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御史建议八旗子弟织布,补贴家用,被嘉庆革职

御史建议八旗子弟织布,补贴家用,被嘉庆革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35 更新时间:2023/12/20 22:57:37

康熙中期,一个困扰清朝始终的问题出现,即是八旗子弟的生存问题,史称“八旗生计”,几乎无解。作为清朝的柱石,八旗子弟辉煌无比,令人羡慕不已,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刑法上,都有特权。入关之初,清朝大规模“圈地”,将所占据的土地、房租、铺面等分给八旗子弟,朝廷还额外给银两补贴。八旗驻防各地,单独居住在“满城”,不跟汉人同住,保持某种优越性。旗人犯法,也不受当地官员约束,又专门管辖机构处理。可以说,旗人是“独立”与其他人的存在。“八旗圈养”制度下,八旗子弟生活无忧,起初作战很有积极性,他们拼命搏杀,赢得荣华富贵。

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八旗的弊端渐渐暴露出来,成为困扰清朝的一大难题,直到清朝灭亡都没能解决。统治稳定,战斗的机会减少,八旗子弟很难建功立业,因而疏忽了训练。生活水平的提高,过上优越的日子,日开支过大,朝廷每月的俸禄,不够开销。

整日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八旗子弟开始频繁出入娱乐场所,欠下很多一债务,生活更加困难。清朝八旗的兵额数量是固定的,八旗子弟人数的增加,朝廷很慢通过“参军”方式解决,也就无法拨给银两。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八旗子弟不但典当家产土地,甚至还借贷去赌博、娱乐。糜烂的生活,八旗子弟无法承受,最终穷困潦倒,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要知道,康熙停止了“圈地”,八旗无法得到新的土地,人口却不断增加,岂能不麻烦。至于战斗力,八旗子弟只能呵呵。乾隆下江南时,驻防杭州的八旗兵,不但不能骑马,见弯弓射箭的力气都没有。川楚之战时,嘉庆从京师调遣健锐营、火器营出征,结果一触即溃,不敢跟起义军过招。嘉庆很恼火,认为八旗表现太差,不但打不赢起义军,还会被绿营兵耻笑。为此,嘉庆将八旗调回京师,不给参战。

八旗数量增加,战斗力低下不说,还是社会问题的隐患,让朝廷十分头疼。那么,该如解决问题呢?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都在努力解决,但治标不治本。八旗生计问题,清朝的解决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种:其一、颁布训告,教育八旗子弟,让他们不忘祖宗的勤劳,整顿不良风气。其二、建议八旗子弟“改行”,去绿营当兵,拿到军饷。其三、整顿“旗地”,让兼并的土地,归还给原主。其四、移民东北,回老家开发土地,解决生存问题的同时,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保持部队的战斗力。清朝的努力,效果并不明显。就拿移民东北来说,八旗子弟在关内过上好生活,已经迷恋中原的富庶,不愿意去东北吃苦。“改行”去绿营,岂不是掉了身价?八旗子弟更加不愿意。如此,八旗人的生活问题,就困难重重。

史载:“圈占民地分授驻京八旗兵丁为业,又例支饷粮为生,初时家给人足。贻全国统一,承平日久,人口剧增,奢费之俗见长,而披甲、饷米俱有定额,以致旗人生计艰难,每况愈下。”八旗生活困难,果真解决不了吗?答案是,清朝很辛酸,也很无奈,不能解决。清军入关以来,一直有个担忧,就是害怕有朝一日被中原民众赶回关外。八旗,是清朝立国之本,也是清朝的退路。为了保持八旗兵农合一的特色,清朝对八旗子弟做个规定:不能经营手工业、商业,只管训练武艺,朝廷养你。八旗人口增加,朝廷财政有限,难以承受。八旗又不会经商,也不能外出谋生,只能整天浑浑噩噩,斗蟋蟀、提鸟笼,去娱乐。八旗又仗着身份“特殊”,经常闹事,地方官也不敢管,让朝廷非常头疼。至于参加科举考试,康熙废除了“满汉榜”,且旗人需要参加武艺科考试,更加没优势。清朝时期的科举进士,旗人占的比例太小。不能通过科举当官,也不能从事手工业、商业,旗人生活不出问题才怪。对此,御史罗家彦看得很清楚,便壮胆嘉庆上奏。

罗家彦建议:鼓励八旗子弟经商,从事手工业,以此补贴家用。建议合理,却违背了“祖训”。嘉庆大怒,训斥罗家彦:如果你是旗人,说这种话,应当发配伊犁充军;不是旗人,我原谅你,但革职处理。史载:“如该御史所奏,八旗男妇皆以纺织为务,则骑射将置之不讲。且营谋小利,势必至渐以贸易为生,纷纷四出,于国家赡养八旗劲旅,屯住京师本计,岂不大相刺谬乎。革御史职,仍回原衙门以编修用。”嘉庆认为,八旗子弟从事纺织业,就是本末倒置,荒废武艺。经商会变“狡猾”,对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罗家彦被革职,非常憋屈,却也无可奈何。清朝以八旗立国,八旗是朝廷的柱石,必须要保持“本色”,以防不测。

可惜的是,清军入关后,八旗非但不能保持“本色”,战斗力低下不说,连生活都成问题,这是清朝的悲哀。

参考书目:《清史稿》

更多文章

  • 雍正在位时,若没有扳倒这两个人,乾隆的皇位必定不会安安稳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雍正为何选择乾隆,雍正和乾隆的能力对比

