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的灭亡是必然的吗?

夏朝的灭亡是必然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805 更新时间:2024/1/15 11:59:02

在夏朝的东部,有一个商国,商国里面有一个叫的年轻人,商汤的志就是灭了夏。但是要想完成这一宏愿,他的老师告诉他,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长计议,要慢慢壮大自己的力量,慢慢的拖垮夏桀,要拖垮夏桀,在各诸侯国心目中的地位就好办了。

当时在商朝和夏朝之外,还有许多诸侯国,他们的立场将是决定谁胜谁负的关键。而现在,各诸侯国都把夏桀视为正统,恐怕站在夏桀一边的人也会占大多数,这时,商汤如果贸然出兵,只会打败仗,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削弱。夏桀先从他身边的各个诸侯国做起。商汤就决定首先要攻打的是韦国,当时韦国是夏朝最大的帮凶,对外,它自以为它,是夏桀的同盟国,根本不把周围小国放在眼里,对周围各国称称霸。对内,韦国国君对百姓进行压榨,收取高额赋税,百姓已经缺吃少穿,生活极端困难。商汤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所以决定首先攻打他。

于是商汤率领大军攻到了韦国的城下,韦国国君本来就不得民心,战争爆发后,夏桀也不来帮忙,韦国很快就被商汤消灭掉了。

夏桀很生气,正想出兵干涉,这是商汤赶快派使者送来双份的礼物,且比往日丰厚,使者向夏桀解释,韦国国君无道,弄的民不聊生,商汤替大王教训了他,夏桀见韦国已经灭亡了,商汤又送来了丰厚的贡赋,就不再追究了。

商汤一方面稳固的夏桀,另一方面又向韦国运送了大量的粮食,用于那些生活困苦的百姓,鼓励他们好好耕种田地。这么一来,商汤不但拉拢了民心,而且使其他一些小国也纷纷归附了商汤。

商汤又用同样的办法打败了顾国,接着,商汤的进攻目标是昆吾国,商汤正要出兵时,他身边的谋士又献了一条妙计,让商汤停止向夏朝缴纳贡赋。商汤停止缴纳贡赋事,果然激怒了夏桀,他立即下令要昆吾国和九夷两国出兵商汤,替他兴师问罪,两国国君正担心来自商汤的威胁,现在大王命令他们联合出兵,他们都异积极,立即整军备马,向商汤进军,谁知行军途中,夏桀又派人传来指令,要他们罢兵回国,原来商汤采纳了谋士的建议,派人日夜兼程,向夏桀送了更多的礼物,夏桀一看这么多礼物,满意极了。他心安理得的收了礼物,心想发兵商汤真是没有来由,看看这么多礼物说明商汤还是很尊重自己的嘛,所以他紧急命令两国国君退兵。

这样一来,夏桀在各诸侯国中的威信全失,几个小国相互约定,今后再也不听夏杰的调遣,但是昆吾国仍死心塌地的听命于夏桀。

第二年秋收以后,夏桀的谋士又建议商汤不送贡赋,而是把收到的粮食,草料全收藏在仓库里,夏桀一直等到秋凉,也没见到商汤送来贡赋,便派出使者去催问商汤,可是使者在商国都城等了三天,也不见商汤召见他,他正生气的时候,商汤的谋士派人告诉他,还要再等几天才能见到国君。气的夏朝的使者拂袖而去。夏桀听了使者的回禀,勃然大怒,又向昆吾,九夷两国发出讨伐商汤的命令。到了这时候,九夷国国君已经不愿意再出兵,只有昆吾国国君率领士兵出发了,商汤亲自领着人马,消灭了昆吾国。然后率领已经听命于自己的好多小诸侯国,出发去讨伐夏桀,商汤的大军浩浩荡荡,向夏朝的都城杀去。可是,夏桀却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一心饮酒作乐,他没有等到胜利的消息,却等来了商汤的大军。

两军交战,商军大败而逃。夏桀陈兵鸣条以抗拒商汤大军,但是因为夏桀残暴成性,连手下的将领都不听他调遣了,鸣条之战,夏桀败走南巢(今安微省巢湖市西南),最后死于山中。

夏王朝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禹王九鼎两千年来下落不明?学者:秦始皇的错误判断令真相丢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文丨舞雩“得玉玺者得天下”,这句话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众所周知,玉玺在古代是王权的绝对象征,自秦始皇用举世珍宝和氏璧制成玉玺之后,其后诸多朝代都有专属玉玺,以代表帝王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但是,这都是在秦朝之后,那么,秦朝之前呢?答案就是“鼎”。/国之重器:鼎在先秦的奴隶制时代,“国之大事,在

  • 背负千古骂名的妲己,只是一个精心制造的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妲己迷人照片,妲己喝醉了被李白抱走,妲己的全部吻戏

