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忌赛马:田忌能够赢得比赛,是田忌的马好,还是孙膑作了弊?

田忌赛马:田忌能够赢得比赛,是田忌的马好,还是孙膑作了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97 更新时间:2023/12/12 11:02:27

魏文侯为政期间礼贤下士,在政治上重用李悝推行新政,在军事上重用吴起,实行军事改革,拜孔子的高足弟子卜子夏为师,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威望,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君主怎么能不强盛呢?

[var1]

魏文侯去世以后,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大好江山,可惜的是魏国的霸业只持续了三代,大概70年就付诸东流,守江山真的有那么难吗?只能说魏国国君一代不如一代,魏文侯一世英明,奈何子孙后代大多是草包。

谈及魏国的衰败跟它经历的两次战役密不可分,一次是齐魏“桂陵之战”,导致魏国开始衰弱,霸主地位开始动摇,另外一次是齐魏“马陵之战”,魏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强国抗衡,反而陷入墙倒众人推的悲惨境地。

说到这两次战役跟两个人密切相关,他们就是这两次战役的指挥官孙膑和主将田忌,是他们把魏国打成二流国家,也正是因为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才有了他人生中辉煌的战绩,孙膑本是一位双腿残疾,行动不便之人,那么田忌为什么会对一个长期以轮椅作伴的人言听计从呢?

这源自于一场赛马比赛,就是我们中学课本里所学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孙膑和齐威王是这场比赛的关键人物,田忌之所以能够赢得这场比赛,是因为孙膑指挥得当,也是这场比赛让田忌对孙膑刮目相看。

孙膑以弱胜强的智谋备受世人称赞,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不是田忌的马好,而是孙膑作了弊?

[var1]

(一)田忌赛马的起因

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裔,他与庞涓是同门师兄弟,一起学习兵法,具体师父是谁史料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普遍认为是鬼谷子。庞涓水平差点,每次兵棋推演,庞涓总输不赢,所以就对孙膑嫉妒得不得了。

庞涓出山以后,比孙膑先得志,在梁惠王那儿担任将军一职,而且还为魏国立下战功。庞涓觉得孙膑这么有才华,未来肯定要跟自己争夺天下第一的位置,而且万一孙膑将来遇到自己的伯乐,投靠他国,那么自己不就多了一个强敌。

[var1]

就在孙膑绝望之际,上帝给他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此时正好从齐国来了一位使者,孙膑想尽一切办法偷偷地见了使者一面,齐使觉得孙膑很有才华,虽然没有腿,比有腿的人有用多了,使者偷偷地将他带回齐国,介绍给了齐将田忌。田忌是齐国的贵族,是齐王的同宗兄弟,他很赏识孙膑的才华,并将他收为门客。

田忌好酒肉,尤其是喜欢赛马,但是每次只输不赢,所以心里一直很郁闷,一想到赛马就忧心忡忡,输点钱不要紧,这也太失颜面了,而且每次齐威王见到自己都会挖苦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

孙膑知道了田忌的忧虑,他对田忌说:“下次你只管放心大胆地下赌注,我能让你赢。”孙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在他穷途末路时,田忌收留了他,对他有知遇之恩,自然对田忌很感激。

田忌听后,不太相信,自己从来没有赢过,已经是大家眼中的常败将军,孙膑有什么能耐,能够流转乾坤、转败为胜?但是田忌觉得试试就试试吧。

[var1]

(二)孙膑是如何赢得赛马比赛?

赛马的规则采取的是三局两胜制,根据比赛规则选出上、中、下三马进行比赛,孙膑对田忌说:“你跟齐王赛马我已经先后看过好几次了,你每个等级的马都要比齐王的马差一些,但是我可以让你赢得这场比赛。”

田忌:怎么才能赢?

孙膑:用你的下马对齐王的上马。

田忌又不是笨蛋,悟性很高,还没有等孙膑说完就明白了。于是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用自己的下马对齐王的上马,上马对中马,再用中马对下马,并加大赌注。

第一轮比赛开始,田忌的马好像没有吃饱饭似的,跑不动,远远不如齐王的马。齐威王看后开怀大笑,他想田忌下这么重的赌注,是输糊涂了吗?结果到了第二轮,齐王傻眼了,田忌的马怎么突然变这么厉害了,跟打了兴奋剂似的,前所未见,比赛结束后,田忌赢了一大笔钱。

齐威王很纳闷,田忌的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他问田忌:“你对马做了什么?”田忌供出赛马的主谋孙膑。

[var1]

(三)为什么说是孙膑作了弊?

比赛采取的是三局两胜制,并不是随便拉一匹马就可以参加比赛,而是根据马的优劣势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孙膑先后已经看了几场比赛,不可能对比赛规则不懂,马的等级事先就确认好了,是孙膑打乱了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破坏了比赛规则,偷梁换柱,用下等马充当上等马,上马充当中马,中马充当下马,比赛虽然赢了,也不是很光彩。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认为,比赛时你怎么去证明自己的马是上马还是下马,其实这很好理解,笔者可以为大家举例说明。

春秋时期,国家军队分为左、中、右三军,每个国家的精锐部队是哪一支基本上大家都心知肚明。比如晋国的中军是精锐,一般由主帅亲自率领,这样很容就能辨别三支军队的优劣势。当初晋、楚争霸时,晋国的主帅先轸就知道楚军的中军和左军是精锐部队,他故意打乱了三军的出场顺序,诱敌深入,打败了楚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城濮之战”。

两军交战,连自己国家整个军队的情况敌军都了如指掌,更何况公开的比赛呢?再说了,比赛大多以娱乐为主,又没有利益冲突,马的等级都事先确定好了,孙膑算不算是出老千?