    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可是这样英武的皇帝,在立嗣上面却遭遇了巨大的困扰,最终因为他的谋划不当,让一群儿子陷入了残酷的夺嫡之争,让他在有生之年就为此事烦透了心,而在他死后,几个儿子更是因为皇位斗得你死我活。后来雍正因为深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登基以后对于皇储之选密不宣告,可是他的一些行为还是间接地透露

  • 一代名将施琅,如何转身效忠于清朝,带领军队一举占领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早期,他是郑成功的手下,并凭借着一身本领成为了郑成功手下的得力助手。奈何之后双方矛盾爆发,郑成功杀害了施琅的父亲以及兄弟,这使得施琅愤怒不已,最终决定投降于清朝。在他投降清朝之后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康熙皇帝采取李光地的意见,让施琅担任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准备收复台湾的一切事宜。在他的带领下,清朝水

  • 西周时期背上千载骂名的周幽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幽王击鼓小古文,周西周,历史上真实的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在出生之后就被立为太子,父亲死后他顺理成章继位,本身应该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在实际的历史上他的结局并不是特别的好。大家对他了解最多的就是他烽火戏诸侯,而这个故事他是讲述的是他的宠妃不喜欢笑,所以周幽王在为了让宠妃笑的时候,使尽了各种办法。最后周王点燃了召集诸侯的烽火,这是当救命用的东西。

  • 夏雨:女儿夏悠然成速写小能手,寥寥几笔就勾勒出“西周脉络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夏雨为女儿所画的“西周脉络图”打call啦!知名男演员夏雨2021年2月7号中午12:24,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发文称:闺女画的西周脉络图,最后幽王被犬戎所杀,她问我怎么画,我说就那么画呗要正视淋漓的鲜血,于是我就被最后一幅画给乐着了[偷笑][嘻嘻]与此同时,夏雨还晒

  • 夏桀的王后妺喜究竟是不是狐妖所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夏桀和妺喜的墓,夏桀与夏启的关系,妺喜是什么妖

    妺喜画像我们一开始就提到了夏桀,当然这个妺喜也和他有关,没错,妺喜就是桀的皇后。妺这个子读mò,在古代专用于人的名字,现代专指妺喜。因为妺这个子同妹妹的妹样子相近,所以许多文献中把妺喜写作“妹喜”。对于妺喜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代,各个文献都没有记载,在夏朝的时候这个妺喜可是全国有名的大美人,被称为天下

  • 夏朝就已经种植了葡萄,为什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传出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中原种植葡萄始于哪个朝代,种植葡萄新手入门,夏朝到战国一共多少年

    2.在秦代的咸阳宫殿上已经出现了葡萄的壁画,中原地区种植葡萄的历史应该在公元前3世纪之前,当时中国处于战国时期西域的葡萄种植技术乃至葡萄酒酿造技术,在秦汉时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内地已经出现了葡萄种植技术,从考古发掘资料和典籍记载可以看出,秦咸阳宫殿中已经有了葡萄的壁画,这当然是西域文化与中原

  • 东西方奴隶制的区别,西方绝不可能翻盘,东方可以靠自己实力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方奴隶制是什么,东方女巫和西方女巫,东方和西方

    奴隶是没有人权和地位可言,这一点无论是在东方国家还是在西方国家皆是如此。但若是奴隶与奴隶主一定的牵连,其中子孙却有不一样的命运。不过在当时惨无人道的社会,大多数人的地位皆是卑贱且低微,而即使与奴隶主有一定的瓜葛,子孙也是奴籍,无法摆脱命运,只能依靠着时代的进步,脱去这一枷锁。西方国家的奴隶在古罗马,

  • 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为何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纣王简介,商纣王为啥打不过周武王,周武王为什么灭商纣王

    商朝的军事防御体系从后世的新王朝宣传之中我们经常看到对于旧王朝的描述一般都是旧王朝到了非取代不可的地步了,这才出现了很多主动的农民起义,百姓不仅仅是吃不饱饭了,而是吃不到上食物了,天灾在中国各地发生,各种起义和反叛接二连三的发生,这才有了新王朝开国之君的踊跃出现,这种记载最先开始的应该是周代。商朝的

  • 如果秦始皇用淳于越的建议效法古制实行分封制,那秦能更长久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分封制内容,秦始皇的分封制,采邑制度与分封制异同

    秦朝二世而亡,肯定是有郡县制方面的原因,否则刘邦建立汉朝以后,不会推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并行制。那么,是不是秦始皇推行了分封制,秦朝就不会二世而亡了呢?郡县制并非秦始皇时期独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郡县。在当时,各国一般都是灭亡了他国,从而在此设郡县,其目

  • 她被比作妲己重生,10岁被皇帝临幸,最后背负误国之罪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在南北朝时期,居然有一名女子,仅仅10岁就被皇帝临幸,命运实在悲惨,即便是早婚的古代,这般小的年纪就经历了如此残酷的命运,也是极为罕见的。她就是张丽华,南陈皇帝陈叔宝的妃子。 一般古代的女子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多半都以娘家的姓氏称呼,而她却在记载中没有单纯的以陈氏称呼,可见她在当时的地位也是非