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秋辰:第514期)
古往今来,我们都特别推崇文人风骨,但事实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文人风骨。历史上真正的文人风骨不是在书本里找寻的各种侃侃而谈的大道,而是在经历岁月磨炼以后仍然能保持一份旷达的心胸。这就像历史上的竹林七贤,他们的旷达背后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以及像嵇康那样不畏权势的骨气。
竹林七贤
但后世像“八达”这种纵欲奢靡的文人雅士,他们身上展现得不是一种文人的风骨,而是一群堕落的文化流氓。书本应该像一个望远镜,我们能通过它看到更好的世界和人生,然后提高我们思想的认知和升华。而不是把书本当作精神的枷锁和牢笼,然后用已知的知识去看待这个世界,这种人生是极其可悲的。
我们学习文化无外乎增加自己学识和增加自己对于前人的理解,而不是把自己变成一个书呆子。我们更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只会空喊口号的伪君子,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生是可耻的。而宋朝的很多文人就是这种类型,其实他们自始至终都不明白为何要忠君爱国,只是这种思想在泯灭他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
文人风骨
这种“喊口号”的文化氛围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却是非常不堪一击的。一个没有风骨的文人,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今天他们能对着你阿谀奉承,难道明天就不会对着别人阿谀奉承吗?而这种从书本获取的“铮铮铁骨”,就像纸张一样,看起来光滑鲜丽,实则不堪一击。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三个北宋“铁骨铮铮”的臣子:
一、张邦昌。
张邦昌是甲科出身,曾经跟随王襄出使高丽。在童贯要出兵幽州时,张邦昌制止了童贯这种荒唐的举动,而且在出使金营时,张邦昌还能为北宋据理力争。但当张邦昌被扣押以后,他的骨气就慢慢消失了,然后成立了伪楚政权。然后在回归南宋以后与宋徽宗的妃嫔相互勾搭,我们都说别人妻不可欺,但对于张邦昌来说则是不客气。
张邦昌
而我把张邦昌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他本身还是有良知的,起码他不愿意做傀儡。但是他在回到南宋以后,这股正气却没有了,如果说当初在伪楚时勾搭宋徽宗的嫔妃是形势所迫,但回到南宋以后就说不过去了。最终张邦昌与李夫人的苟合之事被发现,然后张邦昌也被赐死了。
二、赵构。
在靖康之变时,所有宋人都畏惧金国如虎,但赵构却能在金营里镇定自若。而这份旷达让金人都觉得北宋送了一个冒牌货,于是金人提出让北宋用肃王赵枢换回康王赵构。这时候的赵构被很多人所看好,因此他第二次出使金营时才会被宗泽拦下,然而赵构的骨气却在这时候消失了。
赵构
他一面宠信汪伯彦和黄潜善,一面因为被金军吓破了胆而放弃北方偏安一隅。北宋名将宗泽忧愤成疾,在大呼三声过河后就被气死了。然后他又与秦桧一起暗自收拾中兴四将,刘光世本来就无能,张俊被迫与赵构狼狈为奸,韩世忠在岳飞的提醒下逃过一劫,但岳飞自己却没能逃过身死风波亭的命运。最终南宋的能战之将不是被宋高宗所杀,就是对赵构失望归隐郁郁而终比如韩世忠,因此后来宋孝宗想北伐时已经无人可用了。
三。秦桧。
秦桧是进士出身,当初也是一个热血男儿,他还上奏说:宋朝对金太过于懦弱。然后他就跟着宋钦宗被金人活捉了,于是秦桧就屈服了。民间传说秦桧的老婆王氏与金国名将完颜兀术当着秦桧的面前偷情,而秦桧一边当着王八,一边还要乐呵呵地陪着笑脸。当时秦桧与北宋那个有志青年判若两人,文人的风骨也早就随风消散了。
秦桧
当时秦桧跪下对着金国名将粘罕痛哭流涕立flag,自己和宋朝永远认金国为爸爸,然后年年纳贡称臣。而秦桧回到南宋以后,一边大肆搜刮财富,一边帮着赵构自废武功。岳飞的死主谋是赵构,但与秦桧的煽风点火密切相关。客观来说,在古代武将里,岳飞还是最听话的,要是汉唐的武将,只有在外出征,谁还听你皇帝的话呢?
其实南北宋时期并不缺乏名臣和名将,比如宗泽、李纲、岳飞、韩世忠、刘琦等人,他们的才能都堪称名士。有人说岳飞的死是因为迎回二圣,但岳飞在1142年死时宋徽宗早就死了,而且如果这么容易乱,那么金国把他们直接放回来不就得了吗?在我看来,他们之所以杀害岳飞等人,就是以自废武功的方式向金国表忠心而已。他们为了一时的苟合,甚至可以牺牲整个华夏,所以我觉得秦桧夫妇跪的地方应该给宋高宗赵构加个位置。那么,你觉得呢?
遗臭万年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靖康之变:大明王朝土木堡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是北宋王朝难以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