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争夺益州,刘备与孙权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谁的套路更深

为争夺益州,刘备与孙权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谁的套路更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62 更新时间:2024/1/19 13:14:03

答应借地给刘备,不过是想以和平的方式逐步渗透,逐渐将势力扩展到刘备的占领区。孙权这样做更具隐蔽性与欺骗性,用堂而皇之手段悄然达成不可告人之目的,都是考较人智商的事情。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刘备自然明白孙权的良苦用心。明眼人都看得出双方在荆州地土问题上的分歧进一步加剧,联盟解体只是时间问题。刘备一面积极扩军备战,一面绞尽脑汁的阻击孙权势力在荆州地区的发展。

表面上,刘备仍与孙权保持着友好往来,暗中却排兵布阵,摆出一副积极防御的态势:刘备自驻公安,以关羽为襄阳太守驻江北,并将南郡的江南地分出来另置宜都郡让张飞率兵驻防。不但形成了对军事要地江陵的包围,而且控制了自江陵西上入蜀的长江水域和周边军事要地。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都明白在短时期内无法以绝对优势战胜并吞灭对手,只好拼命扩大势力,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以利在将来的博弈中占得先机。英雄所见略同,三方摩拳擦掌、紧锣密鼓的准备对蜀地用兵。

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亲征关中,不数月,破潼关,渡过黄河,大败马超韩遂联军,斩成宜、李堪等,马超、韩遂狼狈西逃。曹操终于如愿以偿地控制了关中地区,此役,曹操不仅成功解除了西南用兵的后顾之忧,而且令此前周瑜提议北上经陆路取蜀的计划化为泡影。

周瑜提出的取蜀建议因为他的猝死而暂时搁浅,孙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蜀地的觊觎之心。仔细分析可知,周瑜提出来的北上湖北房县、上庸,经安康西取汉中入蜀之计也绝非易事,曹操绝不会坐视孙权将势力扩张到长江上游之地的。

曹操在关中大获全胜,走陆路取蜀的道路被封闭。消息传来,孙权的顿时抽紧了,万一曹操“既得陇、复望蜀”,那样的话,江东就会两面受敌。条条大路通罗马——北上既然此路不通,孙权转而决定由水路沿江而上取蜀。虽然这样可以最大化的规避风险,但也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绕过横亘在荆州的刘备势力直趋益州?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孙权必须抢在曹操动手之前,据有益州。

既然无法绕过刘备,索性再合作一次好了。孙权主意既定,立即遣使去见刘备。游说道:“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

担心好事被诸葛亮搅局,孙权画蛇添足道:“雅愿以隆,成为一家。诸葛孔明母兄在吴,可令相并。”

刘备人过中年,好不容易打拼出了一片完全属于个人的小天地,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寄人篱下的尴尬。既无力公然和孙权叫板,也不能断然拒绝对方的建议,又不能坐视孙权窥蜀。一时间刘备左右为难!

唯楚有材、荆楚之地人杰地灵,多奇士,这时候刘备部属荆州主簿殷观为他指点迷津: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趁,即事去矣!

殷观者、“楚之兰芳”也,生卒年不详,亦不知其何许人也。

他明白刘备“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已有”的小心思,见刘备竖起大耳朵静听,进一步指点迷津道:“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

刘备一听殷观所言正合已意,立即回复孙权“恕难从命”!并罗列了三条理由拒绝:

一、条件不具备,胜负难以预料。刘备“益州民富强,土地险阴,刘璋虽弱,足以自守。张鲁虚伪,未必尽忠于操。今暴师于蜀、汉,转运于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事也。”

二、刘备担心曹操在后面偷袭,指出“曹操虽有无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议者见操失利于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志也。今操以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

三、攻伐巴蜀,将给曹操可乘之机。“今同盟(指刘璋)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

孙权建议的联合军事行动,在刘备眼中看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有意泼凉水为孙权降温,并不是真的担心孙权取蜀失利,只不过是在为个人势力安危计罢了。但他所指出的困难情形,也是事实存在的。

刘备罗里啰唆,只是在掩盖个人真实意图而已。孙权哪里肯听他的解释,派遣奋威将军孙瑜率水军进驻夏口,蓄势待发。孙权决心即使真的拿不下益州,回师之际顺手牵羊“借途伐虢”一劳永逸的解决刘备。

刘备日益暴露出来的野心令孙权心底不安,他虽然允许刘备在荆州存在,但却不希望刘备在荆州为所欲为的借鸡下蛋,大肆扩张。刘备见孙权不听自己的忠告,也激发了他的亮剑精神。既然控制了江陵周围的水陆要冲,他自然不会让孙瑜水军轻易从此通过。但他仍不希望与孙权撕破脸皮,假意遣使向孙权为刘璋求情:“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敢所闻,愿加宽贷”。同时不忘软硬兼施,表明自己强硬的立场道:“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

刘备遣使的同时,也担心孙瑜闯关,激化矛盾,同时告知孙瑜:“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被发入山,并非刘备看破红尘,决心金盆洗手退出江湖,而是表明自己决心不惜拼光血本,也要竭力阻止孙权窥蜀。

为了阻止孙权图蜀,刘备迅速有针对性的调整了防线,派遣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居南郡,自己在孱陵(今湖北公安南)沿长江构建了数百里的防线。赤壁之战时候,刘备有意雪藏实力。这个时候却是倾巢而出全力以赴阻止孙权染指益州。

