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官员以“火耗”敛财,雍正想办法治理贪腐,怎料换来这结果

清朝官员以“火耗”敛财,雍正想办法治理贪腐,怎料换来这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82 更新时间:2024/1/5 18:47:55

清朝初期,统治者看到了“火耗”的弊端,便打算禁止征收火耗,减轻百姓的负担、缓矛盾;然而清朝当时的情况是:百废待兴、国库空虚,不征火耗也是非不现实的;还有一个情况是,对于征收火耗,其征收方式以及征收比例等,统治者给予了地方极大的自由,这就导致官员们有极强的随意性;他们征收火耗的比例越来越高,以至于全国各地渐渐出现了“耗重税轻”的现象;雍正上位之后决心对这一现象进行整治;他规定,征收耗羡(即火耗)的比例全国各地都固定,不得私自多征;而且,各地耗羡先统一交至司库,再往下发放,称之为“耗羡归公”制度。

耗羡归功之后,朝廷怎么用这笔钱呢?在清朝初期,官员们的俸禄很低,难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也曾表示担忧:“因资助马匹、盘费……无可设法,势必挪用库帑”,即挪用公款;此外,京官甚至比地方官还低,于是很多京官不好好办差,经常申请外调,时间一长,就导致了人才流失;于是雍正就思考了,是否可以适当提高官员的俸禄?

自古以来,就有“以薪养廉”这种思想;管仲曾经在《管子·牧民》说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人们只有不愁衣食,才能知礼节、懂得荣辱;汉惠帝也认为,“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而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即“高薪”虽形式上是“吏治”,但其目的却在于“为民”;言下之意,官员只有拿高薪,才能更好地办差,一心为民。

于是雍正打算提高官员的俸禄,从征收的耗羡中拿出一部分发给他们,称之为“养廉银”;寓意官员们拿了这笔钱,就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一开始,养廉银的发放对象只限于一些高级别的官吏,并不包括任辅助岗位的低等官吏;因为雍正认为,如若养廉银发放范围过于广泛,势必会加大朝廷财政压力;但是,时间一长,雍正发现很多小官心里不平衡,他们更加肆意欺压百姓,这反而违背了发放养廉银“一心为民”的初衷;因此,养廉银发放对象逐渐扩大到各个官阶的官吏。

在耗羡归功和发放养廉银这两项制度之初,雍正果然收到了好处:首先国库充盈了,其次官员办差态度也积极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发展;但时间一长,所有的好现象都不复存在,养廉银不再“养廉”,反而成了官员贪污的“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

说起原因,一个是因为养廉银制度缺乏监督机制,导致制度最后变味;而主要是因为养廉银来源不正,当初雍正采取耗羡归公、养廉银方式统一火耗征收比例,只是肃清吏治、充盈国库的一种权宜之计;养廉银其实是火耗的变相品;都属于劳苦大众的民脂民膏;是统治阶级剥削老百姓的血汗的罪证;从一开始养廉银就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所以时间一长,官员们的欲望膨胀起来,它就成了最方便的贪污工具;这个结果应该是雍正最不愿意看到的吧!

【参考资料:《管子·牧民》《清圣祖实录》《清史稿》】

更多文章

  • 民国第一纨绔子弟:一晚上花光上亿,晚年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最大败家子,中国纨绔子弟排行榜,纨绔子弟给人什么感觉

    文|市井埃尘说到富二代大家会想到谁呢?有了富二代自然就有富一代,富一代才是真正靠自己一步一步闯出来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真正有能力的人的机会也增多了,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白手起家的有志青年。而能够打拼出一番事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去给别人打工了,都是自己当老板了。

  • 原创他是清朝最败家的王爷,卖了租屋还卖祖坟,结果沦落到拉黄包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清朝的一位王爷。他的祖上本来是朝廷的一大功臣,所以就被朝廷给封为铁帽子王,而且这种职位可以世袭罔替。只要后代没有犯错误,就能一直继承下去。而到了这位王爷这代的时候,这位王爷年纪轻轻就继承了这样的爵位。由此,这样王爷打小就被培养出了一种奢靡无度,十分享乐的生活。后来他遇上了朝代

  • 近代最牛的姓氏,承包了清朝的皇后,还生了满族第一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满族八大姓氏排名,清代后妃十大姓氏,八大姓氏满族

