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浙江专家组织发掘一处南宋古墓,男子怒斥:凭啥挖我家祖坟

浙江专家组织发掘一处南宋古墓,男子怒斥:凭啥挖我家祖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89 更新时间:2024/1/23 22:11:52

2016年7月,浙江台州黄岩区前礁村,村民杨某正兴高采烈地指挥着工人,上一年收入不错,所以他打算把自家的老房子翻新一下。

当挖掘机挖到卧室下方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挖掘机像是撞到了什么东西,怎么都挖不动,周围的工人纷纷围了上去,想要一探究竟。

只见地面露出一个洞口,离地面大概1米半左右的样子,有工人干脆直接跳了下去,抡起铲子挖了几下,一个一人多长、通体鲜红的长方形物件出现在众人眼前。

杨某盯着看了好一会儿,一阵冷汗从背后渗了出来:“红的,一人长,一头宽,一头窄…… 这不是棺材嘛!”杨某一下子被吓得不轻,一个没站稳,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合着自己这么多年一直睡在棺材上面,谁这么缺德,把棺材埋在自家地下。他越想越觉得晦气,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怎么劝都劝不住。

过了好一会儿,冷静下来的他才觉得不对劲,自己从小就住在这座房子里,要是有人在自家地下埋棺材,这么大动静,家里人没可能不知道。

想到这里,一个大胆的念头从他脑海中闪过:难道下面有古墓?

眼见如此,他赶紧联系了相关部门,接到消息的考古队也马不停蹄赶到了现场。

经过初步勘探,发现杨某家的地下,确实埋了一座古代墓葬。

整座古墓长约3米,宽约5米,从形制上看像是南宋古墓,但破损严重,可能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

果然,在对周围进行简单的清理之后,在距离出红棺几米的地方,考古队员又挖出另一具红棺,只是比起先前那具,这具破损严重,边上有明显撬动的痕迹。

打开一看,除了零零散散的几块骸骨,里面啥也没有,他们不禁有些失望。

就在这时,有勘测人员在破损的棺材外,找到了一块刻着字的石碑,这是一个墓志铭。

根据墓志铭可知,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红棺里被盗的尸骨是一名女性,姓,生于绍兴年间。铭是由李氏的丈夫亲自撰写的,专家推测李氏在生前,与丈夫的感情应该相当不错。

因为铭文的内容全部是对她的夸赞,说她温良恭俭,勤俭持家……都是好话。

根据最后的落款,专家了解到,李氏的丈夫名为:赵伯澐。

“赵伯澐”,赵伯澐”,专家把这个名字在嘴里反反复复念了好几遍,他总觉得在那里见过这个名字,但是他还没来得及细想,意外发生了:

一个穿着短袖,留着寸头的年轻的男子闯入了考古现场,梗着脖子对拦截的考古队员怒骂:“你们是不是有病,谁让你们挖的,这是我家祖坟。”

一边骂,还一边拿起地上的工具用力往外扔,身后还跟着10来个人一起动手。

考古队员一下子有些摸不着头脑,眼见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负责人见形势不对,赶忙将年轻人拉到一旁,准备了解情况。

男人告诉专家,他叫赵文喜,是赵匡胤的第三十代孙,杨家老宅这块地好多年前属于他的家族,下面埋着他们家祖坟。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特别是杨某,怎么好端端的,自己家的地就成了别人的祖坟。加上他以前从未见过赵文喜,对他的话就提出了质疑。

见众人不信,男人直接拿出一沓族谱,还有一张祖上传下来的墓葬图,根据族谱显示:赵伯澐是赵匡胤的第七代孙,南宋初年,他的父亲赵子英被任命为台州府黄岩县丞,就携全家迁居黄岩,成了黄岩赵氏始迁祖。

为了证实族谱的真伪,专家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在南宋《嘉定赤城志》中,找到了赵伯澐的记载,原来在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的时候,赵伯澐曾组织重修过一座桥:孝友桥。

专家终于想起,为什么自己总觉得“赵伯澐”这个名字耳熟,因为这个孝友桥就在他家楼下,而且名气还不小,是浙江省的重点文物,现在的名字叫做五洞石桥,有800多年历史。

经考古发现和对族谱的研究,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物和史料环环相扣,证实了赵文喜所言不虚,这这确实是他家祖坟。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按理说,人家祖坟确实不应随便挖,但古墓已经挖了一半,墓中可能还存有珍贵文物,不可能就此放弃,于是考古人员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说:

这座古墓在地下已经超过了800年,根据我国法律,清朝以前的历代古墓都属于历史文化遗产,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管理,即使子孙后代也不能干涉。

赵文喜一伙人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说,顿时失了气焰,交头接耳几句,只能无奈地表示同意,看着考古人员对自家祖坟进一步挖掘。

因为赵伯澐是是皇族后裔,又是赵匡胤的七代孙,加上妻子李氏的父亲曾官至宰相,自己也是官员。所以,对于棺材里面的文物,他们充满了期待。

他们小心地搬运出赵伯澐的棺材,当棺盖被打开的一瞬间,所有专家都忍不住大声惊呼: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枚玉璧和一枚水晶,虽然历经千年,但上面的丝带依旧保存得十分完好,上面还有大量文字,这枚玉壁竟然是南唐开国皇帝用来祭天的物件,非常珍贵。

不过更珍贵的,还是玉壁下面的那些丝织品,因为各种原因,古代的丝织品很少能流传下来。

当上面一层的文物被清理出来后,一具裹满丝绸服饰的尸骨显露了出来,虽然墓主人头上戴的帽子已经明显出现了断裂的痕迹,但鞋子却保存得十分完好。

经过统计,在赵伯澐的墓室里一共发现了77件文物,其中大多数都是丝织品。

材质多样,包含了绢磨,纱,骨领,棉绸,刺绣在内的丝织品种类,几乎每件衣服上都有复杂的纹饰,比如其中的双蝶穿枝,燕雀穿花,云和莲花,就是南宋时期非常流行的样式。

赵伯澐身上穿了八层衣服,除了最外面的一层是官服,其的都是入殓的礼仪性服饰。据专家介绍,赵伯澐身上这件官服,是一个圆领素罗大袖衫,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特征,是宋朝官服的典型

虽然非常宽大,但却相当轻柔。颜色也比较素净,给人一种高雅的感觉。这与当时的审美观念有很大的影响:

受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影响,宋代士大夫整体上追求简朴淡雅、自然闲适的审美格调,总的来说,就是推崇一个“雅”字。

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中,宋代的服饰文化有承上下的作用,不过因为材质的原因,能完好留存下来的宋代服饰并不多,所以,这些衣物的出现,对于我们研究南宋服饰有着重要的价值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衣物的制作工艺十分高超,有些工艺甚至放到现在,也无法模仿与复原。

出土的衣物里,有一件深褐色的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尺寸有2.7米多,领口与袖口处是宽边的淡黄色素罗,右衽斜襟处用一对纽子、纽襻固定,上面绣有莲花纹样,莲花与莲叶呈“品”字形排列组合,花叶间隙还饰有四片心形叶环供八瓣小花的图案。

纱袍轻柔透亮,丝薄如空气,虽然历经千年,但依旧坚韧。透过那层薄纱,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千年前宋人含蓄内敛、注重内在的审美取

专家对这件衣服进行了复制,遗憾的是,虽然花费了许多心血,但复制品还是有一些瑕疵,复制品只有2.4米多。不仅尺寸没有原件大,质地也比原品厚很多,看上去不够通透,远不如原品轻薄柔韧。

尽管如此,这件复制品后来被展出时,还是得到了很多外国人的关注,毕竟衣服的背后,是华夏千年文明的再现与展示。

对赵文喜而言,虽然自家祖坟被挖掘了,可里面的文物对于我们研究南宋时期,文人的日常生活、社会礼仪却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向世界展现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民间故事:好色男子贪得无厌,累死妻女惨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乌拉君是个好色之徒,常年在外面做生意,一年有半年不在家,有一次他在外面看中了一个通古斯女子叫瓜尔加凌儿,就带回了家做妾。通古斯人那拉高吃醋,不许瓜尔加凌儿进门,乌拉君无奈,只好在旁边租了个房子给瓜尔加凌儿住,自己两头来回跑。过了半年,乌拉君又出去做生意,跟妻妾和女儿说一年后回来。哪知道过了一年半以后

  • 历史说说——隋朝“灭二代”与隋朝兴亡隋朝杨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朝简介及隋朝皇帝顺序排列,运用史实评价隋朝兴亡,关于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小故事

