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哪有什么锦囊妙计:解析三国那些刺激惊险的名场面

哪有什么锦囊妙计:解析三国那些刺激惊险的名场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50 更新时间:2024/1/16 0:03:36

曹操被董卓一问,愣了一下。一般人慌乱间不是手脚发软,不知所措,就是一不做二不休豁了出去。但曹操毕竟是曹操,只见他双膝一跪,奉上宝刀,说:“我有一口宝刀,献给恩相。”

董卓一看,这把刀果真是宝,便欣然收下。曹操化险为夷,脱离现场。

这是小说情节,但是曹操的应变本事,却非虚构。在正史里最有名的是曹操三十八岁那年,曹操领兵进攻濮阳城,攻打吕布,却误中反间计,进城后遭伏击。曹军人马四散,曹操落单,突然遭遇数名敌骑。本来以为老命休矣,不料敌骑奔驰过来,逮住曹操,大声喝问道:“曹操在哪里?”

曹操一听,心定了下来,“搞半天这批敌军根本不认得我本人。”曹操灵机一动,随手一指前面骑着黄马疾奔的兵将说:“他就是曹操。”

骑兵放开曹操,追捕前方骑黄马的人。曹操急忙出城,回到军营,逃得性命。

急中生智,狗急跳墙,这些反射动作、本能反应,不能在事前沙盘推演,不能于事发时照套公式。猝不及防,只能临机应变。或许灵光一闪,找到解决的方案;或许灵机一动,找到脱困的方法;或许灵巧权变,在零点零几秒的时间内脱险解危。想要平时如战时,把各种仿真状况输入数据库,出事时叫出来应变;想要像《三国演义》的情节一般,紧急时打开锦囊,看看诸葛亮预先写好什么妙计,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关键时刻,靠的往往就是个人的急智,而这破局的过程,往往十分精彩。

三国里有不少奇计巧智、临机应变的故事。事前精密的布局、长远的计划、环环相扣的计略,固然教人欣赏赞叹,而临机应变的瞬间反应,够紧张,够惊险,更让人击节叫好。因此,许多史料,真伪不问,小说家会来个乾坤大挪移,把主角代换成天纵英明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笔下,孙权借箭,变成诸葛亮借箭,赵子龙的空营计,变成诸葛亮的空城计,焦点集中,故事更加好看。

事实上陈寿的《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机智,评价正好相反,并不怎么推崇,一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真会气死诸葛迷。

也正因为我们欣赏机智小故事,所以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迅雷风烈,刘备吓得筷子掉落一事,成为脍炙人口的三国名场面。很少人怀疑,这一则记载恐怕不如表面上所传达的那么复杂。

说不那么复杂,是因为有好几种可能:或者曹操借酒兴说点客套话,或者事后刘备加油添醋,往自己脸上贴金。曹操不尽然真的这么肯定刘备。但是即使是言者无心,可听者却有意,刘备当时计划和董承同谋政变,每天小心翼翼,唯恐露出蛛丝马迹,突然听到曹操说:“放眼天下,能称得上英雄的,只有你刘玄德和我曹操。”

刘备岂不惊惶?以至于心头一震,汤匙和筷子掉落。而刘备应该如何掩饰内心的紧张与不安?正好天上响起巨雷,刘备幽自己一默说:“圣人说:『迅雷风烈必变』,真的是这样啊。”

疑心病重的曹操是否就这么傻傻地被刘备糊弄过去,或是曹操根本没有试探的意思?实在惹人猜疑。但刘备在如此的情况下,仍旧不慌不乱,还能想起《论语》的句子,这就是机智。

虽然前面强调,千钧一发之际,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应对之道,临机应变也没有什么速成法则,无法复制,无法套用。不过不慌乱,不急躁的功夫,却可以训练而得。

从容才能应变,镇定才能生智,否则急躁败事,只会忙中有错,乱成一团。所以从容应变的功夫,是任何人,不分贤卑贵贱、男女老幼都必备的修养。

(完)

相关阅读:

关羽陷入张辽的心理战,完败!马超也没逃过这一招

赵云只是个二线将领,他的一切都是谎言所编织而成的海市蜃楼?

赵云的完美形象,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演进的?

文盲魏忠贤居然大建生祠,配享孔庙?明朝读书人的骨气呢?

关羽神化前是何模样?他的形象又是如何演变成神的?

