分别为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史称四大辅臣。当时曹休为了防范吴国,并没有在皇帝身边。所以曹丕对曹睿说了一句话:“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意思就是:陈群,曹真,司马懿三人说的话,不要怀疑。虽然

  • 当年曹操酒后发酒疯说了两句话,如今却成了酒鬼们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

  • 吕不韦算是忠臣吗?嬴政只是下令将他流放,他为何要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不韦临死前告诉嬴政的秘密,大秦帝国嬴政,嬴政

    吕不韦写此书是想给亲政的嬴政提供执政借鉴,可后来嬴政不仅弃用,反而将他罢官,这是为何?吕不韦先有扶植子楚之功,后又辅佐嬴政执政,他能算是一个忠臣吗?被迁到河南封地后,他为何要自尽?[var1]吕不韦还真不能算是一个忠臣,为何这么说?这就要得从他与子楚最开始接触的那段过往开始说起。一、费尽心机巴结子楚

  • 曹操有一特殊癖好,令接触过的女人羞恼不已,现如今却不足为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曹操是一位英雄,就例如鲁迅,曾经对曹操的评价很高,说其是一代枭雄。在当时,曹操的所作所为并不令人接受,但要是身处在当时的环境中,也是可以理解的。放眼望去,看看三国时期的曹操,他身上的发光点是很多的,简单的一点就是他很会用人,让贤人得到重用,这也正是他能够在三国时期取得如此高的地位

  • 战国老伙计们相爱相杀数百年,最后成败得失转头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史深度解析,战国为什么战事不断,战国的爱恨情仇

    [var1]后来魏国向西开发了河西之土,又往东拓展了河南之地,拥有了大量肥沃的土地和充沛的水资源,老魏又地处天下之中心,交通之枢纽,四通八达,人才济济,魏国一时间成为战国第一强国,与齐、秦同时开战,长时间没让任何一国占他多少便宜,可魏的衰败在于人才的大量流失,战国时代人才输出量最大的也是魏国,再则就

  • 他手握一把好牌,本可以与刘秀角逐天下,因目光短浅坐视被吞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秀简历,王莽赶刘秀上下集,刘秀墓在枣阳鹿头吗

    而在汉末的起义大军中,出身南阳豪强的刘秀拔擢而出,仅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建立了汉政权,登基为帝。汉光武帝刘秀在刘秀登基之时,天下依然处于动乱与分裂之中,各路诸侯盘踞在四方疆土之上,与刘秀并峙而立。在陇西地区,就存在着一支强大的豪强武装,是刘秀统一天下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劲敌,这就是以隗嚣为首的陇西集团。但在

  • 乱世你韩哥,人也不狠话也不多,生来就是皇帝命,最后湖里翻了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乱世1-40集,乱世,韩哥经典台词

    (元末农民起义)韩林儿的父亲,叫做韩山童,而韩山童的最要好的兄弟,叫做刘福通。故事,要先从韩刘二人开始说起。刘福通这个人,是个大户,属于地主阶级,吃得饱,穿得暖,手底下供他役使的下人一大堆,所以尽管遭逢元末乱世,他的小日子过的依然很滋润。元末群雄中,刘福通算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如方国珍(船户),陈友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