    因为她的美,把纣王迷得神魂颠倒,不事朝政,不辨是非。以致商朝纲纪混乱、人心溃散,最终被西周取代。纣,是残酷暴虐的意思,在《封神榜》中传说发生的年代,却没人敢这样称呼朝歌城里的那位帝王,他的名字叫做帝辛。帝辛从小天资聪颖,才力过人,司马迁曾经评价过他,说他天生聪明伶俐,学什么就会什么,而且力大无穷可以

  • 此人自称是周朝皇室后人,用51年将族谱写遍全城,最后名满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朝后裔名人,周朝始祖祖籍是哪里人,周朝王室后裔今何在

    曾灶财,出生于广东省,16岁的时候到香港投靠舅舅。在建筑工地上工作时不幸被压伤了腿,只能拄着拐棍行走。曾灶财有一次在整理家里的遗物时,偶然发现一份家谱。家谱中记载,他的祖上是周朝时期的皇室成员。他的世祖曾广祯在周朝的时候是丞相,是香港秀茂坪大山主、大地主,二世祖曾潮风是周朝驸马,住在九龙城,……家谱

  • 一个美女加一个厨子,就把夏朝玩得团团转,如此奇闻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朝的奇闻趣事,夏朝10大美女,带孩子走进夏朝

    一、夏桀之暴虐其实夏桀并非他本名,他姓姒名癸,桀实际上是他的谥号。大约在公元前1652年,桀继承了父亲帝发的王位。此时的夏朝已是穷弩之末,早在桀的高祖父胤甲那辈开始,夏朝便已走向了下坡路,到了桀这一代,朝内体制僵化,酷刑苛刻,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夏朝的灭亡是经过几代帝王“努力”下导致积重难返,即使最后

  • 封神中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纣王为何要去女娲宫进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女娲纣王前世因果,女娲娘娘发火要惩罚纣王,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

    封神大劫的开端,就是纣王女娲宫进香,结果亵渎了人族圣母女娲娘娘。女娲一怒之下,差点直接灭了商朝,可惜成汤国运未完,于是女娲派轩辕坟三妖前去惑乱宫廷,最终纣王身败名裂,葬送了商朝。不过细心的网友可能就会问了,纣王没事为什么要去女娲宫呢?封神中对于此事是这样描写的,纣王登基七年后,北海反了七十二路诸侯,

  • 召公奭在北,太公望在东,周公旦与齐为邻,周武王是怎么思考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公召公太公指的谁,武王召公,吕公望召公奭

    01:召公奭召公是姬姓家族的核心成员,武王伐纣时期,亲自护卫在周武王姬发的身边;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年幼,国政就有他和周公旦共同主持。对于如此重臣,防范是必须的,承担重任自然也免不了。召公封在远离中央的边陲地带,几代过后,对周王室的影响力就会逐渐减轻,自然就不会形成威胁了;另一方面,千百年来,对中原

  • 分封制利于公族子弟,郡县制让权于天下,秦始皇为何选择了后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01:秦国的郡县行政体制已经非常成熟秦国自春秋时期,已经开始设置郡县,有着几百年的郡县管理经验。秦武公10年(公元前688年),秦国攻下了邽、翼两地的戎族,开始在这里设县,这是秦国最早的县,之后这一制度被历代国君采用。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更是开创性地设置了“郡”一级行政单位,之后也被历代国君采用。需

  • 姜子牙的徒弟当了天尊写本书至今无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姜子牙徒弟有谁,姜子牙找道德天尊借五方旗,姜子牙天尊的经典语录

    而姜子牙的另一个弟子其结局远超于龙须虎,到了天上身为星君的龙须虎见到这位位居天尊的同门要行以大礼。在《封神演义》中,截教收徒都是不看徒弟的出身天赋的,只要你想要跟随修行、拜其为师,就可以成为其座下弟子。而正是因为通天教主的这种有教无类的低门槛收徒方式,才使得其一直备受诟病,元始天尊经常用这件事挖苦他

  • 夏朝是真的存在的吗?考古学家提出质疑,真假无法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现在的夏朝还有考古证据吗,运城夏朝考古一览表,安徽巢湖夏朝遗址考古

    许宏说,人们之所以崇拜夏朝,就是因为,夏朝好像给人们传达出一种成人礼的感觉。觉得这是一个王朝的开始,从这里开始,我们便拥有了丰富的文献以及文学传统,在这里,我们有民族自信心。所以,人们心中更愿意相信夏朝是真正存在着的,这是人心中的一种信念,谁也不愿意去抹去,更没有人愿意去质疑。许宏讲述了自己考古研究

  • 田氏抢了姜子牙的齐国,为何连国名都不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齐国如何被田氏代替,齐国田氏繁衍后代,孙武祖上是齐国田氏吗

    吕氏齐国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按照与周王室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绩大小进行分封。姜子牙(吕尚)是周武王灭商的军事策略家,灭商的首席功臣,他被周武王分到营丘(后改为临淄)。齐国土地肥沃,地理位置绝佳,适合发展农业和工商业,齐国到齐僖公时期,齐国实力开始壮大,齐僖公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