[var1]

不过言归正传,赛马比赛本来对田忌就不公平,齐王把天底下的好马都垄断了,田忌就算再有能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虽然孙膑赢得不光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齐王知道这场比赛是孙膑的计谋以后,随即召见了孙膑,经过一番交谈,齐王大喜,自己得到了一位军事奇才。

孙膑后来对齐国的霸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齐国在军事上占尽了上风,让齐国第二次崛起,田忌赛马的故事背后蕴藏着孙膑的智慧和集中我方优势兵力对敌军进行歼灭的用兵之道,孙膑的智慧不得不让人佩服。

更多文章

  • 史料发现荆轲刺秦其实肩负着其他使命,荆轲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以什么理由刺秦,刺秦荆轲完整视频,刺秦壮士荆轲读后感悟

    [var1][var1][var1]传说荆轲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荆轲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此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var1][var1]荆轲小时候曾跟随师傅前往赵国,在赵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在赵国邯郸的日子里

  • 战国七雄中的燕国,是最早的一批诸侯国,可是为何一直都不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燕国七雄,燕国七雄纪录片完整版,七雄纷争可以选燕国吗

    [var1]因此,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燕国都不至于弱小到如此地步,那么到底是什么制约了燕国的发展,使得燕国一直无法强大呢?地理位置的因素西周分封之初,为了通过分封宗亲开疆扩土,周王室将许多的王室子弟分封在当时的边疆地区,燕国就是其中一位。燕国的始祖是燕召公,在当时是权力十分大的存在。而燕国的位置就

  • 为何楚灭越,秦灭周,韩灭郑,赵灭中山都没事,齐灭宋就遭围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为何楚灭越、秦灭周、韩灭郑、赵灭中山没有遭到列强的干涉?一、秦灭周秦灭周发生在秦庄襄王时期,此时的秦国,用如日中天来形容也不为过。自从秦昭襄王长平一战,打残了军事强国赵国后,六国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抗衡秦国的能力了。因此,就算列国想干涉也干涉不了。二、楚灭越[var1]楚国灭越国,是在楚怀王被张仪欺骗以

  • 荆轲错失3次机会刺杀秦王,为什么“荆轲刺秦王”仍被称为壮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荆轲最后刺杀秦王了吗,荆轲刺杀失败后谁又刺杀了秦王,荆轲刺杀完秦王之后的历史

    荆柯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刺杀行动中最负盛名的一个。这位名叫荆轲的勇士,为了挽救自己的国家,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刺杀秦王。这种不畏强权,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以及竭力扭转乾坤、勇于直面困难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这场刺杀活动最后还是失败了。是造化弄人,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呢?[var1]荆轲是一个

  • 山东出土一批竹简,揭露孙膑被迫害真相,学者:一点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后世人知道这段历史,还是通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这场著名战役的实际发生时间是在公元前353年,而《史记》则成书于公元前90年,中间间隔了260多年。即便司马迁秉承着史家求实的精神,所载与事实相符,但也难保不会遗漏了一些细节之处。山东省境内曾出土了一批竹简,这批竹简正巧揭露了庞涓迫害自己

  • 赵国在长平之战损失惨重,为何却能在其后的邯郸之战中击败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国长平,赵国派谁镇守长平三年,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

    [var1]此战造成的后果就是赵国青壮年皆死,国内空虚。白起趁此机会,向秦昭襄王谏言,要求乘胜追击。哪曾想范雎害怕白起功劳过大,从而爬到他的头上,于是便劝谏秦昭襄王暂时止兵。秦昭襄王亦感觉秦国伤亡太重,便决定暂时休兵。几个月后,赵国拒绝向秦国割地,这才惹怒了秦昭襄王。于是,时隔数月后,另一场重量级战

  • 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各种说法究竟谁真谁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吗,为什么要把秦始皇写成私生子,大秦开局秦始皇的私生子

    [var1]《史记》记载:秦始皇嬴政之母赵姬,本来是吕不韦的小妾。某日吕不韦宴请异人(子楚)来家中饮酒作乐,赵姬在一旁弹琴跳舞助兴。异人沉醉于她的美色与婀娜,遂生了占有之心,向吕不韦讨要她。别的男人想要自己的女人,这是一种侮辱。吕不韦却不得不听从,他已经将全部的身家投资在这个异人身上了,为了一个小妾

  • 战国一代名将廉颇,虽老矣仍可上场杀敌,晚年生活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的名将廉颇,战国时期的廉颇的资料,战国时期赵国将军廉颇

    汉朝和匈奴的恩怨是很深的,每一代大汉天子,最操心的永远都只有那一个方面的问题——边境安全。还在汉文帝那个年代,匈奴是非常猖獗的,由于他们的部队人均骑马,来得快去得也快,持续不断骚扰和劫掠既难以防备又无法追杀,导致汉文帝十分头疼。汉文帝这位皇帝,虽然贵为天子,但却是战国时期一位武将的“粉丝”,好几次上

  • 秦始皇的黑色龙袍有什么讲究,后世君王为什么秉弃黑色选用黄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皇帝的名讳里面每一个字都要被百姓讳莫如深,就比如百姓在面对官员和皇族时,一直都用草民作为自称。但是因为唐太宗的名字里有一个民字,所以当时的百姓就不能自称为民,只能称自己为布衣。又比如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因为“猪”同“朱”同音,老百姓在吃猪肉时都需要极为避讳。还因此惹出了不少的趣事,今天这不是主题

  • 三国按武力值排名,赵云应该排第几位?这四场战斗说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在毛公评说《三国演义》给出的三国武将武力值排名中,是说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赵云在其中高居第二的位置,确实是有点虚高本人不大认同,但是赵云却是却是毋庸置疑能够排在前三的。赵云之所以在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