更多文章

  • 荀彧能豁出性命维护残破不堪的汉室,为何不直接推翻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荀彧为什么要帮曹操又要反曹操,荀彧发音,荀彧的千古名言

    简单交代一下时代背景,三国并非正式的朝代,本文泛指东汉末年地方群雄割据的时代。荀彧(163-212年)是曹操的首席谋臣。在世家大族当道的时代中,出身乃是曹操的软肋。因此曹操除了看重其荀彧的见识及头脑,而荀彧背后显赫的颍川荀氏家族,更为曹操如虎添翼。荀彧为曹操处理内政,向他举荐贤才;对外他也是曹操的军

  • 咸阳塔儿坡秦墓 发现战国晚期墓葬385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旭阳介绍,项目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塔儿坡村东,是咸阳市土地储备中心储备地块,东邻咸阳市钢管钢绳厂分厂,西邻丽景苑小区,北邻化纤路,占地面积约3.2万米(约48亩)。1995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该项目东侧的咸阳市钢管钢绳厂分厂建设,发掘清理战国晚期墓葬381

  • “春秋战国”是啥朝代?春秋为何称为春秋,战国为何称为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时期为什么叫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朝代,春秋战国前后分别是什么朝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时期。直到现在,我们依旧可以读到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可以通过史书领悟学习这个时期璀璨的思想,比如著名的“百家争鸣”。可以说,这个时期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古老的时期,但它却将中华文明推向了巅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时期,很多人却很疑惑。因为在它之前的朝代,例

  • 诸葛亮在历史上,为何有如此独特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先生在北伐前呈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是读书时代的必读经典,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他在奏表中告诫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亦回顾了与先帝刘备的经历,句句情意真切。《出师表》并没有像《岳阳楼记》般的华丽辞藻,我们不难发现其历史价值远高于文学价值——让后人可以正面了解这神化了的人物。诸葛亮一直是“智慧”

  • 范蠡富甲一方,大儿子却因为心疼钱,害死了弟弟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范蠡范蠡离开了越国之后去了陶邑,陶邑是宋国的地盘,是一个十分富足的地方,战国时期,宋国被齐国所灭,同时五国联军又几乎没掉了齐国,陶邑成了很多诸侯争抢的地方,其中争夺陶邑最出名的两人就是赵国安平君李兑和秦国的穰侯魏冉。陶邑之所以如此抢手,也从侧面证明了陶邑的富饶。[var1]范蠡范蠡在陶邑

  • 荆州懒人包:刘备集团与孙权集团到底谁是谁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打孙权大结局,荆州属于刘备还是孙权,曹操刘备死后孙权为何不能统一

    刘备被“借荆州”嘲讽了千年,真是千古冤案,今天继续中篇“失荆州”。211年益州的刘璋听闻曹操意图征讨汉中之主张鲁,便听从谋士法正、张松之计引刘备进入益州,遣刘备至前线葭萌关,剿灭张鲁夺取汉中,好阻挡曹操。然而曹操、刘备都未征讨汉中,刘备更是在益州收买人心,212年12月刘备想夺取益州的计划穿帮,便以

  • 战国最强说客:从一事无成到六国卿相,苏秦逆势上扬的那些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战国时期,七国之间的关系,因为争霸问题。而随时出现各种变动,彼此间的政治联盟与军事打击,总是有不确定性。但是自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开始逐步成为山东六国最大的威胁时,联盟的形势开始出现具体化。面临强势的秦国的攻伐,深受其害的韩赵魏三国,逐步出现力不能支的困境。急需要一个联络人,重新组合一个联合体,

  • 曹爽投降司马懿,虽然人傻,但埋下了魏国将不姓曹的种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曹爽最后的希望曹爽看到了司马懿上奏皇帝的奏章,没有给曹芳看,同时他也手足无措,在做艰难的思想挣扎。根据《干宝晋纪》记载,曹爽暂时决定让皇帝圣驾住宿在伊水南侧,伐木制作防御的鹿角,并且率领甲兵几千人承护卫。[var1]根据《魏末传》记载,司马懿告诉司马孚,陛下不可以在外露宿,于是催促人送去帐幔,食物及

  • 这个老头凭什么让威震一方的陆逊又敬又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应该是吕范。吕范是谁?他是孙吴的开国元勋,也是孙权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之一。《三国演义》中,说吕范原本是袁术手下的谋士,是汝南细阳当地出名的美男子。年轻时的吕范只是小县吏,娶了当地富豪刘氏的女儿。细阳在西汉时,是刘家的侯国。这里的刘氏富豪,大概就是刘备那个水平的皇亲国戚,血脉距离真正的皇族远得很

  • 古代人太看重贞洁?西施服侍夫差二十年,回到越国依然非常抢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施给夫差生了几个儿子,吴王夫差和西施吻戏,夫差与西施

    [var1]“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描述的就是西施浣纱的经典场景。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排在第一位,可以想象西施是有多么漂亮。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功成之后决定复国,越王勾践决定采用美人计,于是找到了当时很有名的美女西施,希望他可以帮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