见刘备不惜反目成仇,摆出一付破釜沉舟与自己死磕到底的阵势,孙权反而打起了退堂鼓。权衡利弊之后,孙权命令孙瑜暂且退军。

刘备破罐子破摔,孙权却得瞻前顾后,明知刘备是在赌,也得打落牙齿和血吞。

参考书目:《三国志》《华阳国志》《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刘邦善待百姓,但是依旧流传着其“流氓”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说刘邦不是流氓,历史上刘邦真的是无赖吗,刘邦为什么名声不好

    中国古代经历了许多的朝代,其中汉朝文化至今影响着人们,汉朝的传说,不管多久依旧存在着,而这一切都始于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汉朝开国皇帝,出生在沛县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县城内城北解放路一带),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是民族和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是古代历史当中卓越的战略家政治家。对中国的统一拥有突

  • 刘备晚上睡觉有个习惯,让他老婆叫苦连天,最后被写进史书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有多爱刘备的老婆,刘备的老婆糜夫人祖籍是哪里,刘备老婆甘夫人扮演者

    甘夫人而甘夫人,却因为有一定贤惠名声,而被刘备看好。换句话说:对于刘备来说,糜夫人只不过是自己事业上的合伙人,而甘夫人,才是自己的真爱。不过,虽然甘夫人贤惠,但是,刘备有一个不好的习惯,让甘夫人依旧感觉无法适应。这个不好的习惯就是:曾经有人送给刘备一尊白玉雕像,其形象是一个美女,这尊雕像高三尺,和人

  • 刘备如果得了天下,此二人只怕就要命不久矣,诸葛亮早已看透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志诸葛亮刘备张飞,张飞死后诸葛亮才真正看清刘备,假如刘备有100个诸葛亮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这是刘备的一句经典名言,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便被刻画成了一个非常忠厚老实的人,别人把荆州、徐州都主动让给他了,他还推辞,甚至还来气,就是不接。刘备一生奋斗,也永远都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表示自己功成之后就“解甲归田”,和诸葛亮住隔壁一起种地,你刘禅以后继承我的一

  • 三国中的5句狂语,一句更比一句嚣张,吕布的一句话惹众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最有气势的七句话,三国中的五大经典口头禅,三国中最经典的5句话

    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来决死战?公元208年8月,曹操亲率大军南下,意图夺取荆州。刘备军被曹操军击溃,仅有数十骑逃走。长坂桥上,张飞率领二十骑据水断桥,怒目圆睁,向曹营大吼道:“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来决死战?”《三国志·张飞传》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

  • 很多人说王莽是穿越过去的,难道王莽是突然出现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莽为啥被说是穿越的,穿越王莽之子的小说,王莽女儿骂王莽

    太超前已经是妖怪了,几千年前有这种想法,怎么都觉得奇怪,而且刘秀也是个bug,所以更觉得他是穿越了,幸好他没有推行字体简化,不然就坐实了,也有可能,他穿越之前还没有简化从毫不拖泥带水的取决这几个亲儿子看,坐实了王莽就是穿越着了,不是亲生的肯定不心痛。我们应该假设,穿越应该不是肉身穿越,穿越到过去未来

  • 东汉风云:敦煌太守上三策,班勇出军定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南单于檀降汉后,北方幸还少事,就是前单于屯屠何之子逢侯与师子构衅,奔往北塞,至此,亦部众分散,无术支持,仍然款塞请降。汉廷从度辽将军计议,徙逢侯居颍川郡,斯时,度辽将军尚为邓遵。独北匈奴出了呼衍王,收集遗众,得数万人,又复猖獗,常与车师寇掠河西。朝议又欲闭住玉门关,专保内地。敦煌太守张璫独上书陈

  • 罢李邈,贬杨议,看懂了这三步,方知诸葛亮才是主导全局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原以为蜀军甲坚兵利,攻克长安指日可待,却不想监军马谡刚愎自用,致使街亭失守,蜀军大败。北伐之势急转直下,迫于军法无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丞相参军杨仪怀疑是潜伏在魏国境内代号为白帝的卧底干探叛变。由他提供的绝密情报有误,这才致使朝廷第一次北伐失利。以骠骑将军李严为首的益州士族也趁

  • 刘备若是让他镇守荆州,或许荆州不会失守,兴复汉室指日可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不失荆州能统一天下吗,兴复汉室,诸葛亮刘备兴复汉室

    三国时期蜀国当属是后起之秀,也是魏蜀吴三国之中底蕴最差的,像曹操很早就起家了,一直雄踞北方,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而孙权则有着哥哥孙策留下的江东基业,同样也是实力雄厚,唯独刘备这边那真是从一无所有到占据蜀中地区,最后实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实属不易。按理说,刘备有五虎上将,有卧龙诸葛,又有汉朝皇室后裔的

  • 匈奴简史-魏晋及十六国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八王混战期间,各地水利失修,吏治混乱。正在这时,天灾也连年流行,各地大量人口的流亡也开始了。据史书记载,这时期关中人口有十余万流入汉川(《晋书•李特载记》)。河东、平阳、弘农、上党诸郡人民流入颍川、汝南、南阳、河南的有数万家(《晋书•王弥传》)。益州流民流入荆、湘的也有数万家(《晋书•杜弢传》)。

  • 匈奴简史-匈奴与汉的战与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武帝初年,继续实行文景之世对匈奴和亲的政策,“厚遇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武帝采用雁门富豪聂壹计谋,命聂壹诈降,引诱匈奴攻取马邑城,汉埋伏三十余万大军准备一举消灭匈奴主力。匈奴单于以十万骑兵入塞,半途发觉有诈引还。从此以后,匈奴绝和亲,常常在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