    文/柒柒酱提前清朝的皇帝,大家肯定能想到康熙雍正乾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清朝最牛的姓氏:那拉氏。为何说它是清朝最牛的姓氏呢,因为这个姓氏的家族里诞生过不少名人,这些子子孙孙见证了清朝从辉煌到衰落的全过程那拉氏又称纳喇氏,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姓氏,是满族众多姓氏中的一个大姓氏,这个家族也

  • 清朝阿哥在街上买了个烧饼,拿到手后,才发现太监骗他二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道光帝让太监去买烧饼,清朝贵族落魄后在路边卖烧饼,解密清朝太监档案纪实

    但是在辛亥革命之后,这一切都不一样了,所有的满族贵族都变成了平民百姓,家里的下人也都被遣散了。每个人都变得平等起来,就这样许多当年的贵人开始过上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今天我们 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一个落魄的平民贵族,他是乾隆皇帝的后代,爱新觉罗恒煦。他的身份在当时的清王朝算是顶级的贵族了,但是在革命后。他

  • 清朝都想留永历帝一命,为何吴三桂非要追到缅甸去?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清军突破山海关后一路南下,虽然明朝的后裔依靠地方军阀也建立了几个抵抗政权,但他们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攻伐,最终还是被清朝的满洲八旗打的丢盔卸甲,四处逃窜。南明的永历皇帝就是一个不断被挨打的皇帝,起初的他是在广州登基称帝的,可是没过几天就被清军打跑。从广州跑到广西,后来又从广西跑到云南,在这里得到原大西

  • 靠婆家上位的“惇妃”,在乾隆65岁时生得一子,乾隆赏了两根黄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的第十公主,在影视剧中笔墨不多,很少见,但她却实打实的受尽三朝皇帝的宠爱。提起这十公主,就不得不说下她的母亲,那位看似不起眼的惇妃。在《如懿传》中这位惇妃没有出场,但这个后宫小女子可谓是一路升级打怪靠自己的努力在后宫求得一方小天地。惇妃汪氏,满洲正白旗,乾隆11年3月生,比乾隆帝小了36岁。论家

  • 谁看懂了,同为公主,为何雍正只喜欢温宜和胧月,却从未提过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温宜公主是曹贵人的女人,虽然曹贵人的身份没有很多,可是能在后宫中生下一个孩子来,那也是非常的有本事的,毕竟后宫是一个如狼似虎的地方,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女儿,更是别人对付的对象。我们都知道,曹贵人是华妃身边的人,非常的聪明,就连端妃都说,如果华妃是一头猛虎的话,那么曹贵人就是猛虎的爪牙。可见

  • 陕甘总督年羹尧,真的能用粮草制约十四爷麾下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废储后群臣多次上奏,请求康熙重新选立新的储君。对于群臣的上奏康熙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却将胤祥赦免。紧随其后,康熙开始让群臣公议,选出新的太子人选。佟国维和朝中大部分官员,选择的太子人选是胤祀。只有胤祥、胤禛、张廷玉三人选择支持胤礽复立。出征西北其实释放胤祥,就是康熙宽恕胤礽的一个信号。此时的康熙已经年

  • 谁说清朝很弱小?清朝有这么多个附属国,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书记载,清朝时我国的属国有近二十个,密密麻麻的小国家包围着华夏大地,如同众星围绕着太阳。下面就举例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属国。我国东北部的半岛就是曾经高丽国的所在地。自明朝始,高丽就和我国有密切往来,他们习汉字,用中国年号,逢年过节高丽都会派使臣来朝庆贺。但是好景不长,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实力增强,侵略

  • 清朝灭亡后故宫中有大量的乌鸦聚集,难道是清朝腐朽之气引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灭亡后故宫为什么有乌鸦,故宫里的乌鸦,故宫的乌鸦

    在清朝灭亡之后,故宫封闭了很长时间,在这期间还有一些闹鬼事情的发生,比如墙上有宫女的影像在走动。深夜有奇怪的响声等等。这些都是很难让人理解的事情。今天就来说下关于故宫中另外一件神乎其神的事情,就是在每天的傍晚故宫中都会聚集很多的乌鸦,久久不愿意离去。我们都知道乌鸦是一种吃腐食的,很多人都会认为乌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