    之后,他又亲手创造了“先帝之位”的景象。然而,当所有人都沉浸在隋朝的强大和繁荣之中时,隋朝却很快就垮台了,只享国三十七年。隋文帝杨坚隋朝“亡二世”,那么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是如何一手终结“盛世”的呢?隋代简史大定元年,杨坚称帝,国号隋,北周灭亡。随即随军南下,开皇九年,建康进攻,俘虏陈皇后,陈亡于南

  • 朱元璋欲杀朱棣,却被朱棣一封信吓得大惊失色,怒骂真是无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百家前言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之后,用重典治国,这对于王朝之初,能够快速平定,是一件好事,但对于王朝的长久发展,就不利了。宅心仁厚,总想着天下百姓的朱标,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朱元璋一直视他为接班人,把他放在身边培养。但谁也没想到,朱标没等即位,就已经身死,朱元璋就将目光放到了朱标之子,朱允

  • 南京在隋朝时已被夷为平地,那么南京现在的古迹都是假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京十大古迹排名,南京在隋朝时叫什么,隋朝文物

    大家都知道,南京有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个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有着大量的历史古迹。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南京在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的时候,杨坚曾下令把南京夷为平地,并且开垦成了菜园。那么现在南京保留的很多隋朝之前的历史古迹(比如:夫子庙,鸡鸣寺等)又是哪里来的呢?是假的

  • 陆游的《钗头凤》绝响千年,女主或许并非唐琬,而是青楼女子杨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钗头凤》这一首词的词牌名,其实是陆游的原创,他是根据五代的《撷芳词》自创的,词中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主角就是陆游和他的前妻唐琬。由于他这段爱情故事感人至深,所以在1981年的时候,峨眉电影厂曾将其拍成电影《风流千古》,而唐琬扮演者是红极一时的女演员王馥荔。这首词的词作与“本事”两相辉映,从南宋时期

  • 赵匡胤最让乾隆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濉园主人2021-01-22 21:32已关注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清王朝共传了十二帝,总计296年。其中,从康熙皇帝在位61年,乾隆皇帝在位60年,两人加起来,有121年,将近占清朝一半的时间。如果再加上乾隆皇帝禅位以后的2年多训政时间,乾隆实际行使最高权力是最长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

  • 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十首诗,文字精妙,思想深刻,你觉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庾信名诗名句,庾信简历,庾信春赋原文及翻译

    庾信出生在一个“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的家庭,他的父亲叫庾肩吾,是南北朝时期梁朝著名文学家。庾信自幼俊朗,聪明绝顶,博览群书,常常跟随父亲出入萧纲的宫廷,他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二人均具备大才华,以文名满天下,他们的文学风格被世人称为“徐庾体”。后因为“侯景之乱”,开始了其颠沛流离的生

  • 宋太祖赵匡胤,历代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宋太祖赵匡胤,历代评价 2020-08-28 17:47110阅读 · 1喜欢 · 0评论亦云33粉丝:585文章:20关注张洎:陛下生而知之,国主学而知之。虽学知与生知不同,然其知一也。赵光义:先帝以勤劳定天下,凡军国机务、边防制置,咸得之矣。但遵守旧规,不得辄易。范仲淹:祖宗以来,未尝轻杀

  •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太平公主写给婉儿的墓志铭,网友表示磕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显之死,有人怀疑就是韦后和安乐公主下毒所致,而李显死后,韦后意欲临朝摄政,差一点就成了第二个武则天。然而她却遇上了临淄王李隆基,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及一众人等先行举兵发难,造就了唐代著名的唐隆政变。最终李隆基于7月21日尽诛韦后一党,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女政治家——上官婉儿。 按理说,像上官婉儿这样的人物

  • 宋朝一少女,路过一座土地庙,被刻成土地夫人,死后成了土地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碰巧,邻村有一个姓章的女孩,是章员外家的千金。这一天,章姑娘乘船到她外婆家串亲戚,中途停泊在这里休息。章姑娘是带着奶妈来的,章姑娘的奶妈看见庙里就回去拜一下,知道这里在修建土地庙,所以她就带着章姑娘一起下了船,给庙里去添点香油钱,跪在那里,为家里人的平安祈祷。当时章姑娘刚满十八岁,是个很漂亮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